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向自然资源开发战略研究_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双向式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资源论文,中国论文,双向论文,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迈向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而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资源与发展的关系不仅影响当前,而且牵涉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必须在考虑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对环境保护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优势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的价格优势,弥补我国资源供需体系的不足,逐步建立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中国双向式自然资源供需体系。本文讨论了建立双向式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及其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中国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转变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一、中国资源供需体系面临的四大挑战与五大问题

经过近50年来的努力,中国不仅摸清了自然资源的家底、包括主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并初步建成了一套门类比较齐全完整的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单向型的自然资源供需体系。但是,随着中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提出的巨大需求,自力更生为主的资源供需体系受到愈来愈大的挑战,既面临国内需求增长的压力,也面临国际资源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不断暴露出其自身封闭型的缺陷。因此,当前中国自然资源发展战略及方向面临重大转折。

1.中国资源供需体系面临的四大挑战

(1)在中国人口数量达到零增长之前,还将面临40~50年的人口持续增长。中国的自然资源不仅面临新增人口基本需求的挑战,而且面临基础人口改善生活的双重挑战。

(2)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面临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市场化对资源供需体系的挑战。

(3)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贸易区域化不断加强,世界经济和资源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加快,将直接面对世界资源市场需求与竞争的双重挑战。

(4)面临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与进一步开发资源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较大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更激发起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要求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生活环境质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趋尖锐。

2.中国资源供需体系存在的五大问题

(1)重要资源供需出现缺口,并不断扩大。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由于开发强度大,已接近其负荷的临界。除可更新资源数量不足外,还有资源质量、结构、门类和地区布局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供求与波动运行的经济不相适应。当经济高速运行时,一些资源供不应求,阻碍经济的高速发展。当经济运行速度放缓时,一些资源又供过于求,造成资源的浪费。资源供需体系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市场信息反映不灵敏,严重滞后。

(3)不能充分并有效地利用世界资源。在资源国际贸易方面,中国仍然以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换取外汇用以支持国内其它产业的发展。所进口的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基本上属于当前急需及短缺的资源,属被动进口型。所利用的世界资源价值低于出口资源的价值,占国内资源价值的比例更低。不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世界资源,已经并将会愈益严重地阻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高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在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破坏与浪费,有的已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5)尚有相当数量的后备资源,包括地上、地下资源,尤其是深层地下资源未充分开发利用。怎样发挥中国资源总量大、类型多的优势,弥补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面对四大挑战与五大问题,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尤其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关系。

二、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基本关系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主要关系的基本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自然资源对本国经济的供给及资源国际贸易。

1.基本关系之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呈波动式上升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三点:自然资源本身所固有的资源消费需求生命周期律;经济发展周期引起的对资源消费需求的波动;科技进步逐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系数,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上述结论是针对大宗主要自然资源的深入分析而得出来的,并不排除还没有预见到的特殊情况,但基本适用于所有的自然资源。根据上面的结论,中国的自然资源消费需求有如下几个基本规律。

基本规律之一: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各门类自然资源的消费需求梯次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完全相同的,有些种类的资源消费量要大些,有些则反之,有些则有可能逐步退出消费领域。以矿产资源的消费为例。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大小进行分类,可明显发现工业化初期所主要消费的矿产资源为铜、铁、铅、锌、锡和煤等,可称之为传统矿产资源;工业化中期,科技水平较为发达,某些矿产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铝、铬、锰、镓、钒、石油及天然气等,可称之为现代矿产资源;新兴矿产资源则主要是指在发达国家得到初步应用的矿产资源,如钴、锗、铂、稀土元素、钛及钠等。一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将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对传统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总量增幅大致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对现代和新兴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将呈增长态势并有可能对其中某些种类的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量呈快速增长,一个资源消费需求多元化的时期即将来临。这一规律在非矿产资源的消费过程中也很明显。

