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廖建华[1]2004年在《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网络教育应用于基础教育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应用的条件已趋成熟。 本文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网络教育的优势、网络教育应用于基础教育的意义、网络教育应用于基础教育的必要性、网络教育应用于基础教育的可行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研究了国外应用网络教育于基础教育的现状与经验;就网络教育如何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五点建议: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调研,科学指导;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立足现实、强化应用;分步推进,逐步配套。在论文最后一部分,对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五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宋喆[2]2009年在《网络化时代的教育》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世界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化时代。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自我发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网络化时代,知识的性质及其社会功能、教育所能运用的传播手段、教育的社会需求和要求都有很大的改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立场,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知识观,以教育中的“工具一机器系统”(教育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对网络化时代的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总的观点是:随着教育中的“工具-机器系统”(教育媒介)的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教育都改变它的形式和内容。论文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前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涵变,且运用了现实分析方法分析了网络化社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探索了网络化时代教育应该做出的改变。本文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网络化时代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价值都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论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作为“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原理为指导,把教育媒体视为教育中的“工具-机器体系”和“测量器”。并从教育媒体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入手,探究了前网络化时代四个阶段的教育概况。本章依次对口语语言、手书文字、印刷文字和电子媒体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口语语言因传递信息的需要而产生,反过来促进信息传递活动,使教育成为可能,口耳相传的教育随之产生;文字能帮助人类积累认识成果,扩大知识总量,使专门化教育成为必须,也使学校得以产生;印刷技术和廉价纸张共同催生了廉价的书籍,使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也使人类的教育能力大增,促使教育较早地进入到“机械化时代”,并导致批量化生产的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各种电子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使教育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大增,也使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多样化,推动教育由“机械化时代”演进到“电气化时代”。总的说来,在教育媒体等因素的影响下,教育由最初非正式的口耳相传教育,经过类学校教育和学校教育,向系统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演变。在教育的演变过程中,教育等于学校教育的观念逐步得到强化。第二章在简要地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网络化时代的时空特性、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并阐述了网络化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产生于二十世纪的计算机网络在短时间内覆盖了整个世界,并把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地球村”。网络世界的形成使人类生活在两个时空(物理时空和虚拟时空)和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之中,人类的交往既能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也能在突破时空限制的网络世界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世界给教育提供方便快捷的教育传播媒体,促使新的远程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绚丽多彩的网络世界对于自控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从而导致大量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因此,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既给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第叁章分七节阐述了网络化时代教育的七个方面。终身受教育是古今中外都有的观点,时代也要求人终身学习,因此,网络化时代一定要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念,并把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为了建设学习化社会,在网络化时代应该放弃教育等于学校教育的观念,并借助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发展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从而形成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局面,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受教育机会。在网络化时代,人们要处理的事情更多、更繁杂,况且促使人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应有之责,因而,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把目光局限于客观知识的做法,对人进行全面的知识、感情和能力教育,促使人全面发展。促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以整合课程取代传统的分科课程教育。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教育目的:促使人的全面发展,进行全人教育。因此,在网络化时代,需要重建一个合理的教育制度以保证整合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全民终身教育的实施。总之,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应该是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理念指导下,采取多种手段和教育形式,促使学生在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民终身教育。

陈晓慧[3]2005年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多种文化学说与传播学理论、媒介理论,对信息化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实践系统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系统揭示教育信息化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及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研究首次实现了文化学定义上的探讨。教育信息化即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成果,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现在哪里,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论文从文化学意义上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八章。导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定义,说出了关于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等几个必要的解释。第一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出发,系统介绍了信息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以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给出了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概述。第二章:通过对20世纪文化思潮进行回顾,提供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碰撞问题,进而进一步指出了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这些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表现。第叁章:网络及网络社会,作为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对当前教育起着重要影响。它所提供的文化范式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应用到教育中之间产生了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特别是教师角色问题应为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效果是必须要面对的。本章从文化传播的意义、历史、媒介与文化学、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及其网络传播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信息化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信息环境下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文化实践过程。在信息化教育文化实践中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精神,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表现形式是本章的基本论述内容。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关键领域。本章从教育整合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意义。提供了若干课程整合模式,揭示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第七章:人际交往,是人们文化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因此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特征及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章从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交往方式与教育文化、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八章:由于本论文中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界定,因此教育文化中既包含了物质要

