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本位:高等职业教育新课程观的实践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位论文,新课程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2.3: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粤O-1210(2006)01-0006-06
2005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实际上,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所采纳。怎样把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实到课程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就业本位的课程观。
一、就业本位课程观的提出依据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三种主要的课程模式,那就是“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和“人格本位”的课程模式。
所谓“知识本位”模式,亦称“学科本位”模式,是指以传授经验、知识为主,并注意培养某种职业技能的课程结构形态。其特点是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以一定的活动课程,偏重理论知识和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比较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课程结构的典型模式,就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的三段式。建国后我国学习苏联和仿照高教所实施的中专和技工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属于这种“知识本位”模式,至今仍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所谓的“能力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的课程组合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为目标取向,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量化并分割成若干模块,然后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培训,使受训者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资格。“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的程序是“职业分析→目标分析→课程组织→课程评价”。“能力本位”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于北美的一种职教课程模式,目前在世界上颇有影响[1]。
所谓“人格本位”模式,是指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人格本位模式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视为常态,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生存、发展、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
列述了以上三种职教课程模式后不难看出,由“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是人们对教育目的由浅入深的渐进认识过程,也是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随机调整。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或工场手工业经济时代,人们看重的是经验和知识的价值,在职教课程模式目标取向上偏执于“知识本位”的话,那么,到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产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必然对就业者提出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即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某一专门职业的资格和能力,以提高职业效率。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必然选择“能力本位”。当世界进入新知识经济社会的大门时,它着眼于人的“全面的发展”和人的素质,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完善其个人品格,新知识经济就必然选择“人格本位”。
进入21世纪,面对着社会高科技化、理性化、学习化、跨国竞争化等发展的趋势,如果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拘泥于“岗位能力”需要的层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的发展”和人的素质,就要选择另外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即“就业本位”的课程模式。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使其成为能迎接新世纪任何挑战的成功劳动者或创业者。
“就业本位”并不单纯是“岗位需要论”,也不单单是“个人发展论”,它是二者有机的结合,它不但关注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而且要强调学习者自身就业和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更完善的、更全面、更务实的理论。
“就业本位”有如下的内涵:(1)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使之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职教课程模式时,必须要树立“就业本位”的课程观。在目标的取向上,既要跳出“只见物不见人”的“能力本位”模式,同时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培养跨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人。
二、就业本位课程观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等全部内容。它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选择什么作为学习的内容,二是如何组织和安排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前者通常称为课程内容,后者作为课程的组织结构,一般体现在课程模式之中。二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支配、决定它们的则是建诸二者之上的课程观。
“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即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如何处理课程领域诸关系的看法,它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2] 简言之,课程观就是人们的课程理念或课程的价值取向。而就业本位的课程观不但属于能力本位教育的范畴,也属于人格本位的教育范畴,它是适合我国目前具体实际的课程观,也体现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具体而言,就业本位课程观体现出如下特点:
1.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学生中心”模式
第一,就业课程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课程实际指称学生所接受到的东西而不是教师有意呈现的东西。这种课程中心的转移必然导致教师作为知识技能权威的角色功能明显削弱,教师成为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第二,就业课程不同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而是强调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者可以有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制订不同的课程方案。第三,就业课程承认学习者所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均为课程应有之义。
2.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就业需求导向”
我们说传统职教课程是一种教育专家导向的课程,这是因为传统的职教课程是完全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课程专家与教学专家来决定的。尽管他们主观上力求在课程中体现职业现实的需求,但由于其特定角色的限制,传统职教课程不可避免地深受普教课程模式的影响,侧重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而就业课程完全是一种就业需求导向的课程,其课程开发不是由教育专家而是由产业界的权威以及学习者自身来作出决策,因为产业界才是职教“产品”(毕业生)的直接“消费者”,而学习者是这些课程的接受者,他们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就业的倾向来选择课程。就业本位的课程开发完全建立在这种就业要求的基础上,并能够随着就业要求的变化而及时修订课程,是一种真正的就业导向的课程。
3.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传统职教课程由于是由教育专家来决定的,因此其课程就侧重理论知识,往往体现为以学科课程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这种职教课程往往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然而在职业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时,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更需要技能、经验和正确的职业态度,需要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加以综合运用。能力本位的课程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其课程内容包括胜任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反映职业岗位或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也要注重学习者自身个性与人格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就业本位课程观表现出既是发展中的继承,又更是稳定中的创新,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
三、就业本位课程观的实施设想
怎样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实到课程,实施于教学全过程?以下就从就业课程的开发,课程目标、内容、结构的定位,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设想:
1.课程开发的“主体多元化”
