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的形成。语文教学主要应该由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构成,而且是生动活泼,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一定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空间。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课程则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语文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不仅表现在他是否掌握了语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要看他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去观察认识当前生活,并将其表现出来。学语文的目的在用语文,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语文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
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语文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习惯,使语文学习通向生活。
教师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注入生活内容,并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托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学生通过自己去访一访、演一演、学一学等方法去观察并体验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激励学生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语文。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论文作者:张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实践活动论文; 能力论文; 语文学习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月总第2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