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遂昌五万农民种食用菌致富(论文文献综述)
谢红[1](2021)在《康定市电商扶贫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粉粉[2](2017)在《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三农”问题。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而言,“三农”问题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壁垒。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成为各国瞩目的生产力量。我国也只有高度重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顽疾。当前,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尽如人意,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量农业技术人员从农村逃离,农村生产力越来越落后于人民的需求增长,迫切需要整合资源,疏通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链条,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农民。福建南平市首创科技特派员以来农业发展成绩突出,逐步获得国家和人民的认可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示范。浙江省根据自己的情况,首先在欠发达乡镇贯彻落实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在浙江实施十多年的时间里,对欠发达乡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成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本文首先通过制度变迁理论、科技扶贫理论和科技成果转化理论角度对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进行了理论基础分析;通过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的试点和推广以及各地典型模式的梳理来对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国的实践进行论述。接下来讨论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实施的背景、“科技扶贫”战略的必然性、总结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特征,突出论述政策支持和人员选派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运行中遇到的机构设置不完善、资金投入的力度不够、平均主义和科技特派员综合素质待提高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作者采用搜集整理相关文献、实地访问浙江省高校科技特派员工作相关责任人和多次派遣的科技特派员等研究方法认真分析当前我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时的可行性做法,从完善政策、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主体来源多元化,增加项目投资力度,提高科技特派员准入门槛、通过加强培训来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等方面阐述了个人观点,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运行提供参考。
熊爱珍[3](2016)在《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下称电商)发展的政策出台,各地以农特产品电商带动农村电商纷纷起步并呈快速发展之势头,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片红海、发展迅速。宝鸡市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自2013年启动,政府顶层设计、发布文件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12县区纷纷响应落实政策、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快速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168亿元,其中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3.7亿元,占其零售总额的8%,农特产品电商已经成为宝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引擎。然而,在其发展中出现一些问题致使运营效益不佳,因此,加强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研究,对于科学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等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本论文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走访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宝鸡市三区九县与电子商务有关的50多个单位,对100多户规模农特产品电商典型企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家庭农场主和1000多名农户、网商、返乡青年及大学生和创业人士等进行走访调查,以把握宝鸡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现状和问题,同时辅以典型案例、并对五种电商运作模式和四种推广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把握好方式,深刻探讨分析制约原因,结合国内外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创造性提出加快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对策。当前,宝鸡市政府及各县区制定了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与实施方案,推进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农特产品电商驱动,交易品种与数量快速增加,参与主体增多,初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农特产品电商格局,构建了五种并存的农特产品电商运作模式,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由点到面,遍地开花,正在加速“起飞”阶段。如今宝鸡农特产品电商主要交易模式有C2C、B2C及O2O和团购等模式,交易模式单一,整体上散、小、弱、低,存在诸如理念认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缺乏、网店运营、物流配送、产品品质、资金缺乏等问题,有内部和外部原因制约,其中环境与人才和技术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运营模式经验,采取“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有效措施,按供应链体系系统化运作、按照能力重新分配岗位工作、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才能更快地推动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
