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积累 词语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往往处于“鸡肋”地位,它的教学过程还是“三步曲”——认读、理解、巩固,教学目标还停留在扫清阅读中的认读障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而已。然而在阅读、作文课上,即使学生铆足了劲,写出来的仍然是干巴巴的词语,短短的句子,毫无味道可言。我们该如何进行词语教学,让孩子们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让教学也能做到有声有色呢?
一、激发积累兴趣,营造宽松的积累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能主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情感转化。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采蜜本”,当在课本中或者在课外书中读到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时,就摘抄到“采蜜本”中。但并不是简单地摘抄,而是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摘抄这些词句的原因,比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你喜欢这些句子哪个方面等。将其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些词句就不是单单的一种空无之物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积累意识,激发他们的积累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用“兴趣”“乐趣”这两把“金钥匙”开启了学生的心扉,引导他们主动积累,愉快地步入知识的殿堂。
二、重视课内积累与运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动活泼的词语,使他们学习运用丰富的词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师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能够运用这些词语,让词语成为自己表情达意的工具,成为自己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就需要带领孩子们沉入到词语的感性世界,感悟我们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一)、想象画面,生动描述。
在词语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想象来读词语,让词语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这样词语才不会被忘记,才容易被提取,被运用。在《两只鸟蛋》中“焦急不安”是重点词语,孩子们要真正从内心去体会鸟妈妈的焦急不安是比较难的。在我校杨子丹老师的课堂上她是这样处理的:让孩子们想象鸟妈妈回家不见了它的宝贝——两只鸟蛋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有孩子说:鸟妈妈会扇着翅膀到处寻找自己的宝贝,它会边飞边喊自己宝贝的名字;有孩子说:鸟妈妈会用向自己周围的邻居打听自己孩子的下落,没有消息时鸟妈妈是多么的焦急难过啊。”一句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鸟妈妈的“焦急不安”,连老师也不禁皱起眉头替鸟妈妈焦急起来。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什么叫做焦急不安。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想,入境地读,既读出了词语的内涵又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这时候,从他们口中读出的词语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了。
(二)、找准美词,反复诵读。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语言优美,句段精彩,非常适合孩子们诵读。而诵读是积累词语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文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最优美的词语,自己反复地读,认真体会、感悟这些词,把他们读成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场面、一个故事。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说话中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运用的积累终究是无水之鱼,无根之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是基础是前提,运用则是积累的强化和发展。从孩子们入学开始,老师要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词句训练,即使在刚入学的拼音教学阶段都是有“话”可说的,课文中每一幅插图都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既可以说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还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孩子们由词语到句子,由句子到段落,慢慢地说,一点一点地说。孩子们可以说说自己积累的词语,读到的成语故事,收集到的名言警句,还可以说说自己在积累词语中的心得体会甚至是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活动。这说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运用的过程也是孩子们积累内化的过程。
(四)、写话中积累。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好词佳句,名家名篇。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积累运用词语,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模仿课文中的句型想象画面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可以续写;还可以创设新的情景写一段话。不管是练笔还是续写,不管是模仿还是创新,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三、拓展课外积累与运用。
《新课标》中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量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光靠语文教材的内容是远远达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让孩子们从各种课外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
(一)、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丰富学生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书本中的词句毕竟是有限的,而课外读物中的词汇量就相当充沛了。当看到自己喜欢的词,很生动的不妨多看几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自己试着琢磨一下,如何用于自己的文章。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在造句、作文的时候,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我们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很有帮助。但值得提出的是,阅读起点一定要高。不要认为学生对那些世界名著之类的书籍看不懂,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读得通了,文中的含义自然也就领会了。
(二)、在生活中积累词语。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到众多的语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在上网、看电视或与人交谈时,可以把自己从中学到的优美词汇或语句摘记在本子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
四、温故而知新。
对于已经学过的词语,反复抄写固然可以产生机械记忆的效果,但用这样的方法积累起来的词语往往是消极的。要把消积词语变为积极词语,特别需要经常运用,反复巩固。因此,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运用语境。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带领他们置身蒙蒙春雨中或是烂漫的春花中,让他们说说想到的有关诗句;在兴趣课上组织成语接龙;利用午饭后,与学生闲聊时,让学生说说上学路上、校园清晨等的所见所闻,引导学生使用积累的词语,如阳春三月,在上学路上便会“睹景生词”:春光明媚、春风吹拂、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多少个词语仿佛远在天边忽一下飞至眼前,仿佛原在沉睡之中,猛然间被唤醒来,这又是一个积累词语的大好时机,信手记下,揣摩加工,一篇小文就问世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积累词语的有利条件,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经过以上形式的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词语的积累,学生读书的兴趣变浓了,课内、课外的阅读量增加了许多,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
2.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陈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词语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言论文; 老师论文; 焦急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