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国际城市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国际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的世界潮流。除了香港以外,中国还没有一个城市称得上是国际城市。但是中国具有形成国际城市的有利条件。考察许多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指标后认为,中国东部沿海在新世纪有若干个城市或都市连绵区进入国际城市行列不会是十分久远的事。估计形成的次序将是香港—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上海(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最后也许还有大连—沈阳。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好赶上了这样一个世界潮流。国际上对“国际城市”尚无明确的标准和定义。最早是Pat-rick Geddes在1915年的著作中提出了“世界城市”(The World Cities)的概念。然而,目前采用的“世界城市”(World City)的概念是由John Friedmann在8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与以前的概念有所不同(Friedmann and Wolff,1982;Friedmann,1986;Friedmann,1998)。“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和“全球城市”(Global City)则常常和“世界城市”混用。尽管学术界在以上这些术语下有不同的定义,但它们都属于城市职能范畴的概念并没有什么争议。
如果把世界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比作一座金字塔的话,国际城市就是这座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城市。我主张把最高等级的国际城市称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它们是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具有全球协调和控制功能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第二级的国际城市是具有国际区域性多功能的中心城市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某方面具有重要国际功能的城市,它们相当于Friedmann(1986,1998)、Sassen(1991)、Shachar(1994)等研究中除了纽约、伦敦、东京3个世界城市以外的其余重要城市。
不少学者对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应该具备的特征或条件提出过见解(Hall,1998;Friedmann,1982)。但是,至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国际机构以定量的指标来界定国际城市。哪些城市属于国际城市仍然处于经验的、定性的和由舆论认同的阶段。作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一般讨论中国的国际城市。
二、国际城市:中国的需要和可能
许多在80年代研究“世界城市”的人,很少关注中国。用各种不同的指标来衡量,中国除了1997年回归的香港是第二级的国际城市外,也确实还没有其他城市能称得上国际城市。
但是到90年代,在中国曾经有过一阵“国际城市热”,一度有40多个城市把它们的发展目标确定在一二十年内成为“国际城市”(徐巨洲,1995)。这种“热浪”虽然有点戏剧性,但多少反映了中国需要“国际城市”的强烈愿望。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国际城市的带动;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壮大,需要有代表国家的国际城市来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国也有形成国际城市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
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己有很大增长。按照Fried-mann(1995:24)给出的30个世界城市,除新加坡、香港外,其余28个分布在1997年世界前17个最大的经济实体(表1)。这说明国际城市与所在国的经济规模有一定关系。当时只有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在Friedma-nn的这个方案中没有世界城市。据世界银行资料(世界银行,1998),中国1980~1990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0.2%,1990~199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1.9%,均为同期世界各国之最。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七大经济实体,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GNP,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新世纪将进入长期的次高增长阶段,增长率估计在6%~10%之间,但这仍然是一种快速增长(刘迎秋,1999)。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为中国国际城市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
表1 国家的经济规模(1997)与世界城市
国家GNP 位次
用PPP计算的GNP
位次 世界城市
(10亿美元)
(10亿美元)
美国
7690.11 7690.1
1
纽约,迈阿密,洛杉矶,旧金山,
西雅图,休士顿,芝加哥,波士顿
日本
4772.32 2950.7
3
东京,大阪—神户
德国
2319.53 1748.3
4
法兰克福,慕尼黑,莱茵—鲁尔
法国
1526.04 1280.3
6
巴黎,里昂
英国
1220.25 1208.9
7
伦敦
意大利
1155.46 1152.1
8
米兰
中国
1055.47 4382.5
2
(香港)
巴西
773.48 1019.9
9
圣保罗
加拿大
583.99 661.6
12 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
西班牙
570.110 617.6
15 马德里,巴塞罗那
韩国
485.211 621.1
13 汉城
俄罗斯
403.512 618.4
14
荷兰
402.713 332.8
20 阿姆斯特丹
澳大利亚 380.014 373.2
18 悉尼
印度
373.915 1587.0
5
墨西哥
348.616 770.3
10 墨西哥城
瑞士
313.517 186.2
29 苏黎士
资料来源:"GNP"栏和“位次”栏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1998/1999》;世界城市栏的城市来自Friedmann(1995)。
注意:中国的GNP不包括港澳台。
