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中心医院妇科 四川巴中 636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09-2018.09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困扰中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其内心不良情绪的改善较为突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关键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围绝经期;心理困扰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337-02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定时期的一种生理病变现象,大部分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会恢复正常,但是还有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而引起不良情绪状态,对女性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围绝经期女性在临床上常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治疗周期较长,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该病患者的症状具有显著性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对我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女性患者进行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以下是本次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经检查诊断为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完整,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意识障碍、恶性肿瘤、卵巢早衰、闭经时间>1年、近3个月内使用抗精神障碍或者是激素类药物的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6±3.2)岁,学历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19例,高中及专科的23例,初中及以下的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41~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3.5)岁,学历水平在本科及以上的20例,高中及专科的21例,初中及以下的5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心情舒畅。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将患者按照心理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护理人员采用专业性的心理护理方式给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以便达到患者的护理需求。若为轻度患者,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交流,给其分发健康手册,多倾听患者的想法以及症状感受,护理人员针对此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若是中度患者,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采用多媒体、海报宣传等方式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护理人员多给患者关心,叮嘱家属多于患者交流,并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心理疏导;若为重度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尊重患者的隐私,采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内心感到舒适,进而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社会支持是护理人员叮嘱患者的家属、亲戚、朋友等多给患者关心,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多与他人交流,但要注意交流方式,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感。
1.3 评价指标
采用K10量表对过去1个月内患者焦虑与压力水平等非特异性心理健康相关症状的频率评价,包括有10个条目,分为5个等级评分,1表示无、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重度、5表示极度。总分为5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困扰越严重。采用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言行举止、专业水平、理论基础等,满分是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在软件SPSS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表示为(x-±s),进行t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K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x-±s)
3.讨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属于女性正常的一种生理变化时期,指的是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以及临床特征开始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这个阶段也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围绝经期症状主要是月经改变、精神状态改变、皮肤皱纹增多、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变化以及泌尿生殖道的改变等[2],大部分女性因为激素水平的波动较大,出现身体的不适感,引起精神不振、心理疾病等,需要加以重视[3]。临床上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但是疗效并不明显。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是围绕患者展开的一种心理疏导方式,将患者按照心理状态的严重程度分类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叮嘱患者的亲戚朋友多给患者关心,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适当给患者鼓励和支持,引导患者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多与他人交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而顺利度过这一阶段[4]。本次对我院收治的92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K1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临床上对围绝经期妇女需要进行心理弹性以及社会支持,调节患者的内心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积极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困扰中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其内心不良情绪的改善较为突出,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春琴.围绝经期女性心理困扰与围绝经期症状、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6,2(10):85-86.
[2]贺红丽,刘变叶.集体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27(6):62-64.
[3]徐菲,张颖,何惠萍,等.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院统计,2017,24(5):336-339.
[4]郑奋,黄秀凤,梁继娟,等.社会支持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6,5(5):52-53.
论文作者:龚懂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患者论文; 绝经期论文; 社会支持论文; 心理论文; 弹性论文; 女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