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对配网安全管理中所要面对的风险进行简要概述,并对风险控制的方法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几点重要的防护措施,希望对我国配网运行安全性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配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1 配网安全管理中所要面对的风险
1.1配网硬件方面
配网在实际运行中,会因电流电阻的电磁化效应和发热效应给配网线路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具体表现在线路、配网设备等方面。输配电线路因温度、风力、雨雪等自然性因素的影响,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易发生导线损股、脱离、断裂等问题,且因安装施工中未能考虑到重力效应给接头带来的影响,以致于出现断电、发出火花等。而这些都会给配网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1.2配网巡视方面
定期巡视是配网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和掌握配网运行情况,减少不遵从动作的发生,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的用电稳定性。但在配网巡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意外触电、地理环境复杂潜在风险、高处坠落等风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因天气恶劣、环境复杂、未按规程操作等出现上述风险,这给巡视人员的人身安全会造成一定伤害。
1.3配网施工方面
在配网施工安全管理中,需要应对这两类风险:一是在配网构建中的风险,也就是施工中的风险,主要是因未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及对现场安全把握不到位引起的。比如:杆体在架设中因地基不牢而发生倒塌带来的人员损伤。此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也会增加施工管理风险。二是配网正常损耗元件的维修中出现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维修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在对配网线路进行检修中因未明确带电和不带电操作的规程,而出现触电风险。
2 配网安全管理中风险控制的方法
配网安全管理中风险控制应采取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的运用都要有科学性的依据,这样才能切实达到风险管制的目的。
2.1消除法
在对配网中的危险源进行彻底清除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措施就是消除法。即在配网运行的过程中,将其内部包含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消除,检修配网基础设备就是关键措施之一。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判断,并及时加以消除,从根本上减少配网运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要指出的是并非一切配网危险源均能被发现,对那些隐蔽性高的风险很难及时掌握,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2.2代替法
在配网建设中,传统的基础设备存在故障率和风险性较高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时期在积极进行配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对代替法进行应用,即对性能强、风险率低的先进设备进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要求配网建设以及管理部门,加大对相关领域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关注度,及时引进并学习先进设备技术,从自身配网建设特点角度出发,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应用,在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基础上,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得以有效降低。
2.3隔离法
隔离法主要针对难以消除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隔离。通过隔离危险源,确保配网在任何环境下运行时都能够进行安全控制。在日常配网设备维护中,应在配网作业中对危险源进行隔离,进而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2.4其他方法
首先,个人防护。配网建设以及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对各种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在加大自我保护力度的基础上,为高效展开配网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检修以及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有所提升,配网安全管理的质量也能够有所提升,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得以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行政防护。主要是通过各项行政手段例如加强培训与监督、改善工作制度、适当调配工作人员等方式,来降低配网作业中的风险。供电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行政防护体系,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从细节做起,切实保证配网作业的安全进行。
3 配网安全管理的风险控制措施
3.1优化配网结构
合理、完善的配网结构是配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工作的基础条件,所谓“合理、完善的配网结构”主要指的是配网初始建设施工中,科学规划、分区配网分区,形成科学合理的配网功能分区,立足于单个区域来执行配网安全管理工作任务,创建规范、合理的检修制度,在制度的引导下实施规范化的检修与维护,区域化的检修能够更大程度上保护配网结构系统的安全,不断检修配网线路,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更新设备、维修线路等来达到预期的检修目标,同时,科学控制供电半径,维护配网系统的常规化运转。
为了保护配网系统安全,优化配网结构,实际的配网建设中还需要设置分段开关、断路器等,通过分段开关来及时切断故障,保护配网的结构性安全,个别多次跳闸的区段,则应重点监测与检修,控制供电半径,一般要小于3.5km,科学控制线路长度,使其小于6km。
3.2 科学选配设备与技术
设备与技术是支持配网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的两项关键内容,其中高端、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能够提高配网运行质量,保护配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配网安全管理有着特殊意义,而且高端的技术与设备方便正规化管理,能够长久、持续地工作,例如:智能化电能计量设备无论在电量计量,还是电费核算服务等过程中更具优势,同时,智能化电能计量装置能够对用户的用电状态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监督与监测,时刻掌握用户的用电状态,与传统计量设备相比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功能与作用。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能推动配网系统的改良与升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配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减少故障与问题的出现,保护配网系统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具有成形的管理规程、规范与方法,能够集中控制故障与风险,对此必须强化配网设备与技术的优良选择,打造出一个先进的配网系统,从而有效控制风险。
3.3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
通过定期积极的开展培训与考核活动,来促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各种专业操作知识与技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的发现配网过程中的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促进安全管理的风险。同时,供电企业需要将各个部门的生产和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定期召开讨论大会,每个人将自己在工作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的分享给其他人,通过积极的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和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的目的;通过组织学习配网作业的经典案例,使其熟练的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促进其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保证配网生产的安全。
3.4加强对配网作业的日常维护
加强对配网作业设备的日常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的风险。供电企业应对配网设备、配网运行及电力维护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维护及排查,及时发现配网作业中的问题,降低安全隐患。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相关步骤,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从而降低配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网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工业由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配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从施工开始一直到运行,整个配网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隐藏着诸多的风险,通过安全管理的强化和风险的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配网运行水平的显著提高,确保配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万洪文.浅谈配网安全管理中风险控制[J].电子测试,2016
[2]金晓杰.配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
[3]姚春华.谈配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5
论文作者:谢庆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风险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设备论文; 作业论文; 危险源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