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也是本世纪末几种热门的教育观_教育论文

适应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也是本世纪末几种热门的教育观_教育论文

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兼评世纪末几种热点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几种论文,世纪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育(结果)超越性是教育适应性的结果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2版, 海南出版社1997.7)可见教育活动是适应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而开展的,不是教育自我需求的结果。

持教育超越论者提出,适应性教育要向超越性教育转变。在超越论者看来,适应性的教育就是保守性的教育,适应性和保守性的教育现在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功能性危机。强调教育根本功能和本质目的应当建立在超越目的之上,高呼教育就是要进行“改造”、“创新”、“超越”。并认为,超越性教育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性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来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于现实。因而,教育应将适应作为手段,而将超越作为目的。

持教育适应论者则认为,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教育的适应性使然,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适应”并不是超越论者所认为的那样简单、消极和保守的,它有丰富的内涵,应该对此进行辩证的认识。“适应”包括作为对存在的“再生”、“复制”的适应,即“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即“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即“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即“前瞻性适应”。因为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所以说,人类的整部教育发展史,就是教育“适应——不适应——在新基础上适应——新的不适应——又在更新的基础上适应”的历史。适应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教育的职责便是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从而增强人对客观必然性的把握,减少人在实践中的盲目性。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在教育过程中以适应为起点交互发生作用。教育的任务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人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可见这适应与超越在根本意义上是不可分的,辩证统一的。

教育超越论者全盘否定教育适应论,指出教育适应论已受到新时代的历史和教育实践的众多质疑和问题。因此,教育适应论应由教育超越论取代,适应性教育要向超越性教育转变。教育适应论认为教育超越论在对“适应”教条理解的基础上,持理想主义态度,构想了一种应然的教育,它与实然的现实教育毕竟有相当距离。适应和超越是辩证统一的,适应是对业已完成的超越的适应,超越是为了达到新的水平的适应。正如教育超越论者批评的,解放后在我国“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要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适应,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此相应,教育理论研究当然也是以“适应”为已任——对政策条文、经济事实等不加批判地阐释或描述,致使我国教育无能为力。我们不否认,解放后我国教育一直受制于政治(政府)的导向,致使教育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这并不是教育适应论的错误,而是对“适应”教条理解和教条运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从教育的过程来谈教育的适应性。

教育超越论者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这种传与授,使它所培养的人,能够把已有的一切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工具与手段,去改造和发展现存的世界、现存的社会(其中也包括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现存的自我。为此,教育的着重点不在于使人‘授受’、‘适应’已有的,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这些话初看似乎很合理,但只要我们对教育过程作实际的分析,就很容易发现教育只能赋于人以现实的规定性,教育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所能做的是通过传授现有的知识(包括人类关于创造的知识),使受教育者成为现实的社会人,至于人的创造、创新、超越能力则是受教育者个人运用所学知识的结果。这是因为接受完全相同教育的人,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会有天壤之别。由于受先天因素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某个或某些素质要素方面,人与人之间必定存在差异。特别是经过素质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形成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以后,这种差异性会更加凸显出来。即出现类似化学分子结构中的“同分异构”现象,由此也从素质结构上体现出人的个性特征。这里“同分”相当于教育传授给每位个体的知识,“异构”则是个体对知识重组的结果。就是说,教育过程不是创新、创造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讲,如果某人接受过的教育很少(科盲),则不会具有创造、创新能力。可见,教育是创新、创造能力形成的充分条件。综上述,教育(结果)超越性是教育适应性的结果,在教育过程之外产生。所以说,教育本身不具有超越性,教育却能创造超越性。

