“宁新儿”出生于“快乐朋友”--扫描电视和电影_电影论文

“宁新儿”出生于“快乐朋友”--扫描电视和电影_电影论文

“欢喜冤家”生出的“宁馨儿”——电视电影扫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宁馨儿论文,欢喜冤家论文,电视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怪胎”还是“宁馨儿”?

1960年,一个名叫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德国人在一本名叫《电影的本性——物质 现实的复原》的专著中写道:“正像征服者会向被征服者的文化投降一样,电视正日益 依靠电影院的食粮来过日子;新玩意儿的吸引力部分地还是要靠旧玩意的经久不衰的影 响。”是啊!尽管有许多人不理解,许多人不情愿,但作为“新玩意儿”的电视还是与 作为“旧玩意儿”的电影这个“欢喜冤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不留神竟然“杂交”出了一个后代:“电视电影”。对这个“后代”,是一个“怪 胎”?还是一个“宁馨儿”?几十年来人们一直议论纷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些议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电视电影究竟是什么;二、为什么要拍电视电影;三、电视电影如何自立于影视 艺术之林;四、电视电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电视电影究竟是什么?

“电视电影”这个短语完全可以作为多种角度、多个层面的解读:

1、从语法层面解读。电视电影具有双重指向,它既可以被视为是联合结构的短语—— “电视”与“电影”是并列的关系;也可被视为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电视”是用来 修饰“电影”的。

2、从语义层面解读。电视电影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就是指专门为电视台播映所 摄制的影片,国外一般称之为“TV film”,广义的则指“所有经过相关机构以胶(片) 转磁(带)的方式处理过的在电视媒体中播放的电影”,国外一般称为“film which bro adcasting on TV”。

3、从语用层面解读。语用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术语的使用往往具有“积淀偏好” 。所谓“积淀偏好”就是对术语的使用和理解往往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理解到逐渐理解, 最终正式采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时间的“积淀”和经验的“积淀”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对“电视电影”的语义层面解读也具有“积淀偏好”:在1979年版和1989年版的《 辞海》中根本没有“电视电影”这个辞条,而1999年版的《辞海》第1661页就专门收录 了“电视电影”这个辞条,对它的解释是“指专为电视播映所摄制的影片。一般影片经 电视电影机构将胶片载体转为磁带载体也属‘电视电影’范畴”。这说明在语用层面上 这个术语已经过“积淀偏好”的考验,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主流话语层”,作为专门 的术语使用了。

4、我们的理解。综合上述三个层面,我们认为,所谓“电视电影”就是指由影视机构 专为电视台播映所摄制的影片,它在语法上是偏正结构,在语义上是狭义结构,语用上 已经过“积淀偏好”的检验,并已为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层所认同,完成了由“舶来品 ”(TV film)到“本土化”的“涅槃”过程。

二、为什么会产生电视电影?

1、从“影”“视”互动的角度考量,“电视电影”是电影与电视相互矛盾运动的结果 。

倘若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概括电影与电视的关系,它们倒像是一对“欢喜冤家”— —这样说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在问世之初,它们的确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冤家 ”,无论是在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的发祥地英国,还是在号称商业电视之渊薮的美 国,当作为后来者的电视问世之初,作为先行者的电影一直对它嗤之以鼻,认为它不过 是个“白痴箱”(idiotbox)、“笨蛋机”(boobtube),任凭电视怎么“暗送秋波”,电 影都拒绝与之发生任何关系。这种现象大约持续了20多年,期间经过“二战”的洗礼, 矛盾的双方,尤其是电影一方渐渐觉得电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恨和可鄙,于是,双方 开始有了一些接触。到了1954年,沃尔特·迪斯尼电影公司首先向电视界伸出了“橄榄 枝”,为作为电视机构的ABC(美国广播公司)拍摄了一部电视系列片,其后华纳兄弟影 业公司、米高梅公司、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等电影巨头先后跟进,“电影”与“电视 ”开始逐渐由“冤家”到相互“欢喜”。华纳兄弟影业公司更在美国主流电视传媒(NBC )开设了“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出品节目”专题电视影片栏目,“电视电影”开始浮出水 面。

2、从传播主体的角度观察,“电视电影”的问世是为了满足影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自从由“冤家”转为相互“欢喜”之后,经验相对老到的电影界为电视台提供了许多 足以赢得高收视率的故事片节目,而财大气粗的电视机构则为电影制作送去了大量的投 资。这方面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1961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正是靠电影界(20世 纪福克斯公司)提供的50部影片才扭转了一直下滑的收视颓势,而下面一组数字则说明 了电视界对电影界是多么地“慷慨解囊”:1990年,法国各电视台为合作制片和购买电 视播映权向电影制作公司共提供1.24亿美元,德国两大公共电视台ARD和ZDF则向国内各 电影制片公司提供了6.7亿美元,意大利1990年摄制了120部电影故事片,耗资达3亿美 元,其中约30%至35%的投资来自意大利的公共电视台和私营电视台,而英国仅BBC一家 ,1990年就对本国电影工业投入了7500万美元的巨资。

