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1]2003年在《传统场镇的肌理分析与整合思考》文中提出重庆地区的传统场镇是该地区人民世代生息繁衍的物质载体,同时它也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场镇片段的交织迭加形成了现存的肌理特征,它记载了场镇的兴衰历程。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原有肌理被割断,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也因此而丧失。如何延续肌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场镇空间,恢复居民对传统场镇的认同感,己成为传统场镇面临的突出问题。 本文以传统场镇肌理的现状构成为研究对象,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条轴线层层展开,剖析构成场镇肌理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归纳出本地区场镇肌理的现状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通过相应的措施对场镇物质环境,特别是深层的文化内涵加以整合以促进传统场镇的全面复兴。 全文大致可从叁个部分来论述: 第一部分对影响传统场镇肌理构成的大环境进行分析,即第2章。文章先对影响场镇物质空间环境的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阐述,再归纳出和肌理有密切联系的场镇总体空间形态特征,二者构成影响肌理形成的空间背景。 第二部分由第3、4章组成。在第3章,从场镇建筑构成、街巷构成、街区构成等居住形态构成的几个主要物质环境方面入手,以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它们不同时期的构成和社会功能、互动关系等,从而对于肌理形成有直接联系的场镇居住形态有清晰的认识,最终提炼出重庆地区传统场镇肌理的地域特色。第4章将结合笔者实际调研资料以江津塘河镇为例,进一步说明场镇肌理的构成特征。 第叁部分即第5章,根据以上对肌理的研究和笔者查阅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整合的资料提出再现传统场镇活力的整合思想和方法措施
刘宇[2]2017年在《基于类型学中“集体记忆”的旧城更新研究》文中提出L·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将城市定义为“人们记忆的场所”,“集体记忆”是赋予城市物质形态历史内涵、形成城市场所精神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城市的记忆内核消亡,只留下包裹着历史物质表皮的现代消费空间,场所精神将何处安放?国内旧城更新始于上世纪中段,从粗放的大拆大建,到渐进式更新阶段,从对旧城信息“覆盖式”的发展,到“假古董”街区的盛行,现有的物质更新方法仍在持续不断地造成旧城区历史内核的消亡,探寻出一种针对旧城区“历史记忆”及“场所内核”复兴的形态更新方法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课题从四个方面对基于类型学中“集体记忆”的旧城更新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旧城改造更新及国内外相关理论发展的背景,通过综述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及意义,提出基于类型学中“集体记忆”概念的旧城更新策略研究主题,拟将其运用于旧城区的物质形态更新中,并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做出论述。随后论文对类型学操作与“集体记忆”的相关内涵进行阐述,从类型学的城市意义、城市实践方式等方面出发,将类型学作为“集体记忆”物质形态转化的手段;通过分析,得出“集体记忆”的类型学操作对象为城市记忆原型(同类物),提出针对“集体记忆”原型的类型学类推方法;最后,通过对国内旧城更新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国内旧城背景的“集体记忆”应用策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与适应性。第叁章通过对克里尔、罗西及莫奈欧的城市类型学思想的研究,总结出针对城市“集体记忆”原型的类推方法:克里尔的“历史图式类推法”、罗西的“同构类推法”以及莫奈欧的“场所类推法”。历史图式类推法强调对城市空间记忆的恢复,同构类推法对统一城市形态文脉更适用,而场所类推法则侧重于单体建筑中的符号重构以形成新的场所精神,这叁种类推法与旧城空间更新、旧城形态控制与特定建筑设计相互关联。在国内旧城特有的“集体记忆”运用语境下,叁种类推法在旧城更新的叁个层级各有侧重、相互交叉,具有形成“集体记忆”类型学的旧城形态更新方法论的潜力,以此帮助实现旧城记忆的复兴,重建旧城空间场所精神。论文第四部分为实践运用,包括鲁祖庙片区的“集体记忆”研究与“集体记忆”类推方法在鲁祖庙片区更新中的运用。首先通过对鲁祖庙片区历史变迁与基础现状研究,得出旧城区基本状况与历史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旧城“集体记忆”要素进行溯源,确定片区的记忆原型提取对象与范围——重庆渝中区历史形态及巴渝地区传统城镇的物质形态。在此基础上,以建立鲁祖庙片区特色的旧城发展规划为前提,从旧城空间更新、旧城形态控制及单体建筑(构筑物)设计叁个层面,运用叁种类推方法对鲁祖庙片区的“集体记忆”进行重新演绎与还原,完成鲁祖庙片区的物质形态更新,重建其场所精神。本研究通过详实的理论历史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实践,对基于类型学中“集体记忆”旧城更新的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总结,确立其在旧成形态更新中复原记忆及文脉的实践意义,并对其实际运用价值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孙凌[3]2010年在《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江南水乡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针对褒贬不一的情况;本文研究了江南水乡的自然因素、地域文化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继而研究生活形态与空间形态间的关系,由此形成了由意识形态到生活形态,再到空间形态的思维逻辑,同时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角度对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传统和现代空间形态的特征,以图总结在现有的物质条件和生活行为方式的条件下,依然具有保留价值的元素,提出水乡形态应当延续的方面,由此在理论上达到由宏观到微观、在实践上达到由微观到宏观的提升。