蔺艳娥[4]2016年在《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目前为止,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叁种模式。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网络教育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质量保障并不是一个产品或结果,而是一个流动的持续过程。从较宽泛的意义讲,教育一经产生就有了某种形式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起监控和调节作用。我国远程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保障活动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运行机制。函授教育在我国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包括严格的输入、输出办学模式,教育政策的规范引导以及教育评估监督;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办学思想、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自学与面授以及函授站管理等方面。广播电视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举措有“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教育政策引导规范、教育评估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质量保障要素的讨论上,包括叁要素说、四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和“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等。网络教育始于1999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方式有教育政策规范引导、教育评估监督、年报年检制度、网络统考制度、部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其理论探讨集中体现在远程教育质量观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要素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等。在这叁种模式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脱离的一面;明显地表现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双向互动关系。理性地总结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互动过程,其成就集中表现在:实践发展推动人们认识与观念的深化,教育政策对实践发展起到指引、调节与规范作用。但是,其存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主要表现为:理论发展的依附性导致实践的无根性,理论发展滞后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实践发展遵循外生型路线,实践主体之间力量的消解削弱了实践效力及其向理论的转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远程教育学科基础理论薄弱,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远程教育实践的行政主导色彩浓厚,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着隔阂。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利于远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初步构建了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机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构成一个互动系统,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教育中介、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构成系统要素,而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系统各要素的固有特性及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这一系统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应具备科学化、体系化、本土化、独立化、时代化特征;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应走向专业化、自治化、独立化;教育中介联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国家、群体、个体层面分别是教育政策、规章制度、行为规则;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应提高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实践、变革研究方法;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应强化反思意识与能力,强化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强化理论综合应用能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统一的理念、认识、意志与行动。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对话,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其互动系统运行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结构性、动态性特征。

陈燕[5]2000年在《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文中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实质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为21世纪所需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与21世纪所面临的社会危机,要求社会成员不仅要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还必须“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和学会生存”。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必须要改革我国现有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媒体特点及理论基础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突破口,它的普及和推广不仅影响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还决定着我国在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中是否能够取胜。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教师是教育的最终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是制约现代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各国教育界都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热潮,积极探索适合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机制、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模式是当前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为教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师范院校不仅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重任,而且还是所有在职教师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技术网站是我系在新形势下,利用网络的各种工具与网络教育的优势,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和推广的一个尝试。我系的教育技术网站以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的网上课程为主,以教育论坛及聊天室作为研究、探讨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方式,同时为学习者提供实用的教学软件、课件及素材库。在师范生及一线教师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提高运用现代媒体为教学服务的技能是网站的宗旨。网站在建设中参考了现有教育技术网站的模式和内容,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将重点放在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上,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内容即网络课程体系的建构是设计中的又一个重点。 网站的更新与维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事关网站的存亡,因此也是网站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刘浩[6]2008年在《数字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辅助学习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小学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现在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好坏关系重大。中国近十年教育发展迅猛,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日益突出,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已经不能使有限的良好教育资源普及化。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小学学生学习现状的调研,以中小学辅助教育的数字化为切入点,分析了历史上对于基础教育的几种主要观点,中小学教育的特点、需求;着重阐述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现状不足;世界其他国家中小学数字教育概况、国际经验及发展趋势;推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数字信息化进程对策等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数字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多媒体课件,它对中小学生教育所起的作用、制作过程、艺术表现;最后与实际相结合分析数字化教育在我国将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我国实现数字化教育所具备的条件。数字教育前景广阔,但发展时间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的帮助和努力。

刘成新[7]2006年在《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文中提出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教学的发展变迁既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它更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传统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制约;技术作为文化裂变的重要动因,它对当下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全部领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观,本文从历史、现实和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适当的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去和现状,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全文共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叁个部分。 作者在“上篇”中首先辨析了诸如技术、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概念的实质内涵及其思想嬗变过程,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关系,并提出了技术与课程教学互动发展的框架模型。 “中篇”集中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和认识问题。作者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思维方法,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能”状况、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心理影响、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等问题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实践行动案例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师的访谈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质问题的再认识问题。作者认为,从文化学的视野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体系解构和新课程体系及其文化重新建构的过程。 在论文“下篇”中,作者首先从分析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着手,初步探讨了技术教育化的发展过程,并简要分析了技术教育化发展所孕育的课程文化转型问题;然后基于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作者提出了立体化课程的建设构想,分析了立体化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将现实课堂和虚拟教育联结起来,以打造多元化、超时空的学习共同体为突破口,来促进信息时代的新型课程及其课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王卫军[8]2009年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知能结构,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联;通过解读通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析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探寻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衔接;通过梳理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历史变迁脉络,多维度透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在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的描述,纵向关注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过程性因素;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横向探究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在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纵向过程性因素和横向结构性因素,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同层面的发展策略;就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分别开展了能力发展实践的调查分析,以逐步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行性实施策略。在考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时,本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结合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这种尝试性、探索性的研究,对研究的问题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或观点:其一,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这一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将其描述为关注应用期、学习模仿期、迁移融合期、智慧创造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发展有不同的侧重。关注应用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情意的萌发;学习模仿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的获得;迁移融合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应用;智慧创造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出发点是信息化教学情意的建立,最终指向是信息化教学智慧的创造。其二,本研究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利用的信息资源是介入到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其叁,本研究认为,信息化社会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具体可以分为叁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学技术知识。这四类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基础;第二层次的知识,包括信息化学科知识和信息化教学法知识。这两类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主体;第叁层次的知识,包括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其知识的核心包括教学技术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其四,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由若干信息化教学子能力构成,其能力结构框架包括六种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其五,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包括宏观促进策略、中观促进策略、微观促进策略。宏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导、学校组织的支持以及教师成长的动力;中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方法论,主要表现在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网络在线相结合、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等方面;微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部系统和直接条件,集中体现在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应用迁移、以协作教学为主的对话交流等方面。

