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力西现象”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现象论文,德力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力西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发展起来的,应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老话。1984年,在浙江温州乐清县柳市镇一条破旧的小巷里,8个农民,集资5万元,办起了求精开关厂。3年后,这家“作坊”式的工厂领到了国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第一个生产许可证;1992年,这家初具规模的工厂成为中外合资温州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1996年,发展成一家全国无区域性企业集团,并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性乡镇企业集团”和“国家大型乡镇企业”。现在已发展到一个拥有70多家企业、跨国经营、多种所有制并存、年产值达26亿元的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德力西依靠的是蕴藏在群众中间的创造力,并因此被称作“德力西现象”。年轻的德力西创始人胡成中说,德力西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这样的方式“投入最少、成本最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
在“否定”中的创新
德力西和大多数温州民营企业的崛起,推动了地方经济,并由此产生了一种不依赖国家投资进行发展的“温州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是以血缘、地缘、情缘为纽带的投资合作;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弊端也愈加明显。原先行之有效的家族式管理不再适应现代企业的运作;以产品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经营模式、以仿制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胡成中觉得,过去的经营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要继续发展,就面临着对自己和德力西过去一些非理性成分的“否定”。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创新正是这样一种自我否定的过程。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常常要打破原有的“模式”。胡成中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德力西是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还要通过创新来取得新的发展。”德力西从产权制度的变革、管理制度的创新、经营方式的转变、营销模式的整合、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文化的提升,进行不断的创新和系统的创新;把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从过去的以生产加工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经营方式向品牌经营和资本经营方式转变,向综合经营模式发展,在组建企业集团的同时,打破所有制界限,跳出温州,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资本重组。1999年,德力西参与国企改革,整体并购拥有1200多名在职职工、近千名退休职工的杭州西子集团,半年就扭亏为盈,实现了民营与国有混合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创新中实现跨越
德力西曾经与温州的其他民营企业一样,走过了一条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核心的商品流通方式。这种方式也曾经使德力西拥有过自己的辉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规范和企业集团的崛起,这种方式已经风光不再了。
德力西审时度势,实施“品牌营销”和“网络营销”的发展战略,并以品牌和资本为纽带,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构筑了600多家营销点组成的庞大网络,把德力西品牌推向全国。同时,又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不到5年累计投入3亿元,构建了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体系,在民营企业中领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德力西现代化的大楼里,陈列着德力西自主开发的高新科技产品。模具开发已经实现了电脑化、无纸化,引进了三维设计手段,自行设计开发了80多条自动化、半自动化或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企业产品也由传统大众型向智能化、电子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每年的新品产值率达到35%以上;并成为同行业唯一获得ISO9001和ISO14001双认证的企业。15年来,德力西的资产从5万元增加到11亿元,增长了2.2万倍;厂房面积从100多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员工从8人增加到1万多人;从单一产业发展到温州柳市生产低压电器、上海生产成套电器、杭州生产仪表电器的产业链;从单一产品发展到300多个系列2万多个规格的产业体系,几乎囊括了市场对电气工程产品的需求;产值从1万元上升到26亿元;出口创汇从零到去年的2200多万美元;“德力西”从不知名到省级著名商标直至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以德力西为代表的温州民营企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特征了。他们的舞台不仅是全国,而且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德力西创造了以观念创新为核心、以理性管理为基础、以网络营销为依托、以规模效益求发展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把创新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1993年4月,德力西在当地的新经济组织中率先建立了党支部。支年,德力西又正式成立了集团党委,积极探索党组织在新经济组织中的作用,这成为德力西进行管理创新的一项重大内容。
在德力西,党组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面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胡成中意识到,文明的内涵不在于财富的简单堆积;没有充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德力西”或者“新温州模式”就不能算是一种完整的文明。在新经济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和内在的需要。德力西的各级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领导工、青、妇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企业发展的活动,通过工会代表员工与企业集体签订全员劳动合同制,促使企业对职工福利作出详尽规定,从而加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德力西依靠党组织,创办了党政学校,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各类思想政治和技术技能培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素质;仅去年一年,公司员工就提出近千条合理化建议,其中被集团采纳500多条,出现了一大批“金牌员工”、“优秀生产标兵”、“技术创新能手”、“三八红旗手”等等,影响了企业的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等涉及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走进德力西,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清洁就是质量,质量就是生命。”“每个员工都代表德力西。”等等,用以构成完整的企业文化。事实证明,先进的生产力往往可以产生先进的企业文化;而先进的文化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在德力西,企业文化被视作一种管理手段,不再单纯依靠利益驱动被动式管理,更注重通过营造“亲和”、“凝聚”的企业文化氛围来达到主动管理。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德力西人才储备不足、人力资源短缺成为突出的矛盾。在集团实施的“人本战略”中,党组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积极推荐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进入中高级管理层。如今,在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党员占到了2/3。党组织还协助集团董事局推行“经理助理制”,建立了人才储备库;通过“内培外引”,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决策层和操作层人才断档的矛盾。但是,德力西的党组织也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出发,充分尊重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参与公司事务;发挥党员的智慧,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既保证企业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又注重推动落实董事局的管理决策。
近5年来,德力西不仅创造了近10亿元的利税,还为扶贫、救灾和希望工程等社会福利事业捐助了近千万元;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还通过给项目、给技术,并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扶持了近百家企业,其中有的企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胡成中说:“致富思源,对德力西来说,就是德报社会、德报人类;富而思进,就是力创未来。这正是我们的理念。”
标签:德力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