凌陵[4]2008年在《临江古镇的风貌保护与恢复》文中研究指明临江古镇是人类聚落的宝贵文化遗产,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古镇的历史风貌保护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传统古镇甚至濒临消亡。为了古镇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如何去保护这些具有传统文化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刻不容缓的问题。文章首先对临江古镇生长发展规律作了分析,深入研究了临江古镇的平面布局、空间布局与水系环境的关系,通过对临江古镇的环境景观、街巷空间、节点空间、材质、色彩等风貌要素的表征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临江古镇风貌的基本特征。本文重点选取川西典型的临江古镇黄龙溪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黄龙溪古镇的风貌现状和风貌保护与恢复意向的调查,对黄龙溪古镇风貌保护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原因,提出保护与恢复黄龙溪临江古镇风貌的思路、目标和内容。最后针对黄龙溪古镇的风貌特点提出具体的保护与恢复措施,确保传统文化、历史脉络的延续。论文旨在以黄龙溪古镇为例,探索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的现实方法和有效途径,为临江古镇风貌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戴彦[5]2003年在《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赵万民教授主持的《巴渝地区古镇人居环境研究》之子课题——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巴渝古镇聚居形态的原理概述。笔者首先对聚居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巴渝古镇聚居形态的概念、分类、要素构成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论文就古镇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为巴渝古镇聚居形态的构成机制研究。论文先详细阐述了巴渝古镇聚居形态构成的基本特点,接着对聚居形态的静态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对聚居形态的动态演进展开探讨;最后将巴渝古镇的聚居形态构成与国内其他地域有代表性的古镇类型列表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古镇聚居形态构成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第叁部分为巴渝古镇聚居形态的风貌特色研究。此章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从线状空间、节点空间、街区形态和城镇边沿等四个层面分析古镇聚居形态的肌理组成;其二是对古镇环境景观进行分析,先归纳景观的总体格局与特征,然后从山地、水系、城镇叁个方面分析各自特色。第四部分为对古镇聚居形态的整合思考与探索。论文先对巴渝古镇聚居形态进行现状评析,初步提出古镇聚居形态的整合思维,然后就整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对整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根据笔者的体会,提出对古镇聚居形态进行渐进式的分区整合思想。第五部分为古镇聚居形态整合的典例研究。此部分是文章的结尾部分,主要是以酉阳龚滩古镇的解放街片区和龙潭古镇的吴家院子街区作为分析实例,从核心区的保护、过渡区的协调、边缘区的重构叁个方面详细介绍古镇聚居形态整合理论的实际运用。
王安[6]2004年在《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设计初探》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城市化浪潮随之兴起。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从集中化转向分散化的今天,国情却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应该是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而当前川渝丘陵地区的集镇却大多水平低、规模小、功能弱、质量差,严重阻碍了大、中、小城市与集镇体系的形成,制约了川渝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探索集镇建筑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道路已是当务之急。 集镇建筑的主要对象是其居住建筑。但川渝丘陵地区集镇居住建筑的建设中却存在大量的问题,当前的集镇建设正处于有机秩序被严重破坏、缺乏活力的状态。因此针对其问题的根源——生长性被破坏,本文立足于传统的启示和当代的借鉴,根据当前川渝丘陵地区的客观条件,运用系统论、有机时空观等思想,提出了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的建设机制和设计策略。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川渝丘陵地区的集镇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回顾了传统集镇生长发展的历史沿革,提出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当前集镇及其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都可归结到其发展缺乏活力、有机秩序被打乱、生长性被破坏。 第二部分是适宜生长概念的提出。本文论述了传统集镇的整体思维、因循自然的渐进生长方式、基于原型的生长特点以及生长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人本思想,并借鉴了当代的一些理论和建筑实践。结合当代系统论与有机时空观,指出集镇应被视为一个不断自我更新发展的有机体,它也应当适应“生长”这一客观自然规律。 第叁部分为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建设机制。建设机制的调适包括了政府职能的调整、规划方法的更新、建造方式的选择以及强化经济的支撑等内容,为集镇居住建筑建设对生长规律的适应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设计策略。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生长型集镇居住建筑的设计原则;阐述了集镇居民变化的居住需求;再以变迁着的居住需求作为主要设计依据,初步探讨了居住空间的演进方法,将“时间”的演化与“空间”的演进联系起来,从建筑形制、结构体系、技术手段、地方材料等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本文还阐述了建筑师指导下的居民参与设计方式以及一些适宜的技术手段支撑,以进一步完善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实施策略。
陈蔚, 胡斌[7]2011年在《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湖广填川"大移民,既改变了区域社会人口构成基础,也形成了地区独特的以各籍移民团体为主体的基层民间社会组织管理结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移民会馆的大量出现。与其它地区比较,四川地区移民会馆不仅"数量大、分布广、类型多",作为国家政治控制力量在基层社会的延伸,经济交往和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器和民间文化娱乐生活和宗教生活的物质载体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在清中期以来四川城镇复兴以及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地方志书的梳理和广泛的田野调查,它成为完整理解四川地区传统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特征的重要途径和文化图解。