2.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正在快速进行。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份额大致表示一个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度。中国的GDP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以更高的速度在增长。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在最高的1994年达到43.6%,一般维持在40%左右。比美国还高。中国一旦加入了WTO,经济的开放度和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提高。
3.我国巨大的区域差异,使得沿海的若干大城市会较快地达到很高的实际水平,而进入国际城市的行列。中国是世界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地区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在发展上占有更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在历史上,中国的区域发展一直极不平衡。虽然对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不平衡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存有争论(Wei,1999),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仍然很大是不争的事实。按照世界银行的口径,1997年中国的人均GNP是860美元,但按省级单元来看,东部沿海有10个省区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北京超过2000美元,上海超过3000美元,最低的贵州省才317美元。中国各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大城市的人均GDP要远远超过乡村和省的平均水平。正因为中国内部的经济差异很大,在中国经济总量很大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沿海的若干大城市会达到或容易达到相当高的实际水平而进入国际城市的行列。
三、中国未来的国际城市一定首先出现在东部沿海省市
1.如前所述,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内陆省区。
2.沿海省市经济的外向度最高。1997年各省区进出口贸易额占各省GDP的比重,前5位是广东(150.24%)、上海(74.92%)、北京(71.53%)、天津(71.51%)、福建(53.21%),它们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各省平均值加0.5个标准差。接下来的5位是高于全国各省平均值的海南(39.03%)、辽宁(35.08%)、江苏(31.48%)、浙江(29.04%)、山东(24.88%)。以上10个省级单元都位于东部沿海。除新设的海南省外,其余9个沿海省级单元也正好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与世界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外资带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沿海省区的经济增长和进出口贸易增长都与它们便于吸收大量的外资直接有关。分析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占各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天津(73.69%)、江苏(55.93%)、上海(54.65%)、福建(54.75%)、广东(52.43%)、山东(48.26%)等省级单元的进出口贸易有一半以上是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中国沿海省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了全国所有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的96%,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5%。可以说沿海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桥梁。
从各种角度看,中国未来的国际城市一定首先出现在东部沿海省市而不是在内地,更不会在边远地区。
四、中国哪些城市会首先进入国际城市行列
Friedmann and Wolff(1982)曾经提出,作为世界城市,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这些城市以什么样的特定方式和全球经济体系变得一体化。他们提出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一体化的方式和实力。例如,多大程度上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已经成为“剩余资本”投资于不动产的安全地的程度;在世界市场上作为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作为世界市场的相对实力。二是城市表现在资本上的空间优势。如它对金融和市场的控制是否基本上是全球范围的;或者虽然不是全球范围,是否延伸到世界的多国区域;或者起着国家经济与世界体系相联结的作用。
Friedmann在同一文章中曾经提出,“中国的主要城市在多大程度上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相联系,这是进一步研究要回答的问题”。虽然目前找不到和Friedmann完全一致的指标来回答他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找一些类似的参与世纪经济联系的指标。用这些指标足以判断中国的哪些城市会首先进入国际城市的行列。
1.规模最大的500家在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城市的分布。这一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城市和世界资本市场和商品生产市场之间的联系(表2)。1995年中国规模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量分别为443、46和11。上海高踞第1位(占69家),其次是天津(35)、广州(26)、北京(23)、深圳(23)。值得注意的是前23位城市都分别集中在沿海的几个城市密集地区。
2.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在城市的分布。这些企业可以看作是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最密切的企业,也是最有前途变成跨国公司的企业。这些大企业总部的分布如表3,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数量分别是389、74和32(缺5家企业的资料)。北京(73)位居榜首,上海(44)、广州(41)其次。
表2 中国规模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工企业在城市的分布(1995)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1
上海69
9
厦门
14
17 江门
10
2
天津35
10 福州
13
18 中山
7
3
广州26
11
大连
12
19 肇庆
7
4
北京23
12
杭州
12
20 青岛
7
5
深圳23
13 苏州
12
21
南京
6
6
珠海20
14
南通
