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赵立换

关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赵立换

身份证号码:13052819830511xxxx

摘要:当前我国配电网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生产速度加快的环境下,尽可能地运用新技术减少电网运行的负荷,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据此,本文对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

1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1.1馈电线路的自动化

馈电线路在整个配电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完善了馈电线路,才能使配电系统得到全方位的检测,在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传感器传输到总控制中心,进一步的实现配电系统智能化的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在故障发生的时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他单元系统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使整个电力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使配电工作可以高效率的完成。

1.2配电系统管理自动化

在配电系统中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主要是靠配电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进行,所以说自动化的管理在采集数据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配电系统自动化管理可以对整个电力工作进行实时监管,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动智能化的管理可以及时将产生的数据和信息向控制台传输,同时也可以辅助管理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使电力工作更加数据化,让电力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实现自动智能化的管理。

2电力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电子电力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在已经显得比较成熟,从最初以晶闸管的形式发展到现在的可控硅整流装置,可以说体现了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高技术含量的新型设备应用到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与此同时,随着更先进的技术融合,电力电子技术与机电技术相结合下,更能实现环保、智能化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也会被带动,而且从传统的投资模式成功地转型成为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在供电设备的发展来看,很多供电企业都已经摸索到与配电自动化相配合的设备,在实现整个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硬件条件比较完善,但是还是会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有些电力产业考虑不到设备的性价比问题,在选取设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自身电力环境因素选择对应的机械设备;其次就是考虑到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尽量选择与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一致的设备;最后一点考虑因素就是考虑到配电设备的技术要求,配电系统本身就需要具有强大的容量、定制远传,以上都是技术方面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规范化迫在眉睫。

3配电自动化在配电应用中的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则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处于瘫痪的状态,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极为注重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原则,不但要对用用电用户负责,而且要对整个社会负责。

3.2与时俱进原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配电自动化管理方面也需要跟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创新自动化管理的步伐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能源需求,因为配电自动化技术对自身的自动化技术要求偏高,所以在配电自动化管理的原则中需要遵守“与时俱进原则”,这样可以保证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可以保证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供电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可靠性原则

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很有必要保证整个系统运行起来的“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选择保质保量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服务,才能对整个配电网的管理部分进行合理分配,为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添加一份保障。

3.4实事求是原则

在配电自动化设备的选取上,需要考虑到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自动化设备的选取。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严谨盲目地对国外技术、设备照搬照抄,追求稳步发展,充分发挥出自动化设备在配电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4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4.1技术研究不到位

在配电系统运用自动化的管理进行工作时,要适当的运用一些科学技术,使电力工作可以高效科学的完成工作任务。电力公司也要对配电系统进行大量的投资,才能使配电系统更加的完善,进而更好的完成工作需要。现在我国的配电系统就是缺乏资金投入,使配电系统不能全面的发展,同时也缺少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更新,严重的影响电力工作的进步。

4.2工作人员素质低

随着电力行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电力工作的操控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但是,我国的电力公司都是老员工,没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有不少工作人员素质较低,造成了运用了先进的技术但是没有员工可以去完成使用,同样影响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实现。

5配电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分析

5.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

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发展,对整个电力系统发展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变电站整个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对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形成更高的具有安全性的系统。但是还是需要提高对变电站的运行实施监控,有利于整个运行数据的获取以及及时地判断系统运行状态。

5.2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主要可以分为 5 个等级:国家电网、大区电网、省级电网、地区电网以及县级调度,所有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计算机应用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网调度的管理自动化,及时地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6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前景分析

6.1电能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纵观可知,电能质量能够作为是用电用户针对电能需求的关键指标,基于此,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应从质量角度出发,实现对新技术的全面探索,促使电力网络立足灵活且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电能质量的不断提高,充分确保电力网络可靠稳定运行。

6.2电网自我保护能力强化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如今我国的电力网络系统所具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功能得以充分实现,然而其在自我保护能力方面却有着较大的提高空间。SCADA 技术以及 PAS 技术、GIS 技术等均为日后主要发展方向,这些先进技术运用推动着配电线路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实现,有助于线路监控以及故障发现处理工程的强化,促使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

6.3配电系统的集成性提升

实践证明,主站式一体配电系统同样是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其应用目的在于推动电力配电系统集成性的提高,促使配电系统各个方面均能优化晚上,通过强大数据库资源的有效监理,让配电系统真正做到主站式一体化。此外,随着科技进步,电力企业应积极引入新技术设备,强化自身自我诊断能力,旨在保障基于无人操控的状态下,实时监督管理设备运行情况,进而确保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更为安全稳定。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在电力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通力结合下,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组成的各个原件都具有自动检测、控制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信号以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行电能质量的自动监视、调节以及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润峡. 刍议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51.

[2]郭磊.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 [J]. 居舍,2017(35):138.

[3]林雪松,张蕾,倪长松,蔡静雯,刘贵才.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故障处理策略 [J]. 中国高新区,2017(23):112.

[4]闵杨紫,朱江.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7(49):217.

论文作者:赵立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分析研究论文_赵立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