基本规律之二:自然资源消费需求生命周期律,即自然资源开发消费的全过程是由初始、增长、成熟和衰落四个阶段组成的。这一规律在大宗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中表现尤为明显。矿产资源的消费强度定义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矿产资源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Lut=Dt/Yt。其中:Lut为矿产资源消费强度;Dt为单位GDP的矿产资源的消耗量;Yt为人均GDP;t为时间。依据矿产资源消费需求生命周期律,矿产资源消费强度曲线为倒“U”字型。这已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矿产资源的消费过程中得到了验证。这个规律主要受到社会生产结构及其演进、资源替代律和科技进步三大要素的影响。不同的产业结构就可以构成相应不同的资源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会引起资源需求结构的相应变化。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朝第三产业方向倾斜,某些主要大宗矿产资源的消费需求总量(至少人均消费量)将可能逐步减少或稳定并有可能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非矿产资源的消费也呈现类似的规律。这一点对我国资源产业发展将构成重大影响,及时调整资源供给结构将可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大资源浪费。

2.基本关系之二——资源供需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基础、主要影响波动之一。资源供需方面的任何小的波动都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前几年,粮食丰收就产生“卖粮难”,粮食减产就会出现“粮价上涨”,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不显现周期波动的经济倒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要承认周期波动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研究经济波动的规律,特别是深入剖析经济波动的深层原因,以减少或避免因经济波动所带来的产值损失资源浪费。资源供需波动是中国经济波动的基础,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为工业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为国计民生提供一日不可缺少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农业产出波动直接影响消费品工业的波动,间接影响到资本货物工业产出的波动。值得注意的是,钢铁、石油供需的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都是全局的、非局部的,甚至可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已被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所证实。一般而言,中国资源供需波动系数高于GNP的波动系数。

基本规律之一:资源供需波动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从这个意义上看,波动是资源供需体系乃至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一个本质特征、本质属性。这表现出了资源供需波动刚性的一面。如中国农业粮食单产明显存在反映综合气象与政策影响的约4~5年的波动周期。

基本规律之二:资源供需波动周期与中国经济波动有同期不同步的现象,且具有约1年的时滞现象。一般表现为资源供需波动在前,经济波动在后。上年资源及其产品总量上升,则下年国民收入增长率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基本规律之三:资源供需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有明显的削峰作用,但其填谷作用不足。当经济高潮到来时,由于资源供给高峰已过,表现为资源及其产品供不应求,成为经济高速运转时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经济处于低谷时,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由于资源需求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和部分资源及其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能及时调整资源供给结构,造成了部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部分资源的供过于求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却可引起部分资源产业的暂时性萎缩,导致下岗(失业)现象上升。

3.基本关系之三——中国的自然资源国际贸易,其基本目的之一仍然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外汇积累。中国的资源国际贸易存在着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人口大国;另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还不很发达,需要利用资源总量大这一特点为经济发展换取外汇。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个国家将出口其密集地使用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对于中国来说,最丰裕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是资源和资本。据此理论,中国应出口劳动密集型和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产品。由于受到中国普遍的科技水平较低的限制,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的、科技含量较低的产品。根据国情小组研制的中国城乡经济投入占用产出表,可以测算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对自然资源的完全消耗系数,该系数的含义是该产品在生产全过程中所完全占用或消耗的自然资源,即该产品所占用的自然资源分配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固定资产消耗情况下各部门完全占用系数矩阵;S为直接占用系数矩阵,S={S[,i]j};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对角矩阵;D为固定资产直接占用系数矩阵。

应用投入占用产出分析技术分析对比1987年和1997年中国的国际贸易,发现进出口产品中的完全消耗资源之差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扩大,并且出口远大于进口。这表明中国的资源国际贸易呈资源逆差,并随国际贸易顺差的加大而加大,目前所利用的世界资源还非常少。这一资源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符合中国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的基本特点,说明中国仍然在用自己的自然资源支持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还是一个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大国。中国的资源国际贸易并没有起到互惠互利、调剂余缺的作用,而是惠了国际、缺了自己,长久下去有可能加重中国国内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也可以说,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差是依靠资源国际贸易的逆差,依靠牺牲紧缺资源而换取的。中国应该走出一条非传统的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和与国力相匹配的资源国际贸易之路。中国的资源国际贸易不应再是以调剂国内余缺和提供积累为主的模式,而应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所构建的资源国际贸易。

