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的地基是整个房屋建造的核心部分之一,地基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实体是否稳固,关系到房屋建成后的使用寿命,对整个工程的综合质量起着严重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想提升其工程质量,就必须高度重视处理好地基基础。下面本文将结合相关的施工经验,对如何处理房屋的地基基础进行全面的浅析,供未来房屋建设施工单位和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施工技术
前言
建筑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工作和生活,建筑地基作为建筑的基础不仅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而且对建筑的使用安全也有很大的关系。建筑地基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待建筑地基的基础工程时要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与技术控制力,对建筑地基进行技术性的开发和研究,深入分析地基工程施工的技术特点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1 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有效性
1.1 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
工程勘察报告要全面反映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预防地基基础的工程事故,首先必须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做全面正确的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要搞好工程勘查工作,要根据建筑物场地的特点,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勘察任务和目的。勘查工作为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举足轻重的参考资料,因此决不能忽视而不做,也不能弄虚作假而不考虑是否适用。特别是对复杂的、软弱的地基,更应慎重对待。
此外,在勘查时要重视对钻孔深度的选择。由于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不符合设计上对压缩厚度的需要,或者达不到桩所坐落的土层时,那就不可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或桩的正确承载力,也就达不到基础设计要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钻孔深度。如果由于勘查数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再加之钻孔深度不够,以致不能表达出土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就有可能引起建筑物的翘曲和弯折而出现裂缝,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形式和场地的地质条件,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要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
设计人员应慎重对待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察报告的建议值有怀疑,可以再做荷载试验验证。施工人员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工程时,应复核设计地基承裁力的合理性。一旦发现地基沉降较大或倾斜,必须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地基和建筑物发生灾难性破坏。
2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分析
2.1 地下水处理
含水层渗透系数由上至下持续增大,在降幅相同的前提下,降水井深度和出水量成正比例相关,但是如果深度超过了一定的标准,那么出水量的积极作用将被削弱,因此,井深最好比基坑深一些,以6米为佳。另外,由于其土质一般是粉土、粘土等,这类土的共性是出水能力和渗透性都比较差一些。井的深度如果深入到基岩底部,就可以充分利用其砂层和卵石层的作用,促进渗透系数的有效提高。如果基坑的规模比较大,为了保护周围环境,应在基坑内部进行合理布井;如果基坑规模较小,其内部和外部都需要布井,以降低不利影响。当基坑深度达到交互层附近,就能够深入粉细砂层实现深井降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基坑监测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如果出现异常,应通过回填和支撑等方式,促进边坡安全性的有效提高。监测任务主要是观察基层位移、地表开裂、渗水、漏水等方面的状况。监测点的布置必须合理确定地段,最好布置在支护变化剧烈的地段。在监测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重视测量基坑的位移情况,并由专业的质检工作人员定期观察基坑的变化状况,观察内容包括开裂和渗漏问题等。在施工过程中,监测必须至少每天开展一次,待其情况逐渐趋于稳定之后,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如果工程建设工期处于雨季,降水比较多的话,就必须监测水害来源,探究渗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排水策略进行解决。在进行开挖的时候,必须要重视采用合理有效的支护方式,实现有效的加固处理,为施工安全和工程效益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2.3 石灰桩法
通过利用相关机械,实现地基成孔,并且孔内灌入粉煤灰、炉渣或者生石灰等混合料,进行夯实以及振密,从而实现石灰桩桩体,通常利用生石灰的发热、离子交换、吸水以及挤密等功能实现地基固化,与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的早期强度。
2.4 粉煤灰吹填法
利用粉煤灰的吸水性以及透水性,从而固结地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极大的缩短工期,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造价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将粉煤灰和淤泥按照设计比例进行吹填,粉煤灰吹填法因其良好的性能,在青岛市的废弃滩涂以及盐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5 碎石桩与CFG桩结合
尽管当前的桩基法能够实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当前飞速发展的建筑施工事业中,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碎石桩与CFG桩的完美结合,将会极大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且规避上部地层液化问题,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降低地基的沉降量,并且减缓沉降速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桩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浇筑桩身过程中,要考虑水的因素,避免水质对桩基造成影响,如果孔底积水,通常利用干拌混凝土料、水泵抽取以及干水泥充填等方法,将水质进行排除。
2.6 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实际上就是现在场地地基上的特定位置按照施工要求来钻一些井孔,然后向其中注入砂浆,待砂浆在土层中凝固后就可以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在对场地地基中采用注浆加固法施工时,需要对待加固的钻孔中的土层进行取样检测,从而确定其具体的成分以及渗透系数。然后借助注浆设备向待加固的钻孔中灌入砂浆,并且灌入砂浆的力度需要控制在0.4MPa至1.0MPa的范围内。另外,在钻孔中灌入砂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地表的实际情况,一旦出现浆液上冒的问题则需要立即停止作业;加固完毕后,为了避免浆液出现上渗问题,需要在加固土层的上方填夯没加固的土层。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都流传着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口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的意义有多大。因为房屋的质量合格与否之间关系到社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质量是社会 民众关注的一大焦点。因此,在建设房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房屋在建成后的综合质量达标,需要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地质结构,挑选出最佳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做好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成的房屋质量合格,进而保障房屋在投入使用以后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俊芳. 逆作法在高层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应用[J]. 铁道建筑,2011,(05):99-102.
[2]赵喜梨,丁明友. 房屋建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水工建筑物地基允许承载力对比分析[J]. 内蒙古水利,2012,(01):19-20.
[3]叶德友.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中砂石垫层的应用[J]. 当代建设,2003,(01):49.
[4]罗暾. 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115-116.
论文作者:龚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地基论文; 基坑论文; 建筑论文; 钻孔论文; 房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土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