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学习_政治论文

论政治学习_政治论文

论政治学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学习”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眼。但是,可能至今有多数人还是对它不甚了解。这里不用“概念”而用“字眼”两字,正是由于“政治学习”在我国是一个很少有人研究的问题,以至学术界现今还缺少对其内涵的界定。在社会重视培养人的素质,其中也包含着政治素质的今天,研究政治学习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研究政治学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今人们对政治学习持有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甚至认为它与自身的发展是相矛盾的。鉴于人们的这种误解和偏见,有必要对政治学习的含义和意义加以认识。

政治学习首先是学习,这就有必要了解什么是学习?对此,中外学人作过不少研究,其中西方学者的研究比较系统。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学习理论有三大主要流派。第一是联结派,这派人士认为,学习就是把外部刺激和主体反应联结起来,或者这种联结的加强,它是一种试误性质的渐进过程。第二是认知派。这一学派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主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系列的被动反应的连续过程,更是主体对外部刺激和自身反应两者应如何建立正确联系的认知过程。在他们看来,学习的成功是由于“领悟”的结果,主体解决问题是突然实现的。第三是联结—认知派。他们认为学习是主体对正确的预期方向(目标)的习得过程,学习既不是对刺激的被动反应,也不是纯粹由主体认知所决定,而是一种信号—完形—期待的形成。有人并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所面临的刺激通过一系列内部构造被转化、加工的过程,即学习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至于中国的学习理论,除了注意感知、理解、判断、推理等认知因素外,还讲究情感、意志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总之,有关学习的见解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什么是政治学习?它是指主体在政治情景的刺激下,发生识记、理解、分析以及产生一系列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以致主体的行为从他(或他们)在进入这种情景之前到进入这种情景之后发生变化。很显然,这里表现出融合的意图,它既主张知、情、意的融合,又强调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所以,政治学习应该是主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的统一。而这里所指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并且这种群体可以大到阶级和民族。但我们通常把政治学习的主体看作是个体。

1.政治学习是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体逐步确立和养成社会成员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如果个体不能正常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他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政治人”。这是政治社会化的个体意义。更重要的是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意义,它在于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政治社会化原被认为是一个社会作用于个人的单向过程,但现今的观点认为,整个社会化实际上是社会和个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一方面,个人学习社会所要求的政治知识、社会规范以及政治生活的技能,取得政治生活的资格;另一方面,个人又不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出新的知识、规范、技能等。也就是说,任何社会的一系列政治要求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它自身也有一个“吐故纳新”的需求,而无数个体的创造和对社会的反作用,正是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方式。在社会和个人的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中,个人的政治学习是随时进行着的,即个人既可能按照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提出的政治要求去进行政治学习,也可能不认真遵从这种要求。尤其是当个人缺乏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时,他在进行政治学习时就可能是非不分、良莠不辨。因此,研究政治学习是为了促进积极的政治学习,消除消极的政治学习的不良影响。

2.政治学习是提高整个民族政治素质的需要。政治素质的高低、政治意识的强弱,是衡量一个民族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愚昧落后的民族是无所谓政治意识的,因为它无法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问题,更无法从政治角度表达自己的利益,即不可能全面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追求,而这种政治上的不自觉又加剧了自己的愚昧和落后。因此,善于进行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利益和民族前途的重要问题。

二、政治学习的基本内容及方式

从抽象的角度考察政治学习的内容,可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政治理论。这里所说的政治理论,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政治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狭义的政治理论其涵盖面也十分广大。它是由“政治”这一概念的内容的不断变化而扩大的。如果我们把政治看作是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斗争的话,那么,它就是指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今天,在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之后,无产阶级政治的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那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处理各劳动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无产阶级内部的关系,诸如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无产阶级对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关系,等等。此外,无产阶级政治还表现在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①a]于是,政治理论又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理论。我们有时也把狭义的政治理论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而平时所说的政治理论是指广义的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很大的程度差别。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认知、领会、运用等几个相互联结的环节。认知是指学习者接受政治术语、政治概念以及政治理论等;领会是指学习者在与以前所经历的政治刺激情景有所不同的情况下,超越具体事实来把握实质性的知识,它渗透了学习者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分析力以及对适应能力和定向能力的要求;运用是指学习者将学得的政治知识用于应付新情景和解决新问题。