三、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将有大的发展,国际贸易顺差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资源国际贸易逆差也将加大。目前中国需要以资源的出口来加大经济发展的力度,这是由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但这将使资源供需缺口加大和资源利用过度,从而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甚至危及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不良趋向,中国双向式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调控资源国际贸易逆差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是资源利用方向由单变双,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都要利用;在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偏低的优势,逐步减少资源国际贸易逆差,弥补资源的劣势和不足;建立特殊资源应急储备体系,建立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型国民经济体系,开发后备资源,积极有效利用世界资源。此即为储备节约开发利用的“八字方针”,以储备节约为基础、开发利用为先导的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基本内涵是:改变以往单纯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改变以往自力更生为主的资源供需体系,改变以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速度的水平;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双向式自然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有以下5个方面。

1.继续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设。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型国民经济体系,就是要重视开源与节约。开源与节约是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开源是节约的前提,节约是开源的继续,高效利用则是建立在开源与节约的基础上,三者均不可偏废。要改变那种重开源、轻节约、不讲效率的思想和作风,改变那种节约不算成绩、浪费无罪、不顾效益的错误思想和作法。把立足点坚决地转移到以内涵挖潜为主的轨道上,以促进资源节约,杜绝资源浪费,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承载能力。为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保证。

2.建立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双向式资源供需体系。市场机制是资源供需体系的基本架构,政府要在这个架构上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确保国民经济所需要的资源能够得到及时供应,确保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统一。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供需体系,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和中国各类自然资源的特点和条件,引导开发和生产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资源,并出口其产品;根据中国资源比较劣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及需求,进口稀缺的资源产品,特别是进口短缺的以及开发条件差、生产成本高或质量差的资源产品。进口国和出口国要实行多元化,以保证资源贸易安全与国家利益。

3.建立中国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体系。要考虑建立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吸收和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金和先进技术,开发部分后备资源,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这既可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后备资源基地,也可为上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重要的就业途径。西部地区总面积、草地资源、森林资源、煤炭资源、金属矿分别占全国的64.2%、94%、51%、50%和90%,应适当、适时地在环境保护前提下开发西部地区资源。

4.在政府的直接参预下筹组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直接利用国际资源。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1/3、世界贸易总额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70%、世界技术专利的80%为跨国公司所有。应根据国内资源需求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目的有重点地采用多种形式筹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国公司,在国外投资和建立部分我国紧缺的重要资源生产基地,以保证国内重要资源的稳定供应。可以考虑在国有大型企业的基础上,吸收私有或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参加,组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跨国公司。

5.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我国人力资源素质偏低,1995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09年。这既影响了需求结构的升级,也影响了供给质量的提高。21世纪高级人材可以通过高薪聘得,而具有高素质的国民则较难获得。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当前,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国策。人力资源及人材重在利用与培养。越是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力资源丰富,越是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此,还必须与国际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素质教育主流接轨。

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首先要转变观念,认清向双向式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转变的必要性。

四、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在全球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根据之一,中国资源国际贸易逆差和人均资源量相对短缺是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全球自然资源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全球性资源环境系统,每一个国家自己的资源环境系统均是全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的该系统逆向运转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都会对全球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子系统的开发要考虑到全球的影响。全球资源环境系统是每一个子系统的坚强后盾,全球系统在稳定性方面要高于子系统。充分利用好全球资源环境系统的稳定性,不仅对子系统的稳定性大有益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全球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好世界资源,关系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今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源供需体系的四大挑战和五大问题。中国持续增长的人口群和社会经济相对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总量特别是新兴资源、粮食的需求将呈加速增长态势。如不奉行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将很难满足高增长人口群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尽管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1987年总和生育率为2.613,逐年下降至1997年的1.800,低于更替生育水平),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绝对数量仍然居高不下。预计中国总人口峰值年为2030~2050年,峰值人口为15~16亿人。由于人口持续增加,必须适当开发利用我国的后备资源,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考虑两个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总量必然迅速增加。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依靠自力更生较难保证充足的供应,必然从国外寻找出路。就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出于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同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也转向国外寻找廉价资源。纵观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史,随经济进入高速成长期,无不出现加大利用国际资源的态势。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相对低廉的资源性产品,以缓解国内急速增加的资源需求压力,是一条为国际经验证明了的重要途径。

