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系统工程的思考与展望_林业论文

“三北”防护林系统工程的思考与展望_林业论文

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防护林论文,体系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太空眺望地球,惟一清晰可见的人工建筑是位于华夏大地的万里长城,这是古代中华民族勇敢、智慧的结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勤劳的中华民族正在建设另一条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这条绿色长城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简称“三北”),与万里长城走向大体一致,分布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前缘地带,包括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10[4]km[2],占国土总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这是一项十分宏伟的生态建设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时间跨度最为久长的一次改造自然行动。

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规划目标

历史上的“三北”地区曾经有过良好的森林植被,特别是在河流湖泊沿岸,森林植被尤其繁茂。秦汉时期,西北大部分地区“山水清丽,林跨数郡”,“畜牧为天下饶”;唐朝前后,也曾“闾闫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只是在宋朝以来,随着内地人口大量西迁北移,进行军民屯垦,才逐渐成了“举目四顾,赤野焦土”,以甘肃陇中、宁夏固原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成为“苦瘠甲于天下”的凋敝之地。华北、东北许多地区也概莫能外,毛乌素沙地历史上曾是有名的“卧马草地”,1500年前曾“临广泽而带清流”(广泽是说附近有湖泊,清流是指无定河);内蒙古东部浑善达克沙漠。现在尚有松树残根;辽西科尔沁草地,直到清朝乾隆年间,西拉木伦河上游还有连绵不断的松林。人口剧增、刀耕火种、樵采挖药、战事频繁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剧烈影响,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加速作用,是“三北”地区植被越来越稀少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的森林与草原沦为荒漠化土地,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以板为室”也变成了“民以窑而居”。植被的持续破坏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和越来越频繁的水旱灾害。从东北的黑龙江到西北的新疆,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绵亘不绝,形成了一条令人生畏的万里风沙线,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面积达149×10[4]km[2],竟占到国土面积的15.5%。恶劣的生态环境使“三北”地区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也成为制约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心腹大患。

针对“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从治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目标出发,197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原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规划指出:在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国务院将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三北”工程,既反映了“三北”地区各族人民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又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三北”防护林工程立足于当地干旱、风大、多灾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以带、片、网的不同植被布局方式为主要特征,根据当地劳力、资金、材料等情况,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建设步骤,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分为3个阶段、8期工程,在73年内(1978~2050年)完成,共需造林3560×10[4]hm[2]。

第一阶段:分为三期工程(1978~1985年、1986~1995年、1996~2000年),用23年时间(1978~2000年)造林2177.4×10[4]hm[2](占任务的62%),初步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第二阶段:分为二期工程(2001~2010年、2011~2020年),用20年时间(2001~2020年)造林801.7×10[4]hm[2](占任务的23%),总体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

第三阶段:分为三期工程(2021~2030年、2031~2040年、2041~2050年),用30年时间(2021~2050年)造林523.3×10[4]hm[2](占总任务的15%),主要任务是防护林体系的巩固、完善和提高。

到2050年,工程全面完工后,将使“三北”地区的森林面积累计达到6057×10[4]hm[2],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届时“三北”地区的沙漠化土地将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将得到基本控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一个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

2“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主要成就

“青龙战黄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当年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形象比喻。而今,一条防护林“青龙”正在按照规划井然有序地跃然在我国万里风沙线上,与气势汹汹的滚滚黄沙这条“黄龙”分庭抗衡,而且已经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在21世纪第三个年头到来之际,“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了23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已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一期工程(1978~1985年)、二期工程(1986~1995年)和三期工程(1996~2000年);现正在进行(第二阶段)四期工程(2001~2010年)建设。根据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官方网站资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的任务已全面超额完成,23年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203.72×10[4]hm[2],“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78年工程开始实施的5.05%提高到目前的9%,一些重点地区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已初具规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1生态环境初步改善

在“三北”地区,许多重点建设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带片网、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防护林体系,这些地区“山川秀美”已初见端倪。

防风固沙效益:第一阶段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76×10[4]hm[2],净增治沙面积400×10[4]hm[2]。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重点治理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基本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

水土保持效益:第一阶段共营造水土保持林553×10[4]hm[2],净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81×10[4]hm[2],约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其中,黄土高原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10[4]hm[2],重点治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明显。山西省昕水河流域土地侵蚀模数已由治理前的7175t/(km[2]·a)下降到治理后的3226t/(km[2]·a)。1996年河北省遭受了50年一遇的洪灾,局部一次降雨达690mm,“围山转”生态林业工程区安然无恙,发挥了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官厅水库年入库泥沙量已由工程建设初期的899×10[4]t减少到235×10[4]t;潘家口和密云水库上游河流的泥沙入库量已分别比工程建设初期减少20%和60%。京津周围绿化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净化和保护了京津“三盆生命水”。