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接受灌输。这种学习也称为灌输接受型学习。由于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理解这类内容,而这种内容被学习者所接受,将增加他的鉴别力,改变学习者的行为。然而,面对政治理论,学习者必须花很大的时间和气力来了解它,并且只有在面对面的“教”和“学”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也即在灌输的条件下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这里所说的灌输,是从方法论意义来说的,而不是指具体方法上的硬逼和强迫。并且恰恰正是这种类似强迫和硬逼的做法,造成现今部分群众对“灌输”不大理解,甚至对这一概念表示反感。其实,灌输不仅发生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之中,而且大量发生在人们周围的生活之中。只不过生活中发生的灌输现象没人明确强调,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接受着它的影响,较为突出的例子是商业广告。国外也有学者指出过灌输的普遍性,并且认为那种教育者和学习者“面对面”的解说和引导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正如图书馆再好不能代替教室、《圣经》本身不能取代牧师一样。依中国古代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道”来说,也就是要求教育者注意那种启发式、说服式、引导式的灌输。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灌输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即政治理论的灌输通常只对人的认知领域发生作用,而人的情感是很难通过灌输来培养的。这就必须有其他的政治学习方式作配合和补充。

政治理论的学习也可以称为政治概念的学习,它是对政治系统、政治运行以及公民权利、义务等的认识和了解。

(二)政治经验。政治经验是指个人的政治生活经历及其对经历的回悟。政治经验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生活经历之上的,没有一定的政治生活经历,就很难产生内心体验和感受;但光有经历,缺乏相应的内心体验和领悟,也很难形成政治经验。也就是说,政治经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感性经验,它只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些具象产生识记和回忆;二是理性经验,它是经过认真总结过的经验,具有概括性、普遍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我们所说的政治经验,主要是指理性经验。它与以上所说的政治理论有所区别,主要是在于它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它从个人的感性经验中提升出来,达到了理性的认识,但又没有脱离个人的感情赋予。所以,政治理性经验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将理性认识分成两部分,第一是理性经验,第二是纯理论。而纯理论的灌输必须有人们的理性经验作基础。通俗地说,人们的政治理性经验仿佛是一种“溶剂”,它有助于稀释纯理论而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

政治经验可分为个人经验和他人经验。而无论是个人政治经验还是他人政治经验,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政治经验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政治经历有问题,从而得出错误、甚至反动的政治经验;第二,政治经验不丰富,从而得出片面经验;第三,对感性政治经验的总结不科学,从而导致狭隘经验。

在政治学习中,我们历来不大重视对政治经验的学习和研究。其实,经验在人们的政治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外部灌输的政治理论与人们的经验(主要是生活经验)相对应,或者能被政治经验所证明,那么,人们就容易接受这种政治理论;相反,如果外部灌输的政治理论与人们现有的政治经验不一致,或者是人们现有的政治经验暂时无法对这种政治理论提供理解的基础,那么人们就不大容易接受这种理论。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告诫在美国帮助美国工人搞工运的德国人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愈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美国人,而愈多由他们通过亲身的经验(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去检验它,它就愈会深入他们的心坎。”[①b]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十分重视经验,并且已经注意经验形成的途径问题。在他看来,人们应该重视树立正确的信念,同时更要重视产生良好的行为。然而,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经验来填补的网眼。这就是说,人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懂得一定的道理,并不直接能导致行为,其间需要有经验起作用。经验在知识、信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具体作用:第一,有助于人们形成对所掌握知识的价值定向和价值认可;第二,有助于人们形成对所掌握知识的相应情感;第三,通过参加一定活动而产生的经验对巩固和发展人的意志品质有帮助。