“以己所有,易彼所无”使得电影和电视结合得日益紧密,电视也从一开始的“饥不 择食”到有选择地收养“螟蛉义子”——“挑选最热门的电影在本媒体内首播”,为此 ,甚至不惜花巨资买“巨片”——日本卫星广播公司(JSB)为了得到电影《教父Ⅱ》一 片在全美1800余所电影院首次播映的前一天在日本的独家电视播映权,竟付给电影公司 2500万美元的巨资,而西班牙电视台(RTVE)为了购买本国最当红的电影导演皮得罗·阿 尔蒙多瓦执导的最后三部影片的电视播映权,则不惜花费3210万美元的巨款,创下了该 国电视台播出本国导演摄制的故事片所付版权费的历史纪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界发现与其“收养”别人的孩子,还不如自己“生孩子”,于 是,借助电影这个“父体”,加上自己的“母体”,二者优势互补,终于“生”出了专 属自己的后代——电视电影。

3、从受众层面加以考量,“电视电影”的问世是为满足影视受众更方便快捷经济地收 视的需要。

电影也好,电视也罢,其问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有人说,“电 视电影”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这种“多快好省”具有双重含义。对于传播者来说 ,这种90—120分钟的影片按电视的日程表可在几天内制作完毕,而不必像电影那样耗 费几个月时间,因而节省了摄制费用。同时,由于加入了更多的电影娱乐因素,这些电 视影片也比通常的电视剧更加吸引人。而对于广大受众来说,坐在家里就能看到既多又 快又好的节目,岂不快哉!西方影视传媒界一向为化“要受众看”为“受众要看”而绞 尽脑汁,伤透了脑筋,“电视电影”的问世使他们找到了“乾坤大挪移”的利器,诚所 谓:“你好我好大家好”、“你省我省大家省”。

4、从技术层面加以考量,“电视电影”的问世乃是电视荧屏渐“高”渐“大”的结果 。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625行25帧标准的电视制式只有21万个像 素,其清晰度确实不如电影,而通常至多不过十几英寸的电视接收装置看起来也确实“ 小”得有些寒酸。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经 多年努力,试制成功1125行60帧的电视机。这种电视机约有100万个像素,其清晰度完 全可以与35毫米电影媲美,而色彩饱和度和声音特性甚至还优于电影,其图像细部层次 清晰,景物的立体感很强。继攻克了“高”的难关之后,电视界又积极向“大”接收装 置挺进。从几十年一贯制的十几英寸,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20几英寸,再到后来的32英 寸、35英寸,再到后来的超大型背投式电视机,电视的荧屏越来越大,很多“背投式” 电视机的尺寸已远远大于35毫米电影的实际接收银幕,接收装置的由“低”到“高”, 由“小”到“大”,使得电视界底气更足,电影界也不得不对这个“欢喜冤家”刮目相 看,二者“欢欢喜喜”结合,生出“宁馨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电视电影怎样自立于影视艺术之林?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分别从电影和电视两个视角来分别加以考察:

1、电影视角。与其他电影“兄弟”相比,电视电影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A、借助“媒体”而非“载体”传播。这一点是电视电影与其他电影的最大区别之所在 。其他电影进行传播时所用之物——各种银幕、水幕、墙幕、录像机、VCD、DVD、电脑 等均系载体而非独立的大众传媒,而“电视电影”传播时所用的载体“电视”本身就是 媒体。

B、生产周期短。一般来说,拍摄一部电视电影的时间远远少于拍摄一部其他电影的时 间。

C、产出具有间接性。一般电影的产出都是直接的,影片的投资者通过出售影院门票或 相关衍生产品获得直接回报,而电视电影因为是在电视里播放,因此不能从一般受众手 中获得直接货币,而只能通过赚取受众的时间,将其“打包”出售给广告客户,才能收 回投资,进而赚取高额利润,这就决定了它在生产伊始就要睁大“第三只眼”,在盯准 一般受众的同时,还要盯准特殊受众——广告客户。

D、投入一般较低。在美国,一部90分钟的电视电影制作费一般为40万美元。而一部12 0分钟的非电视电影总投资甚至可能高达上亿美元(《泰坦尼克号》就是个典型例证)。