田贵平[9]200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建立了中国学术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公用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网络。到今天,中国的网民数、计算机台数、网站数、计算机带宽容量、域名数比1994年“中国上网年”已增加了十倍甚至百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正按“摩尔”定律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网络环境之中。互联网的发明,是人类继火的发明之后第二件对人类社会造成革命性转变的重大科技事件。这一事件远比蒸汽机的发明带来的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力更为巨大,意义更为深远。人类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网络之中时,正在创建着一个崭新的世界、崭新的社会,即网络世界、网络社会。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已骤然而至,它就是网络文化。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通过对网络文化各个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 本论文首先在探讨网络文化的特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网络文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种影响,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网络文化进行了界定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网络文化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文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教育问题、网络文化与各种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作用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网络教育的构建必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去构建进行了探讨。论文还仔细研究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关系,研究了网络文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多种思想、多种文化竞相吐艳空间的同时,又面临着如何构筑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屏障的新课题。进而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思维、主体行为、主体人格、主体个性化等方面的进步意义和延滞,强调要发挥网络文化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统一。 最后,论文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新理论,如何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的网络文化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党管意以形念的方式方法,如何提倡文化多样化,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观等问题,为全面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周瑜[10]2010年在《信息社会教师角色定位与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角色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联,传统教师角色将受到巨大挑战。但面对这种冲击,有些教师表现出了不知所措,有些则固守权威角色,还有些只重视技术的更新而忽略了人文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即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下没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应该如何转变。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不是对传统的教师角色一概否认,而是对传统角色进行批判地继承。为此,本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信息社会教师角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教师角色所赋予的新内涵,同时就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定位与构建提出新的措施。本论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此研究的问题缘起和意义等,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述评。第一章对教师角色全面的解读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确立角色内涵,提炼出中西方的相关教师角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教师角色所经历的演变历程,透析传统隐喻指代下的教师角色的发展。第二章主要阐述信息社会教师角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论述了教师角色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如教育环境发生着怎样的更新,教学经历着怎样的调整,师生关系又面临怎样的改变等等,在这样的教育冲击面前,教师表现出何种态度,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师角色的变化。而相关的研究比较少,本文采用生活访谈和观察法,选取一些教学案例,主要从知识角色、技术角色、道德角色和情感角色在转变中面临的困境,剖析教师角色重新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知识体系、信息素养、道德思想等角度探究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模糊性、角色冲突的原因。第叁章系统探讨信息社会教师角色的完善与构建。本文认为,信息社会需要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拥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为此,从教师的特殊职责、作用来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其扮演着多重角色,如网络学习导航员、课程资源开发人、多元文化诠释者、未来生活设计师、教育合作的伙伴等,全面提升角色意识。在构建策略方面,本文主要从信息资源整合、教师培养等方面完善教师角色体系。一方面是利用课程、社区、教育交往中的信息资源展示角色新理念;另一方面探索教师教育培养的新模式,改进培训方式、提升教师信息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等,有效实现教师角色构建的基本策略,力求使教师研究深入下去。信息社会赋予教师新的内涵,对教师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理念,提升角色意识,做信息时代的领路人,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D]. 廖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网络化时代的教育[D]. 宋喆. 南开大学. 2009

[3].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 陈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4].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D]. 蔺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 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 陈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6].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辅助学习中的运用[D]. 刘浩. 北京印刷学院. 2008

[7]. 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 刘成新.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王卫军.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D]. 田贵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06

[10]. 信息社会教师角色定位与构建研究[D]. 周瑜. 扬州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