国际贸易是双向的,既提供自己的产品,也必将开放自己的市场包括资源市场,这就使国内原有的资源供需体系面临国际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资源贸易逆差的存在,也迫使其不得不利用世界资源加以补偿。

3.自然资源在中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某些资源进口的必要性。以耕地、水资源为中心的农业自然资源紧缺,是中国资源供需紧缺的基本态势。水、土资源的短缺是无法直接通过进口来解决的,但其重要产品粮食、木材等资源的紧缺则可以通过进口调剂。

4.中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根据中国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形势,为弥补资源的不足,有必要利用国内国际资本和技术着手开发中西部后备资源。

五、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可能性

中国现有的资源供需体系、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实力和当前国际贸易环境表明,目前已到了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中国不可错过世纪之交的机遇。抓住这次机遇,将有助于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现有的资源供需体系是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经过50年的努力,现有体系尽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基本满足了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尤其是大宗主要资源基本满足了本国需求,同时资源供需体系也面临重大改变。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直接引入国际市场经济竞争,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将有助于现有资源供需体系的改革。

2.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9.8%,综合国力逐步增强。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行,国际贸易额迅速增加,事实上中国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反映在如下一组指标中。

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1978年外贸依存度(即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仅有9.8%,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6%和5.2%。1997年外贸依存度已达36%,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20.2%和15.8%。

外商投资企业产值不断提高。以工业企业为例,1983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3%,1990年为6.3%,而到1997年这一比重达20.8%。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个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0年为2%,1997年上升到20.5%。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

外资依存度迅速提高。外资依存度是指外商投资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它是衡量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重要性的指标之一。外资依存度1985年仅为1.55%,1995年起保持在20%左右,1997年为24.4%。外资依存度的显著提高标志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重要。

外债依存度保持较高的水平。外债依存度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财政收入之比,反映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一般认为正常值保持在0.9~1.0之间较为适宜。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债依存度保持在1.0以上。

3.目前是中国进入国际资源市场的大好时机。当前国际上资源市场供大于求,资源产品的价格偏低,是利用世界资源弥补我国资源产品供求缺口的难得的机遇。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发展中国家普遍不景气,世界资源市场总体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虽然个别资源的价格仍会有波动,但世界资源需求不足致使资源市场疲软的状况还将维持相当时期,这为中国利用国际资本和国际资源提供了有利时机。如在中国供应偏紧的石油和大宗矿产品却在国际上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世界资源市场产品滞销、价格疲软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当然,利用国际资源产品也是有风险的,这就要求中国国内资源供需体系有一定的基础和相应的应变能力。同时,进口资源及其产品也要考虑保护中国的资源产业,特别是资源产业的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及国际贸易环境,都决定了实施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基本具备、机遇已经来临。

六、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转变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尽管中国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既有必要性,又有其可能性,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转变仍面临若干难题,而其实质则是国家或政府职能转变的难题。

1.提供和保证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职能。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资源及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重要性应是人人皆知的,但实际操作中,资源及其产业的地位又往往被忽视。其深层原因在于以农业为代表的资源性产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效益低下、风险大、投入大的脆弱产业,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的组织和特殊政策,是很难依靠自身发展的。只有当政府明确资源及其产业不再是提供积累来源,而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长期大量投入时,适应人口、经济发展的资源供需体系才能建立起来。

