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务部门诊部 北京 100072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了护理安全管理在降低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管理前后对照分析的方法,于2015年1月-6月间在外科换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与2014年同一时期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管理前后外科换药室的院内感染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26%(72/1687),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0.56%(9/159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安全管理理念应用到外科换药室中,有助于降低外科换药室的院内感染情况,提高了患者护理的安全性,为改善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更多地区进行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71-01
外科换药室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集中区域,由于患者数量较多、空气流通不畅等多种因素影响,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概率较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单位将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到外科换药室中,收到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降低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采取管理前后对照分析的方法,于2015年1月-6月间在我单位外科换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其应用效果做进一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5年1月-6月间在外科换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随机抽取其中的15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866例,女727例,年龄5-64岁,平均年龄(36.4±1.8)岁。选取2014年同一时期的16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男842例,女845例,年龄3-70岁,平均年龄(38.1±1.6)岁。
1.2方法
(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护士长负责外科换药室的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并将现有的外科换药室规章制度进行细化。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制定完整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知晓制度中所包含的内容,并能执行。做好定期检查,能分析换药室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②制定各种紧急事件处理制度。根据换药室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包括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突然晕厥等的处理,并定期演习,保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将应急预案内容了然于胸。
(2)重视质量监控。①重视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由护士长定期组织外科换药室护理人员展开学习,使全体护理人员能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而约束自己行为,保证护理工作均满足医院的规章制度。②重视对护理人员的教育,护士长定期进行教育工作,重视对全体人员的技术培训,并能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向护理人员讲述外科换药室的小技巧,包括转移患者注意力、执行无菌操作的要求等,通过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避免院内感染现象发生。
1.3评价方法
对1593例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选取2014年同一时期的1687例患者对比,研究院内感染概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4.26%(72/1687),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0.56%(9/159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两组结果相比,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无法律及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损害、缺陷或死亡的发生,包括身体机能、心理状态等诸多方面。在医院医疗体系中,外科换药室是控制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场所,其工作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对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问题的分析,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从我单位的工作经验来看,在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相关人员需要重视以下问题:
(1)制度建设问题。为保证外科换药室分各项护理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开展,科室管理人员、护士长等需要根据《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制定符合外科换药室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展开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2)对环境的管理。相关学者认为,换药室的环境问题是诱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例如,在每天的6点、12点对换药室进行30min的紫外线消毒,在消毒之后,开窗通风2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注意室内布局,合理划分污染区、清洁区等。(3)对人员的管理。定期开展护科室教育工作,总结本阶段科室换药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开展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求全体人员在工作中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进入换药室时要保证穿戴整洁、工作前吸收、带好口罩等。(4)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引入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并能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相关政策要求,定期抽样检测换药室环境,并针对其中的问题项目进行持续的改进,达到提高外科换药室护理质量的目的。
我单位在工作中,将护理安全管理理念应用到外科换药室感染处理中,收到良好临床效果。从表1的相关资料可发现,在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后,我单位外科换药科室出现院内感染的现象明显改善,与管理前相比,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安全管理在外科换药室院内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丽萍.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外科换药室中的效果观察[J].医疗装备,2015,08:184.
[2]何柽.加强骨伤科病房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02:111-112.
[3]付春华.外科换药室集中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5:90-91.
[4]邓乃梅.医院高危科室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廖冬梅.护理风险管理在骨伤科门诊换药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08:287-288.
论文作者:韩天鹤,王莉,王星,燕玲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外科论文; 院内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统计学论文; 护士长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