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论文_宋红梅

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论文_宋红梅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以往,预制空心板沿板缝开裂,曾经困扰着大批技术人员和广大用户,如今,推广现浇混凝土楼板的目的在于消除以往的质量通病,加强楼板的整体性,防止裂缝。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展开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

前言:现浇混凝土楼板,加强了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性,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即楼板裂缝。由天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破坏和倒塌是从裂缝开始的,因此,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建筑破坏的恐惧感,故而成为住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房屋产权体制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虽然经鉴定为没有影响安全的有害裂缝,但从美观和精神作用的要求出发,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解决和完善。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原理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者将会威胁到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1.1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裂缝多在新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暴露于空气中的上表面出现,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千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

塑性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1.2 沉降收缩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裂缝呈梭形,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度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宽度0.3~0.4mm,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1.3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士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士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2.1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脂、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脂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泛,施工较方便,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甲基丙烯酸甲脂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一般用来修补缝宽≥0.05mm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重浇楼板砼技术

对于较长较宽且已贯穿楼板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凿除重浇的方法处理。用钢钎凿除砼时应避免扰动原有钢筋和保留砼握裹。具体做法是:先在楼板底设置临时模板,应支设牢固,以使其作为凿除砼时的工作平台。凿除砼楼板时,先沿周边凿出20~30cm宽的环形带,以减少凿中间砼时对周边结构影响。

三、现浇板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

3.1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不同的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的比例,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砂率和含泥量以减少收缩量,减少坍落度,降低含泥量及杂质含量;选用影响收缩和水化热较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如果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裂缝的,还应掺加补偿收缩的膨胀剂,这样会更好地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2改善混凝土养护工艺,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

早期浇水保温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引起的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及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中,养护工艺是很关键的环节。按施工规范进行养护,能有效地、持续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3.3重视施工缝、后浇带、预埋线管部位等薄弱环节管理

严格按规范施工,制定具体措施,作好技术交底,必要时加膨胀剂,调节混凝土的收缩。

3.4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要求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10~14cm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3.5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流程进行施工,避免混凝土早期受损

尽量采用小流水段施工,混凝土浇筑后不要太早进行下一道工序,要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应该进行内部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这样才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损,更能提高工程质量。所以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后不要过早上人,合适的开砌时间应在楼板混凝土达到5N/m2后;5N/m2值应制作同条件试块,确定达到的天数;一般情况下应在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后再拆下层模板;为防止新浇混凝土受振动和发生局部的荷载重分布,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后短时间内不要拆除其下部的任何一层模板和支撑。

3.6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变化

如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减水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及水的用量,并且在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但不要过分的振捣,防止模板变形,做好混凝土表面保温;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应该从结构设计、施工、材料性质与配合比、使用环境及管理等各方面须分析其原因。只要严格把好材料进场关,系统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操作程序,就能大大减少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并能为企业赢得良好信誉。

参考文献:

[1]张先楚. 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J]. 安徽建筑, 2011(2):83-84.

[2]张立轩. 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与处理[J]. 河南建材, 2010(2):130-131.

[3]许飞. 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3(4):446-446.

论文作者:宋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裂缝控制论文_宋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