二、教育(准)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

教育本体论认为,改革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首先要实现从传统的教育“适应论”向教育“本体论”的转变,确立教育的本体地位。综合本体论的观点,可概括如下:教育同任何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本体性存在,教育不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的社会现象,而是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社会现象。这是因为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教育是社会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生物学来看,人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有思维和语言能力,这些是教育得以展开的生理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有教育的需要——接受教育和教育他人的需要;从人类文化学来看,教育是人类发展和完善的基本过程。因此,强调教育的目的或功能不是为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服务,而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其核心是主张教育对于发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教育首先要满足受教育者即学生的需要,并要围绕学生来组织所有的教育活动。教育“本体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从指导思想上反思,我们过多重视从教育与外部的关系来阐述教育的规律、功能与作用,过分强调教育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研究和把握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比较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和效益性,而忽视教育的理想性和自我完善;比较注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对物的诸要素的价值和功能,而忽视教育在人的本质、精神、灵魂塑造上的价值和功能。认为教育中人的价值乃是教育的本体价值,教育的其他所有价值都是在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离开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育不仅丧失了其本质特征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他价值也无从实现。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只看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派生价值,极少关注教育对人自身发展的本体价值。反映在教育功能上,只是空谈教育的社会功能,而遗忘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根本——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适应论认为,教育事业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则产生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教育的内容、制度和水平等等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换种说法,教育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来决定的,教育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教育“本体论”来看,就会局限于从教育本身思考教育,失去教育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根本方向。教育从其内容来看,属于社会的精神生活,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为一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服务。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来看,教育不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社会现象,不是社会生活的本体。

教育适应论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价值,教育本体论强调教育对人的价值,这两种观点都强调了教育的一种价值而轻视另一种价值。事实上,教育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价值,这两种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教育通过发挥人的价值来推社会的发展,实现其社会价值,所以说教育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这是因为,透过20世纪最后20多年中国文化变迁和教育变革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到,教育的变革只有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变革同步进行,才能取得成功。教育是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与其它子系统发生关系的,孤立地变革教育,并希望通过教育的变革来改造社会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教育对社会经济体系来说是从属的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就不可能起反作用,即使它不在整个复杂的结构上起作用,它至少也可以在这个或那个特殊方面起作用。”综上述,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始终是社会的教育,是为社会和人的发展服务的,教育自身的(准)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

三、教育主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前提

“教育主体论”是指运用哲学的观点、方法,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不同的层面探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观点、理论。教育学界之所以关注教育的主体问题,既是改革实践给人类自身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影响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是以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为前提的,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向教育提出的重大问题是,而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教育不能不关怀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提高。所谓教育的主体性,就是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涉及师生双方,而重点在于后者。作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必须遵循人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问题被人们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认为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是教育的本质所在,这决定了人的问题是教育的中心问题。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也就是说,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教育处于一种中介转化的地位,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能为已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在此基础上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在“教育主体论”者看来,人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满足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教育适合论”并不像“教育主体论”批评的那样——对人的价值和地位问题重视不够,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并过分注重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当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味以牺牲育人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需要,导致教育“目中无人”,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盲目地急功近利地跟在社会要求的后面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教育适应论”不仅强调教育适应社会,也强调教育适应人的发展,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展看作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把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看作教育的中心主题或最高目的,把追求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看作教育的最高理想或终极关怀。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进步是互动的、互为因果的同一过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唤起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同样,每一次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也都反过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我们没有理由用教育的个人价值去排斥教育的社会价值。

“教育主体论”作为对我国教育实践和理论中“见物不见人”现象的纠偏,使教育科学研究的视角从更多地关注教育外部转向更多地关注教育内部及人自身,这是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但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并把人置于教育和社会之上,是有其偏颇之处的。历史上这种教育思想往往以教育革命的旗帜出现,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论”、洛克的“绅士教育”、卢梭的“新人教育”、裴斯泰洛齐的“单子预定和谐论”、第斯多惠的“自动性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以及前苏联方兴未艾的“合作教育学”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学”中,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这种教育思想致力于理想教育图景的描绘,颇能给人以一些新的启发。其不科学之处在于不知不觉地忽视教育的社会功能,说不清社会对教育、社会生活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之所以有其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就是因为它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质言之,教育具有按社会的要求,把人培养成特定的人的功能。教育从本质上说,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而只有当它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时,才能最终实现它的价值。可见,教育是通过培养有主体性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所以说,教育主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前提。

四、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教育适应性的条件

“教育独立论”是围绕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立论的。关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人们通常理解为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它除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有密切联系外,它还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起能动作用。针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只承认政治和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它对国家的重大作用,而忽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贬低其应有作用的现实,“教育独立论”强调在分析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只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来考察,在教育工作中照搬、照套政治、经济的一些作法,对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视而不见,横加干涉。