10
22 威海
5
7
佛山18
15
东莞
10
23 汕头
4
8
无锡16
16
惠州
10
24 洛阳
4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资司/国际商报编(1996),《中国规模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经济日报出版社。
表3 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在城市的分布(1995)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位次
城市
企业数
1
北京739
宁波
14
17
成都8
2
上海44
10
长沙
13
18
哈尔滨
7
3
广州41
11
福州
12
19 重庆7
4
青岛23
12
武汉
10
20 南宁7
5
南京20
13
合肥
10
21
苏州7
6
杭州20
14
深圳
9
22 汕头6
7
大连19 15 石家庄
9
23
昆明6
8
天津14
16
厦门
9
24 长春6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资司/国际商报编(1996),《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经济日报出版社。
表4 外国电信企业(52家)办事处在中国的分布
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
天津
南京
深圳
成都
办事处数
4394 12 11
城市沈阳
厦门
哈尔滨
珠海
太仓
总计
办事处数
1 11 11 66
资料来源:http://www.itc.com.cn/foreign/telecominChina/telecom.htm。
3.外国电信企业和计算机企业的在华办事处在中国城市的分布。1998年末全球最大500家跨国公司已经有151家企业在北京投资设厂(《北京青年报》,1999.2.4.)。1998年上半年摩托罗拉公司北亚中心总部在北京成立。世界十大石油公司之一的雪佛龙公司的亚洲总部在1999年初从美国加州迁到北京。北京市政府给予多种政策支持,鼓励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北京青年报》,1999.3.15),类似的报导在上海、广州也时有发现。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到中国来发展业务明显是一个趋势,我们仅从外国电信企业和外国计算机企业在华办事处的分布(表4,表5)可以大体知道中国城市体系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结点。
表5 外国计算机企业办事处在中国的分布
国家
企业数 办事处数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深圳 天津 沈阳 福州 海口
澳大利亚
4 4
加拿大
6 6
法国5 5
1 1
德国4 2
3
1
1
意大利
1 1
日本9 9
美国5135
14
18
8
5
2
2
总计8062
18
18
8
6
2
2
1
1
资料来源:http://www.itc.com.cn/foreign/software/computer-list.htm。
4.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分布。在建设国际城市的过程中,建设金融中心是决定性环节。中国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到1997年末,有731个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9个城市。其中700家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63%集中在北京(243)和上海(215)两个城市,其次是广州(61)和深圳(54)(表6)。
表4、表5、表6表现出同样一个特点,即北京对外资公司和外资银行具有最强大的吸引力。这一点证实了国际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国家有向政权中心集聚的趋势(Browning,1958,Friedmann,1978)。
5.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城市。中国已连续多年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资金流入的国家。表7列出了1985~1996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最多的城市,意味着这些城市是国际剩余资本投资的安全地。上海、深圳、天津、北京、广州高踞榜首。
表6 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和分行)在中国的分布(1997)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大连 天津 厦门 成都 青岛 福州 武汉 沈阳 宁波 珠海 重庆 其他 总计
日本 38 53 13
9 17
7
1
2
2
1 4
1
0
0
1
6 155
香港 17 23
7 21
2 2
4
0
2
5 1
1 0
1
2
5 93
美国 39 30
9 3
1 3 3 0
0
0 0
0
1
0
1
0 90
英国 21 21
6 4
3 3
2
3
2
0 1
1 1
1
0
5 74
法国 12
8
5 5
2 3
1
1
0
0 2
0 0
0
0
0 39
韩国 11 13
0 0
1 4 0 0
1
0 0
1 0
0
0
0 31
德国 13 13
3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0
荷兰 6 7 2
2
1 1
1
0
0
0 1
1 0
0
0
1 23
泰国 5 5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8 22
瑞士 9 6 3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21
新加坡7 4 1 1
0 1 2 2
1
1 0
0 0
0
0
0 20
澳大 9 4 3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17
加拿大8 2 4 1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7
其他 48 26
4 6
0 0 4 0 1
2 0
0 2
3
0
3 99
总计243 215 61 54 27 25 19 11
9 9 9
5
5
5
5 29 73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8)》第746~777页汇总。
表7 中国城市实际利用外资额(1985~1996)(百万美元)
位次
城市
数额
位次
城市数额
位次
城市
数额
1上海
26052
9东莞
389817佛山
2357
2深圳
10654
10
沈阳
343618惠州
2221
3天津
9265
11
汕头
325819中山
2218
4北京
7920
12
珠海
321420重庆
2171
5广州
7655
13
海口
315021大庆
1938
6厦门
6156
14
福州
300522无锡
1914
7大连
5699
15
武汉
293523烟台
1855
8苏州
3938
16
青岛
269224南京
1855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6.国际航班最多和接待外国旅游者最多的城市。国际航线把全球城市体系联结成一个网络,承担着经济交流特别是人员交流的主要作用。国际城市是这个网络中的枢纽。表8列出中国国际航线最多的10个城市,从中可看出,北京和上海与世界的联系不仅最为频繁,而且在联系范围上是世界性的。广州、厦门主要面向东南亚和日本;大连、青岛主要联系东北亚;沈阳、天津主要联系东北亚和俄罗斯;昆明主要联系东南亚;西安主要和日本联系。
