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信心”与“信任”问题的若干思考——关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国社会主义论文,信心论文,过程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现我国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唯此为大;“信心”、“信任”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承担这一历史责任
(1)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人民才能历史性地告别贫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才能经受住21世纪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则,人民群众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就会动摇对共产党的信任;中国不能成为现代化强国,就会失去应有的国际地位,就会落后挨打。排除一切干扰,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既是执政党的历史重任,也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根本要求,中国的事情唯此为大。
(2)邓小平深刻地表述过这样的思想: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党是团结和凝聚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领导力量。“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跨世纪宏伟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心民心尤为重要。但在人民群众中、甚至在部分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中,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心”与“信任”危机,并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所向,最终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群众能不能同心同德地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决于党是否能够取信于民,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充分信任和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解决好“信心”、“信任”问题,是完成“十五”计划,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3)当前,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对解决人民群众的“信心”、“信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使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道路,才能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使人民群众把智慧和力量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承担的重大历史责任。“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我们进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根本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基础。”(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影响“信心”、“信任”的几个基本因素:剧烈社会变革与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形成摩擦;利益分配中的客观问题与主观错位引发各种疑虑;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与不良社会风气导致群众不满;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认同受到冲击;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与人们的传统认识存在反差
(4)认识矛盾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影响人民群众“信心”、“信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背景考察分析。中国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场改革首先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是巨大的利益。同时,改革给人们带来的观念、行为以及心理的挑战与冲击,也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从实际情况看,人民群众企盼改革、拥护改革,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心理积淀以及实际生活承受能力的不足,加之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当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的时候,种种的不适应必然反映出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铁饭碗”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等得到、靠得住、要得来”,使人们的心态相对平稳。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的现实,打破了人们四平八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更多的要通过竞争求生存、谋发展。面对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企业能生能死的激烈竞争,尽管人们都在努力适应,但许多人、特别是一部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来的人,在心理上、观念上、感情上仍然无法适应竞争的无情,增添了工作和生活的危机感。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并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格局。不同利益格局中的人,得到的利益差异很大。从实际情况分析,同样一类优秀经营人才,付出同样的努力,但由于其在不同的利益格局中工作,他们的收益可以相差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在没有完全摆脱困境的情况下,职工不免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感,增加了现实的失落感。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中,集中地进行了各项福利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的住房、医疗等均由国家大包大揽的生活模式。由于改革前职工的收入低、积累少,加之现实的个人预期收入不甚稳定和预期支出不断加大,使人们增添了后顾之忧。在剧烈的社会大变革中,人们的这种危机感、失落感和后顾之忧,必然引起对自己生存发展前景的担心,并波及到对改革前景的信心。
(5)从利益调整的角度分析问题有助于加深认识。直接利益分配对人民群众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党的现行分配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收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这种分配杠杆的作用下,出现的必然结果是形成差距和承认差距。利益差距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压力,同时又会激发出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分配政策是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解决社会分配突出矛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的。诸如,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被真正认识的时候,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现象。在认识了这个问题以后,党和政府不仅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各种待遇,而且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于是,社会上又出现了“知本经济”、“智本经济”的说法,可见,分配政策即使再合理,也不可能在同一时期解决利益分配中的全部问题。但在分配问题上,目前必须解决的突出矛盾是社会分配差距过大。不仅实际差距状况已经到了值得高度警惕的程度,而且分配过程中的不公现象更为值得关注。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等,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是必然的,这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效率的全面提高。但现有的竞争格局是以非常不平衡的经济基础为起跑线的,这是群体性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同时,一些社会成员的利用非法手段,在不进行任何竞争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直接攫取财富,加剧了收入的不公平。其中,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利用职权谋取不义之财的腐败行为。如果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贡献以及要素投入的大小,无疑会激励人们通过合理、合法方式勤劳致富。但目前,一些人通过不法手段和特权却能暴富,这就严重打击了人民群众通过合法手段致富的善良愿望,造成一部分人对现行分配政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对一些分配政策的不满,动摇了对改革的信心。目前,在利益分配的认识问题上,也存在着主观认识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种分配观的交织。一种是过去的不计劳动过程的差别,只讲分配结果的均等;另一种是现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前一种观念,在一部分人脑中还没有彻底消失,其分配参照系还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坐标上;后一种观念,在一部分人脑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按资本、技术要素分配等新的分配方式认同率低。即使对“按劳分配”,也按自己的标准理解。有的把“劳”看成为劳动结果,有的把“劳”看成是劳动时间,有的把“劳”理解为体力付出,总体来说,是对劳动的“量”和“质”的不同理解。因此,一些人会在复杂的利益分配过程中,采取“对自己有利的就赞成,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的态度,由此造成了不同的人群各诉其“苦”的现象。这种主观认识错位也加剧对客观分配差距的不满。
