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策略论文_李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策略论文_李馨

广东省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逐渐增多,其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隐患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隐患;策略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

1.1 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只有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大体积建筑面的效果,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基础。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时一定不能贪图便宜,而是要结合建筑施工的要求及环境特点进行合理的采购。另外,所采购的材料一定要是合格的产品,要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避免被一些不法的供应商忽悠,花了冤枉钱,购进了劣质或过期的材料,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得不偿失。

1.2 保证设计施工的合理性

设计施工的合理性不仅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主要的还要保证其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做到水泥、砂、石等的配比与施工技术要求的一致性。而且还要根据地区、地貌及气候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做到因地制宜,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1.3 保证施工队伍的专业性

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也就是保证建筑质量,主要内容:①对施工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与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检查细则,对于各项条例都必须要严格执行,还需要有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做到奖罚分明;③参加混凝土施工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资质,这样才能用专业的水准来完成工程的建设,保证混凝土的效果,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对策

2.1 蜂窝现象

(1)蜂窝现象的形成:在混凝土浇筑时砼表层没有砂浆,湿润度不够,而且料与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或是模板之间存在着缝隙,有漏浆的可能,导致建筑表面粗糙,出现麻面。再加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夯实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混凝土中存在着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些蜂窝。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混凝土砂浆与石子的搭配比例不合理,出现石子过多的情况,这样也很容易形成类似蜂窝的一些孔洞。

(2)施工技术要素:混凝土的浇筑前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粘在上面的硬水泥块等杂物,把模板进行预先加湿,把一些有缝隙的模板进行堵塞,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再刷上一层隔离剂,而且隔离剂的涂抹必须均匀,夯实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进行分层的振捣,并且不能放过每一个点,时间也要持续在 30s 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不会产生蜂窝现象。

2.2 露筋现象

(1)露筋的原因:有些施工单位贪图省事,在进行振捣时垫块太少,这就会使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在拆下模板后发生露筋现象。有的建筑商为了加强其浇筑强度,在构件的断面上用了太多的钢筋,这样在进行振捣时遇到大粒的石子,也会产生露筋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振捣时如果振动棒直接碰到钢筋,就会使钢筋发生位置的移动,从而造成露筋现象,而且模板如果不够湿润,在进行拆模时也会与混凝土产生粘连,出现发生露筋现象的可能。

(2)施工技术要素:要想保证混凝土结构没有露筋现象,就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所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并且对于混凝土的比例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在钢筋密集的构件中,一定要选用颗粒小的石子,避免大石子被卡住而产生露筋现象。另外,在进行振动捣实时一定要做好检查,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钢筋,防止钢筋变形或移动,而且对于模板的湿度及拆卸时间一定要把握好,防止粘连、掉角等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露筋的情况。

2.3 凹凸不平现象

(1)凹凸不平的原因:混凝土现浇凝固的非常快,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如果未等其凝固达标就进行操作和踩踏、运料等工作,就会造成其表面的不平整。而且在进行模板的支承时其支承面一定要牢固、坚实,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下降的现象,导致其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

(2)施工技术要素: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以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确定其表面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后方可进行操作。而且对于模板的要求也要提高,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不会变形,对于所选择的支承面的牢固程序也必须要达标,防止发生结构的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裂缝现象

2.4.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1)温差太大导致裂缝出现

大体积混凝土在其施工的过程中,受外界温度因素的影响很大,其表面的温度很容易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尤其如果遇到了气温变化较大的天气,对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施工是极为不利的,混凝土具有的温度应力的特性让混凝土对温度的敏感度非常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外界温度变化过于剧烈,那么也会使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出现很大差异,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抗拉抗压能力与其内部的抗拉抗压能力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于是出现了裂缝。

(2)混凝土的特性导致裂缝出现

混凝土的收缩是指混凝土逐渐冷却并变硬的过程,此时混凝土就具备了收缩应力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大约要蒸发掉自己80%的水分,而水分的流失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减小,此时,如果混凝土所具有的收缩应力超过了其本身所能抗拉抗压的能力,那么就会产生裂缝。因混凝土本身收缩而产生裂缝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蒸发前后混凝土的干湿程度的变化,干湿程度的交替容易引起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硬度的变化,混凝土各处的硬度不一样导致各处出现裂痕。

(3)各种原材料的配比影响了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在建筑业施工的过程中,原材料的配比是一切建筑活动的前提,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使用在建设施工中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普通的建设材料结构便有这样的要求,更何况是对各项原材料配比指标要求较高的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了。因此,在原材料配比这一块如果做得不好的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是会产生很大不好的影响的,而正是这一点,使很多施工工程队需要着重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必须将各种原材料搭配合理使用得当,才能解决因原材料配比的不同而影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的问题。

2.4.2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应对措施

(1)控制好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和使用正确的浇筑方法

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要对温度和湿度进行一定的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八度,不宜高于这个温度,浇筑时的温度的升值要保证小于四十五度,冬季施工入模温度要在五度以上,平时混凝土的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均要保持在二十五度以内。此外,要控制好浇筑的时间段,注意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在将混凝土第一层面完全浇筑好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浇筑,以满足混凝土对湿度的要求。

(2)做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护理工作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的护理是建筑工业建设项目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混凝土的护理工作主要是让混凝土处在适宜的环境下,要能方便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能对混凝土出现的迹象及时找到应对措施,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和合理的保障措施,比如要尽可能的多对混凝土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工作,防止因为护理时间不足而导致各种情况的出现,要及时预防因天气变化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的问题,在保养工程的过程中,要关注天气、温度等方面的信息,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调整好原材料的配比

原材料的配比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最基础最为重要的一环,要做好原材料配比的控制措施。对于水泥的选取,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如果可以则尽量使用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因为水泥膨化能产生一定预压应力,此力能有效减少混凝土本身的拉应力,使混凝土抗裂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此外,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耐久等特性;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级配良好的骨料,在混凝土中可以适当加入大块石,这样对减少混凝土总用量,降低混凝土水热化有一定的作用;适当选用一些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这对改善混凝土的各种耐久特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节省对水资源和胶凝材料的用量。注意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保证拌合的混凝土的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体积建筑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不容忽的,其施工质量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程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到规范管理、专业操作,在保证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保证材料使用的质量,相信只要认真设计、精心施工、用心建设,就一定能把好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关,给广大用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 鄂宏.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2] 石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D].天津大学,2006

论文作者:李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隐患及策略论文_李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