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论文_宋爱华

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论文_宋爱华

南京建凯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施工、竣工结算及生产运营等阶段。通常人们只把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和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上,而较少考虑项目在生产运营阶段的使用费用,特别是项目设计对项目建成后运营费用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建设项目各个阶段考虑项目的建设造价控制,而且还要考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控制,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与合理性。

关键词: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理论应用

1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控制原则

1.1 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将技术和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在技术上,不仅要使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而且还要采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和施工工艺,寻求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在经济上,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严格地控制,还可以通过激励措施实行奖惩政策。

1.2强调控制的动态性和主动性

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一直采取被动的目标控制方法,该方法虽然能够及时发现偏差,但并不能预防偏差的发生,很容易导致造价超支。因此,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控制应当事先采取措施,避免实际造价和目标造价产生偏离。

1.3重点控制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主次分明和重点突出。鉴于前期阶段特别是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大,因此,应当严格把关项目前期阶段的造价控制,为实现控制全周期总造价打下基础。

2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几个阶段的造价管理

2.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具有决定意义,大约能占到80%左右的影响比例,这个阶段的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最终成效[1]。投资决策阶段的最主要工作就是要对拟建项目进行科学策划,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决策的可行性,这样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做出是否投资的最终决策,如果是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则应选择成本最低的投资方案。通过对相关数据的估测发现,项目设计和策划研究的相关费用只占工程项目总投资约5%的比例,但对于工程成本却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要更加注重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编制更高质量的造价方案,明确划分各方责任,并进一步严格审批程序,实现对工程整体规划的科学决策。

2.2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龙头,它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建成后能否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可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称之为“三阶段设计”,其中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因此,从设计一开始就要将控制投资目标贯穿于设计工作中,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把握住全寿命周期设计原则,随时纠正发生的投资偏差,重视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评选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功能与成本、经济合理与技术先进性、建设成本与未来成本的关系。通过合同方式提高设计质量,减少由于过多的、不必要的设计变更造成投资的失控。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与限额设计的有机结合,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和评价,并提出优化办法,确保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不突破投资限额的前提下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

2.3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及工程施工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统称为工程实施阶段,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招标文件的编制、合同形式及条款的确定以及施工过程承发包行为的控制上。招标文件是评标、定标以及发包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的基础,它的相关条款也是工程结算、造价有效控制的有力依据。在评标过程中应运用全寿命周期综合评审的方法,对项目运行后未来成本折现与建设成本一起考虑,选择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且合理的投标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严密地合同条款。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是通过控制承发包的行为来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工程承发包单位的行为不仅涉及承包方和发包方,而且还与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等方面密切相关。应以全寿命周期造价理论为指导原则,综合考虑寿命周期成本,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降低环境负荷,保护水文环境,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跟踪与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控制材料成本,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建设项目未来运营及维护成本。

2.4建设项目运营及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运营与维护阶段是投资效益的发挥和投资回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确保建设项目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营和维护方案,运用现代经营手段和修缮技术,按合同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设施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提高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考察这一阶段应从项目的全寿命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其功能、需求等进行分析,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加强项目的运营和维护阶段的成本的核算,使项目运行处于有序可控状态,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为设施的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从而提高设施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降低运营和维护费用,确保即定投资收益指标、国民经济指标的实现,使项目总成本达到最低。

2.5建设项目拆除与翻新阶段的造价管理

拆除与翻新阶段发生的成本主要有废弃成本和环境损害成本,废弃成本主要指工程项目拆除后所发生的废物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成本;环境损害成本主要指由于工程项目废弃后对环境和资源的损耗、保护恢复所支付的成本费用。目前我们大多数项目拆除翻新过程中对材料的循环利用率都比较低,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对废弃成本的重视,有助于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社会效益,在许多工程项目中,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如木材、金属等占废物总量的75%,这意味着回收利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应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充分重视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原来的造价管理只关注建设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而对建设项目的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的成本控制视而不见。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关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通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各个阶段和各个因素的分析,系统地做出成本控制的措施。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审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可以综合考虑建建设项目初始成本和未来成本,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资本消耗最低。

参考文献

[1]王婷,华志武 . 基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7):80-81.

[2]郑晓婷,卢妮,郝伟.关于工程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理论的探讨研究[J].科技信息,2012(3).

[3]刘建林,白晓 . 基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矿井工程成本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02):144-147.

论文作者:宋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理论及其应用论文_宋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