余翰武[8]2006年在《传统集镇商业空间形态解析》文中提出湖南省地形多样,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物质形态及其商业模式的多样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主要的欠发达地区,分布在其中的众多集镇,有许多保存较好的传统商业街道和商业建筑,成为湖南经济、文化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人文景观。这些传统集镇多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遗物,是湘西地区的一段重要的历史积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城”自产生以来,即与“市”密不可分。由于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商品生产不断提高,促进了“市”的兴旺繁荣。而“市”的逐步发达则推动着“城”的扩展,“城”的扩展,又带动“市”的不断更新。古语云:因人成市,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商贸。商业行为作为最有活力的一种人类行为,是保证集镇活力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商业空间作为集镇居民的社会交往与对话的场所之一,使人们感受到自身的社会存在,有助于社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本文对湘西集镇商业街道和商业建筑形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次的探讨,把人置于集镇真实的商业空间之中体会其形态特征及物质载体。并从“空间一行为一心理”的关系出发,对传统商业活动的方式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传统集镇的商业空间的固有特征和空间内质。 街道构成了商业空间的骨架,商业建筑是体系中的血肉,和各类商业活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空间体系,并按时空秩序逐渐展开,铺叙商业生活的丰富场景。商业街道以各种不同的尺度呈现为一种线性的流动形态,交通是其主要职能,但不是存在的必然,其重要性在于很大程度上约定了商业生活的空间秩序,与商业建筑一起塑造了场所空间的性格,构筑了一个生动亢奋的公共活动领域,共同承载了各种丰富多样社会生活和内涵。
黄雪华[9]2016年在《广佛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珠叁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空间迅速扩张,乡村聚落也不断受到冲击,急需研究和解决聚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广佛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为具体研究对象,选取西樵镇1964年、1972年、1978年、1993年、2003年、2015年这六个时间节点,分析该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在动态时空中的演变发展,通过购买卫星影像数据(分辨率2-6m),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将西樵镇不同时间节点的乡村聚落形态进行矢量化分析,计算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并分析说明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发展,构建内、外源驱动力和阻力的叁力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形态上,根据乡村聚落在空间的不同表现,可将聚落空间形态分为:线-网状聚落、块状聚落、面状聚落、散点状聚落、树枝状聚落五大类型。(2)在景观格局演变上,西樵镇整体的乡村聚落演变发展情况是:1964年至1978年,乡村聚落发展十分缓慢,主要集中在镇中心区,山区几乎没有变化;1978年至2015年乡村聚落发展快速,聚落空间形态有着显着变化,聚落数量、聚落面积大幅度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密度增加,说明聚落的发展较为集中,聚落在空间上以向外扩张生长、相互融合的发展为主,聚落形态向着规则化方向发展。总的来说,1964年至1978年,聚落发展缓慢;1978年至2015年,聚落向外扩张生长,小聚落发展成中聚落,中小聚落逐渐生长融合,在低丘陵区形成面状聚落、块状聚落,在河岸区则形成线性聚落,镇中心区城镇化程度高,聚落连片成区,其形状、轮廓向规则化方向发展。(3)在叁力驱动机制上,内外源驱动力的主要作用因素是人口数量、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从时间分布上看,1964年至1978年期间,内源驱动力起主导作用,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乡村聚落发展缓慢;1978年至1993年期间,内源驱动力起主导作用,外源驱动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乡村聚落发展快速;1993至2015年,外源驱动力起主导作用,乡村聚落发展快速,聚落向外扩张生长。自然阻力长期作用于整个演变过程,聚落的发展总是优先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矢量化和定量化研究分析西樵镇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并总结其发展规律,对乡村聚落演变及发展有着重要的利益,能对乡村聚落空间领域在动态研究与研究区域上做出重要补充,也能为广佛地区,乃至珠叁角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聚落空间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 传统场镇的肌理分析与整合思考[D]. 周宁. 重庆大学. 2003
[2]. 基于类型学中“集体记忆”的旧城更新研究[D]. 刘宇. 重庆大学. 2017
[3]. 江南水乡城镇空间形态研究[D]. 孙凌. 浙江大学. 2010
[4]. 临江古镇的风貌保护与恢复[D]. 凌陵.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5]. 巴渝古镇聚居形态及其整合研究[D]. 戴彦. 重庆大学. 2003
[6]. 适宜生长的集镇居住建筑设计初探[D]. 王安. 重庆大学. 2004
[7]. 明清“湖广填川”移民会馆与清代四川城镇聚落结构演变的人类学研究[C]. 陈蔚, 胡斌.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 2011
[8]. 传统集镇商业空间形态解析[D]. 余翰武. 昆明理工大学. 2006
[9]. 广佛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黄雪华.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