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感的探讨--关于语感本质的几对因素_无意识论文

对语感的探讨--关于语感本质的几对因素_无意识论文

语感探究——关于语感本质的几对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感论文,本质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感”这一概念始于夏丏尊先生,20世纪20年代,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写到:“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①叶圣陶先生在此基础上将语感定义为“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了解力”。②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情感,判断语义,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③

90年代以来,对于如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探讨中,人们重提语感,重视语感。2000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均提出:通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何为“语感”呢?学界大家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他们从以下的角度,阐释语感。1.语言学角度,代表性的有:“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④2.心理学角度,代表性的有:“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的言语活动的能力,即半意识的言语能力。”⑤“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⑥3.美学角度,代表性的有:“语感能力是一种操作者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⑦“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力、感悟力。语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感是主体对言语的感受;狭义的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⑧以上每一种代表性的定义都隐藏着研究者的学科背景。韦志成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迅速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⑨该类观点直接触及到了语感的本质,对揭示语感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语感”作为人(主体)对言语包括语言文字和语言现象(客体)的一种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我认为首先应该弄清楚主客体的关系,我们听、读言语的时候,个体是主体,而言语是客体,这是客体主体化即内化;当我们说、写时,借助言语展示的是个体予他人,相对而言个体就成了客体,这就是主体客体化即外化,言语则是重要的媒介。因此,我认为:语感就是人(主体)对言语的内化过程中的心理直觉及运用言语的外化过程中的整体把握能力。语感和言语是一种本源的关系,语感源于言语,语感又生成言语。在这种交互的循环过程中,个体不断积淀、体验、感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在个体培养语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对因素:

一、语感的内化与外化

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图式”理论,“图式”是指人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在新的语象刺激下,头脑中的“图式”会发生变化,或整合同化,或改变顺应,产生心物感应现象。

内化包括同化和顺应。内化是指外部的语言知识结构转化为主体头脑内的认知结构;外化是指主体把获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际活动。在认识过程中,主体或把来自客体的信息整合于主体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图式之内,即“同化”,或使自己的图式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以适合客体,即“顺应”。“同化”可以丰富有机体的已有图式,“顺应”可以引起“图式”的变化。语感的内化是指外部的语言知识结构转化为主体头脑内的认知结构。在个体原有的语感图式上,经验不断丰富、同化和生成新的图式的顺应,失衡又得到调节重新平衡,知识、经验、技能不断得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言语作品和言语现象的感知中,个体心理处于无意识(隐性)的觉知,有时会形成同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有时仅形成同化,或游离于图式之外,不会和已有图式发生实质联系,这部分可能遗忘,不会形成语感,但反复的刺激则会形成语感。王尚文先生说: “语感图式是语感所由生成的基础,是一个庞大、精细、严密的网络系统,包括许许多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知识’单元。有必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这些‘知识’不是需要理解、追忆的外在的异己的知识,如老师在课堂上教的或书本上写的命题知识,而是得自生活实践已经成为无意识的组成部分的观念、经验、体验,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难以运用言词自觉表述出来,即所谓内在的直觉知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胞’。”①

诚然,我们看每个言语作品,不是在识一个个的汉字,而是在与作者对话。“言,心声也。”一个言语作品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我们常常置身作品之中,结合自身体验,随情节起伏,心情跌宕;或为人物命运而忧,或为人物遭遇扼腕叹息。这是我们听、读言语作品的常态,即入境。但也有另一种情景,我们不会深陷言语作品之中,甚至有些东西未曾理解,无意识中我们已在语感的支配下,囫囵吞枣般的默化了许多不求甚解的东西。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的一段文字: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这段文字而言,要说清楚它很难,但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美。这源于语感。反之,如果要求我们形容一个人之“美”,我们有意识的用直白或形象的比喻说出,则总显浅薄,言不尽意,如陆机在《文赋》中所说“文不逮意”;而我们基于语感的经验积淀,切己体察,不觉脱口而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甚至脑海中会出现“洛神”的仙逸,其意豁然开朗,这就是语感的外化。显然,在此所谈论的语感的外化和内化有自身的独特性,它虽然依赖固有图式,先在经验,但它是一种内隐的,几乎不依赖思维的心理过程,却又能在整体上恰如其分的把握言语。