岳锐[4](2016)在《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路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快深度融合,形成了“互联网+”传统产业等一系列新业态、新经济。其中以电子商务为典型代表,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与人类生活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不断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年,国家商务部等19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有力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并对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清远市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良好氛围,推动清远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电子商务覆盖率和销售规模大幅提高,2015年清远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60亿元、网络零售平台活跃买家数约1.3万家,其中通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进行的网购交易总额超过8400万元。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全方位合作,成为全国第二个推广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农村电子商务计划的地级市。与此同时,也发现清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一些短板,各县(市、区)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整体效率没有发挥出来;电子商务平台比较多、效果不佳;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影响力不够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建设不足,相关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清远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提出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本文结合“互联网+”思维和清远农村实际,重点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在打造农产品产业化和规模化销售的电子商务生态网、倒逼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进行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探索,力争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其它类似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和良好的经验借鉴。
蔡惠花[5](2014)在《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文中指出我国现有林地面积43亿亩,其中集体林地面积25亿亩。如何通过集体林权改革和其他配套措施来发展占有国家林地“半壁江山”的集体林地,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农业信贷增加缓慢或下降,林业投融资来源单一,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探索和建立完善的林业金融支持制度成为目前集体林改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的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在新集体林改背景下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内容和绩效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林农、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主体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场域内的参与行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着重运用定量方法分析福建等八省样本林农的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深度访谈和体验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林农主体如何参与林权和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度建构。最后得出以下五个基本结论:一是新一轮集体林改主体改革绩效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重要影响,主体改革也会通过当地经济环境、林农主体意识等因素影响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二是各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且省份之间差异较大;三是林农主体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受到多种因素的显着影响,也与林农运用社会技能参与林权或林业金融制度建构的行动有关;四是国家和省级政府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中扮演者发展型的角色,基层林业部门是地方林业场域制度建构的重要主体,或建立起可信的制度,或建立起“空制度”;五是金融机构由于没有足够的信任不愿进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办理,影响了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林业经营者的参与积极性。基于文章的分析与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引导建构令需求主体可信的制度是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实施的保证。林农是否信赖这种产权制度会影响到他们在林业金融政策实施中的积极性。为解决林农主体在林业金融支持政策中的“缺场”或“缺席”的问题,就要引导建构可信的产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二是,全面发展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手段和目标。要发挥国家在市场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全面发展底层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唯一的手段。相比较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梳理和解读以及相应政策实施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提高对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认识;其次,社会学理论可以为林业金融支持的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等林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提供重要的补充,提供独特的社会学视角;再次,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场域中的供需两类参与主体视野来阐释政策实践,为林业制度制定者提供更为符合社会基本事实的知识,进而为林业产业的政策制定以及金融创新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廖业扬[6](2013)在《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文中研究指明自古以来,中国每当遇到社会大变迁之际,乡村社会治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大变迁与以往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迁都有着质的区别。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在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集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多种现代性要素共同推动下的整体性的社会转型。从而使得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异常复杂、不解定性因素骤增,社会分化加剧、社会问题大增、社会矛盾突出,各类社会转型风险大量出现,这表明,当下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因此,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成为国家治理包括乡村治理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乡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适时地和因地制宜的变革乡村治道以适应乡村社会转型及其风险治理要求,已经成为关系到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的现实的治理问题。