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型物质导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百家争鸣”课程与儒学形成为例_教学过程论文

新课标型物质导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百家争鸣”课程与儒学形成为例_教学过程论文

材料导读式历史新课型建构的研究与实践——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家争鸣论文,为例论文,一课论文,新课论文,儒家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历史教学并不仅仅是对已经存在并且不可改变的事实的简单叙述,而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来架构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即“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笔者根据本地历史教学的现状,顺应历史中高考的要求,研究和建构起了高效的“材料导读式新课型”,初高中并举,以期达到教师教的水平提高,学生学的能力攀升。

一、材料导读式新课型推出的背景

1.有效应对中高考的需要

江苏历史新高考和苏州历史中考命题越来越具有“史实搭台,史料唱戏”的特点,大大改变了历史学科命题的选材视野、构题方式和设问策略,同时也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路、途径和形式。因此,笔者以为要有效应对历史中高考,构建材料导读式新课型很重要。其一新课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用最生动、丰富且又简洁、准确的材料,引导学生提取基础、重要的史实;其二,新课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用最活泼、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领悟深奥、复杂的内容;其三,新课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学科积累。忽视史料的教与学,是高耗低效的历史教学,更是无法适应中高考需要的历史教学。

2.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全面提优师生的教学习惯;全面提升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我们要着力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构建起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以养习悟法,提升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材料导读式新课型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在促进着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3.弥补传统课型不足的需要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历史课型,主要依据教材,帮助学生进行浅层次的知识“整理”,这种历史教学更多的只能使学生“记住”知识,而谈不上真正的“理解”与“运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只考虑教师如何讲,而不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不管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完全从教师的主观意识出发。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一讲到底,唱独角戏。总认为学生的知识是教师教得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多,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津津乐道,学生随声附和,缺少身临其境的参与,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总之,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填鸭式的模式,必然高耗低效。因此,从中吸取教训,努力构建起新型的高效的历史课堂以弥补传统课型不足是历史课改的必由之路。

二、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教学目标

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教学目标与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应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即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创造必要的知识储备,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要求学生“会学”,强调的是学习能力问题,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将来的终身学习提供能力支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着眼于让学生“乐学”,提高学习兴趣,提优学习习惯,提升思想境界。三维目标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导读式课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革教学方式,三维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三、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基本程序

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由如下八个基本环节组成,即作业前置环节、课前自读环节、课始默写环节、课标解读环节、整体感知环节、双基梳理环节(含材料导读、热点链接和前置作业的讲评,是本课型的核心环节)、合作探究环节、总结存疑环节等,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新授课为例作如下细述。

1.作业前置环节——感知历史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先学先做,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教与学的实效。题型设计遵循“三新”(即新材料、新情境和新设问)风格;题量设计遵循“适量”原则(一般是十道选择题加一道材料题);内容设计主要涉及下一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当降低,以激趣养习,快乐作业为宗旨。

如趣味问答题:连连看,谁能把韩非子的言论和主张连得最快最准?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备选主张——

集权观: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改革观:主张变法

法治观:主张依法治国

诚然,课前练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这种以学定教的做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先学中被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先学中被激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在先学中加以培养,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年我市历史学科在高中各年段尝试将作业环节前置,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要求教师设计学生先学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尝试完成,教师须在上课前认真批阅并做好精心的统计,课前发给学生,上课时备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前练习不仅可以督促和反馈学生结合课案的预习情况,而且还有其他意想不到的作用。其一,纠正学生不良的预习态度和方法。其二,暴露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认识上的缺陷。其三,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调整施教的内容和方法。其四,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水平定位,结合自身情况,有重点的听课。

2.课前自读环节——神入历史

本环节在设置上主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紧张的学习氛围为指导思想,自读的内容可以是上一课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是下一课的新授内容,有经验的老师甚至可以准备新课讲授的导课内容或整课内容的浓缩版。

例如:在本课上课钟声响起之前,笔者展示了一段《三字经》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或听或读,把课堂带入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浓浓氛围之中。上课伊始,教师讲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必修三的学习,请大家翻开目录快速浏览其内容。本书呈现给同学们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历史,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刚才大家听到的《三字经》便是一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我们都被书中自然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深深吸引,也不得不为中华民族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于是我们便产生了一股学习的冲动,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又起了什么作用?孔子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作出了什么贡献?”

这样,在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内不仅快速地完成了组织教学、新课导入,而且可以快速有效地使学生进入历史角色,进入上课状态。另外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能培养班级浓烈的学习氛围,导致教学的有效、增效和高效,一劳永逸。

3.课始默写环节(略)

4.课标解读环节(略)

5.整体感知环节——感知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可见,感知历史整体知识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习历史的关键步骤。整体感知知识,就是以历史系统知识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体指对历史知识作为一个整体在头脑中的直接反映。

例如:笔者在新授必修三时以知识树的图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高中历史的基本构成,然后再引导学生自我感知必修三,画出必修三的结构示意图,用问题归纳法引导学生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进行了单元感知,还整体感知了本课内容(理清了子目与子目之关系,子目与课题之关系),从绝对整体到相对整体,不断强化学生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历史整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态度和知识基础,对整体知识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学法指导可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效果。

