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宋喜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宋喜军

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大亮村钓鱼小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压力,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总结经验,明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学习需求,逐步完善教学模式,使之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语文知识的教授与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决定着学生文学素养能否有效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要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尽可能使得教学模式更加契合新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进而为其日后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接下来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运用多媒体,打造多元化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加强调灌输式教学法的应用,讲究自身的绝对权威,这一教学环境下,学生将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提高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尤为不利。基于此,建议语文教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打造多元化语文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全身心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此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新课改思维融于课堂,还需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环节,使两者实现有效衔接,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尤为必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与探究相关语文知识,还能产生学习乐趣,意识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在多元化的课堂氛围下高效学习、稳步成长[1]。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材中内容,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资料,例如,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将涉及恐龙的认识相关课程,此时,语文教师即可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生动的恐龙视频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料时,将全身心的投入,他们被各异的恐龙形态所吸引,进而产生了学习兴趣,最终将全面融入到课文意境中。这一视频资料的呈现方式,将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灵活、生动且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其主动探讨的习惯,对于日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来讲将是良好的铺垫[2]。

二、构筑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环境

良好的、轻松的、愉悦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学习质量的提高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将更加强劲,逐步产生学习兴趣,最终将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符合小学生爱玩好动的性格特点,更加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建议教师构筑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有效平台,以此为支撑,学生必然将全面参与到情境活动中,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产生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教师可以事先找寻相关的电视台故事,日后以此为基础,创设故事情境,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将会快速进入情境,并全神贯注的思考、听讲。随着故事讲解进度的推进,教师还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一边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一边讲解相关的字词句,讲解其中的生词释义,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将会体会角色扮演的乐趣,同时,也了解了与故事相关的生词、生字等,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来讲将是巨大的推动力[3]。

三、构筑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前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学习过程更具动力,那么,就要强化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个性上的差异,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在师生情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更加积极主动,给予学生以更多的尊重,并且学会运用鼓励的词汇,激励学生高效学习,相反的教师应避免过度批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虽说个性较为活泼,但是,他们的自尊心却较强,如若教师给以严厉批评,那么,此时学生将会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不愿与教师沟通,不利于和谐师生情感的构筑[4]。

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动力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小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则要扮演引导者角色,主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方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责意识,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掘其内在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将活动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5]。

如,语文教师在教授生词生字时,即可事先设计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教材中的生词生字等信息,而后引导学生圈出相关的字词,通过这一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始终充满信心的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学生则会积极主动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识字并认字,提高识字效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更具信心。以上活动的组织将会逐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学生也将意识到语文知识学习的乐趣,进而全面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本文所作分析可为有关的小学语文教师带来借鉴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逐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高效学习、快速成长,以上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利用学生的发展,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散文百家(下),2019,15(12):82.

[2]周大刚.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的方法[J].语文课内外,2019,29(35):359.

[3]万胜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J].语文课内外,2019,18(1):87.

[4]孙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语文课内外,2019,24(36):20.

[5]陆志才.以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动力的探讨[J].课外语文(上),2019,29(12):79-80.

论文作者:宋喜军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宋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