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图书馆 云南 弥渡 675600
摘 要:数字化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具有信息资源数字化、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用户全球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流程一体化的特征。服务意识固化、技术人才缺乏、宣传培训不够是影响信息服务模式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服务模式 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高效、快捷、及时地获取最新资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社会信息需求类别及层次日趋多元化、个性化,传统图书馆竭尽全力提供的一切服务满足不了社会需要,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新形态的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是纯技术在图书馆的简单运用,而是根据用户信息需求,分析并制定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对策,建立相应的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
一、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征
1.信息资源数字化。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一切服务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是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的分布式超大规模的、可跨库检索的海量信息资源库群。数字图书馆形态下的信息资源处于数字化状态,以数据为存储单元,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多媒体等形式。数字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把馆藏的各种原始的信息载体通过技术转换、处理、存储、传输,提供给用户利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电子出版物是构成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涵盖了图书馆范畴以外的类目繁多的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信息、网页和其它琳琅满目的信息资源链接。数字图书馆的庞大信息资源集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资源系统。
2.服务内容个性化。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活节律趋于快节奏,知识、信息更新快,社会信息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一贯追求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数字图书馆提供的词表导航、参考咨询服务、专题定题服务等各种信息服务,实现了为特定的信息找到特定的用户,使信息利用最大化;与此同时为特定的用户提供特定的信息,达到信息获取高效、快捷,最大限度地迎合和满足用户需求。
3.服务手段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无论是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整序、存储,还是信息的提供利用,都具有明显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传递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建立起来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和光纤的传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状运行方式,数字图书馆依赖于网络手段来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譬如图书馆网页制作与维护、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网上参考咨询、馆际互借等都是通过网络操作完成,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用户只要拥有数字图书馆互联网的客户终端,可以足不出户点击鼠标,便可实现与图书馆的远程交流,分享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馆际间可借助网络形成一个信息联盟供需体系,进行远距离网上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服务方式多样化。
传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主要是以藏为主,面对面咨询,简单的馆藏资源的借还,服务方式单一。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为灵活多样。数字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Web站点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只要有意向利用本馆资源的任何用户都可得到相应的满足;用户登录相关的数字图书馆网站,便可利用搜索引擎和信息资源导航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搜索、比对,有选择性地利用全球化的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不仅能提供文献浏览、数据下载,声音、图像、视频资料等多媒体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还可利用电子邮件、网页推送等形式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5.服务用户全球化。
传统图书馆有限的馆藏资源、传统服务模式、用户的情报需求及获取方式等决定了读者范围,服务对象局限于特定区域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体。而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网络可以到达的任何读者,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用户都可利用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的服务从简单的被动服务转向网络联合交互式信息推送主动服务,服务对象从局部、区域特定服务转向开放式的全球化服务。
6.服务资源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以网络为枢纽形成了各馆分散管理、整体协调统一的发展模式。用户可以在数字图书馆网站上利用全国甚至是全球的信息资源,允许全球异地同时存取同一信息资源,不受信息实际摆放位置和复本数量的限制,用户不会因为文献已借出而遭到拒借;读者可以通过联机目录和检索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馆际互借等方式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7.服务流程一体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基于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提供智能化,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文献提供于一体,用户一键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便可完成信息咨询、检索、信息提取的整套操作过程,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信息。
二、制约数字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因素
1.服务意识固化。思想意识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图书馆员的思想意识取向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发展。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被动服务,忽视了信息传播的重要。信息时代信息和知识载体的多元化,国际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传统的被动服务适应不了社会需求。
2.缺乏学科馆员和信息技术馆员。纵观每年高等院校录取图书情报专业的人数非常有限,毕业后不完全就业于图书馆行业而步入其它商业情报机构或直接放弃所学专业另谋职业。长期以来图书馆队伍从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差距,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平均年龄偏大、女性居多,学科馆员和信息技术馆员不足已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3.数字化图书馆的宣传和读者培训力度不够。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用户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从某种程度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推介、普及利用。老龄化、幼稚儿童、学历相对较低的弱势读者群体对数字图书馆知之甚少,年轻一代虽对新生事物易接纳和利用,信息来源获取多渠道反而疏远了图书馆。
三、提升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具体措施
1.提高馆员综合素养。信息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的服务重点已从提供文献单元向提供知识单元的高层次服务转变。数字图书馆需要复合型人才,如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信息加工与管理、数字图书馆运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图书馆应多方吸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馆员要有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敢于超越禁区,刻苦钻研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实现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超前化。图书馆只有培养出一支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都过硬的专业队伍,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持续不断地顺利发展。
2.加大数字图书馆宣传和用户培训教育力度。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推介认识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图书馆应为广大读者用户提供简便、通俗易懂的交流互动平台。
(1)利用数字图书馆得天独厚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在主页显要位置介绍全新的信息资源和使用指南;在读者服务窗口或利用图书宣传周活动发放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模式使用手册;制作数字图书馆专题宣传栏,摆放在图书馆显眼位置,全面系统地介绍馆藏资源特点和使用方法。
(2)采取网络培训和直接培训相结合,向读者介绍网络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引领读者走进数字图书馆殿堂,帮助读者学习掌握检索途径和技巧,通过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针对读者层次、阅读倾向开设相关讲座,结合数据库的建设进展安排讲座具体内容,让读者获得即时、全面的指导帮助。
(4)不定期开展、举办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知识竞赛,信息资源咨询、检索技巧等各种普及教育活动;开展书画展、专题征文活动等,增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兴趣,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引起读者对数字图书馆认识和信息资源利用的欲望。
3.树立品牌意识,提供特色信息资源。数字化图书馆虽然拥有相对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任何图书馆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体系。毫无疑问,图书馆要在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具有本馆独特个性、在同一行业中形成差别优势的特色资源。特色资源建设应根据本馆特点及本地区文献分布状况而定,可以是馆内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等。公共图书馆可以把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人物、事件的历史沿革及现今的动态信息作为特色资源;可以把地方文献、方志、古籍等作为馆内特藏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的深层次开发赋予其有效价值并实现资源数字化;自行研制信息产品,创造品牌,形成特色,吸引广大读者重新回到图书馆来。
4.建立特色网站,提供特色服务。读者要在浩如烟海、杂乱无序、瞬息万变的信息资源中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非易事,所以图书馆应建立特色网站,方便读者存取信息,提供特色服务。图书馆首先要完善多功能检索系统,根据文献的内容及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及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有效的检索点;图书馆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合,把质量可靠、登录方便、界面友好的信息资源以“书签”或热键链接的方式存储在主页上;要定期编制有关远程会议、电子期刊、Web主页目录;注重对文献资源进行深加工,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信息需求;建立专业信息资源库,并与相关信息源建立链接,形成信息集成系统,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检索有效的信息,提高检索查询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丽 开展特色服务,打造服务品牌[J].图书情报工作,2005,1。
[2]邹忠民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图书馆发展探索.中国图书馆学刊,2001,1。
[3]中国图书馆学会 21世纪图书馆发展与变革[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4]吴新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动向与对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1。
论文作者:秦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图书馆论文; 数字图书馆论文; 信息资源论文; 信息论文; 读者论文; 用户论文; 馆员论文; 《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