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引导实验探究升华
1 注重科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知识升华
在科学探究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动手、思考,通过合作,学习物理知识,教师适时引导是不可忽略的。例如:在对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按照常规教学和学生观察的问题,水在沸腾前后水的内部有什么现象?表面有什么现象产生?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活动,收集到的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上升,内部有气泡,上升过程中由大到小消失,沸腾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并由小到大上升,到水面炸开放出水蒸气,这些观察的现象及结论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即液体达到沸腾的两个条件,一是继续吸热;二是达到沸点。在这个时候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升华,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话题一转问学生,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后,进行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玻璃泡中的液体吸热伴随水温上升,当水达到沸点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中,玻璃泡中的液体与水的沸点相同,无法从水中继续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不在上升。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在物理探究活动中能够去感知未知的问题。学生不仅学到了课程标准达成的学习目标,更能使知识得到升华,使学生学习的视野更加宽广。
2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在认知性方面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及时引导,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前后可联系,对比掌握起到很大的升华作用。例如: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知识后,适时引导学生提出,前面我们学习了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那么光能不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呢?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教师予以补充:光具有能量,以辐射的形式传递能量,现在家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激光武器、激光切割等都是光的能量应用。光传递信息的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晚上用来照明的手电筒、车辆的车灯、以及我国近来在南海岛礁新建的50 多米高的灯塔等。适时引导,不但学生学习新知有很大的兴趣,而且能对学过的旧知起到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知识前后融合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事物的本质有一定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更能联系实际与生活,懂得事物之间是彼此联系有相似之处,而不是孤立片面的意识。如通过了解知道我国在南海建灯塔一事,既获得知识的感悟,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注重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升华
考查学生的知识和发展能力关键就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否为实际生活服务,是否能简单解释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例如在学习了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后,让学生知道会查几种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值,从而知道了水的沸点在1 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也越高;气压越低,沸点也越低,也引导学生回忆地理课程关于海拔的概念。联系物理知识,懂得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平面上的气压是一标准大气压,海拔为零,使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学科渗透,弄明白了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紧接着话题一转,为什么家里用的高压锅煮肉比普通锅快得多?通过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补充:高压锅内的水蒸气不容易跑出来,盖是密封的,当锅内液体达到沸点时,内部液体上方的气压大于1 个标准大气压,所以沸点超过了100℃,煮肉比较快。使用高压锅必须注意安全,检查保险阀是否正常,不能立即去揭锅盖,用放气阀将内部气放掉或等冷却了以后再揭,否则可能会发生烫伤或其他意外事故,这里不仅知识的学习得到了升华,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使用电器的常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或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适时引导与教学任务同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见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物理世界。其实这些鲜活的知识应用就在我们身边。例如:家里的电饭锅饭煮熟了为什么会跳到保温状态?电冰箱工作时一直是连续的吗?现在普遍使用的LED 灯是怎样发光的呢?通过等等的物理现象,还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新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在中考物理复习课中引导学生升华知识
九年级复习物理中考阶段,教师把握时机在讲题讲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知识联系进行对比、归纳、理解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外,还能形成系统性和认知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要求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联系看到事物的本质。例如,三个快慢:即速度、功率、电功率;又如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看不见:即红外线、紫外线、磁场。通过对知识的归类对比,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对比,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掌握。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随机应变,不但抓住学生探究活动中和知识技能学习方面的适时引导,而且要更侧重于实际生活应用方面和综合复习等方面的适时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2011 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 八年级物理教师用书[D].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单位:新疆第十三师黄田学校
论文作者:俞学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沸点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气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