中国接待外国旅游者(不包括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人)最多的城市,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向世界开放、世界与中国交往的程度(表9)。而且外国旅游者到中国的数量正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长。北京和上海又高踞榜首。
7.中国最大的货物进出口海关。我国大陆有40个局级海关,局级海关所在的城市可以大体看作是中国与世界进行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口岸城市。表10列出了1997年进出口额最大的10个海关。1999年北京已经进入前10位。
把前面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9个指标汇总起来(表11),可以发现,处在中国城市体系顶端的城市是很显然的。北京、上海、广州位于第一级,它们的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的其他城市,它们是除了香港以外可能最先进入国际城市行列的中心城市。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南京也是有较高国际化程度的大城市。
资料来源:根据《统计看民航(1998)》第23~34页汇总,没有包括中国大陆城市到香港的航班。
*为世界城市,根据Friedmann(1986,19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605页。
表11 若干城市国际性指标的汇总
评价指标 位居前6位的城市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1 上海,2 天津,3 广州,4 北京,5 深圳,6 珠海
进出口额最大的企业
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青岛,5 南京,6 杭州
外商电信企业办事处
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南京
外商电脑企业办事处
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成都,5 深圳,6 天津,沈阳
外资金融机构
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深圳,5 大连,6 天津
实际利用外资额 1 上海,2 深圳,3 天津,4 北京,5 广州,6 青岛
国际航班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大连,5 青岛,6 厦门
接待外国旅游人数1 北京,2 上海,3 广州,4 西安,5 深圳,6 昆明
海关进出口额
1 上海,2 深圳,3 广州,4 天津,5 青岛,6 大连
五、我国国际城市形成的空间关系
Friedmann(1998)曾经讨论过亚太地区世界城市形成的空间动力,他所提到的影响世界城市未来的四个主要因素,多多少少在中国也存在。我想对今后中国国际城市形成的某些空间关系谈一点个人的见解。
1.中国国际城市的形成在空间上离不开它所在的都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的概念是作者在1986年讨论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首先提出来的(周一星,1986)。在1988年讨论McGee提出的Desakota Region的夏威夷国际会议上(McGee,1991),我进一步提出了中国东部沿海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4个地区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基本条件,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具有形成都市连绵区的潜在可能(Zhou,1991)。1994~1996年中国的城市地理学者在初步建立了中国都市区的统计标准的基础上,对前4个地区进行了同步研究。研究的结论包括:
(1)都市连绵区是中国的经济核心区,相当于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它必须具备5个条件,即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且其中至少一个城市具有相对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具有国际性城市的主要特征;有年货物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的大型海港和有多条定期国际航线的国际空港;区域内拥有由多种现代运输方式叠加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区内各级发展极与走廊之间有便捷的陆上手段;区内有较多的中小城市,且多个都市区沿交通走廊相连,总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以上,人口密度达到700人/平方公里以上;组成连绵区的各个都市区之间、都市区内部中心市与外围县之间存在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2)南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市区的发育比较完善,都市区已经首尾相连,组成了规模巨大的都市连绵区的空间形态,而北方的京津唐和辽中南都市区的发育程度还不够高,都市区的连接还相当勉强;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都市连绵区,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都市连绵区。京津唐和辽中南具有向都市连绵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处在形成过程。
上面提到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南京等都是都市连绵区中的核心城市或第二、三位的重要城市,因此中国未来的国际城市将是以都市连绵区核心大都市为代表的城市集聚体,与莱因—鲁尔(Rhine-Ruhr),兰斯塔德(Randstad)的情况类似。
2.中国国际城市的形成将基本上循着从南向北的次序展开。因为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自南向北展开;市场体制的力量南方大于北方,计划体制份量北方大于南方;香港已是我国的第一个国际城市。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很小,但广州是我国经济(通过香港)与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门户,它作为华南地区的首位城市从未遇到过挑战。改革开放以后深圳辟为经济特区,港深边界的政治性质由敌对转为友好,深圳遂成为我国与香港乃至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最大门户城市,替代了广州的一部分国际职能。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后,港深边界又由国际边界变成国内边界,香港实际上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大的门户城市,深圳和广州的国际职能又会有所削弱(周一星,1998)。今后,香港城市用地朝深圳方向发展以及香港—深圳间互补关系的加强,深圳实际上成为香港都市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再加上广州、深圳出口货物的90%来自广东,最大的出口方向又是香港。以上这些空间关系的存在,广州、深圳难于单独成为国际城市被世界承认,只有借助香港已有国际城市的地位走向世界,实现香港—广州—深圳的优势互补和经济一体化,甚至加上澳门、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共同成为中国首先进入国际城市行列的都市连绵区。