在吸收借鉴学界已有相关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试图并致力于揭示乡村社会转型风险及其治理与乡村治道及其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视角探讨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逻辑。其研究意义在于,(1)理论意义。助推风险社会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在中国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深度结合,进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性认识;有助于拓展和丰富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内容、议题和分析框架;深入地探讨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与基层政府治理模式、政府职能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的内在关联性;一方面,从乡村治道的分析途径剖析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产生的根源,另一方面,也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说明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的逻辑依据。(2)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基层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危机意识与防控社会转型风险的自觉性;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建设新农村、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发展基层民主提供有益的对策性参考;为加快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加速服务型政府尤其是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建设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基本思路和建议。这一研究主题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当代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是一个议题十分广泛的研究领域,学者云集,成果丰富。通过研究发现,虽然已有学者论及了乡村社会风险治理问题,但是,系统地研究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乡村治道变革内在关联的成果并不多见;学界对当下中国乡村治理问题所建构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仍有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空间;社会转型固然是乡村社会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但相比较而言,当代中国乡村治道的滞后与僵化是更为根本的原因。据此,本研究试图着重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第一,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基本类型及其表现,描述了在社会转型和风险社会背景下,农村及农民所面对的主要风险。第二,借鉴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侧重从乡村治道的维度来剖析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成因,为此建构了“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第三,结合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调查,初步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后乡村治道变革的主要得失及其根源,从中得出了需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推动乡村治道变革的基本结论。第四,根据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乡村社会转型治理的基本思路、途径和对策。为此建构了“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对策。总之,本研究侧重于从变革乡村治道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的探讨;基本结论是:变革威权型治道,走乡村民主治理之道是降解和化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主要创新点,(1)研究视角有所创新。以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为视角,较全面地概括了乡村社会转型风险的主要类型,并建构了相关的分析概念和分析模式,剖析了这些风险产生与存在的治道根源。(2)分析概念和分析框架有所创新。建构了“社会转型风险”、“乡村威权型治道”、“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等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成的问题分析框架。(3)本研究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特色内容,提出了借鉴和吸取民族民间社会管理的地方性知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本研究不足之处,(1)本研究侧重于探讨通过变革乡村治道的途径来求解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提出的是较为宏观的、方向性的对策建议,没有重视社会风险治理的技术流程设计和可操作的制度设计;(2)比较研究不足。缺乏不同性质模式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3)没有深入探讨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包括国家治理转型与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关联等研究,这些都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拓展、提高与完善。
徐达伟[7](2012)在《仿生黑木耳出耳新技术及烂棒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对比试验法,针对黑木耳仿生栽培的技术要求,选择了10个黑木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选择了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黑木耳品种。并开展新型黑木耳胶囊菌种应用对比试验、不同刺孔出耳方法比较试验和“菇耳精料”在黑木耳栽培应用试验,研究分析了黑木耳烂棒发生规律,综合建立了黑木耳仿生栽培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新科1号、AU916、单片1号等三个品种产量稳定,抗逆性较好,质量优良,可以在生产应用;不同的刺孔出耳方式对黑木耳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以“V”字型刺孔出耳方式较为适宜,刺孔数量为180孔,孔深0.5cm。胶囊菌种在香菇栽培中已有较大规模的应用,通过在黑木耳栽培试验表明,在黑木耳栽培应用新型胶囊菌种,可以显着提高接种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并可以显着提高接种成活率,减少烂棒发生;在黑木耳培养料中,添加以矿物质为原料制成的“菇耳精料”,能显着提高菌丝生长速度,提高菌丝抗逆性,有效降低烂棒发生率;综合应用各项技术措施,可有效控防烂棒现象发生,提高仿生黑木耳栽培经济效益。
