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快推进论文,评价体系论文,产品质量论文,我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快推进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建立良好市场环境的前提,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质量。科学地制订这一评价体系标准,是出版体制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出版产品质量、出精品、创品牌的必要条件。构建这一评价体系,尚需一系列的理论支撑。 一、出版文化产品质量及评价体系概念 1.什么是文化产品的质量 文化产品的质量,指产品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特定公共文化需求所达到的程度,包括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和商业标准,与一般物质产品的质量标准有着显著的区别。为更好地控制和评价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需要为信息型、知识型和娱乐型三种公共文化产品设定相对具体的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套规范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生产的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对供给和生产公共文化产品的各级各类机构进行有效的品质管理控制。出版文化产品质量,则特指各类出版物的产品质量。 文化产品质量与一般商品质量有很大不同。一般商品的质量标准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评价准则,用以表明产品质量是否达到特定的适合使用的程度,也用来使产品的质量水平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层次和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各级各类主体的要求。文化产品质量除具有一般商品的质量标准外,其标准的制订,旨在引导文化产品向良性方向发展,以提高社会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保护和促进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2.出版文化产品评价体系的界定 文化产品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能动的、有目标且富有生命力的传播,其内在特性是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包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主流价值观与执政者的意识形态。其质量评价,是对文化产品一系列内在特性具备满足规定要求能力的程度所作的系统性的检查,即评价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对人民特有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与保障居民文化生活水平、居民精神品质的价值性和工具性功能。 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进程,一方面,作为国家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评价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均发生联系与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出版传媒产业整体结构及功能改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局部的改变和细节的评定。 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有特定的评价对象,应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公正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其次,质量的评价是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须明确质量不同于等级。质量是“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而等级是“对用途相同但技术特性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级别分类”。质量水平未达质量要求肯定是个问题,而低等级不一定是个问题。辨明这两点的区别,对于正确认识文化产品质量评价非常关键,当然,更要负责权衡,以便同时达到所要求的质量与等级水平。 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指与文化产品评价有关或对文化产品评价产生影响作用的各种因素,共同对文化产品评价发生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统一的具有整体属性的某种社会现象。 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特指对于出版物的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是出版文化产品的生命。然而,业界关于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遥遥无期。在此情形下,明确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相关要素,对建立其评价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素,有政治因素、精神因素、市场因素、传播因素四个方面。 1.政治因素 出版活动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出版文化产品作为出版活动的物化成果,自然也无法脱离其社会属性。在我国,出版文化产品在满足人们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将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出版文化产品对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和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价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看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让人民群众满意。出版文化产品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版文化产品自身的价值。健全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就要坚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出版文化产品的最高标准。[1] 2.精神因素 出版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这就对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 (1)出版文化产品的内容是评价其质量的首要指标。