水源涵养效益:第一阶段共营造水源涵养林110×10[4]hm[2],有效地涵养了水源,提高了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减轻了许多地区城乡用水的压力。青海省地处青沙山的平安县东沟河,经过封山育林使河水平均流量由1982年的0.5m[3]/s增加到1.22m[3]/s,保证了下游数千公顷农田的灌溉用水;化隆县在青沙山封山育林后使该地区17条季节性河流中的10条变成四季长流的河流。

保护农田效益:第一阶段共营造农田防护林213×10[4]hm[2],有2130×10[4]hm[2]农田得到林网保护,有64%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黑龙江省营造的农田防护林,使近45×10[4]hm[2]风沙危害严重的低产田得到了改造,并新增耕地1×10[4]hm[2],粮食单产增加34%。甘肃省河西走廊全面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恢复耕地5.2×10[4]hm[2],粮食产量由17.2×10[8]kg提高到现在的22.2×10[8]kg,以不足全省20%的耕地提供了全省70%的商品粮。新疆有4个地(州、市)、60个县(市)基本上实现了林网化,有26.7×10[4]多hm[2]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和田地区16×10[4]hm[2]耕地有99%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995年和田地区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控制成功奖”,和田县和策勒县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

保护牧场效益:第一阶段共营造牧场防护林37×10[4]hm[2],有3003×10[4]hm[2]沙化、盐渍化、严重退化的草场得到了保护和恢复。黑龙江省营造的草牧场防护林使77×10[4]hm[2]的草原得到庇护,占全区总草原面积的32%。内蒙古敖汉旗营造的1×10[4]hm[2]以杨树、柠条、山竹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和1.2×10[4]hm[2]护牧林,已给6.7×10[4]hm[2]农田和10×10[4]hm[2]牧场提供了足够的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昔日流离失所的37户农民已迁回了故乡,过上了平稳的生活。

23年来,在“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地区,土地肥沃了,空气湿润了,水流清澈了,呈现出一幅山青水秀、风和日丽的田园美景。

2.2生存空间稳步拓宽。

“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前的20世纪70年代末,“三北”地区有262个县(市、区、旗)的人民受到严重的风沙危害,约有667×10[4]hm[2]土地沙漠化,有1334×10[4]hm[2]农田遭受风沙危害,有860×10[4]hm[2]草场沙化、盐渍化,有数以千计的水库变成沙库,全国60%以上的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风沙弥漫的“三北”生态脆弱带。

经过23年的艰苦奋战,“三北”许多地区通过在风沙前沿线建设以大型防风固沙林带为龙头的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有效阻止了风沙南移,变沙进人退为人进沙退,保护并稳步新增了大面积的可利用土地,使许多沙荒地被开辟为农田、草场或林地,稳定拓宽了当地人民的生存空间,有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目前,“三北”地区已在荒漠中开辟农田、牧场、果园140×10[4]hm[2],恢复和保护草牧场1000×10[4]hm[2],建起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有数以万计的农牧民重新返回家园,在沙漠中安家落户,治理环境,发展经济。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基本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已全面进入改造利用沙漠、发展沙产业、绿洲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崭新阶段。

2.3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三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社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教育、文化水平相当落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创造了新的资源基础,“三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变。

“三北”工程建设期间,许多地区把防护林建设同富民强县结合起来,把工程建设和保障农业持续增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实现了由建设单一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转变。“三北”地区一、二、三期工程建设为今后的绿色产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现今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正在不断形成,“三北”大地正在兴起一场绿色革命,绿色产业建设正在推动“三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重心向中西部地区战略转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经济的腾飞又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生态、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3“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实行植被建设与经济开发相结合、林农牧业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由近及远,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3.1诠释了防护林体系的根本内涵

在区域或流域内通过系统而合理的配置,使拥有多种功能和效益的林木群体(林种)有机结合,形成区域的整体生态屏障主体,建成防护林体系。防护林体系组成上由防护林、经济林、燃料林、用材林、四旁植树等几类不同林种组成,各林种的起源既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为人工营造的,防护效益是工程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也不放弃适度经济效益的要求。

3.2丰富了防护林体系的构建技术

体系内突破传统单一模式。实行带、片、网相结合,生物措施(主要指各个林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农、林、牧相结合;采用多种造林育林方式,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封沙育林相结合,造林、封育、管护相结合。特别是这一工程体系首次提出的防护林树种(或植物种)组成中实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科学论断,已为实践所证明。

3.3发展了防护林体系的建设目标

“三北”防护林工程突破了营林理论和技术上因受传统防护林观念影响、过分注重生态效益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十分重视把改善生态环境同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在许多地区改由传统防护林的“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以至“生态产业化”转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把政府要求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转型的关键在于启动防护林工程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拉动了防护林工程稳定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环境与经济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为荣枯,有力地调动了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同时,也毫不放松河流、水库上游重要地段“生态型”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不同地区、不同立地布局的“生态型”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以嵌块式并存,各自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4拓宽了防护林体系的投入机制