田芦明[8](2011)在《庆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浙江省西南部的庆元县茶产业为研究对象,调查得到庆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下:茶产业是庆元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全县20个乡镇,宜茶山地多,区域划分为西部低山地区早春优质茶产业带和东部高山地区优质、有机茶产业带,通过近几年来县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使得庆元茶产业发展呈现出茶园面积不断增加,茶产量、产值持续走高,企业增长迅速,名优茶产销迅速兴起,标准化工程建设不断推进,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大,茶产业分工不断趋于合理化等特点。通过典型案例,并引入SWOT分析方法,分析庆元县茶产业面临的内部优势(生态环境、山地资源、地方特色文化、后发优势)、劣势(经营企业多而小,科技含量低,地理交通不畅及组织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的),和外部机遇(农业政策倾斜,政府重视三农,名优绿茶市场空间巨大,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倍受关注)、威胁(面临丽水地区其它地区县市的冲击,生产成本提高,外部环境的压力),经分析,本文为庆元县茶产业选择了A增长型策略(即S0战略组合),并依此战略提出适合庆元茶产业发展的建议:政府帮扶、多元化发展、抓好茶树良种化建设,发展茶叶机械化,培育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茶园规模化经营,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等发展策略。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收集了大量庆元茶产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以及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调研,探索茶产业发展规律,找出庆元茶产业发展的现有问题,研究总结出庆元茶产业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总结庆元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为庆元县茶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金国娟,龚谢龙[9](2011)在《山海协作新跨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后发崛起"来形容我省衢州、丽水等地的发展态势是最贴切不过的。2010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幅排行榜中,丽水第2、衢州第3,而此前的两年中,衢州、舟山均为前三甲。作为我省相对欠发达地区,这些年衢州、丽水发展迅速。究其原因,实施9年的山海协作工程,是重要推力之一。
徐文永[10](2010)在《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已为学界所公认。海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无疑构成了本文赖以展开和论述的基石。本文试图对青田籍华侨华人与其祖籍地浙江省青田县的社会变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出梳理,以求进一步深化对浙南乃至浙江侨乡的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进行学术史回顾的基础上简要说明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等。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青田海外移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并对青田侨乡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二章阐述了青田侨乡的经济变迁及华侨华人在其中的作用及其互动关系。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侨乡地域文化、侨乡文化及其相互影响和作用,然后从侨乡社会习俗的嬗变、侨汇和华侨华人捐赠公益事业、侨乡留守儿童教育及其思考等方面分析了青田侨乡在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剧烈社会变迁和随之带来的影响。第四章对地方政府、侨联的侨务活动,青田侨团和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结语部分就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选题拟将研究范围限定于以青田籍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变迁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通过对青田海外移民演变的历史轨迹和规律的分析,探讨青田侨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2)通过对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的分析,为地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建议。
二、遂昌五万农民种食用菌致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遂昌五万农民种食用菌致富(论文提纲范文)
(2)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制度变迁理论 |
1.3.2 农业科技扶贫理论 |
1.3.3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现状 |
2.1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概述 |
2.1.1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特征 |
2.1.3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运行机制 |
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情况 |
2.2.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背景 |
2.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本做法 |
2.2.2.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本土适应性 |
2.2.2.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政策支持 |
2.2.2.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人员选派 |
2.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成效及经验 |
2.3.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成效 |
2.3.2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经验借鉴 |
3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 |
3.1.1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中的运行机制问题 |
3.1.1.1 政府引导机制 |
3.1.1.2 市场主导机制 |
3.1.2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经费保障 |
3.1.3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人才素质 |
3.2 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运行机制 |
3.2.1.1 制度机制 |
3.2.1.2 市场机制 |
3.2.2 财政支持 |
3.2.3 人才派送 |
4 完善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
4.1 深化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认识 |
4.2 完善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 |
4.2.1 完善政府引导机制 |
4.2.2 发挥市场驱动作用 |
4.3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
4.3.1 吸引其他市场主体参与,拓宽资金来源 |
4.3.2 项目经费因地制宜,破除平均主义 |
4.3.3 减免税收,鼓励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创业 |
4.4 保障科技特派员人才质量 |
4.4.1 科技特派员应清晰定位 |
4.4.1.1 角色定位 |
4.4.1.2 能力和方法定位 |
4.4.2 提高科技特派员综合素质 |
4.4.3 强化考核和激励机制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特产品 |
2.1.2 电子商务 |
2.1.3 农特产品电子商务 |