(6)今天,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与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已发生质的飞跃。但在当时那样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党衷心拥护和高度信任,始终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搞建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共产党人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清正廉洁、浩然正气,用真理和人格的力量赢得了民心。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跨世纪战略目标,体现了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根本性质。这既是真理力量的再现,也是人格力量的再现,同样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否则,就没有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就没有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无庸讳言,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党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有明显减弱。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经不起改革开放复杂环境的考验,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践踏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些人从索贿受贿到卖官鬻爵,从贪污腐化到监守自盗,从权钱交易到与不法分子狼狈为奸,大量侵吞人民财富,直接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站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人民群众在感情上能够承受我们党在探索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而付出的种种代价,但决不能忍受少数腐败分子祸国殃民。尽管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惩治了一批又一批贪官污吏,但仍有腐败分子以身试法,当面是人,背后是鬼。“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察其行的。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会信任你呢?”(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江泽民:《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97—1198页。)党风是社会风气的风源。党风不正,影响社会风气,社会风气不良,加大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如此恶性循环,党将不党,国将不国。人民群众的“信心”、“信任”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7)一个理论被一个国家和人民领会、接受和拥护的程度,决定于这个理论满足这个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程度。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在我国得到长期的推崇和认同。1998年的抗洪救灾,体现了人民对这种价值观的普遍需要和认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价值观念相继产生,人们更多地懂得了自立、竞争和效率,增强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现实的收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主张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中合理部分的融合,但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分离。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加;由于封建意识、小生产势力的惯性,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对精神生活的作用,加之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生活方式对我国的渗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时抬头,更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的滋生,并在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中滋长蔓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出现了利己不利人、利己损人、利己害人等各类现象。这些行为即使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准则衡量,也是完全背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这些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存在。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体现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即使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尽管我们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倡导,但问题在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中有的还没有转化为更多的利益体现和价值体现,甚至让人感到坚持这种价值观还有可能吃亏,甚而又甚的是,还曾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痛心现象。这不能不使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动摇对倡导这种价值观的真正价值的信任。
(8)当前,导致人民群众产生“信心”、“信任”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优秀成果的时候,本身就在接受“信心”和“信念”的挑战。历史地说,受到这种影响和挑战,有它的外因和内因。我国向世界开放,沟通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多了一个判断事物的参照系,这是外因;过去我们长期封闭、加之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缺乏客观介绍和科学教育,不能够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全面情况,这是内因。过去我们在维护社会主义信念的时候,习惯采取的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态度,留在人们脑子里的对资本主义的概念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一切东西都是腐朽的、没落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贫穷的社会主义也能战胜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使人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技发展、经济水平、生活状况,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得到了重新认识,改变了过去概念化的看法;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科学管理成果以及人类文明成果,已经在现实中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让中国人尝到了甜头,这种裹挟着科技成果、管理成果内容的经济渗透、文化渗透,悄然地增加着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好感”。由此客观地给人们带来了“信心”和“信念”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朽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危害性不可轻视,但是可以抵御的,因为我们党对此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问题是,“信心”危机不仅来自人们所说的打开国门后飞进的那些“苍蝇”,而且也来自打开国门后涌入的各种先进的东西的冲击。客观地讲,拜倒在坏东西面前的人总是少数,而对人类先进东西认同的人则是多数。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总体否定,不一定能够说服一些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具体肯定。武断、片面的教育,埋下了经不起直面资本主义挑战的病根。开放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在了解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之后,动摇的必然是缺乏科学态度的自信。
解决“信心”“信任”问题要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好认识层面上的几个问题:发展对解决“信心”、“信任”起决定作用;改革教育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引发的矛盾;正确认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发展是支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力量;更加开放更快发展才能更有信心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产生“信心”、“信任”问题的经济根源,是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彻底解决的贫困问题。解决贫困的关键靠发展,“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解决“信心”与“信任”问题,宣传教育和说服引导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能够起到特殊作用,能够激发出人民群众的拼搏精神,去战胜艰难困苦,解决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让人民群众树立起牢固的“信心”和“信任”,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把“蛋糕”做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才能普遍大幅度提高。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先富起来,就能带动和帮助不发达地区和后富的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了,就会思改革开放,思更大发展。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人民群众信任问题的自觉态度,是党领导人民,支撑人民群众“信心”和“信任”的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心所向。“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1页。)