关于教育相对独立性成立的原因,“教育独立论”认为:教育是永恒事业,教育同人的实际生活需要一样历史悠久;教育可以制约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给予国家、社会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培养人才,这是政治与经济不可取代的;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这是人类培养后代特有的规律。综上述,“教育独立论”推断的教育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

“教育适应论”不否认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既受经济的制约又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与经济在现代社会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因为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后天培养人才,教育效果的滞后性,就决定了教育在与经济的适应过程中要有超前性,即教育先行。但这种超前性是在与经济相适应前提下的超前,而不是脱离经济的超前。“教育独立论”者的教育先行观指在经济落后甚至十分困难的境地是先发展经济还是先发展教育?一般总是主张在经济落后或困难的条件下,也必须勒紧裤带,千方百计地把教育发展起来。“教育适应论”同样对教育先行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只是强调辩证地看待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素质要求及对人才吸收程度的预测结果,有目的地让教育先行一步,使教育满足经济对人才的需要,达到供求平衡状态。而不是盲目地强调教育先行,使教育独立于经济之外发展,以致于教育过度发展或成为无源之水,根本得不到经济的支持。

由于“教育独立论”对教育独立性的教条理解,认为教育独立就是要在事业发展中单独考虑教育发展,而不是依照经济发展中长期需要安排教育的发展。结果必然导致理论界出现“就教育论教育”的理论误区,实践界出现“教育越发达越好”的盲目扩大教育规模,严重脱离经济发展的状况。综上所述,教育的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多的是属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系统问题,涉及到一国的经济、人口、就业等许多教育以外的问题。所以,我们考虑教育发展时,既要考虑教育的内部客观规律对教育的制约,更要考虑影响教育的外部因素对教育的制约。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教育适应性的条件。

五、教育适应论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育适应论”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以培养人为主要职责的子系统,自产生之时起,在促进人的发展和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1世纪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教育的适应性应通过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我国学术界有一种提法,可持续发展分为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三个方面。要保持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要求人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思想和能力。我们知道,在将一种强制的关系转变为一种共有的意识的过程中,教育是可供我们自由支配的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所以说,教育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人们才会有能力去评估并解决他们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见,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只有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才会有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人,进而才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思想和战略。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教育的超前发展、连续发展、协调发展、整体发展和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而由观念转变为具体行为的教育。可见,要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就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形成人与自然和社会相协调的理念。从根本上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于:处理好教育与自然环境,教育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实现教育环境合理、系统和谐、经济高效、行为规范的持续、稳定、健康的综合发展。综上述,教育适应论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教育适应论合理应用于实践的必然结果。所以说,要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教育适应论为指导。没有教育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就没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六、教育适应论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21世纪,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可见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大的发展,关键是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没有人才就无所谓知识;发展知识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如何能尽早尽快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按照“教育适应论”的原理寻求教育与知识经济的契合点呢?大家知道,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具有很高智能和渊博知识,能努力进取,攀登高峰,有所发明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另外,知识经济把教育与经济直接联系起来,知识是经济的核心要求,而教育又是传授知识的产业,知识成为教育和经济之间的中介和纽带。知识既然是经济的基本生产要素,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投入,知识要素对经济发展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就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知识经济投入的知识,要有适用性、先进性、有效性,这就要求教育传授的知识满足经济发展所需求的先进性、有效性、适应性的要求。因此,教育可在思想、观念、机制、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诸多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全面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比如,教育目标要适应知识经济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结构体系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引起的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改革;教育方式和过程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等。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教育,要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到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不仅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资金获得者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教育必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关系,在加强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为此,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创造自由想象和发展自己想法的时空间。比如可以通过改进课堂教学;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倡阅读课外资料;加强实验技能培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开展社会调查和相应的科学研究等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和方法,把发展学生智能的工作,作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教育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收稿日期:1999-01-05

标签:;  ;  ;  ;  ;  ;  ;  ;  ;  

适应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也是本世纪末几种热门的教育观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