二、有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有意识”就是行为主体在“意识”能够控制、支配、主宰自我的“显意识”状态下的言行;而所谓“无意识”就是行为主体在“潜意识”(或叫“下意识”)状态下而出现的言行。显然,我们大多数的学习和实践是有意识的行为,但“一目十行”“出口成章”“急中生智”、争吵中的舌战等等场景,很难进行思维,如何解释呢?又如:在幼儿学话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对外界言语现象的模仿,逐渐习得一个个的词汇,这完全能够解释有意识地参与下完成的,但他们在没有学习语法规则和原则的情况下,却能说出一句句完整的、合乎语法规范的话语,就难以用有意为之来解释了。

从我们了解的佛教八识中,能比较清楚的说明语感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桥梁和纽带。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是第六识,而能够保持意识的前后连续性和精神各部机能统一的有机体,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无意识”“下意识” 或者“潜意识”。唯识论认为统一前“六识”和维持意识不间断的有机体就是阿赖耶识,而衔接前“六识”和“阿赖耶识”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介于“显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纽带,⑩可以这样说,在这个范畴末那识就等同于语感,在言语作品和现象的反映中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生成言语的语法规则,以及词义的差异,连同渗透其中的褒贬、爱憎情感,原本就潜藏在无意识之中,根据外来的刺激或内在的需要随时听候调遣,进入意识层面参与活动。客观的说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文字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意象,外国人学不好汉语,就在于缺乏语感,缺乏对文字意蕴的把握。就词而言,“杀、宰”同义,一般用“杀猪宰羊”而不说“宰猪杀羊”,这是语言习惯;同样“弑”,杀之意,但“弑”却含有感情色彩,指以下犯上,大逆不道,违背道德伦理,且只能用于人,如“弑君、弑父”。在如此运用中,语感的出现是有意思维与无意思维同时起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尽管学界对于智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无统一的定义,但记忆、观察、想象、思维、判断等属于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属于非智力因素,已形成共识。平时,我们语言的学习和运用,主要依赖于智力因素来培养和建立语感,这是无庸质疑的。语感之“感”即“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别属性的反映。列宁说:“感觉的确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⑤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等生命体的生理反映,如黑暗中突然灯火通明,眼睛自然闭上,这是人的本能反映,跟智力无关;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语言外化的结果。语感正是对言语刺激向思维意识的转化,但这种转化不是单一的,而是伴着记忆、想象、联想、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反映联袂而来,喷薄而出。

情感,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我们的认知过程总伴随着认知体验,认知体验总有情感的参与,进而影响着认知过程的质量和效率。现已证实,人在高兴、愉悦等积极的心态下,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反之,在悲伤、恐惧等消极的状态下,则思维困顿,反应迟缓。正是由于情感的正负效应,对智力发展乃至一个人的成功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语感融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兴趣也是激发语感的重要基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一个对语文毫无兴趣的人,他能静心阅读,能从字里行间感悟到什么吗?肯定不会,这就是“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文字于他不是盎然的情趣,丰富的意蕴,而是令人生厌的涂鸦!这样对语感的培养和建立毫无益处,甚至有害,暂时的强迫会造成永久的疏离。在现实生活中,厌恶语文,讨厌作文都是强迫学习产生的不良后果,对语文教育是得不偿失!相反,如果对语文有兴趣,无论怎样压制,个体都会利用点滴时间阅读,很多人都有藏着看小人书、小说的经历吧。简单一句话:兴趣使然。语感就源于这点滴之间,在不经意之时,对言语的情感体验,敏锐感悟,出于兴趣爱好的直觉性整体感知和文化内蕴的把握。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的天性,也是责任。在认识过程中,我们总是实现着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而无限接近真理。就语感来说认识上还有许多盲点,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语感是复杂而丰富的心理反映,感性与理性并存,情感与理智互倚,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实践中,对于语境的把握,情感的倾向,思维的定势,甚至审美的判断,诸多因素纷至沓来,浑然一体。在分析的过程中切不可生硬剥离,各执一端,否则,就有失偏颇,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注释:

①夏丐尊 刘薰宇合编.文章作法[C].北京:开明书店,1926.

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7.

③刘连庚.学习语法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J].语文学习,1985,(1).

④钟镇涛.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J].中学语文,1993,(5).

⑤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5,132.

⑥李海林.语言的隐含意义、语感与语感教学[J].语文学习,1993,(10).

⑦洪梅.“语感”本质浅谈[J].中学语文教学,1993,(5).

⑧万明华.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J].语文教学通讯,1996,(9) .

⑨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J].中学语文,1994,(1).

⑩翟启明.语文教师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3,20-21.

标签:;  

对语感的探讨--关于语感本质的几对因素_无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