2.2 理论依据 |
2.2.1 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
2.2.2 网络营销与推广 |
2.2.3 供应链管理 |
第三章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现状 |
3.1 初步形成了四种农产品电商格局 |
3.1.1 岐、眉二县区域领先 |
3.1.2 扶、凤等四县积极跟进 |
3.1.3 麟游等三县发展滞后 |
3.1.4 市辖三区辐射带动发展 |
3.2 网上运营主体与交易品种增幅较快 |
3.2.1 运营主体多元化 |
3.2.2 交易品种多 |
3.2.3 第三方平台为主 |
3.3 构建了五种并存的农特产品电商运作模式 |
3.3.1 五种电商运作模式 |
3.3.1.1 典型龙头企业引领全员参与的眉县模式 |
3.3.1.2“企业(商户)+PC开店“的岐山模式 |
3.3.1.3 阿里村淘+电商产业园为主的扶风模式 |
3.3.1.4 平台技术+人才支持中心的渭滨模式 |
3.3.1.5 移动手机微信开店的凤县模式 |
3.3.2 五种电商运作模式的对比分析 |
3.4 呈现了四种主要的电商运营推广方式 |
3.4.1 四种电商运营推广方式 |
3.4.1.1 微信推广 |
3.4.1.2 竞价付费广告 |
3.4.1.3“网购节”活动促销 |
3.4.1.4 线上线下结合推广 |
3.4.2 四种电商运营推广方式的对比分析 |
3.5 与东部农产品电商发达地区差距大 |
第四章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中存在问题 |
4.1 农村电商环境亟待改善 |
4.1.1 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
4.1.2 农特产品运营制度不完善 |
4.1.3 市县镇村四级农村电商体系空缺 |
4.2 运营人才缺乏 |
4.2.1 高技能电商人才紧缺 |
4.2.2 网络营销高级实用人才不足 |
4.2.3 网络运营管理人才急缺 |
4.3 电商运营技术及经验不足 |
4.3.1 大多网店专业水平低下 |
4.3.2 运营模式及推广方式单一 |
4.3.3 网络运营实战经验欠缺 |
4.3.4 网店收益低 |
4.4 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差 |
4.4.1 缺乏整合 |
4.4.2 链条松散 |
4.5 农特产品标准与品牌建设不健全 |
4.5.1 标准不一 |
4.5.2 品牌化率低 |
4.5.3 信用缺失 |
4.6 农村快递及冷链物流滞后 |
4.6.1 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少 |
4.6.2 物流园区缺乏仓储不足 |
4.6.3 冷链物流成为短板 |
4.6.4 农村物流技术落后 |
4.6.5 物流配送成本高 |
第五章 制约宝鸡农特产品电商运营发展原因分析 |
5.1 外部原因 |
5.1.1 人文因素 |
5.1.2 政策因素 |
5.1.3 社会因素 |
5.1.4 经济因素 |
5.1.5 物流因素 |
5.2 内部原因 |
5.2.1 资源因素 |
5.2.1.1 人力因素 |
5.2.1.2 产品因素 |
5.2.1.3 设施因素 |
5.2.2 技术因素 |
5.2.3 管理因素 |
5.2.4 资金因素 |
第六章 国内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
6.1 国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
6.1.1 英国Ocado(奥凯多)B2C+O2O模式 |
6.1.2 美国Farmigo生鲜电商网站模式 |
6.2 国内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
6.2.1 遂昌模式及赶街模式 |
6.2.2 成县模式 |
6.2.3 武功模式 |
6.3 国内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
6.3.1 国外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
6.3.2 国内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对宝鸡的启示 |
第七章 加快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主导共同优化农村电商生态环境 |
7.1.1 加快宝鸡市平台建设 |
7.1.2 加快县区电商产业园区建设 |
7.1.3 加快乡镇品牌建设 |
7.1.4 加强村-社区“微商村淘”建设 |
7.2 内培外引培育综合电商人才 |
7.2.1 做好电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
7.2.2 建立核心电商团队 |
7.3 线上线下结合运营推广方式 |
7.3.1 借鉴成功模式提高网络运营水平 |
7.3.2 采用灵活多样的线上推广方式 |
7.3.3 采用合理有效的线下推广方式 |
7.3.4 采取多元化网络运营推广模式 |
7.3.5 善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 |
7.4 整合资源优化供应链一体化电商服务体系 |
7.5 健全标准与监管生产优质产品 |
7.5.1 健全标准与监管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
7.6 加强乡村快递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
7.6.1 加快电子商务物流园区建设 |
7.6.2 推进物流快递企业信息化改革 |
7.6.3 启动实施“市县物流快递村村通工程” |
7.6.4 支持大型物流公司与电商企业发展冷链物流 |
7.6.5 采取多样化“最后一公里”配送 |
7.6.6 支持多元化农特产品物流包装、仓储等服务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4)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关于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模式和要素 |
2.1.3 电子商务的功能 |
2.2 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 |
2.2.1 农村电子商务的概念 |
2.2.2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环节 |
2.2.3 农村电子商务的作用 |
第3章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动态和主要障碍分析 |
3.1 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动态 |
3.1.1 国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动态 |
3.1.2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动态 |
3.2 制约因素 |
3.2.1 环境制约 |
3.2.2 产业制约 |
3.2.3 人才制约 |
3.2.4 政策制约 |
第4章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4.1 概况 |
4.1.1 清远市基本概况 |
4.1.2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
4.2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线上经营状况调查 |
4.2.1 农村电子商务淘宝店铺经营情况 |
4.2.2 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建设情况 |
4.3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分析 |
4.3.1 广东军埔村 |
4.3.2 浙江遂昌县 |
4.4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析 |
4.4.1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几种发展模式 |
4.4.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利弊分析 |
4.4.3 清远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建议 |
第5章 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路径探索 |
5.1 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目标和定位 |
5.1.1 发展目标 |
5.1.2 发展定位 |
5.2 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相关建议 |
5.2.1 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全市统筹 |
5.2.2 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
