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何令健,马广明,任延丽,陈晓娟

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何令健,马广明,任延丽,陈晓娟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56

关键词:带状疱疹;拔罐;刺络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非传染性皮肤病,以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各种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感染水痘一带状疽疹病毒所致病毒侵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肖机体免疫力低下等诱发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繁殖浸犯神经节使之发炎、坏死产生剧烈的神经痛。现代医学治疗带状疱疹主要以消炎、抗病毒及对症为主,但由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使其难以收到好的疗效。祖国医学认为此多因情志内伤,致肝失疏泄,肝胆经火旺盛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脾经湿热循经疏泄不得或兼感毒邪致湿热与火毒蕴结肌肤。因其多好发于腰胁部放称为“缠腰火丹”。笔者曾用刺络拔罐法治疗部分带状疱疹患者,通过对疱疹的好发部位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带状疤疹除具有延神经走行分布、单侧发病,超越前后正中线等特点,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相比较。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泻热等作用,并已在临床得到一定程度认可,总之,拔罐疗法作用机制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免 疫 等 众 多 的 环 节 和 物 质。从 现 有 的 文 献 来看,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拔罐的局部,这是有必要的,因为拔罐后拔罐所引起的局部良性物理性刺激如何转化为机体生物学有效信息,这是拔罐疗法起效的始动环节。充分认识清楚这一始动环节,才能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该疗法作用机制的核心。

笔者结合刺络拔罐对临床60例带状疱疹的疗效,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中男性4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病程均在五日之内。发病部位:眼面、耳、颖、枕部9例,肩部及上肢8例,胸肋腰背部36例,臀及下肢7例,均为单侧发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治疗方法:

1梅花针刺络拔罐。针刺外关足临泣,出现针感后,即在疤疹发病部位用梅花针由外向内均匀叩刺,尽量刺破全部疤疹,并迅速拔罐,若面积过大,可在疤疹区分几次刺络拔罐,每罐留5--8min,出血量约2--5司,如果未愈和,次日可按上法复治二—三次。

2结果疗效标准痊愈:一周之内疼痛消失,疤疹完全结痴或脱落;有效:一周之内疼痛明显减轻,部分疤疹干枯,结廊;无效:一周之内疼痛未减轻或略减轻,疙疹干枯或无变化。治疗结果本组60例中,痊愈57例(95%),其中一次治愈52例(86.6%),有效2例(3.33%),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

3 对照组:15患者卧位爆露疱疹部位,疱疹部位及其四周常规消毒用灭菌后的玻璃火罐拔罐。治疗10次,一个疗程。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痊愈5例(33.3%),有效3例(20%),无效1例(6.6%),有效率为93.4%。

4 典型病例:患者男,31岁,干部,2016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左侧腰背部刺痛,伴有成片疱疹分布。患者三天前感觉腰背部刺痛,并逐渐出现豆粒大小的丘疹,向胸肋延伸。口服消炎药及止痛药效果不明显,而来我中心就诊。现患者腰背胸脐部多见大片连片疤疹,面积在4cm*3cm左右,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且疼痛加剧,体温37.5℃,患者口干、口苦、便干、舌红、苔薄白、脉弦数,针刺外关、足临泣,并分别在日月、带脉、京门三穴周维刺络拔罐。次日复诊,病痛明显减轻,原刺络拔罐三处以结痴,剩余疙疹已干枯,且面积未扩大,复治按原法3次而愈。

3讨论

治疗带状疽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目前西医方面主要以口服及外擦病毒药物、止痛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为主辅以照射微波、红、紫外线等物理治疗但是临床疗程较长不能较快帮助患者止痛沮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明显。中医方面在临床治疗带状疽疹中缩短疗程止痛效果好绿色且无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患者重视其中包括针灸、拔罐、放血、穴位注射等方法。笔者通过临床病例及其对照组进行比较,提示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止痛方面较针刺治疗起效快,近期疗效好,且能更好地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

论文作者:何令健,马广明,任延丽,陈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  ;  ;  ;  ;  ;  ;  ;  

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论文_何令健,马广明,任延丽,陈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