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泽东思想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内在联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0)06-0005-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重要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而实现的理论创造。它们虽然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但在理论主题、思想精髓、价值取向等方面体现着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贯通性,在思想成果方面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继承性、发展性,是相互联系的两大理论成果。我们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没有丢掉毛泽东思想,而是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也更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一、主题的延续和深化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这一主题鲜明地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主题的延续和深化。
毛泽东思想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有新的发展,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用社会主义救中国、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这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围绕着探索中国怎样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主题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解答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进行革命才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其目标指向就是要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像陈独秀、李大钊等这样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已经明确提出,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要使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情况,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靠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环境中,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P651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他所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引向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时也使“走自己的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要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思想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继续发展,并科学地解答了在中国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客观上可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着条件。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积累和增长,必然促使革命的发展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他强调,有了这样的政权,才能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才能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2]P1476。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民主革命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国民经济恢复,毛泽东顺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把社会主义革命提上了日程。毛泽东和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一般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走出了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造新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和我们党开始集中思考和探索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强调:“我们要根据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办事”,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硬搬苏联经验是错误的”[3]P178。为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毛泽东领导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探索,提出许多正确的重要思想观点,使毛泽东思想又有新的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局限,毛泽东在继续解答中国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始终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思维,他在观察和思考国内外形势的时候,一直沿用阶级斗争观念。计划经济思维的存在,尤其是阶级斗争观念的不断强化,使他对社会主义认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使他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整体上产生了缺陷。毛泽东一直想突破苏联模式,但没有获得成功,在一些问题上又重蹈了苏联模式的覆辙,他提出的许多正确思想没有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发展起来。“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的形成,导致了毛泽东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了重大失误,也使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这是毛泽东时期我们党没有完成的任务,也是毛泽东思想没有解答完的历史课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和我们党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使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我们党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创新性的观点,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破解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没有破解完的历史难题,也集中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关于在中国怎样实现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深化。邓小平曾明确说过:“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4]P300这里说的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好的事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新的结合,突破苏联模式,开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理论。
二、精髓的传承和贯通
实事求是,是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它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传承。
毛泽东和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过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原则,并进而凝炼出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富有中国气派的理论概括,精辟地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运用的鲜活性。实事求是贯穿了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全过程,也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中国问题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大优势。但如果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仅起不了指导作用,还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危害事业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党内曾几度出现过教条主义盛行的错误倾向,突出的表现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绝对化和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针对教条主义造成的严重危害,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事求是”这两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实事求是,就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理论,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所在。坚持实事求是,必然要勇于破除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错误观点和主观偏见,它本身也包含着解放思想的要求。
毛泽东很早就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5]P111-112他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时候,还特别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1]P534进行这样的应用,实现有机的结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他多次强调了实事求是的必要性、重要性,强调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对于实事求是,毛泽东还专门作过一个经典性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6]P8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了如何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提出,从思想方法上确立了如何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党的七大以后,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准则。正是依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中国共产党人才摆脱了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开创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和我们党也始终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在探索过程中却出现了曲折,发生了失误。曲折和失误的产生,从客观上来说,是毛泽东和我们党由于对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论研究,在一些理论观点上也深受到斯大林时期苏联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阐释的影响;从思想认识根源上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因此,我们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以书本的结论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和根本依据,直接把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些设想和预测搬到了现实生活中,又把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的想法和做法同书本上的个别论断、个别词句进行简单的对接。这样,表面看来我们的实践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显得有理有据,但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更多的是坚持了一些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对社会主义的坚守,更多的是坚守了一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认识和做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首先就是从恢复和传承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精髓开始的。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4]P126他认为,毛泽东所讲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在强调坚持实事求是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要求。他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4]P143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强调,使实事求是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正是有了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恢复和传承,并赋予其新的要求、新的内涵,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才能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陈规,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中国国情和时代主题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实事求是为准则的。可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起点和逻辑起点,也贯穿在这个理论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传承和升华,就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价值取向的坚持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与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体现了对毛泽东思想价值取向的坚持和提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毛泽东和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运用到党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价值取向,并凝练出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理念。这个价值取向及核心理念,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鲜明立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也是毛泽东思想根植于人民的充分体现。