评价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须考虑出版文化产品承载的内容,内容是出版文化产品的灵魂。出版文化产品依据特定读者的需要,以承载一定的知识为前提,既要求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又要求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这就需要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达到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此外,出版文化产品要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知识性、思想性、客观性、艺术性、创新性,不仅直接关系到出版文化产品的内容,也直接成为影响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首要考核指标。 (2)出版文化产品的表达方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出版文化产品的内容需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产品所承载的内容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会呈现出各异的风貌,并直接影响着读者的接受程度。优秀的文化产品必然是内容的深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的完美结合,由此而延伸出对文化思潮及文化风格的引领作用,以及对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评价出版文化产品优劣的重要因素。 3.市场因素 可量化的市场销售量、网络点击量等市场效益体现是衡量出版文化产品的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可衡量出版文化产品的销量,也可作为出版文化产品质量的有效参考。一般而言,质量好的出版文化产品,销量或点击量较高。文化市场通过竞争机制,迫使文化企业不断提高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增加产品销量。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和销量存在一致性,也存在着矛盾性。因市场本身不完善,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完全规范生产者的行为,而部分生产者又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管质量是否合格,甚至出版低俗产品,以牟取暴利,最终打乱了市场秩序,形成恶性竞争,如此一来,销量和质量就有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因此,不能把销量好坏作为评价出版文化产品的决定性标尺。真正的出版文化产品,主要不是看其创造了多少利润,而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为价值标准。[2] 4.传播因素 影响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传播因素有媒介的选择和传播方式选择。 媒介是出版文化产品内容的载体,承担着出版文化产品内容展现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出版文化产品要想保证质量,离不开媒介载体。同样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媒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当所选媒介和出版文化产品内容相匹配时,就能保证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 传播方式,有口头传播、书信传播、图像传播和综合传播等,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才能保证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 因此,媒介和传播方式的选择也是评价出版文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特点 文化产品质量不仅是出版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血脉。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与其他行业产品的质量评价,虽有相同点,更有不同之处,这是一个有极强服务性、主观性、开放性、技术复杂性和因素多变性的特殊的质量评价体系。 1.服务性 明确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的特殊之处,首先要明确其服务性定位,与一般产品质量评价相比,构建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理念,不应局限于对出版企事业单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出版实物产品质量的成绩和效果进行科学的测定和评价,而要考虑如何利用这些产品质量信息为促进产业升级、政府宏观决策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服务。 2.非同一性(技术复杂性) 在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主体的前提下,没有评价标准的评价是盲目评价。出版文化产品质量有内在特性,有外在特性,还有安全、经济等特性,在进行质量评价时,可大致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分类,但其首先具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内在特性,即难以量化、难以同一的内容、设计决定了其定性评价标准的非同一性。由此,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标准都需因各类出版文化产品自身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性,设置相关的评价方式和具体措施。 3.非固化性(因素多变性) 非固化性,即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不能有“万能模板”。评价一部作品,评价一个类型的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其评价体系、评价立场、评价标准的构建都须顺应时代。 小而论之,一个读者个体,他从小到老,从南到北,从小学到大学,从国内到国外,由于生活经验的交换、知识接触面的扩大,每次读同一本著述时,也会“别有一番滋味”。一个时代的审美,一个人的认识和某出版物、某类出版物的思想并非一直对等一致,各种因素的多变性,决定了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评价的不断调整性。 4.开放性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质量评价是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的结束阶段,也是质量监督管理相对封闭的最终环节。因一般产品存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命周期,其质量特性通常表现为功能、寿命、精度和可靠性等,都须在封闭的时间和空间内评价。