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例颈椎病DR成像分析论文_李学章

(山东省烟台福山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烟台265500)

【摘 要】目的 探讨颈椎病变在不同年龄(≤50周岁)及性别的人群中DR 影像上各种表现以及其发生的几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4--2016年我院1223例颈椎病患者所有的DR信息,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体及椎小关节的增生硬化,椎间隙、椎间孔的改变以及周围韧带主要是项韧带有无钙化等。结果 颈椎病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成正相关;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在X线表现上尤为常见。结论 经过统计对比发现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女性的发病概率高于男性。

【关键词】颈椎病 DR成像 数据分析 病因及预防

1 临床资料

回顾我院2014--2016年颈椎DR摄片检查1223例,其中男性536例,女性687例,年龄≤50周岁,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其中颈椎先天性疾患及外伤病因除外。

2 检查技术及方法

使用日本东芝500mA DR摄影及众阳影像平台PASS系统,采取站立正、侧、左斜、右斜四个常规位置,必要时加照过屈过伸动态位置。

3 影像分析

通过使用众阳PASS系统,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阅片,对不同年龄患者的DR图像进行处理及分析,观察颈椎在不同位置时X线表现。其中20周岁以下:男18例、女10例;21-30周岁:男115例、女118例;31-40周岁:男66例、女234例;41-50周岁:男237例、女325例。50周岁以上患者不列为统计分析对象。经过统计对比发现≤20周岁患者主要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颈椎小关节紊乱表现次之,其中女性最小年龄为5岁1例,男性为7岁1例,表现为颈椎反曲并椎间隙变窄。同时发现统计患者中不乏无X线阳性表现者。具体结果见表1、2、3。

4讨论

4.1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相应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退变性疾病。

4.2颈椎病的X线诊断要求

4.2.1 颈椎曲度的改变:棘突分离征阳性;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

A.正常所有棘突的长轴延长线应相交[1]。

B.正常颈椎过屈时,上下椎体可错位2-3mm,上椎体在下椎体前,且发生在全部颈椎阶梯状,过伸位时,椎体错位消失[2]。

C.颈椎曲度深度为7-17mm,颈椎弯曲角度<40°则考虑为有病变[3]。

D.根据White、Panjabi测量位移距离与成角的方法,如果位移>3.5mm且角度>11°则应考虑椎体不稳[3]。

4.2.2 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4.2.3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以后缘增生更有意义。

4.2.4 钩椎关节增生肥大,甚至半脱位。

4.2.5椎间孔变小,多由椎间隙变窄及椎间关节和钩椎关节增生所致,斜位显示椎间孔失去正常椭圆形而不规则。

4.2.6颈椎周围(包括椎管内)以及附近韧带如项韧带钙化,其原因是椎间盘变性后造成椎体不稳,在同一水平的项韧带易受到创伤及劳损而出现变性并产生钙化。

4.3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由临床症状分一般为6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食管型颈椎病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神经根型最常见,各型可合并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影像学上可观察到明显的退变,而其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在影像学上并未观察到明显的退变,但是其症状和体征却较为严重。因此定义颈椎病必须同时考虑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这两个方面。

4.4 颈椎病在放射学等方面的临床意义。

X线摄片检查是颈椎最重要的检查之一,经济简便,应用广泛,对颈椎病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X线检查可观察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各椎体的排列结构、骨质的变化、骨发育的状况,而且还可鉴别诊断颈部其他疾病。可为判断病变类型、程度、选择治疗方法及治疗评价等提供影像学基础。

4.5颈椎病研究简史及其发病人群。

颈椎病的报道与研究始于1911年,Bailly等观察到颈椎间盘和颈椎骨刺与颈椎神经根、脊髓受压有关。1926年,Elliot发现颈神经受压产生的临床症状是由于椎间孔变小所致。1948年,Brain则明确将颈椎病列为独立的疾病,并于4年后根据颈椎间盘突出与骨刺压迫不同组织,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首次将颈椎病分为脊髓型和神经根型两型。因此,Brain是颈椎病命名、分型的世界第一人。随后,Tatlow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提出颈椎退行性变可影响椎动脉。有关颈椎病的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为3.8%-18%,男性多于女性。神经根型最多,约占60%[4]。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左右的人群中颈椎病的发病率为25%,60岁的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0%,70岁以后发病率更高。

颈椎发病常与职业密切相关,以低头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打字员、文秘、会计、电脑操作者、检验工、缝纫工、教师、学生、图纸设计人员等为多。近年农民就诊者明显上升,因持续一个动作操作,使颈软组织劳损而发病。同时颈椎病患者年轻化日趋明显,主要与长时间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有关。

4.6颈椎病的病因

4.6.1颈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病是一个连续的病理反应过程,其关键在于退行性变,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从而使颈神经和(或)椎动脉受压,或压迫刺激交感神经或脊髓,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1)椎间盘变性;(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的形成;(3)椎体边缘骨刺形成;(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4.6.2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忍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此种劳损的产生与起因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1)不良的睡眠体位 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处在大脑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2)不当的工作姿势 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处于坐位,尤其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正常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健康,但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如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跟头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4.7颈椎病的预防

预防颈椎病要做到以下几点:(1)学习和了解颈椎病相关知识,掌握用科学的方法预防颈椎病。(2)加强肩部肌肉的锻炼,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3)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4)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5)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6)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要保持脊柱的正直。(7)有节制的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复习文献并参考本研究的数据发现,颈椎病属常见的多发病,且近年来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青少年患者日趋增多,给广大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因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就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平华,孟祥俊,吕刚.颈椎病.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50.

[2]申勇.颈椎病外科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0.

[3]贾宁阳,陈雄生.脊柱外科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22.

[4]张卫华.颈椎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

论文作者:李学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7

标签:;  ;  ;  ;  ;  ;  ;  ;  

1223例颈椎病DR成像分析论文_李学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