5.2.3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
5.2.4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多元融合发展 |
5.2.5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体系 |
5.2.6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保障 |
5.2.7 打造高规格的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
5.3 需要注意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核心概念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内容安排 |
2 新集体林改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相关理论 |
2.1 产权、场域与金融支持制度 |
2.2 国家、市场与林业经济增长 |
2.2.1 国家的角色 |
2.2.2 发展的视角 |
2.3 本章小结 |
3 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背景、内容及其绩效 |
3.1 新集体林权改革实施及其绩效分析 |
3.1.1 林权主体改革的正面绩效:以屯昌县为例 |
3.1.2 林权主体改革的负面绩效:以X和J为例 |
3.2 全国改革先行的省份:福建省的实践与结果 |
3.2.1 福建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
3.2.2 福建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3.2.3 福建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3.2.4 福建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
3.2.5 关于福建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
3.3 改革绩效突出的省份:云南省的实践与结果 |
3.3.1 云南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
3.3.2 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3.3.3 云南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3.3.4 云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
3.3.5 关于云南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
3.4 以小户林农贷款为主的省份:浙江省的实践与结果 |
3.4.1 浙江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
3.4.2 浙江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3.4.3 浙江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3.4.4 浙江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
3.4.5 关于浙江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
3.5 以林业大户贷款为主的省份:江西省的实践与结果 |
3.5.1 江西省林业及集体林改情况 |
3.5.2 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实施情况 |
3.5.3 江西省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情况 |
3.5.4 江西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实施情况 |
3.5.5 关于江西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绩效的思考 |
3.6 本章小结 |
3.6.1 林权主体改革影响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 |
3.6.2 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存在诸多问题 |
3.6.3 森林保险政策存在连续性问题 |
4 国家、省级和基层林业部门及金融机构的行动分析 |
4.1 国家角色与省级政府的行动 |
4.1.1 林业场域中的发展型政府与监管型政府 |
4.1.2 省级政府主导下的林业产业发展 |
4.2 基层政府或利益集团的制度建构 |
4.2.1 基层政府建构“可信的制度” |
4.2.2 基层利益集团的“空制度” |
4.3 金融机构的信任缺失与参与意愿 |
4.4 本章小结 |
5 林农参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行动分析 |
5.1 林农参与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假设与操作定义 |
5.1.2 变量统计与因素描述 |
5.1.3 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回归模型分析 |
5.1.4 林农参与政策森林保险回归模型分析 |
5.2 林农参与林权与金融支持制度建构及其影响 |
5.2.1 参与林权制度的建构 |
5.2.2 参与林业金融支持制度的建构 |
5.2.3 产权残缺与“林业弱者”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1.1 主体改革绩效突出的同时对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重要影响 |
6.1.2 各省林业金融支持政策实施取得成效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 |
6.1.3 林农参与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保险的行动及其影响因素 |
6.1.4 国家、省级政府的发展型角色与基层政府的制度建构作用 |
6.1.5 金融机构的参与意愿与市场主体之间信任机制的建立问题 |
6.2 理论建议 |
6.2.1 引导建构可信的制度是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实施的保证 |
6.2.2 全面发展制度需求主体的社会技能是最重要的手段和目标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附表 |
致谢 |
(6)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治道与乡村治道 |
二、治道变革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三、社会转型风险与乡村社会转型风险 |
第四节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研究进路 |
第一节 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 |
一、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内涵 |
二、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治理和地方治理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 |
一、政府再造和社区再造理论内涵 |
二、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政府再造与社区再造理论在乡村治道变革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 |
一、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内涵 |
二、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社群主义与协商民主理论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应用 |
第四节 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 |
一、整体性治理与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
二、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本研究的运用 |
三、整体性治理和风险社会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诸面相 |
第一节 乡村突发公共事件剧增 |
一、乡村群体性事件频发 |
二、乡村公共卫生事件频现 |
三、乡村事故灾难事件增多 |
四、乡村社会治安事态严峻 |
第二节 乡村社会结构失衡 |
一、乡村人口结构失衡 |
二、乡村利益结构失衡 |
三、农民就业结构失衡 |
第三节 乡村文化与精神危机 |
