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突破作文教学难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作文教学论文,思维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作文教学的难点:没素材、不会写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老师怕教,学生怕写;大多数情况下,老师不想教、不会教、教不好,学生不想写、不会写、写不出。而作文教学本身的主要难点又在哪呢?找不到素材,不会运用语言,缺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像几条坚韧的绳索,紧紧地勒住了作文的脖子,使得学生的作文普遍冰冷僵硬,奄奄一息。请看问卷调查统计情况。 学生问卷中显示,学生认为作文困难的占41%,不喜欢作文的占37%,觉得作文压力大的占79%,但不喜欢作文课的仅占28%。可见,我们的孩子虽然觉得作文难、压力大,但还是希望学好作文,这是我们改革作文教学的最大动力。从数据中看来,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写。可见教师指导不到位是主要原因。 教师问卷中显示,教师认为作文教学难的占44%,比较困难占38.5%,非常难占13%,合计高达95.5%!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大多数是讲清要求自己写(61%)、对照范文写(21.8%),可见教师的指导是粗放的,缺乏针对性,指导不到位。 有趣的是,学生和老师都一致认为: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经历和积累太少。学生认为经历太少的占58.29%,认为语言积累不够的占61.99%;老师认为缺乏经历的占17.3%,认为缺乏积累的占65%。 但是,是不是学生和老师真的缺乏经历呢?大家的共识,未必就是真的。刘国振先生说得好:“十二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大到世界和社会,小到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换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做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就是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收藏的缘故。”根据科学研究,少年儿童每天对信息的汲取量是成人的5~8倍。只是成人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去看待和约束他们,导致他们忽视或误解了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点点滴滴。 为今之计,打开学生的思维,掀起心里的外壳,擦亮他们的眼睛,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观察事物,然后引起思维,并将思维进行有效管理:发散——聚合——转换为语言,就能够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思维往往不可捉摸,因此,将思维可视化,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二、作文思维可视化:意义及要点 思维可视化就是将不可视的思维直观呈现出来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提出,“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他认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是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因此,要提高教学效能,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 关于思维可视化的研究,主要有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技术学家诺瓦克1970年提出来的概念图技术、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的鱼骨图(或“因果图”)等。国内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提出的“思维型课堂”概念和基本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的知识可视化技术。已经开展系统性研究的机构是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该所专门成立“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主要开展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则处于刚刚开始的尝试阶段。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思维方式主要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地编织、演变和递进过程中。思维的结构就是认知过程中动作和概念的组织。但是少年儿童本身思维尚未成熟,特别是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将思维过程直观呈现出来,能够便于交流、调整、补充和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思维可视化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进行阅读、复习,还可以运用寻找素材、整理构思等,甚至可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一)思维发散的可视化 运用思维发散图打开学生思维,寻找和发现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 说到过春节,孩子通常会想起一件件事情,用图示的方式呈现出来,就非常直观,交流的时候就有了一个显性的框架,并且在展示交流中可以不断补充。这是适合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使用的一级发散图。如果写《我的老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往往进行直观思维,立刻想到各个学科的老师。此时,需要运用二级以上的思维发散图,例如将老师概括为过去的老师、现在的老师、将来的老师,或男老师、女老师,温柔的老师、幽默的老师、强壮的老师等,在具体的学科前插入较为概括的关于老师的概念或特点。这样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交流、补充中得到了显性化,教师的思维也可以介入进来,帮助学生不断完善。 (二)文章构思的可视化 运用结构图构思文章,如下图所示: 将一篇文章的构思用比例线段表示出来,简单明了、直观形象,学生容易明白,也容易掌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可视化 将抽象的写作方法用图示符号表示,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例如: 1.顺序符号: 2.修辞符号:()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夸张。 3.描写符号:()动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想象。 这些线条、符号等,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创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写作和语言运用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有的还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运用,借助图示和符号,将这些方法和规律具象化,直观易懂,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易于理解和运用,同时也大大地增加了写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三、作文思维可视化策略:发散、聚合与转换 可视化的思维,不仅便于学习者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思维管理与指导。通过可视化的思维,教师很直观地了解学习者思维发展的状况:发散度、深度、与习作训练点或习作要求的契合度,便于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散 思维的管理,首先就是调整思维的自然状态,引导学习需要的状态。写作,从感受开始,从感受引起思维加以恰当的指导和引导就能够激发思维,并将之导向写作所需要的方向。特别是发散性思维,打不开思路,当然找不到素材,但是放开以后漫无边际,或混乱不堪,也无法有效地运用。因此,我们从思维分级发散的角度对思维进行适当管理。例如: 思维发散管理,首先是分级。例如以春节为话题,第一级先发散为人、事、物,第二级事再发散为买年货、放鞭炮、吃年饭、贴春联等具体事件,人发散为家人、亲戚、同学、邻居、摊贩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散,例如人有熟人、陌生人、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好人、坏人等。如果从春节的文化、历史、经济、哲学的角度思考,就是更高一级的思维了。 (二)聚合 将全面发散的思维适当聚合起来,根据个性和表达需要,选择具体的发散方向进行深度思考,将思维朝着表达的目标不断推向深入。例如选择“吃年饭”这件事情,将吃年饭前、吃年饭时、吃年饭后的时间、地点、事件、感受以及人物表情、动作、语言、心理等进行进一步发散,在吃年饭这一方面就有了深度的描写和表现,既突出了春节的特点和氛围,又有了自己个性的感受和风格。聚合思维,其实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具有个性化的环节之一,是作文个性化创新的关键环节。 (三)转换 思维毕竟不是作文的全部,有了思维之后,还需要将思维转换成语言,才能真正形成作文。受到写作学的“三级转换”原理启发,我们发现了作文训练过程中思维向语言转换的基本路线,如下图所示: 根据生活中的人、事、物引发的感受、意象,进行发散、选择之后,将思维发散点通过各种词语、句子,运用修辞、构段以及文学表现方式表达出来,就是将思维转换成语言的过程。这个转换过程的关键在于将思维发散获得的发散点,根据其特点以及表达的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和表达的方法将之具化、细化、形象化、个性化,从而获得丰富而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效果。 (四)迁移 作文教学的思维迁移,最典型的莫过于读写的结合。例如: 运用结构符号和语言符号,将阅读整理为符号系统,然后将这个系统迁移到写作上。不仅是文章结构迁移,语言运用也可以迁移。迁移的过程是由模仿到创造、由共性到个性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更容易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突破作文教学难点_可视化技术论文
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突破作文教学难点_可视化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