2.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资源性产业的高投入低产出愈来愈明显,而后续产业的增值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为了保证资源性产业的基础地位,国家要注意调节基础产业与后续产业的利润分配;另一方面,我国基础产业总产值的相对比重逐步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部份基础性产业从业人员收入的提高低于平均水平,因此,调节基础产业投入及其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是一个难题。任何改革措施,既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相当数量人员转入其他产业,以提高基础产业的效率,又要适当掌握调控进度,以保证基础产业地位不能动摇,保证基础产业从业人员收入增长水平不致落后。显然,在效益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尖锐的矛盾,调控好效益和群众的承受力是建立效益型资源供需体系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3.资源供需体系建立和调控的长期性与国家职能执行者任期有限性的矛盾。由于资源开发需要超前准备,资源产业的建立和转换需要一个相应的调整时期。一般地下资源的开发应有大约10~15年的提前准备期,地上资源的开发周期也需10~20年,而政府工作人员的任职期相对较短,在执行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时往往有意无意地有短期行为。为此,需要尽快明确并制定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并注意克服政府职能执行者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短期行为。

建立适应中国经济的资源供需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只能采取逐步渐进的办法,在这里速胜论或悲观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能根据中国资源的特点、资源产业的特点、资源供需的特点,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的开放的、重效益的节约型资源供需体系。

对策之一,认清中国资源供需体系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制定双向式资源发展战略。国家或政府应认真对待资源供需的形势,认清资源供需体系面临的四大挑战与五大问题,在充分掌握国际国内资源和资源市场的情况下,根据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制定长期资源开发利用战略。通过反复论证,确立长期扶持资源性产业的自立与发挥我国优势资源产业的政策,并鼓励资源性产业提高效益,逐步使资源性产业由重数量转向数量与效益并重的轨道上。建议由专门机构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研究和制定国家双向式自然资源发展战略,并由跨部门机构组织监督和实施该战略。

对策之二,逐步建立现代化的资源监控管理体系和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现有的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结构极不合理。必须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及时掌握跨部门跨地区综合资源供需的宏观动态变化,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以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对策之三,建立资源应急储备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供需面临国际国内资源供求波动的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应通过应急储备体系来实现。资源储备包括对国计民生有关的大宗资源产品和重要的战略资源产品。资源储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库存,而是对国际国内资源供需动态全面掌握基础上的快速、应急的储备,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应有的重要职能之一。

对策之四,逐步调整进出口结构,逐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优势资源产品的出口,逐步增加国内对某些紧缺大宗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并注意保护本国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出口国和进口国要实现多元化,以保证资源国际贸易的安全。应根据区位及资源赋存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区域资源进出口格局,在东部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经济和人才优势,进口部分资源性产品,促进东部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弥补其资源紧缺的现状,如进口部分饲料粮,发展畜禽养殖业及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供应近出口。中西部地区则可凭借其资源优势,发展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鼓励以不同形式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在科教引导下,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降低资源含量,以减少资源国际贸易逆差。应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产业,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关于粮食进口,重要的是正视我国农村尚有约1.6亿剩余劳动力,正视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狭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总的原则是保证粮食总体平衡、适当保护农民利益。以进口粮食换取部分耕地种植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再以特色农产品出口换取进口粮食所需的外汇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对策之五,适当、适时、适量地开发中西部后备资源。有必要逐步吸收和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适当规模地开发后备资源,在这方面要给予中西部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策之六,在工业经济改革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农业。要抓紧农业经济和资源结构的调整,积极培植和满足农村多元化的消费品市场,引导农民的消费倾向,为工业经济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策之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逐步取消“应试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要进行用人方面的配套改革,扭转当前只重文凭忽视能力的用人现象,为教育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抓紧全民教育,逐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只有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才有可能逐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国际贸易逆差。

对策之八,在国家和政府直接参与和宏观调控下,筹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中国是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是利用世界资源的一种较好的形式,也是缓解资源国际贸易逆差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要认真研究建立跨国公司的可能性、可能途径和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要注重企业家的培养,为国家造就一大批懂经济善管理的经营型人材。

标签:;  ;  ;  ;  ;  ;  ;  ;  

我国双向自然资源开发战略研究_中国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