一、乡村信仰危机 |
二、乡村伦理危机 |
三、乡村社会信任危机 |
四、乡村居民心理困顿 |
第四节 乡村发展遭遇多重困境 |
一、乡村债务风险上升 |
二、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
三、乡村政治风险增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成因的治道探析 |
第一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界说 |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内涵 |
二、转型期乡村威权型治道成因论析 |
三、乡村威权治道的效应特征 |
第二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基本架构 |
一、乡村威权型治道之理念 |
二、乡村威权型治道之体制和机制 |
三、公司化威权型基层政府 |
四、威权化村治 |
第三节 乡村威权型治道的主要风险 |
一、乡村威权治理观之风险 |
二、乡村威权型治理体制之风险 |
三、村治威权化之风险 |
第四节 后农业税时代乡村治理新困局 |
一、税改后乡村治理新困境 |
二、税改后乡村治理制度创新遇尴尬 |
三、“悬浮型”政权的合法性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之得失检视 |
第一节 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评判 |
一、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标准 |
二、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维度 |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评判之原则 |
第二节 转型期乡村治道变革的得与失 |
一、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得 |
二、乡村治道变革之所失 |
三、乡村治道变革得失的根源与启示 |
第三节 乡村治理若干重要关系之省思 |
一、中央和基层政府与农民关系 |
二、静态稳定与动态稳定关系 |
三、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关系 |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关系 |
五、民主与民生关系 |
六、乡村治理之共性与多样性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中国乡村治道变革新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治理合法性嬗变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乡村治理合法性的界定 |
二、转型期乡村治理合法性之嬗变 |
三、乡村治理合法性困局促发乡村治道变革 |
第二节 转型期农民权利新境遇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中国语境下的农民权利 |
二、转型中国农民权利新境况 |
三、农民的权利诉求推动着乡村治道变革 |
第三节 农民的需要变化与乡村治道变革 |
一、农民的需要之意涵 |
二、转型中国农民的需要新变化 |
三、农民的需要新变化对乡村治道变革的推动 |
第四节 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 |
一、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 |
二、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与基层政府职能重心转移 |
三、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需要政府的职能回归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再发现与启示 |
第一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缘起的再认识 |
一、村民“自由”后的新遭遇:“吃得饱,睡不好” |
二、村域公共安全与秩序再造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成因探源: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析解 |
第二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制度与运行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基本制度架构 |
二、网络化社会管理 |
三、村治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特色、绩效与与启示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特色 |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绩效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的启示 |
第四节 合寨村村民自治:问题、风险与治理前瞻 |
一、合寨村村民自治的主要问题 |
二、合寨村村民自治的治理风险 |
三、合寨村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 |
四、超越村治局限:一个整体性治理前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之道 |
第一节 重塑乡村治理观念体系 |
一、增强忧患、风险与危机意识 |
二、培育和弘扬公共精神 |
三、提升公共责任意识 |
四、树立以人为本治理理念与价值观 |
第二节 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 |
一、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界说 |
二、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理由 |
三、建设民生服务型基层政府的途径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与机制 |
一、提升乡村民主治理的制度化水平 |
二、健全乡村民主治理体制 |
三、完善乡村民主治理机制 |
四、变革县政威权制,推动县政民主化 |
第四节 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界定 |
二、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
三、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路 |
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
一、民主治理的内涵 |
二、乡村民主治理:何以可欲,何以可能? |
三、推进乡村民主治理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对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治理状况调查方案 |
附录2: 广西合寨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治理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乡村实地调查照片选录 |
附录4: 对《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村规民约》的一个简评 |
附录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仿生黑木耳出耳新技术及烂棒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黑木耳栽培现状及仿生栽培研究进展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代料仿生黑木耳品种的对比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栽培菌株品种特性 |
2.2.2 生物学效率显着性差异 |
2.3 小结 |
3 新型黑木耳胶囊菌种生产应用对比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菌种接种对接种速度的影响 |
3.2.2 不同菌种接种对接种成活率的影响 |
3.2.3 菌丝生长速度 |
3.2.4 出耳情况 |
3.2.5 黑木耳菌棒制作成本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刺孔出耳规律及出耳调控管理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出耳管理措施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打孔方式对耳基形成速度的影响 |