E、艺术追求上往往介于“影”、“视”之间。所谓介于“影”、“视”之间是指由于 上述种种原因,使得电视电影不能像一般电影那样精雕细刻,但由于它的“父亲”是电 影,因而决定了它不能也不应像一般电视剧那样“肥皂”。

2、电视视角。与电视母系“姐妹”相比,电视电影具有以下特点:

A、与众不同的生产工艺。今天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前期ENG拍在磁带上,经 过编辑,最后交付播出的,而所有的电视电影虽然最终也是通过磁带播出的,但这个“ 磁带”是经过“胶转磁”的磁带,换言之,所有的电视电影都是先拍在胶片上,然后再 通过专用设备转成磁带播出的,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几乎所有其他电视节目。

B、相对较强的独立传播性。其他电视节目几乎都是借助“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才得以 广泛传播的,换言之,它们的广泛传播离不开“电视”,而“电视电影”却不一定非得 借助“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进行传播。

C、多重虚拟性。一般说来,各类节目借助电视手段进行传播时只具有一重虚拟性,即 将特定的时空中的人和事整体“打包”,经整合后“挪移”到每个受众的家中(通过电 视),被整合的时空中的人或事一般来说都是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他们“扮演”的往往 是他们自己。而电视电影却具有多重虚拟性,在转成磁带拍成电视之前,它就已经进行 过一重乃至多重的虚拟,换句话说,电视电影节目中的人“扮演”的都是别人,这一点 使得电视电影区别于绝大多数电视节目。

四、电视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电视电影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1、“大”。所谓“大”有几种含义,一个是需求大,随着国家传播政策的调整,有线 、无线的合一,以及数字化压缩技术的广泛采用,中国大陆将会有大量闲置的电视频道 亟待节目填充,各频道对电视电影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另一个是产量大,因为有大的 需求,电视电影的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大;再一个是影响大,借助电视这种大众传媒,电 视电影的影响必将会越来越大。

2、“合”。所谓“合”是指“合作”或“联合”。“合”的主体既可以是电影机构与 电视机构的合作或联合,也可以是电影机构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或联合,还可以是电视机 构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或联合。可以是本土机构间的合作或联合,也可以是本土机构与海 外机构间的合作与联合。

3、“流”。所谓“流”是指“流水线生产”。一般的电影生产虽然不是“十年磨一剑 ”,但毕竟要花上半年八个月的时间去“精雕细刻”的,而电视电影由于投资少,需求 量大,因而只能越来越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去生产。

4、“类”。所谓“类”是指“类型化”。何谓“类型化”?《辞海》上的解释是“文 艺创作上趋向共同性而忽视个性化和独创性的倾向”。一般的电影都是采用典型化的方 法去进行创作的。而电视电影由于受母体姐妹艺术差不多均系流水线生产的影响,肯定 会变得像与它最为接近的姐妹艺术电视剧一样,越来越类型化。

5、“分”。所谓“分”是指“分众化传播”和“受众市场细分”。目前,在电视界, 分众化传播已经成了一个趋势,西方传播学界为此甚至专门造出了一个新词“Narrowca sting”(窄播),作为电视“母体”的一个后代,电视电影在未来也只能走分众化传播 的窄播之路,而当大家一窝蜂都上电影频道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受众市场作进一步细分 ,以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了。

6、“互”。所谓“互”有多层含义。一个是指作为“父体”的电影和作为“母体”的 电视之间应进一步互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个是指父体、母体与“电视电影”的 其他投资方的互动,其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还有一个是指电视电影的制作方与电视媒 体之间要进一步互动,以便建构良性的“委托——代理”机制,确保节目质量,最后一 个是指作为传播者的电视电影制作播出方与广大受众的良性互动,有关方面可以借鉴电 视AB剧或电视情景喜剧的某些表现方法去将观众整合进来,充分调动广大受众的积极性 ,变“要他看”、“要他参与”为“他要看”、“他要参与”。倘若能够做到这一点, 则离大功告成不远矣!

几句题外话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晋时代,有一个名叫山涛的人面对一个长得“神情明秀,风姿详 雅”的名叫王衍的年轻人发出了“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的慨叹,对王衍的言谈举止 充满了赞许,“宁馨儿”也沿袭至今,甚至成了称赞别人家孩子的专有名词。但是,山 涛先生紧接着又说了一句:“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在本文中,笔者将“ 电视电影”比作“宁馨儿”时怀有与山涛先生差不多的复杂心情,但愿这个“影”父“ 视”母产出的后代能不尚空谈,不断开拓进取,庶几,则电影界幸矣,电视界幸矣,电 视电影本身亦幸矣!

标签:;  ;  

“宁新儿”出生于“快乐朋友”--扫描电视和电影_电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