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不是免费的午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转股论文,午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债转股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有人形容这是国家为化解金融风险、进行国企改革攻坚战的“杀手锏”,社会各界都寄希望于债转股,特别是特大型国有企业更是跃跃欲试,把债转股当作“最后的免费午餐”。但经济界人士告诫说,对于债转股的艰巨性不可小视,负面影响亟待引起重视。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尽管债转股的方向和初衷是要从“呆账经济”走向信用经济,但如果机制设计不好,或操作出现差错,就会成为“债务大赦”,变相豁免企业债务,甚至有导致“赖账经济”的危险。“债转股”很容易使地方政府和企业造成某种程度的债务豁免的预期。今年实施债转股的消息一出来,国家经贸委每天早晨上班前已是一大排的小汽车在等候,他们在千方百计争取这“免费的午餐”。与此同时,由对债转股的“误读”而演绎出来的“债务大赦”,则会对那些按时还本付息的好企业带来打击,甚至摧毁“借债还钱”的道德观念,这很可能使按时还钱的企业越来越少,赖账的企业越来越多。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张春霖的一篇文章提出,中国的债转股,千万别搞成国企解困的一种账面数字游戏。如有一个企业盈利10 万元, 由于100%负债,要还银行利息15万元,那么这个企业实际还亏损5万元,现在债转股了,不付银行利息了,所以企业就扭亏为盈了,而且盈利15万元。如果不是将债转股当作深层次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就必然会将账面上的数字游戏当成解困,并把资产管理公司当成推行这种解困游戏的工具,那么债转股就很难不走上岔路。
另有文章分析,担负“债转股”重任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存在着先天不足。资产管理公司本身经营者的激励和选择就是个大问题。而各银行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在与地方政府、企业、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讨价还价”中将处于被动地位,加上在信息不对称、产权约束性不强的情况下,肩负实施资产保全重任的资产管理公司有很大的“道德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是完全的国有独资企业,难以避免政府用行政手段来影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最终的债转股企业,是市场选择还是政府选择?没有人敢打保票。
由此可见,作为当前搞活国企最后“杀手锏”的债转股,若不收效,国企扭亏脱困的目标体系就要重新调整,同时对金融体制改革也将是重大打击。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念好债转股这本“经”。
一要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国家有关部门对选择企业的范围,被选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选择企业的方法步骤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有关要求,坚持“三堂会审”,严格把关。国家经贸委按照条件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出建议名单;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独立评审确认;在操作上,兼顾银行、财政乃至国企的利益,不能让中间者通过不法勾结,黑箱操作,权钱交易,要做到依法规范操作。
二要切实加强对股权的管理。率先成立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一家接受的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就达2000亿元,而且涉及到众多的企业,很难行使股东权利,很难通过参与债转股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及资产、债务重组,使企业重现生机。而总量12000亿元的不良资产, 几乎涉及到一半左右的国有企业。难度之大可以显见。因此国企改革问题专家张春霖说:关键看中央政府能不能硬起心肠?
三要不断强化国有企业的战略改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债转股不是一转就灵,对于国企来说,只是一针强心剂,一次“吸氧”,绝非“祖传秘方”、灵丹妙药。国企应当十分珍惜这次轻装上阵的机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高技术和产品的档次,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公司制的改造,要强化内部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实实在在提高效益,而不仅仅是逃脱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实施债转股的真正目的。
四要重视建立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中国社科院李扬认为,债转股要成功,必须让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债券能买卖、能流通,为能使债转股切实可行并产生成效,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一些非常有利的政策,关键是落到实处,规范操作,建立股权退出通道。此外,法制保障对债转股成功也很重要,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时,必然要把大批根本救不活的企业推向清算程序,实施破产。因为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债转股,救得活的可以债转股,救不活的没人要,它的唯一出路就是:资产变现,关门走人。这类企业将达到所涉企业的1/3甚至更多。
这里又涉及一个很可能走回头路的老问题,门关之后,人走不走得了。人走不走得了的关键问题又是财政能不能拿出钱来安置工人。就是债转股的企业,也同样都面临大量裁员的问题,这同样需要钱。张春霖说,这些都是来自过去的账单,今天不付,明天还得付,而且只会付得更多。张春霖同时还指出,国企大概2000万富余职工,已经下岗100 多万了,就算还有1000万,一个职工一年“两险两费”大概三四千块钱,一年也不过400亿元,而1998年我们的财政收入的盘子是1万亿元。因此张春霖认为,关键就看改革的决心了。
债转股承载着各方的期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关心国企命运和中国经济前景的人们都在祈盼,债转股能给国企转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