不言而喻,与政治经验相对应的政治学习方式是参与经历型。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定的活动,让人们自始至终地参与并得到有效的结果,是导致人们产生正确的政治经验的有效途径。应该看到,人们的政治学习是在不断进行的,如果不能通过正确的正式途径去获得和发展政治经验,人们便会通过各种随机的、甚至是失控的途径去获得政治经验,那就可能产生与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相悖的政治经验。同时,任何个人和群体都不可能经历所有的活动或参加所有的仪式,政治经验的学习必然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传导方式进行。这种传导有两种途径,一是正式途径,即社会组织、社会集团通过意识形态机构、文化途径等宣传政治领袖、政治先辈或社会先进人物的政治经验,如人物传记、回忆录等,这种传导途径中也经常伴随着灌输方式。另一种是非正式或私下传导。这种传导大都发生在同一社会层次的人群之中,他们处于相同的社会情景中,有着某种共同利益和目标追求,也有相同或相近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基础,因而具有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这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容易相互感应,所以这种传导的影响力比较大。不可忽视的是,私下传导常有大量的消极政治经验,例如那种常见的“他人告之”,其影响率之高不可低估。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研究一些问题,如:如何使正式传导政治经验更有利于不同层次人们所接受?人们学习政治经验的条件是什么?政治经验应具备怎么样的形式才能有助于人们学习和接受?等等。

政治经验的学习也可以称为政治技能的学习,它是指人们进行政治生活的必备技巧和能力,如政治参与、政治交往、谈判、投票等。

(三)政治信息。它指反映现实社会的有关政治过程、政治生活、政治体制运行状况以及政治组织、政治机构和政治人物活动的事实材料的总和,它以报道、介绍、描述、综述、评价等方式表现。具体而言,政治信息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关于政治体制运行状态的消息,包括各种具体制度和规范的实施情况、它们与经济体制运作的关系状况等;第二,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消息;第三,关于政治过程的消息,特别是有关政治领导和政治管理的新措施和新要求;第四,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消息;第五,关于国家之间关系的各种消息;第六,关于政治权威的消息,包括政治领导人、政治领导机构的活动或言论等;第七,关于国民性的消息,包括公众舆论、社会态度、社会情绪、政治活动积极性等。

政治信息的传导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颁发文件、通告、召开会议等正式组织途径,也大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途径,还会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传导政治信息。一般而言,通过正式组织途径和传媒途径传导的政治信息导向比较明确,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后也比较整齐严密,因此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指导行为,或者作为决策的可靠依据。而人们相互间的信息沟通,除了正式沟通能保证政治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那些非正式沟通所传递的政治信息,由于传递者个人的价值观、态度的选择作用、个人知觉的补充作用以及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失落,使得政治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甚至成为流言。而人们的猎奇心理驱使他们比较热衷于传递和接受这类传言,这就需要引起人们的警觉。

对政治信息的学习,大量是通过各种途径的灌输和传播而导致人们接受的。同时,个人面对着大量传播的政治信息,并不表现得那么机械和被动,他们会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和分析,最后才决定接受与否。这就是信息加工型政治学习。近年来,人们对政治学习中信息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那些只讲套话,或提供现存结论的会议、报告、文章已不感兴趣,而是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正式的渠道获取各种信息,然后由自己进行分析,或由专家提供正确的分析思路,而结论可由自己得出。信息加工型学习能够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促进个人政治素质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当然,由于每个人原先的认知模式不同,对外部学习加工的能力也不同,很可能导致对同一信息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对信息加工型政治学习必须加强引导。

在政治学习的三大主要内容中,人们对政治经验和政治信息的学习一般来说比较积极,这是因为它们与人们的经验比较贴近,或者说能直接地满足人们的某些精神需要。而政治理论具有抽象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还应注意的是,人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思维能力以及人生经历等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使得他们对政治学习的内容及其学习方式的选择和接受也呈现差异,如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愿意信息加工型的政治学习,同时他们希望提高理论感,因此又倾向于那些能对信息进行理论分析的说理式的教育方式。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在希望了解信息的同时,则倾向于接受已加工成型的结论。

政治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政治经验和政治信息可以通过灌输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学习,而政治理论也可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影响人们;政治理论和政治经验对于不了解它们的人们来说,通常作为一种外部信息来理解,而政治信息中自然也包含着大量的理论信息。我们之所以作以上的区分,仅仅是为了比较清楚地说明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作人为的分割。

