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家庭访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_胡永红

产后家庭访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_胡永红

胡永红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产后访视是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后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产妇、婴儿的各种健康问题。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产后访视方面开展日趋成熟,但国内的产后访视工作、机构、人员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仍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我国产后访视工作基本由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独立开展,访视人员要求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够及时观察处理在家庭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产后访视可以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信心,增强对新生儿的保健护理能力,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1]。

【关键词】产后;家庭访视;前景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052-02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越来越受重视,护理工作开始走出医院,走向社区、家庭,并且不断扩展,延伸。国际组织提出“儿童优先,母亲安全”[2],社区护理发展到今天,妇女、儿童保健早已成为其中的重点,而妇女非凡时期的保健,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产褥期是妇女的一段非凡生理时期,产褥期妇女和新生儿都属于脆弱或高危人群,存在大量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3]。产后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现就产后访视的进行现状与发展作一综述。

一. 产后家庭访视的概念

“家庭访视”的确切概念,国际上并无统一。欧美国家称“家庭访视”是指护理人员和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目的地进行互动,以促进和维持家庭成员的健康[4]。日本称访问看护为护士走向社会、家庭从事照顾病人的工作[5]。中国较普通地称为社区护理,把家庭护理包含在其中即提供护理于个体、家庭或团体,使全民达到健康[6]。产后家庭访视是产妇出院后,由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上门进行访视,主要内容有母婴健康检查,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护理,指导新生儿抚触,并接受咨询,对母婴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

二. 产后家庭访视的发展

在欧美国家,访视护理始出现于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在日本于20 世纪初开始,至20 世纪中叶普及:其发展都与经济社会的步调相一致。我国上世纪60 年代护理开始走人家庭,但由于经济落后,访视护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8]。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背景与欧美、日本访视护理迅速发展时期的情形已基本相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对于发展较快的行业和人群,聘用自己的护理师提供卫生指导,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同时,普通市民也期望享受更温馨和人性化的卫生服务。有些医院开展了家庭“月子”服务,由专业护士进人服务对象家庭,提供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儿教育等方面的指导,受到人们的欢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产后家庭访视作为社区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家庭的认可和欢迎,它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避免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

[10]。

三. 产后家庭访视的现状

(一)访视的主要形式

产后访视工作基本由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独立开展,访视人员要求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能够及时观察处理在家庭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不一定要持有专门的执照。在大型综合医院,产后访视由医生、护士独立完成。

(二)访视的主要内容

(1)对产妇的观察与指导

1. 子宫及恶露:产后一周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扣及宫底,10 日后降至盆腔,腹部检查扣不到。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约4 周-6 周,总量约500m1,性质由血性( 约3 日) 到浆液最后到白色。若恶露色红量多且持久,提示子宫复旧不全; 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等。

2. 外阴:会阴部的轻度撕裂或切口缝合后,正常3 日-5 日愈合,注意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督促产妇用1:5000 高锰酸钾冲洗外阴,每日2 次-3 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3. 乳房: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发生乳房胀痛,可用温热毛巾湿敷并按揉,促使乳汁流畅,乳头皴裂者,涂敷10% 复方安息香酸酊[11]。

4. 饮食: 营养丰富, 有足够的水份和热量,多吃蔬菜,以防便秘,便秘者可用开塞露。

5. 产褥期保健: 产后尽早活动及做保健操;2 周后开始做膝胸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作好计划生育指导,产褥期禁止性交。产后42 天开始采取避孕措施,并带婴儿同去医院作健康检查。

(2)对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

1. 皮肤粘膜和脐带: 观察有无紫绀、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于出生后2 日-3 日出现,5 日-6 日达到高峰,10 日-14 日消退。若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不退或消失后再现,应建议去医院检查以防病理性黄疸。臀及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涂消毒植物油可防尿布疹。口腔齿龈上的黄白色斑点,俗称“马牙”, 属生理现象,不应挑割以免感染。脐带残端于生后3 日-7 日脱落,脐窝潮湿者涂95% 酒精或1% 龙胆紫,每日检查保持清洁干燥。

2. 体重: 出生后2 日-4 日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4 日后开始回升,7 日-10 日恢复到出生体重,若下降过多或回升太晚,应注意查找原因。

3. 喂养与大便: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按需喂养,无需要时,每次哺乳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1 分钟-2 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止吐奶。大便的性状可提示喂养和消化情况,正常为黄色糊状,每日3 次-5 次,消化不良时,次数增多,粪质与水份分开,进食不足时,大便色绿、量少、次数多,孩子哭闹不休;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或带粘液脓性有腥臭,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免疫接种: 是提高婴幼儿机体免疫水平、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应向家属认真宣讲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免疫程序,及早签订计免合同书和建立接种证,并告知具体的接种日期。