而出版文化产品生命周期的开放性,决定了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也是开放性的。 作品时间的开放性,一方面表现在超越某一历史阶段的物定属性,另一方面则是历史发展阶段某部分的重合性。经常以纬度来表现时间,这个纬度可以是无限延伸的直线,也可以是地球仪上的圆弧,所以评价出版文化产品的质量体系也须与这个纬度相吻合。社会和历史空间的经度,决定着出版文化产品的定性质量评价的开放性。 5.主观性 正所谓“诗无达诂”,精神活动和精神手段不仅难以呈现,有时即便是当事人也不好说清楚。在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方面,什么样的人、什么水准的人,其主观性无法抹除,甚至在相同标准下,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鲜明而主观的个体特征。 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本质上是制度完善的部分话题,而制度更加完善最大的好处是省力气,不再盲目地浪费资源和消耗精力,往往浪费和消耗的背后是责任的忽视与恶性循环。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制度的完善,至少能让整个出版产品质量上升至及格线以上,而借助于评价,出版产品质量的效果才能更清晰地体现出来。 四、当前我国出版产品质量评价的偏差和不足 基于以上论述,出版产品质量及其评价体系明显区别于一般物质产品、一般文化产品。从实际情况看,质量意识和评价体系的欠缺,已引发了我国在出版产品生产、消费、传播及评价等方面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缺乏界定明确的出版产品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评价准则,用以表明产品质量是否达到特定的适合使用的程度,也用来使产品的质量水平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层次和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各级各类主体的要求。[3]自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ISO9000系列标准以来,现代质量观念把产品质量的内涵,从过去单纯追求产品性能,拓展到包括功能、性能、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及美学等在内的质量属性。定量描述与非定量描述,共同构成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从出版产品的特性来看,其质量标准相对一般物质产品要复杂得多,特别是非定量描述所占据的比重更大,限制也更多。考虑到质量标准对出版产品生产、消费和传播的引导性,出版产品质量标准的界定是基础性工作。从目前我国出版产品的具体评价行为看,“单一标准”或“二元对立”的误区广泛存在,即经由各层级党政部门、行业协会等带有鲜明的政府或准政府色彩的评奖运作,强调“评奖优先”,或经由一些文化经营实体等牵头经办的评奖运作,“经济效益”“利润至上”,唯发行量、唯规模数量,市场运作、营销推广的意图较为明显。这些问题显而易见,但纠正起来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则出版产品形式内容颇为复杂,“单一标准”或“二元对立”的衡量标准,最为简单便利、易于操作,利于经办方的把握和施行,也使得生产方更易把握获奖的要义所在而组织相关出版产品的生产;二则质量标准的界定实非易事,须对思想标准、艺术标准、商业标准,甚至技术标准等进行综合考量,即使针对不同内容的出版产品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仍需考虑各方因素应达到的程度和所占的权重,须经历一段反复论证,及实践检验的漫长过程。当前阶段,一切关于出版产品质量标准设立和界定的积极探索,都应得到响应和支持,以促成相关质量标准的早日设立和实施。 2.出版产品评价体系缺失 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出版产品评价体系应由评价组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导思想和原则、评价目的、评价类型、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制度等构成。[4]总体上看,我国出版产品评价体系的缺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以官方评奖为主,民间评价权重较轻,缺少社会评价、受众满意度以及市场效益等关键性指标。 (2)我国出版产品评价更多处于一种主观评价状态,即客观要素体现不明显,更多是根据审核评价者的立场来决定产品价值,主观判断的因素较大,以致现有出版产品评价的公正性、权威性不足。 (3)各种出版产品评价行为间关联性、互补性、差异性均不明显,尚未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评价体系,处于各自为政状态。 (4)评价制度尚未建立,既缺少单一评价行为本身的制度性规定,也缺少国家宏观管理统筹下的法律保障,以至于实施具体评价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失真、失范、失效现象。 出版产品评价体系应是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要求各种评价要素之间形成有机联系,而非各种评价要素的简单相加。为使建立起来的出版产品评价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引导作用,须充分考虑和把握各种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务求评价组织更加完善,评价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制度更加先进、完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更加公开、透明、客观、公正。 3.“评奖”与“评价”混淆 作为行为动词,“评奖”的词语释义是:通过评比对先进的给以奖励;“评价”的词语释义为:评定价值高低。从语义分析看,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要实施“评比”或“评定”的具体行为;但二者的目的性不同,“评奖”为的是“对先进的给予奖励”,“评价”为的是辨识“价值高低”,并不论证其先进性,不涉及奖励事宜。从组织行为看,“评奖”不能等同于“评价”,主要体现为: (1)“评奖”要以“评价”做基础,“评价”是“评奖”的依据所在。形象的描述是:“评价”是进行高低优劣的排序,而“评奖”则是在“高”“优”之中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2)“评价”的空间范围更为广泛,就出版产品质量而言,凡出版产品都应列入质量评价的范畴;而“评奖”的空间范围较为狭窄,通常情况下是依据某一奖项的评奖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出版产品,再进行评比。 (3)“评价”不存在时域界限,不同时代的出版产品均可列入某时某刻的评价范畴,因此,关于同一出版产品的质量评价,可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评价”行为具有个体独立性,也具有时间累积性;而通常意义下的“评奖”是有较为明确的时间限制的。 (4)“评价”行为本身不直接与奖项、奖金等利益挂钩,相对于“评奖”行为更为公正、客观。从这个角度看,将“评奖”等同于“评价”,必然会造成错误的导向;仔细反思,当下“金杯银杯”与“百姓口碑”之间的重重矛盾,恰恰揭示了“评奖”行为的局限性。 