3.上海进入国际城市需要处理好与香港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上海在二次大战以前是远东的金融中心,有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辉煌历史(胡兆量,1996;庞效民,1996)。从那以后,上海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远远地落后了。1990年以开发浦东新区为契机,上海开始了重新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历程,制订了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成为又一个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上海市课题组,1995)。面对着远东地区东京、汉城、新加坡、香港、台北等已有国际城市的激烈挑战,上海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在我看来,这种竞争不是首先来自国外,而首先来自香港。因为上海目前的经济水平与香港有着较大的差距(宁登、蒋亮,1998;姚士谋,1995)。1997年香港的经济规模(1644亿美元)相当于大陆的16%,是上海(495亿)的3.3倍,香港的人均GNP(25280美元)是上海(3322美元)的7.6倍,香港的银行存贷款额(7700亿美元)是上海(772亿美元)的10倍,在空港客货运、海港集装箱运输上的差距也很大。可以肯定,在继续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上海依托它绝无仅有的宏观区位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和向世界开放的速度无疑会超过香港。香港和上海同以大陆作为它们的腹地,被上海吸引的份额多了,流向香港的就少;反之亦然。大家不愿意看到香港地位的下降,为了保持香港的不断繁荣,又不影响上海的发展,就要求整个国家有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并在上海和香港之间保持合作和协调。
4.北京进入国际城市有赖于联合天津的优势。北京建设国际城市有很多优越条件: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全世界华夏文化的中心;已经具有良好的亚太区域性政治事务、商务等国际职能;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国际旅游中心;是中国教育、科技最发达和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巨大潜力。制约北京成为国际城市的因素也很多:综合经济实力还相当低;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水资源缺乏;城市环境质量较差;不临海,没有大运量的海上运输条件。
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北京获得超常发展,经济实力全面超过天津,成为中国第二大经济中心和工业城市。8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天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在不长时间内,天津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利税、实际利用外资额、吸引外资工业企业等指标都超过了北京。天津历史上就是北京的外港、华北的经济中心,它们城市职能的互补性本来是很明确的。现在,天津所具备的海港、位处华北和西北的门户区位、滨海的廉价土地、悠久的工商业传统等恰恰是北京发展国际城市所缺乏的。而天津,北京—天津只有实现跨行政区协调发展,联合起来向国际城市迈进,才能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
5.沈阳—大连联手建设国际城市需要更长的时间。辽中南是我国沿海最北部的潜在都市连绵区,目前的发育状况相对较差。虽然大连在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上成绩非常突出,但是城市的总体规模和实力毕竟较小。大连的经济腹地,包括辽宁和整个东北地区,无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改造和以国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体制改革任务都非常繁重。沈阳和大连的空间关系有点像北京和天津,在城市职能上需要实现优势互补,联合起来向国际城市努力才会奏效。而沈阳—大连相距375公里,比北京到塘沽港的距离142公里要远一倍,因此联合起来发挥国际城市整体功能的难度也较大。
六、结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的趋势不会逆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国东部沿海在21世纪有若干个城市或城市连绵区进入世界城市行列不会是十分久远的事。我估计它们形成的次序将是香港—深圳—广州(珠江三角洲)、上海(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最后也许还有大连—沈阳。
提出建设中国的国际性城市,甚至世界城市,虽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是国际城市毕竟不是人为选择的结果,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动形成的,它的形成还面对着周围其他国际城市的激烈竞争,而且最终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徐巨洲,1995)。因此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快速的社会经济增长保持下去;尽快解决国营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组建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并进入世界市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附加值;继续扩大开放,争取从技术水平更高的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投资;大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惩治腐败,完善法制,在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同时,更要改善软环境。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广州深圳论文; 世界城市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广州发展论文; 天津历史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