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活 伍丽霞 赵艳婷 王小双
(江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529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讨带有人工气道的ICU重症患者留置胃管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3年(A组)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常规留置胃管情况与2014年(B组)患者同等条件下使用评估、镇静、导丝、可视喉镜等方法留置胃管相比较。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从40%提高至89%,辅助工具使用和心血管不良反应减少。结论:使用综合评估、药物镇静,必要时联合导丝,可视喉镜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
【关键词】人工气道;留置胃管;镇静;安全
胃管置入术是ICU护士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带有人工气道下留置胃管有一定的困难。置管失败,不仅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反复插胃管对病人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都是一种冲击,而舒适护理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1],辅助工具的适当使用亦必不可少。下面是本人总结我科临床上对使用评估、药物镇静等综合手段下个性化安全留置胃管的体会,简述如下:
1一般资料 取自2013年1-12月(A组)与2014年1-12月(B组)本科住院病人,两组病人均带有人工气道并需留置胃管。根据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胃管选择、护理团队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胃管的选择12~18号的硅胶胃管或橡胶胃管,管子上均标有刻度。因胃管更换越频繁,机械损伤越严重,感染机会越多。根据病情估计需要超过一周鼻饲者应选择硅胶胃管。硅胶胃管对机体的组织相容性较好,在常温下具有一定的硬度,有利于插管,而在体内时由于体温的作用又可增加柔软性,可减少患者咽喉部的异物感,增加患者的舒适性。
2.2A组按基础护理学的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要求进行插胃管:尽量抬高床头或清醒病人取半坐卧位,讲解配合动作—测量置管长度—润滑胃管前端—送入至10-15cm遇阻时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入所需长度—检验固定。
2.3B组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需留置胃管病人的综合情况,镇静药物的使用与评分标准,导丝的应用技巧,可视喉镜的用物准备与配合,操作要求。
2.3.1评估:①留置气管导管时是否困难,纤支镜或喉镜直视下咽喉气道水肿情况。根据当时情况判断鼻腔是否有阻塞:如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插管困难反复操作会导致咽喉部水肿,一次气管导管置管成功后也是留置胃管的有效时机。②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及合作程度。生命体征不稳定、躁动难以配合的患者留置胃管时会引起明显的心血管反应:血压飙高,心率快,甚至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低、心率慢时不利于使用镇静药物。③颜面是否浮肿,咽喉部反应是否存在,有无恶心呕吐。颜面浮肿的病人咽喉部通常也会肿胀导致通道狭窄。有咽易感症,扁桃体肥大的患者,对异物非常敏感,不易入喉。④再次置管时上一次旳置管情况。前次置管顺利以否对再次置管有指导意义。⑤是否使用镇静药。了解患者对药物的敏感度,安全用药。
2.3.2药物使用及置管时机选择:除深度昏迷(GCS评分3分)外,初留置人工气道的病人由于难以耐受,一般情况下,医嘱会使用镇静药物: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等,根据病人的敏感度单独或联合以微量泵控制使用。镇静用药的个性化、个体化,可大大减少镇静剂的用量[2]。留置胃管时,可调节药物至负荷量,并给予Ramsay镇静评分3-4分时为维持量,此时病人进入睡眠状态,意识敏感性降低,咽喉部松弛,咽喉部抵抗较弱,及时送入胃管,避免使用过多药物剂量。
2.3.3操作方法:抬高床头30-40度或舒适平卧位,操作前对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配合;气管插管病人不能或不愿吞咽唾液分泌物,体位特殊使胃内容物积聚咽喉部[3],因此在插胃管前用气囊测压表测量并调节气管插管的气囊压为25~30cm H2O,吸净气道、声门下及口鼻咽喉分泌物,减少分泌物的误吸。检查监护仪器处于有效监控、呼吸机使用或备用状态,记录相关监控数据,根据医嘱使用镇静药物,调节使用一次负荷量。用湿棉枝清洁上鼻腔,充分润滑胃管至所需长度,操作者由鼻孔缓慢探索送入胃管,动作轻巧,遇阻力时将胃管轻提出少许,再用旋转管道手法感应顺鼻道送入所需长度(需胃肠减压者应再增加5-10cm,使用硅胶胃管时要保证所有侧孔送入胃内,一次性硅胶胃管最末一个侧孔距尖端约10cm,按常规置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注入流质时鼻饲液易反流于咽喉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建议增加胃管插入长度5-10cm,使胃管最末侧孔在胃内,可预防食物经侧孔反流 ),检验固定。每次鼻饲及冲管前均需检测胃管位置,确保胃管在胃内。如患者气道水肿明显,胃管内宜置入美国库派鼻肠管导丝(导丝清洗后浸泡于2%戊二醛30分钟后备用)。美国库派鼻肠管内置导丝长度140cm与一次性硅橡胶胃管和硅胶胃管长度适宜。插管前润滑胃管所需长度,将导丝置入胃管至前顶端,然后固定,从鼻腔置入时避免反复转动导丝以防导丝从胃管前端侧孔穿出;退出导丝时一定要固定好胃管,以免同时被拉出;有些因操作导致的咽喉部水肿,在操作前使用激素类药物或脱水后胃管更容易通过。前两种方法失败,使用可视喉镜直视下将胃管前端送入食道:即将患者的头放平,由一侧鼻腔插入置管待到咽喉部时,在喉镜辅助下,用插管钳在直视下直接将胃管由食管口插入。取出插管钳及喉镜,顺着食管轻轻地将胃管插入胃内(此方法需要医生介入操作较好)。操作结束,根据病情及监控数据调整镇静药物剂量。
2.4评价标准 从鼻腔经鼻孔一次插送至胃内,检验通畅为成功标准。
3.结果(表1)
两种胃管置管方法一次成功比较(例%)