实践中不断转变投入渠道,变由单纯依靠国家补助到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多方集资、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投入机制。作为一项生态公益事业,既强化了政府行为,也充分依靠群众,调动了各行业各部门的力量,把国家的重点工程交给地方和农民来办,多方筹资,多方参与,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夯实了基础。许多地区争取到了扶贫、老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以工代赈、贴息贷款等多方面建设资金,按照“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可观的效益来。

3.5完善了防护林体系的管护机制

“三分造,七分管”并不是老生常谈。加强林木管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败。项目区始终把管护工作放在与造林同等重要位置上,常抓不懈,巩固了“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在实践上,一是建立法规条例,使管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基层林业管理机构和管护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森林保护意识;四是严格执法监督,坚决查处乱砍滥伐等犯罪行为。

23年的实践表明,上述“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模式是正确的,而且正因为采用了这种建设模式,才使防护林体系产生了可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三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显然,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是对传统林业、传统防护林学的有力挑战和突破,对当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变革将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这一模式对我国后续的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太行山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等其它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的生产实践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作用。

4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建设的展望

“三北”防护林体系第四期工程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5.39×10[4]hm[2],占国土面积的42.2%。四期工程以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为基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防沙治沙为重点,以重点建设项目和示范区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依靠科学技术,调整结构和布局,强化政府责任主体、国家投资主体、农民建设主体地位。力争在10年内基本遏制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趋势。

21世纪前50年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攻坚期,也是决战期,成败在此一举。按照总体规划,整个工程需要再经过两个阶段5期共50年的建设时期。这期间,不仅要对第一阶段工程中存在的一些树种单一、病虫危害严重、生长发育较差的林分进行抚育改造,要在立地条件最差的困难立地攻坚造林1298.68×10[4]hm[2],还要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巩固和提高现有造林成果,才能全面建成稳定的“三北”防护林体系。

当前,以林分布局和结构调整为主线,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林业“十五”发展思路已经明确,系统整合后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进一步突出了“三北”工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这对肩负着优化和改善我国北方半壁河山生态环境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共存。

为了更好地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抓住当前林业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历史机遇,更新思想,转变观念;②坚持“三生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思想,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③继续坚持以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④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⑤坚持生态治理与资源保护并重,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建设一片、保护一片,实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⑥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体现国家投资的主体责任,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⑦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建设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上,要注意总结第一阶段三期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重视以下4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

一是将仿拟自然植被群落结构作为“三北”地区植被建设的基础。自然植被,包括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稳定的人工林,是经过“物竞天择”残酷的“生存斗争”后,被历史证明的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植被类型。它具有以下3个显著特点:①种苗可以就地取材,造林成活率高、物耗、能耗低;②植被结构、布局等直观可见,人工模拟简单易行;③在自然植被毗邻地区,容易实施人工促进植被封育及自然恢复。用乡土树种营造拟自然植被,已成为21世纪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方向。同时,也要通过引种试验,引进生态位等价或相近的外来优良植物,作为防护林建设重要材料的补充。

二是将实施抗旱集流造林技术作为“三北”地区植被建设的核心。“三北”大部分地区较为干旱,可用于造林的水分较为有限,必须在充分考虑“林水平衡”原则的前提下,综合实施密度调控技术、工程整地技术、抗旱造林技术、集水贮水技术、蓄水保墒技术、聚肥保土技术、综合抚育技术等。目前的“重中之重”是对已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问题。

三是将开展人工植苗造林作为“三北”地区植被建设的主要手段。在“三北”地区,人工植苗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封沙育林是植被建设常用的3种主要手段,应该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选择运用,切不可一概而论。飞播造林的适用范围较为有限,只适用于地广人稀且有一定盖沙条件的地区。封山封沙育林必须在有疏林、散生母树等的前提下,辅之封禁措施,才能成功。人工植苗造林是“三北”地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常规且有效的手段。

四是将加强病虫鼠兔牛羊危害防治作为“三北”地区植被建设的关键。病、虫、鼠、兔、牛、羊等危害形式是造成“三北”地区“年年造林,年年不见林”的主要原因。“三北”地区要从林分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组装林学、生物、化学、物理、遗传的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对牛羊放牧要进行疏导,严加防范;“林牧矛盾”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除干旱以外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有时甚至比干旱的危害更大,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将为“山川秀美”的实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也明确提出,“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大力植树种草,推进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表明了中国政府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也为“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的实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为国分忧、为民造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她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伟大创举,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及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全球500佳”奖章。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题词“绿色长城”。

标签:;  ;  ;  ;  ;  ;  ;  

“三北”防护林系统工程的思考与展望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