课程开发是课程建设工程的第一环节,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由谁来开发课程,怎样开发课程,体现基本的课程观。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主体单一,即基本上本专业系部的专业教师来完成专业课程分析、课程设计等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要坚持就业本位的课程观,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以就业为导向,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注重对社会需求和行业职业需求,以及学习者自身就业需求的分析。在课程开发方面,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结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积极争取行业、企业以及高职生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以及学习者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这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订单”合作伙伴关系,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预定”毕业生,在毕业生中“选择人才”,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这种主体多元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开发不再仅仅由教育专家而是包括产业界的权威代表以及学习者自身参与决策,他们是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的现在和未来从业者的要求,使学校专业课程真正建立在就业需求的基础之上,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这对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岗位适应性,较早实现“学习人—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3]。
2.课程目标为“岗位就业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包括学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要求和社会对某一具体行业从业人员的规范要求两个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一般都有职业培养要求,但往往局限于一般职业技术标准,没有细化到岗位工作规范,以至课程实际上难以摆脱传统学科性课程的痕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的要求,而且要有非常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就业本位的课程观还强调一般人文素质和一般职业素质的培养,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其中。
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由于课程目标定位瞄准某种职业,具体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这就可以大大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以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
3.课程内容的“就业能力本位”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安排来落实。以就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的具体做法:一是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二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三是课程内容强调将学习者培养成为不但具有全面职业素质而且具有一般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种人才是一种创业型的、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敢于承受风险的人才。他们不仅能适应现实职业的需要,而且还能自主创业,在未来的时空里开拓出一个新的职业领域,一片新的职业蓝天。
以就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一种高效的课程安排,它精简理论教学,为扎扎实实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更大空间,使高职课程可能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由于其职业能力的内涵宽泛,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明确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4]。
4.课程结构的“弹性化”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课程,由于能力标准是既定的,课程内容被规定在一个必要框架之内,本身具有刚性的特点。刚性课程一方面体现对学生学习要求的硬约束,从而有利于达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习内容受职业限制而产生狭隘和滞后的弊端,从而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我们主张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
相对于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块化课程本身既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也有一个如何设计和选择结构的问题。笔者认为,以职业核心技能为基础的多向选择课程结构模式,是处理好模块课程之间灵活性与系统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统一的理想方案。
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专门职业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其次,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
这种富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有利于加快课程的更新,因为采用这一设计方法,课程更新不必对原有课程“推倒重建”,而只需增减模块;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这两方面,最终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5.课程实施“开放性”
课程实施是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是课程目标的实现过程。传统的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过程,通常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由教师实施教学,在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封闭的课堂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及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学生在校就读几年,应付了许多课程考试,但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懂得自己怎样安排学习,也不了解学的这些东西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适应就业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一是教学管理的开放,把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给予学生一定范围的学习选择权,让学生在选择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技巧,懂得自我学习管理。二是学习资源的开放,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三是教学评价的开放,不满足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满足于几个百分数课程成绩,而是要求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后获得一个文凭、多张技能证书;不满足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工作场所一线行政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等。
显然,这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评价机制来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四、就业本位课程观的预期效果
当前,“订单教育”已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就业本位课程观实践应用则必须建立在这个现实的教育基础上,其预期效果将会在以下五个方面体现:
1.教学效果有提高
实用性是就业本位课程观最突出的表现,这意味着专业教学内容将具有生命力、感染力,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将具有创新性的变革,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根本性的区别。由此,所有的教学构成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必然会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尤其是在技能教学方面表现更明显,这是因为学校可以把技能教学搬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使学生在实践中领会技能标准,不断操作,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企业技能人才要求的标准。
2.专业建设有目标
就业本位课程观强调课堂教学应当紧密联系实际,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因此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使专业建设更有目标。具体而言,学校可根据“订单”企业的实际需要以及专业人士对需求的预测来确定招生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开发、专业实习等,共同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实施“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程组合模式。从而做到教学内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比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3.学生实习有基地
在就业本位课程观的引导下,学校可以利用产学合作的优势,大力创建长期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就业培训基地,比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教学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零距离”的有效结合。如果实习基地建设搞不好,职业技术教育就难以有效开展。
4.教师技能有提高
要将就业本位课程观落到实处,教师是第一责任人,则必须深入企业之中,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掌握相关职业操作技能,努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经过实训锻炼,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会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激活课堂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
5.毕业生就业有出路
归根结底,倡导并实施就业本位课程观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只有毕业生有实力,有能力,才会受到企业欢迎,就业才有出路。实际上,落实就业本位课程观是一个全程控制的过程,从头到尾,层层推进,校内外合作,确保了教学目标的良好实现,确保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与积累,使得毕业生能够以较高的标准达到企业人才的客观需求。所以,实施就业本位课程观,不仅使教学有改观、有突破,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更乐于学,学得更好,那么到毕业时,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会得到扎实培养,择业出路就会明确,工作岗位就会有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