三、政治学习的条件

政治学习的目的在于塑造人的政治素质。讨论条件问题,主要是围绕塑造有关政治素质需要那些基本条件而展开。

1.政治学习的动机及培养条件。政治学习的动机是指人对政治学习所持的欲望。学习者必须想要学习,这是政治学习的最基本条件。事实上,不管有没有外部要求,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的政治学习总是经常进行的。问题仅仅在于不同个体的政治学习的内容不同,或者这些内容的性质有较大差别,人们可能讨厌某一类政治学习而同时却喜欢上另一类他们并未意识到但实际上是一种隐蔽的政治学习。这里就产生一系列问题:人们为什么会讨厌政治学习和喜欢政治学习,其动机是什么?喜欢政治学习的动机的培养条件是什么?尤其是正确的政治学习的动机应如何培养?

有关政治学习的正确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有兴趣动机和义务责任动机。一般而言,形成兴趣动机的条件主要有:第一,政治学习的内容符合主体发展需求,例如邓小平同志关于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反映了民族振兴的发展需求,也表达了人民群众中无数个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引起广大群众的极大兴趣和热烈拥护。第二,内容新奇,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第三,讲理生动,引人入胜。第四,开展具有启迪意义的争论。第五,善于运用比较、类推等方法以及依靠个体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兴趣动机主要不是靠讲理生动,或开展许多形式性的活动,重要的是依靠学习者先前所积累的经验,由此引导出新的动因。

必须看到,把促进政治学习只归结为激发兴趣动机是不够的。在促进政治学习及其效果体现上,义务责任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义务责任动机的主要条件是:第一,阐明政治学习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第二,说明政治知识的作用不仅是行为依据,而且是发展政治需求、提高政治生活能力、丰富政治文化的重要条件。第三,给学习者下达有一定难度的政治任务或政治学习任务,鼓励他们以较大的自主性去完成这一任务,并在其过程中培养坚定性、顽强性、合作精神、思想性及情感的成熟度。正如巴班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教师应在最大限度的可能范围内使学生感到复杂而有难度,但经过争取可以实现;这样的条件使教育对学生的促进发展作用最明显。

2.政治认知形成的条件。一个人的政治学习,是从他进入“学习情景”之前与进入“学习情景”之后的行动差别中推论出来的,它可以表现在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几个相互联结的环节之上。当然,政治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随机学习),有规定—被动学习与自觉—情景学习。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与往常有差别时,可以简单地认为“他在学习过程中”——尽管学习性质与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酌定。在这种过程中,必须防止个体忽视正确的政治学习,或关注错误的政治学习。

政治认知形成的条件可以分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主要是:首先,学习者有运用一定语言(概念)的技能,即他知道某些词的意义。学习者具备运用语言的技能主要表现为一定的知识状态,具体可分为:了解术语、了解事实、了解法则、了解理论(结论)等等。当然,学习者的知识状态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不可能天生就了解有关政治概念,因此,最初的术语与事实灌输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其次,学习者对一定信息(知识)的理解。这里所指的理解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改述、归纳和外推。改述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它是用不同的词语去说明同一种内容,很显然,不理解是做不到改述的,而只能是照本宣科、机械背诵。归纳则是进一步的理解状态,它是一种在把握精神实质基础上的“长话短说”。而外推则能做到举一反三、概念演绎和逻辑推理。也就是说,学习者要有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通过以往的政治学习所学会和形成的,而对后续学习的知识(信息)会按一定的意义进行组织。从某种意义来说,学习是一种个体对外部信息的“编码”过程,当外部信息通过个人接触进入人脑,如果个体缺乏“编码”程序,它没有被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时,这种信息只能作为“短期记忆”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信息通过编码,变为一个有意义的模式,它就成为个体的“长期记忆”而发生作用,也就可能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持续影响。诚然,个体的认知结构也是逐步形成的,而政治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们的正确的认知结构,而不是识记政治概念和机械背诵一些理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最重要的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外部条件是:首先,存在着有意义的外部刺激,这种刺激有两种作用,一是使人理解新刺激(信息)所具有的意义和背景;二是提醒学习者记忆起已有的有意义的背景材料以及它们与新刺激(信息)的关系。换言之,它能促进学习者对老信息材料的回忆、检索和联系。其次,告诉学习者进行政治学习的目的,也许信息的某些特点代表着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许这种目标是指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了这些信息后能获得某种客观成果。

