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在不断增加。在建筑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的重点基本在施工项目工艺性、技术性、施工进程、质量、成本造价等重点上,促进建筑业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建筑管理中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管理;质量;措施
1 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概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管理,其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体系,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而且还维系到人们的生命。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十大类商品中,房屋住宅质量问题一直位居前列,可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
2 常见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 违背了规定的建设程序
在当今建筑工程领域中,招投标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方式,如果在招投标工作中不进行可行性认证、研究,不经调查就制定建筑企业进行施工。而施工企业虽然接到工程项目,但是因为自身资历、经验、人员和技术的限制,通常都没有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做分析就盲目开工。甚至于在一些施工企业中连最基本的施工设计图都没有,或者是任意设计且不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这种施工方式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
2.2 设计问题
计问题是造成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通常都是因为设计考虑不周全、结构规定不合理、计算方式不正确、荷载设定过小的原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也是的内力在分析的过程中出现了误差,同时没有提前表明沉降缝、施工缝的扭转验算。
2.3 施工方面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都是由施工管理造成的,如: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盲目施工、虽然有施工图纸但是图纸未经过会审便仓促的施工。同时,有不少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节省开支,将铰接作为刚接,将简支梁改成连续梁等,这种不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的施工必然会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单位在施工中不按照相关操作规范施工,缺乏结构整体认识,在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胡乱操作现象。
2.4 建筑材料问题
材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材料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材料主要包含有钢筋、水泥、沙石等。在施工的时候,如果钢筋物理学性能达不到施工标准,水泥产生受潮、过期、受冻、结块等现象,砂石比例配合不可理等;这些问题不仅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级配达不到施工标准,甚至会造成混凝土在凝结的时候产生强度、柔韧性发生不足,造成裂缝、渗漏、蜂窝等质量问题。同时,如果建筑结构的荷载过重的话,甚至会产生断裂、错位等,最终造成建筑结构倒塌。
3 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工程设计
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而言,设计是整个工作的前期部分,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工程企业的施工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一定要选拔资质相应的设计单位,同时还要把好设计经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激烈,当然也不能为减少一点设计经费聘请个体、或个人设计,以免造成设计中的质量问题,还要注意有些设计单位为了多收设计费故意增加材料用量而提高工程造价,并且必须把好施工图纸设计关,防止造成工程还没建,就从胎里带来质量问题。
3.2 施工队伍选择关
施工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一项工程建设立项批准之后,必须经过招标投标、或议标选择施工队伍,具体方法:一是听,即听取施工队介绍技术力量、设备状况、资金情况以及拟承担工程所采取的措施;二是看,即看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项目的施工质量和现场管理情况;三是查,即考察施工单位的设备、技术力量、企业等级、资格证书;四是访,即走访已交付使用工程的甲方,征求住用单位工程队伍的评价,以便了解其信誉。在此基础上,按照标价合理、工期短、质量优、信誉高、素质好的原则,综合比较。绝不能靠关系,走后门,搞“名投实定”,特别要防止通过私人关系指定施工队伍,严禁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徇私舞蔽。
3.3 施工合同签订关
施工队伍选定后,建设单位即应与其签订施工合同(或协议),把甲乙双方的关系用法律条文固定下来,合同内容必须是严密过细,条款详尽,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要求合理,手续完备,查核有据。合同签订前与上一极主管业务部门报告,合同签订后,经当地公证部门公证,以便受法律监督。
3.4 工程质量监督关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 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 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3.5 质量控制关
(1)进度控制
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动态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变化后的情况,在不影响总进度计划的前提下,对进度计划及时进行修正、调整。材料供应和支付工程进度款方面要及时,以确保工程质量。
(2)质量控制
严把材料质量关。材料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职工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要高人一筹,要有创新和特色。抓好关键部位施工。例如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越是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或者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项目部的高度重视。
结 语:
城市化进程的开展,使得城市人口及城市土地利用率也得到持续升高,建筑工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所面临的质量管理现状,仍旧存在较较多的问题令人感到堪忧。因此在施工当中,要能够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将这些问题找出来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好有针对性的解决,从而做到对管理方式的改进,对管理意识的强化,使建筑物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治宇.关于建筑管理项目控制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2:324.
[2]罗碧娇.建筑管理项目控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38.
[3]刘业涛,李敬朋.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技传播,2010,(21).
论文作者:孟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问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队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