6.双基梳理环节——深入历史

双基梳理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材料导读、热点链接和前置作业的讲评,是本课型的核心环节。在本课内容的讲授中,针对文言材料、图片资料较多的特点,采用史料导读、材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总结教材基本史实,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分析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一问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通过背景分析知识树(又称思维导图)对学生作学法指导,指出学习思想文化史必须要紧密联系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相关内容,分析思想文化现象的背景或原因也应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等角度着手。引导学生从经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政治(从政局、政策、制度等角度)、阶级关系(从新旧阶级阶层的力量变化角度)和思想文化(从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等角度)等方面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原因作理性分析,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一般规律。

其次,出示每个分析角度的相关史料,并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相应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究,得出历史结论。笔者在分析经济原因时在课件中呈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图”和“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图”两幅图片,设计的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它导致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后,非常容易回答出“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出现”的结论,并立即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封建经济迅速发展,这就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分析政治原因时,笔者出示了楚庄王的图片和摘自《史记》的原文材料“(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以及摘自《论语》的原文材料“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然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两则材料说明了当时主要政治力量的较量有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制度的崩溃?”学生在仔细阅读史料以后,也很容易地得出“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崩溃”的结论。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人们的思想也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第三,要求学生在书本上以自己刚才得出的结论作总结性的笔记。由于这些结论出自丰富且直观的原始材料,又是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得出的,论据有力,说服力强,且思路清晰,学生易学易记,笔记的过程又是即时巩固的过程,教学效果明显。

第四,出示相关知识点的选择题或由一两条材料组成的材料解析题作能力提升。如笔者在探究完毕原因后,设计了如下一道选择题:

“朝秦暮楚”是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生动写照,造成这一状况的相关背景因素不包括:

A.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

B.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C.诸侯为争雄称霸,重视招揽人才

D.礼崩乐坏,平等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在刚才精心设计的双基梳理环节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已非常牢固,所以很容易得出答案D了。

第五,还可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针对前置作业里相关知识点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作讲评。引导学生就题目作深入分析,如“考查的相关知识点是什么?每个题目选项涉及的具体知识点是什么?”学生不仅学会了解题的基本步骤,而且对知识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复习巩固和运用迁移,双基巩固和能力提升的效果是显然的。

当然,在此环节的操作过程中,有几个难题是老师和学生必须克服的。第一是材料的选择必须要精当、贴切、实用,史料的呈现是丰富多彩的,不仅仅只是文字材料而已,也可以是图表、实物、音视频等,教师要克服将大段文字材料呈现给学生导致学生视觉和精神疲劳的弊端,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较大的时间和苦力。第二是问题的设计上要符合生情,太难太易都达不到效果,不启就发和启而不发是必须避免的两个极端,这也需要教师作精妙的设计与思考。第三是整课材料的数量要适当控制,不能过多或过少,少了达不到导读的量,多了容易导致学生疲劳而使效果锐减。

7.合作探究环节——理解历史

合作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既有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增加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内容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选择了一些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素材,来引导学生进入“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子目的学习。通过一些“活着”的历史,尽量地从时空上将孔子拉近,消除历史的距离感,从而更好地临近孔子,了解孔子。如史诗电影《孔子》热门上映、电视剧《孔子春秋》以及《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教师设问:那么,孔子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让我们一起从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中去寻找答案吧!从而制造了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儒家思想深刻内涵的氛围和动力。

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学生逐步掌握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都是以自主为前提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的合作必然会加速探究的进程。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趣,也学得有效。

8.总结存疑环节——升华历史

每课教学的总结(重点是总结规律、总结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此举在传统历史课型中也较常见,不作赘述。而新课型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存疑环节。如何通读历史,读通历史,就是将一个个疑团揭开,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在课堂设计中有意识地存了两个疑问:一是讲到孔子“仁”的学说不被诸侯国采纳的原因后,提出后来儒家思想为什么又会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下节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讲述埋下伏笔。二是讲到孔子的世界地位时,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提出疑问:他为什么会这么崇拜孔子?为启蒙运动的问题探究作好铺垫。

四、材料导读式新课型的实践反思

1.理论认识水平有待提升

限于笔者及其实践者都是一线教师,比较多地关注行动研究,理论支撑显得相对单薄,尤其是心理学、教育法等方面,底气往往显得还不够足。万一放手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会不会容易导致课堂容量的减缩和教学进度的放慢,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完成,阶段性成效不明显,经不起考验?因此,部分老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回归到传统教学方式中去,逐渐“积习”抬头,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制约新课型的进一步推进。

2.实际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材料导读的度有时难以把握:材料失控就会“放野马”,导读不当就会“走过场”,探究过头就会“钻牛角”。同时教师“导”的尺寸也很难把握,过于担心学生的能力就会越俎代庖,一味相信学生的能力又会天马行空。同时,在研究的内容和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优化,使新课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构建,并且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3.教师业务水平有待进步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敬业精神好坏、领悟能力强弱是制约新课型推进的又一障碍。材料导读式课型对教师的要求是起点高、过程长、悟性好、精神佳,而教师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新教师群体和不思进取、满足于“吃老本”的老教师群体也不利于新课型的实践操作,所以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是一个艰难工程,需要全市历史教师通力合作,整理出一套辅助教材,在此高平台上,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总之,这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材料导读式新课型,在实践基础上充分考虑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真正做到新授课、复习课与讲评课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这种课型下,材料是载体,是知识的平台;学生是中心,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引导者,是知识的帮助促进者,最终达到学生身心发展,形成创造新知识框架的能力。

标签:;  ;  ;  ;  ;  ;  

新课标型物质导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百家争鸣”课程与儒学形成为例_教学过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