(三)访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1)访视的范围狭窄

访视仅限于部分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这与重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有关,致使有的家庭对访视不理解,因此加强产后健康教育力度,告知新生儿家庭产后访视的目的及意义,帮助产妇及家属认清产后家庭访视的重要性。同时,这一因素还受制于我国国情,只有改变现有的医疗保健制度,产后访视范围的扩大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2)访视次数不够

大多访视都只有3 次,不能满足产妇及家属的基础需求,住院期间及3 次访视中所学的产后护理知识远远不能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白清芬[12] 等人提出按需访视一说,提出除常规访视外,按产妇和新生儿需求提供服务,随叫随到,同时设两部电话,及时针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治疗。

(3)专业访视人员不稳定目前,从事产后家庭访视者多是各妇幼保健院或是各大综合医院自行组织护士进行。从罗湖区的调查[13] 看,有一半访视工作人员是30 岁以下者,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大多数对社区护理特点及护理模式不是很清楚,且文化程度和经验差异明显。而社区护理以多学科护理知识为基础,要求社区护士应具备较全面的护理技术和应付能力。有医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访视员打破传统模式招聘;从政治及业务素质人手培训;实行激励机制予以巩固等,逐渐缩小了访视人员的差距及供与求的差距[14]]。

(4)缺乏相应的护理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产后家庭访视没有统一的规划、组织模式以协调处理访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规范访视内容及评定访视成果。目前有些省市如深圳市已拟有相应的产后访视工作规范,这为建立产后家庭访视工作规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 产后家庭访视的发展前景

(一)健全访视体系

有必要建立一个医院同社区相结合的访视网,以利于对分辖区进行访视,医院所属辖区内的访视对象由医院进行访视,有效减少了访视过程中的认知时间;将居住离医院相隔远的访视对象交由社区进行访视,可减少浪费在路途中的时间。访视中的所有行为由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统一协调、管理,拟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工作规范、访视费用等章程。

(二)提升人员素质

同时要提升访视人员的素质,进行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培训,不仅包括妇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童保健学、妇女保健学等,而且还应具有妇幼心理学、妇幼营养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还要抓好在岗培训,加强继续教育,组织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以法规的形式确认产后访视护理中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行业行为。建立访视护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文书记录制度、携带物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通过环节控制提高护理质量。

(四)充分借鉴发达国家访视护理的成熟经验

国外访视护理工作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和成熟的经验。尽管各国具体情况不同,但在工作范围、运作方式等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对于推动我国产后访视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总结

我国家庭访视工作开展较迟,有关的人员培训工作更是处于摸索、探讨、借鉴阶段,许多高等医学院的护理系在社区护理、访视护理专业仍然是空白,现今开展的一些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大部分是经验型,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网络化。访视护理是护理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它是社会发展、科技腾飞以及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产物,是促进健康、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访视护理工作在我国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而作为家庭访视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产后访视护理也必将在新时期内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妙仪,王云霞,赵月仙. 护理督导在社区产后访视中的作用. 护理研究,2006,20(6):1576-1577.

[2] 张松玲,李桂娟,文希峰. 产后家庭访视及护理服务. 南方护理学,2000,8(2):35.

[3] 袁蜀豫,陈伟卿,张艳. 产褥期母婴健康需求调查与跟踪服务.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0):95-96.

[4] 马风岐. 英汉护理辞典[M]. 台湾护理学会,1996,3(1):128.

[5] 尹雪梅. 日本访视护理与康复[J].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11):503.

[6] 朱专文. 社区护理现状与发展[J]. 天津护理杂志,1997,5(2):82.

[7] 姜蕾. 在社区开展产后访视保障母婴安全[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2,5(6):477.

[8] 袁魁昌. 家庭访视护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护理学杂志,2008,23(1):76.

[9] 蔡海鸥, 陆廷仁. 深入认识社区康复作用[J]. 中国康复,2003,18(5):323.

[10] 梁晓晖. 美国社区医院的产后护理访视[[J]. 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 (11):497.

[11] 兰凌. 产后家庭访视与护理. 青海医药杂志,2002,32(1):53.

[12] 白清芬,胡爱平,张振芹. 按需访视对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94.

[13] 曾红燕,陈晓红,刘保华. 关于对深圳市罗湖区社区产后访视人员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社区医师,2004,6(15):75-77.

[14]] 邱海燕,蒋红梅. 我国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现状及发展前景[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1):110.

作者简介:

胡永红,女,1973 年3 月出生,山东烟台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历,现为学校校医。

论文作者:胡永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产后家庭访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论文_胡永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