五、加快推进我国出版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解决如上几方面问题,要从体制机制等根本问题上入手,关键在于加快推进我国出版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所以,健全出版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宏观管理角度看,当前要以质量评价为核心,从评价主体的评价动机出发,着力完善三大质量管理机制,即出版机构的评价行为——质量控制机制;政府及准行政组织的评价行为——质量监管机制;专业评价委员会的评价行为——质量评价机制。 1.完善出版产品质量控制机制——出版机构的评价行为 作为出版产品的生产者,出版机构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其产品满足质量要求,获得市场准入的资格,进而获得实际收益。 质量控制作为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产品生产者的自觉组织行为,是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实施《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图书出版机构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控制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校加工、销售服务和信息反馈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图书质量内部管理目标。该保障体系沿用至今,为保证我国图书出版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有关出版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的相关规定,勾勒出了出版产品质量控制机制的主体轮廓,即出版产品质量控制机制,要求出版机构通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密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各种质量控制措施,实现对影响出版产品质量各关键因素的全面系统控制。 ISO9000:2000标准提出,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5]以全面质量管理原理为依据,对出版产品质量全面实施过程控制,需建立如下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型: (1)P——计划阶段。出版机构要确定出版产品的质量目标,并在分析产品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政策法规要求等基础上,明确出版产品质量标准、过程操作规范并尽可能地进行量化细化分解。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确定质量目标,这是出版机构实施质量控制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质量评价的基础。 由于不同出版机构、不同出版产品的质量目标各不相同,必然导致产品质量标准和过程操作规范的差异性。从共性层面看,出版产品质量的核心标准应包括政治标准、道德标准、艺术标准、商业标准、技术标准等;出版活动的过程操作规范,则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规章制度等,规范选题、编辑、复制、传播等主要过程的运行。 (2)D——执行阶段。实现质量目标,关键在于执行力。依据管理的闭环原理,执行阶段是质量控制管理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的输出成果是进行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既定的质量目标,组织实施具体的出版活动,并确保出版活动按照既定标准和操作规范来运行。区别于一般的生产活动,出版活动以内容资源为主要生产资料,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出版产品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执行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重心在于相关人员特别是编辑人员的管理,可通过内容把关、奖惩激励、绩效考核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法,引导相关人员提升质量意识,增强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的执行力。 (3)C——检查阶段。出版机构通过检查执行情况,判断出版产品是否达成预期的质量目标,这实质上是出版机构对其出版产品的自我评价行为。检查的目的不仅在于判断产品质量是否达标,更在于证实质量目标的可行性、可控性、可实现率,为维系或调整质量目标体系提供事实依据。 (4)A——处理阶段。也可称作“结果反馈阶段”,即通过质量检查结果的信息反馈,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绩,处理差错,以推动出版产品质量控制机制的持续运转。同时这一阶段未解决的问题还将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作为新的质量目标,纳入新的规划、执行和检查阶段,实现出版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需注意的是,没有适应不同质量目标而一成不变的质量控制机制,处理阶段的信息反馈,恰是推动出版产品质量控制机制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所在。 2.完善出版产品质量监管机制——管理机构的评价行为 产品质量监管,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目前,我国出版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主要由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组织实施。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承担着全国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和其他出版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检测等相关工作。构建完善出版产品质量监管机制,是政府及准行政部门强化出版产品质量评价工作的关键。当前,要从完善配套制度、完善监管手段、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着力: (1)构建完善出版产品分类质量保障体系。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参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从出版机构责任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两个方面,针对不同出版产品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从共性特征出发,出版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构建模式为:一是按照出版活动流程,明确选题策划、编辑复制、传播消费三阶段的质量保障机制;二是按照行政部门的职能权责,从预报机制、引导机制、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等方面,构建出版管理的宏观调控机制。