(10)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固有的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改革每深化一步,都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否则就会出乱子。20多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用事实说服人民,必须实事求是,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不能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群众自然会有信心,而放弃教育;但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讲真话实话,不能讲假话空话。真话实话讲得越多,群众听了才能增加信心,假话空话讲得越多,群众听了愈加丧失信心。讲改革前景要把握分寸,既要让人民群众充分看到希望、看到美好前景,又要让人民感到有实现的可能,看到经过最大努力可能达到的最好结果,“这样人民的心里才会平静下来”。讲现实要把握事物的两面性,既要讲成绩又要讲问题,不能脱离实际把成绩讲过头。言过其实,人们就会感到听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不能回避改革中的矛盾,要把问题如实讲清楚。敢于承认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承认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建立人民群众信心的过程。
(11)解决“信心”、“信任”问题,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矛盾出发,否则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民群众希望通过改革开放早富,快富,他们对物质需求的愿望是“爆发式”的。这种愿望能否实现,怎样实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情,进而也影响到人们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任,对党的致富“大政策”的信心。强国富民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和要求,抓住这个基本问题树信心,会取得较好效果。在致富的过程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伴生。要利用积极的因素增强信心,更要通过化解消极的因素增强信心。对于群众中出现的类似“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矛盾心态,不能不加分析地否定,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群众“落后”。首先要看到群众的致富热情,把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增强对致富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为解决由致富预期心理和现实结果落差形成的感觉错位的重点。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类似“凭什么你比我富、我比你穷”的失衡心态,不能火上浇油,更不能无端指责所有先富的人。而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思考怎样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推动尚未富起来的人尽快富快来。对于那些类似“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和“趁共产党还没醒的时候捞一把”的不择手段的违法动机和投机心理,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听之任之,否则群众不答应。要阐明邓小平富国强民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既要教育引导群众合法致富,又要严厉打击少数违法投机分子。这样,才能解决部分群众因看到致富过程中出了点问题,就认为党的富民政策也错了的片面认识。对于那些缺乏致富能力,感到致富无门、不会致富的群众,要真诚帮助,要让他们看到希望,帮助他们找到致富的途径和办法,学习和掌握致富技能,不要让他们失去致富的信心。同时要帮助他们认清和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尽快走上致富的路。
(12)中国共产党以彻底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从来没有回避过由于党内腐败分子败坏党风,损害人民利益,而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问题。并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4页。)。在对待人民群众对党风不满的问题上,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的态度。向党内高层的腐败现象开刀,表明了党决不容忍因党内腐败而失信于民的现象长期存在。但就党的性质而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根本上、整体上是一致的;就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讲,党所代表的整体利益与某部分人的局部利益、党所代表的长远利益与某部分人的眼前利益,客观地存在着的具体的差异和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会长期存在。看到这一点,有利于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问题。认识了矛盾的客观存在,在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的过程中才能增强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问题成堆、矛盾激化以后再去解决,那样付出的代价就大了”。(《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认识了矛盾的客观存在,在处理群众意见时也能做到客观冷静,讲究政策,避免矛盾激化。特别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职工大批下岗,党群、干群矛盾比较突出,把握这一点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认识了矛盾的客观存在,有利于分清“信任”问题的性质,采取正确的策略。凡属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法律的事情,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其他的矛盾都应该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来处理,防止矛盾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克服思想上的简单化、绝对化,不会因为有时矛盾不突出,而掉以轻心,任其滋长蔓延,导致矛盾性质的转变,也会因为有时矛盾突出,而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或急于求成心理。
(13)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94页。)精神文明属于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上层建筑的主导力量,但最终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真理要靠力量的支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主义的实力支撑,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建立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上,只有人民群众相信了社会主义,才会自觉实践社会主义的思想。“最终说服不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要让人民群众相信社会主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心环节,理想信念的灌输必不可少,因为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自发产生。人民群众有了社会主义觉悟,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强化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与追求,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才能形成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除了思想上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物质投入。生产力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物质条件丰富了,人民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和更多的文化熏陶。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愚昧落后的东西就少了市场;文明素质提高了,败风陋习就不易泛滥,这样,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14)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增强人们对党的信任与改革开放的信心,要审时度势地利用一切有利于我们发展的条件加速自己的发展。“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6页。)。和平和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给中国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带来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世界越稳定,就越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开放能够加快中国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如果我们走回头路,只能回到贫穷落后的状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1页。)。解决“信心”问题的最终办法,是靠发展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缩小差距。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才能更有勇气去扩大开放。更加开放,才能更快地促进发展,再用30年到50年的时间,我国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前列,让人民群众在世界范围的参照系中,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会逐步减少直到消除差距感对“信心”的影响。“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注: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6页。)
解决“信心”与“信任”问题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矛盾消失,新的矛盾产生,这就决定了解决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了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解决好各种矛盾交织引发的“信心”、“信念”问题。
撰稿:刘陈德 史秋秋
标签: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