毛泽东提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6]P1096他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证。要依靠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5]P138。脱离了群众,损害人民的利益,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此,他特别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6]P1096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他依然强调,我们的“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7]P210。建设社会主义,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这一价值取向。邓小平理论强调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都是毛泽东思想价值取向的实际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的同时,也使其有了时代性的提升。以人为本的提出,消除了长期笼罩在社会关系上的阶级属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的劳动者,都归属于人民的范畴。中国社会是一个消灭了阶级剥削、消除了阶级对立的社会,人民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与群体不再以阶级来定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每一个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有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主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去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主要通过民主法治的方式去解决。把人从阶级的视野中剥离出来,把矛盾从斗争的思维中提升出来,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意义所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把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顾不同的群体利益,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际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经济建设要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和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思想成果,这些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对这些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所在。人类社会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是一个存在着矛盾的社会,“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3]P214他在具体分析这些矛盾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矛盾同以往社会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是非对抗性的,“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3]P21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根源,也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当时毛泽东和我们党单纯地从扩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去考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出现了认识上的失误,没有具体找到正确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并使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得到充实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关系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毛泽东关于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各种关系的思想,包含着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借鉴,也包含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总结。他这方面的思想很多,如在经济建设上,提出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恰当安排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同时要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加强国防建设;在区域发展上,提出要充分利用沿海的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内地工业,逐步平衡工业布局;在利益协调上,提出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不能只顾一个方面;在中央和地方的作用上,提出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让地方有更多的权利,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政党关系上,提出要使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并存,相互监督;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上,提出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尤其要注意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等等。其总的主导思想,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调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切积极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关于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和国外两个大局等内容,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也充分体现了对毛泽东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提出了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视为一体化的事业。他认为,中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实现,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巩固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逐步建立,毛泽东经常使用“现代化”的提法来描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1954年,他明确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P350。1957年初,在最高国务会议和党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两次重要讲话中,毛泽东都提到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前后,他又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明确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思想,我们党在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了分两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设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两步走”战略,反映了毛泽东和我们党有着强烈的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加快发展的意识,也反映了当时对现代化发展规律有认识上的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毛泽东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同时,也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目标作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即分“三步走”,有步骤地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团结大多数、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环境的外交思想,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战略。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争取一个和平环境,这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过的主张。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农业国,要变为工业国需要几十年,需要各方面的帮助,首先需要和平环境。”[8]P340他还说:我们“至少需要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放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8]P365。毛泽东和我们党冷静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格局状况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认为只要世界和平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并把争取世界和平、团结大多数、缓和国际局势,创造一个和平国际环境,作为新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目标。他明确强调,要跟一切愿意和平的人合作,“就是西方国家,只要它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它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8]P411。根据这样的思想,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把它作为处理同一切国家相互关系的准则。到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还强调:“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主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用战争来解决问题”[7]P217。由于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中苏关系恶化又对中国造成了新的地缘压力,再加上我们指导思想上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左”倾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和我们党改变了对世界形势的基本估计,强调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对战争危险性和紧迫性的过高估计,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和建设方针的确定。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对世界形势作出新的分析,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希望通过团结大多数,形成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达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我们党有关正确思想和主张,纠正了对世界形势和时代潮流一度作出的错误判断,以更加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变化,确立了尊重和维护世界多样性的基本准则,提出了各种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
毛泽东领导全党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探索,思想成果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内容。他的思想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有些思想,具有高度复杂性。正确的看法中隐含着错误的倾向,错误的看法中又包含着合理的因素。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是不合适的,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08-22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毛泽东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