需注意的是,政府部门制订的出版产品分类保障体系,是原则性、规范性、常规性要求,是应达到的形式规范和程序规范,并非对出版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的重复性规定。各出版机构须在遵守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依法组织实施各自内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行为。 (2)完善出版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产品质量认证,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的活动。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产品不断涌现,打破传统监管方式,构建质量认证与分类监管相结合的新型监管模式,放权于市场与社会,或可解决一些出版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失位、失范的问题。当前,完善出版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有许多基础性工作要做:完善出版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依据信息型、知识型、娱乐型等不同的出版产品类别,制订分类标准;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加强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设计,引导规范社会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发展,方便社会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构建质量信息共享系统,多种渠道公开出版产品质量认证信息,方便社会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督等等。 实现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国内外的产品质量监管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政府监管来保证产品质量是不可行的。出版产品的语义环境是市场经济,其具有自发调节功能。鉴于出版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须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促使其质量达到政治标准、社会标准。同时,出版产品的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又决定了其质量必须满足社会审美需求、市场消费需求,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在此情形下,现实的办法就是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依托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此外,民间组织的质量监督结果,会以信息反馈的形式重返政府部门,也有利于政府提高监管效率、强化风险防范。 3.完善出版产品质量评价机制——委员会的评价行为 前文指出,习惯以“评奖”代替“评价”,是当前我国出版产品质量评价的偏差之一。因此,要改变以官方评奖为主的常规思维和做法,组建专门的出版产品质量评价委员会,并从组成人员、程序设计、结果公示等方面严格约束,以保证出版产品质量评价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总体上看,出版产品质量评价机制应符合如下规则: (1)尊重“大数法则”,变“少数人决定”为“更多人评判”的评价机制。评价委员会作为评价行为的实施主体,需通过权力分散体现民主性、公开性的原则。从人员构成上,应从评价行为的官方性、专业性、公众性等维度考量,尽可能地扩大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覆盖面和数量规模。 (2)尊重“专业背景”,严格筛选评价委员的资格,实施“资格准入”。作为出版产品质量的专门评价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应以具有出版活动相关知识和工作背景的专业力量为主体,以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这里的“专业背景”,不局限于编辑出版本身,还包括装帧设计、营销推广、宣传策划、出版评论等方面,务求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质量评价。 (3)尊重“多元特性”。这是针对出版产品质量评价行为非同一性的特点提出的。除总体的、综合的评价外,还应兼顾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出版产品特点,分别成立专门的评价委员会,保证质量评价的专业性。 (4)尊重“适应性原则”。这是评价行为指南。出版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等多重属性,因此“适应性”要求较为广泛。体现到评价行为中,可细分为:①政治适应性,即要求出版产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守政治立场,传达国家意志,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②社会适应性,即要求出版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适应并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具有良好的公众口碑和社会反响;③市场适应性,即要求出版产品的生产、消费和传播符合市场规则,可量化为销售指标、市场占有率等具体指标;④审美适应性,即要求出版产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内容和形式符合公众的审美习惯,起到审美熏陶、情操陶冶、情趣提升的作用;⑤科技适应性,对于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产品,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水平,已成为影响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对于有声读物、电子图书等数字出版产品来说尤为如此。实现对各方面适应因素的综合考量,才有可能获得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结果。 加快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尚需各方的共同努力,尚需落实到评价委员会的具体评价工作之中,尚需进一步明确评价程序、评价方式、各评价指标比重等实施细则,以避免和减少质量评价工作的模糊性以及随意性。科学地构建这一质量评价体系标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导向要求与利润指标,推动建立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加快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建设_评价体系论文
加快我国出版文化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建设_评价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