3.政治态度的形成条件。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受到态度的一定影响。习惯认为,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指向是十分丰富的,而当它指向社会领域,并且重点指向政治活动及其理论表现物时,这种态度就称为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也与其他态度一样显示出三种主要成分,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意向。但这三种成分究竟何者占主导地位,或何种成分是其他成分的原因,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认知成分的形成和改变会最终决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人认为情感成分的形成和改变会导致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也有人认为行为意向的改变最终导致态度改变等等。有一种观点不可忽视,即认为价值与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价值乃是表示得到社会广泛承认的社会态度的别称,态度表征着个人对情境中某一价值的行为倾向和准备状态。换言之,态度是由价值所规定的,简单的态度可能由一种价值所规定,而复杂的态度可能与价值体系紧密联系。这样,价值的“组织”就成为规定态度的重要基础。换言之,态度的内化可能基础于三种价值形态的条件之上:首先,态度基础于一种价值之上,这样的态度的稳固性不是很强;其次,态度基础于几个价值的组织之上,这样的态度就比较稳固;第三,态度基础于价值的体系之上,这样的态度很不容易改变,在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价值最直接、最鲜明地决定人对某一类事物或活动的态度。

受价值基础影响,态度的表现形式具有复杂性。一般来说,态度可表现为一个连续体,即从肯定到否定的一种变化过程,如态度暧昧、喜欢、热爱,就属于这样的变化过程。

政治态度形成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学习者有关概念种类的智力技能与培养某种态度所需要的有关情境性信息。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那种新的态度将要指向的事、物、人的类概念,如学习者要培养爱国主义态度,必须首先了解“爱国主义”这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其次是有相当的情境性信息。比如要教育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使人们首先了解背离四项基本原则的危害性。

政治态度形成的外部条件是十分丰富的,有学者指出,态度的获得如改变可能不是作为单一经验的结果而突然发生的。态度可能在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推测,态度变化“是许多经验积累的结果”。[①c]人们广泛研究了态度形成的三种主要情境。第一,经典性条件反射。在这种情境下,态度的形成是由于偶然的刺激配对所引起的。也就是说,态度可能产生于一个简单的意外之事。这里刺激源的相互对应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发现,在垃圾遍地的场所贴着“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的标语,那么这种标语非但没有教育意义,反而有反向影响作用。当人们处于容易产生愉悦心理的情境中,政治学习的效果较好。第二,行为方面成功的刺激。这是指态度产生于行为后效的强化,包含有强化作用的操作性条件,也被人们作为一种态度形成的方法而加以使用。日常生活的许多事情表明,在一项活动中取得成功对获得一种积极的态度是有效的,相反,消极的态度则来自于一再受挫的事例。国外有学者曾整理过“态度跟随于行为”的证据,并认为,之所以会发生“态度跟随于行为”,是由于个人对于成功行为的知觉为他们自己对于某种内部对象的“情感”提供了一个最强的提示。第三,他人的模范作用。即态度来自于模仿和学习别人的行为和态度。人们已经发现,引起态度改变的最可靠的条件之一就是人的模范作用现象,在这种情境中,政治学习就是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同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在政治教育中,劝导可以有两种基本模式,即有榜样内容的劝导和无榜样内容的劝导,两者对学习者的态度改变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别。引起人们态度改变的重要条件是在现实中或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出现一个令他钦佩的榜样人,这样的条件对于劝导态度改变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仅用言语陈述、缺乏人的榜样影响的劝导对改变态度是相当无效的。中国古人是就意识到榜样影响和言语影响之间的区别,从而提出“立德”的重要性,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后立言”。

有关政治学习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除了以上议题之外,还有政治学习的障碍分析、政治学习的效果研究等等重要议题。本文在此仅仅是提出问题,以期这些问题能引起有关人士的进一步关心和研究。

注释:

[①a] 《列宁文稿》第2卷,第407页。

[①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0页。

[①c] 〔美〕加涅:《学习的条件》第274页。

标签:;  ;  ;  ;  ;  ;  

论政治学习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