结果显示,种种原因造成传统方法一次插管成功率30%-40%[4],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在合适镇静状态、无机械障碍下留置胃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清醒或躁动状态下留置胃管,导致心率及血压波动明显,甚至脉氧下降。而微量泵控制使用镇静药物时,剂量和患者心血管反应能得到及时反应,并且插胃管时与气道气囊放气与否没有直接关系[5]。有人工气道患者仍有机会在留置胃管时误入气道,挣扎和躁动机会更大。放置胃管时往往导致胃管盘在口腔或从气管套管
与气管壁间空隙进入气管内,最为严重的后果是误入气管和强行插管引起呼吸骤停[6]。
4讨论
4.1置管失败原因分析:
4.1.1患者因紧张恐惧而拒插胃管或配合不当导致置管困难。留置胃管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当胃管通过咽喉部时刺激咽部神经末梢,使患者出现痛苦体验。无论是初次还是再次置管者,均有拒绝置胃管现象。由于人的大脑意识对吞入的非食物有排异心理,又由于咽喉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极为敏感,故患者在清醒或躁动状态下插胃管时,胃管通过咽喉部刺激喉上神经时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流泪,甚至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群紧张等,有时几经失败,更加重上述症状,致使病人恐惧插管,还可致喉肌紧张,痛苦表现更为明显,使胃管置管失败;留置人工气道的病人,胃管入口变窄,同时影响有效的吞咽配合动作;即使是减压气囊,也会对气管内壁有推压作用,使软组织向后间接压迫食管壁,胃管通过时会受到阻力,插入不顺畅。患者的不适症状,同样影响护士的操作情绪。③当病人昏迷不能配合做吞咽动作时,食管处于关闭状态,胃管置入时遇到阻力,胃管会盘曲在口腔中[7]。
4.1.2操作者因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动作粗暴,用力过大,速度过快,因操作遇阻致精神紧张、判断失当等原因反复插管可增加患者恶心、呕吐和鼻咽部黏膜损伤、声带损伤及声门水肿等,甚至出血,诱发感染。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如患者鼻中隔弯曲向左而护士插管
时偏从左侧鼻孔插入,势必造成插管困难等[8]。
4.2ICU镇静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而易唤醒,提高医护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除患者焦虑、激惹甚至谵妄[9]。ICU患者实施镇静可以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患者对其在ICU治疗期间痛苦的记忆,提高护理安全[10]。舒适性镇静,减少护患不协调对抗的机械损伤;同时,在有人工气道和心电监护的情况下,也提高使用镇静诱导的安全性。当微泵控制药物剂量至患者镇静评分3-4分时,患者安静配合,咽喉松弛,胃管通过阻力减少。
4.3操作技巧选择 胃管装置采用盘叠式特别容易弯曲,被插的胃管顶端呈鱼钩样改变,弯曲的胃管容易进入口腔而不能沿咽后壁下行,可采用库派鼻肠管内置导丝辅助。由于带有人工气道,患者不能配合吞咽动作,下颌难以靠近胸骨柄;插管时必须轻巧,顺应而入,遇有阻力,不宜盲插,应查明原因。除鼻腔结构复杂、食道三个生理狭窄(插管至4-6cm、15cm、25cm、40cm处)外,气管导管对鼻腔、咽喉部的压迫、气管套管对食道壁的后推作用、食道及体位造成的不确定因素等的存在,不宜粗暴或强行用力,用戴手套的手推送胃管比用血管钳持送更能感受管道遇到的阻力。传统方法对气管插管病人来说,前倾头可使食管起始狭窄部压迫更甚,胃管本身硬度不能克服气管导管的硬性阻力,稍微移动气管套管或导管刺激气管粘膜,会引起患者呛咳,使置管失败;传统手法轻快插入时,往往由于用力不均造成粘膜损伤或误入气道;镇静状态下,患者安静不躁动,咽喉部放松,护士压力减轻,注意力集中,容易成功。如果经过两次失败,可在医生协助下用可视喉镜直视下插管,增加插管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使用综合评估、药物镇静,必要时联合导丝,可视喉镜等措施能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状态下留置胃管,可满足病人的舒适要求。镇静诱导遗忘痛苦记忆,病人舒适,增加护理安全系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霞.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7:142-142
[2]李新,张岚.程序化镇静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4,6(22):520-521
[3]于素敏.气管插管的病人留置鼻胃管50例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2010,23(8):124
[4]王春英,房君,黄淑群.脑脊液鼻漏机械通气患者经口置胃管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2,17(27):1624-1625
[5]孙四美,夏丽,薛珲.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08: 19-20
[6]宋晓玲.气管切开病人留置胃管方法改进[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2:560
[7]杨丽芬 气管插管病人胃管置入方法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9(43):1120-1121
[8]王丽 置胃管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09,01(4):185
[9]黄人健,李秀华.外科护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54-155
[10]谢春燕,李铮,曾燕转.ICU患者程序化镇静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 2014:5(14) 83-84,87
论文作者:余金活 伍丽霞 赵艳婷 王小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患者论文; 气道论文; 气管论文; 病人论文; 喉镜论文; 药物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6月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