4.2.2 不同刺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菇耳精料在代料仿生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 |
5.1.2 试验配方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菇耳精料配方对菌丝生长速度和满袋时间的影响 |
5.2.2 菇耳精料配方制作耳棒的污染和烂筒发生情况 |
5.2.3 菇耳精料配方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以草代木栽培仿生黑木耳的试验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象草培养料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
6.2.2 芒萁培养料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
6.2.3 玉米秆基质培养料配比试验结果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7 仿生代料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烂棒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
7.1 黑木耳烂棒的主要表现 |
7.1.1 菌棒培养阶段 |
7.1.2 打孔排场阶段 |
7.1.3 出耳管理阶段 |
7.2 黑木耳烂棒的主要发生规律及原因分析 |
7.2.1 黑木耳烂棒的主要发生规律 |
7.2.2 黑木耳烂棒的发生原因分析 |
7.3 黑木耳烂棒控防技术 |
7.3.1 选择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做好菌种的前处理 |
7.3.2 科学安排栽培季节 |
7.3.3 选用优质的栽培原料 |
7.3.4 选好培菌室和出耳场地 |
7.3.5 控制好发菌温度,防止发菌温度过高 |
7.3.6 及时散堆,刺孔出耳后及时通风 |
7.3.7 加强出耳期管理 |
7.3.8 预防“流耳”发生 |
8 黑木耳仿生栽培技术规程 |
8.1 黑木耳的生长生活条件 |
8.1.1 营养 |
8.1.2 温度 |
8.1.3 水份 |
8.1.4 氧气 |
8.1.5 光照 |
8.1.6 酸碱度 |
8.2 菌棒的制作 |
8.2.1 培养基配方 |
8.3 出耳管理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庆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庆元茶产业现状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茶叶产业化发展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庆元茶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
2.1 庆元县茶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及特点 |
2.1.1 茶园面积在不断增加 |
2.1.2 茶产量、产值持续走高 |
2.1.3 企业增长迅速 |
2.1.4 名优茶发展势头强劲 |
2.1.5 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 |
2.1.6 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高 |
2.1.7 茶产业分工不断趋于合理 |
2.2 庆元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2.3 调查分析结果 |
第三章 庆元茶产业典型分析 |
3.1 县政府扶持茶产业向前发展 |
3.2 专业合作社带动茶产业发展 |
3.3 布点营销助推百山茶叶走向市场 |
3.4 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了关山岙茶厂采茶难问题 |
第四章 庆元茶产业SWOT分析和发展目标 |
4.1 庆元茶产业SWOT分析法 |
4.1.1 茶产业中SWOT分析法的运用情况 |
4.2 庆元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4.3 定量分析 |
4.3.1 内部环境IFE矩阵分析 |
4.3.2 外部环境EFE矩阵分析 |
4.3.3 庆元茶产业优劣对比 |
4.4 发展对策的制定 |
4.5 庆元茶产业的发展目标 |
4.5.1 指导思想 |
4.5.2 基本原则 |
4.5.3 发展思路 |
4.5.4 发展目标 |
4.6 庆元茶产业发展工作重点和布局 |
4.6.1 工作重点 |
4.6.2 区域布局规划 |
第五章 庆元茶产业发展对策 |
5.1 政府帮扶,增强茶产业竞争力 |
5.2 多元化发展茶产业 |
5.3 抓好茶树良种化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面积 |
5.4 发展茶叶机械化,是解决采茶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
5.5 着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优化组织化程度 |
5.6 推进茶园规模化经营,构建持续发展产业体系 |
5.7 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发展观光茶产业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山海协作新跨越(论文提纲范文)
“山”“海”双赢共襄胜举 |
协作机制与时俱进 |
契合省委战略布局 |
惠农利民共奔小康 |
(10)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青田海外移民的发轫与沉浮 |
第二节 新时期青田海外移民 |
第三节 青田侨乡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青田华侨华人之特点分析 |
第二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经济变迁 |
第一节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 |
第二节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与并进 |
第三节 青田新华商群体的崛起及影响分析 |
第三章 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 |
第一节 青田地域文化与侨乡文化 |
第二节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习俗的变迁 |
第三节 侨汇与华侨华人之捐赠公益 |
第四节 侨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其思考 |
第四章 地方政府、侨联与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侨联之侨务活动 |
第二节 青田侨团与华侨华人的参政议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遂昌五万农民种食用菌致富(论文参考文献)
- [1]康定市电商扶贫发展战略研究[D]. 谢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浙江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D]. 徐粉粉.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3]宝鸡农特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发展研究[D]. 熊爱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4]清远市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路径分析[D]. 岳锐.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8)
- [5]农村林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基于制度供需的视角[D]. 蔡惠花. 厦门大学, 2014(05)
- [6]当代中国乡村治道变革论 ——基于社会转型风险治理的视界[D]. 廖业扬. 南京大学, 2013(04)
- [7]仿生黑木耳出耳新技术及烂棒发生规律与控防技术研究[D]. 徐达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2(06)
- [8]庆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田芦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9]山海协作新跨越[J]. 金国娟,龚谢龙. 今日浙江, 2011(01)
- [10]青田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变迁研究[D]. 徐文永. 暨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