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在黑格尔之前和之后的不同内涵
庞 晋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在西方哲学中,理性是一个重要概念。从古希腊的自然理性并正确地把握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到中世纪的神学理性被宗教神学的非理性意识统治,再到近代哲学的科学的理性,当代又走向了非理性主义,现在理性主义又在慢慢复兴。从古典理性主义到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是有据可寻的,研究西方古典理性主义到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对理解当代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方哲学;理性;非理性
一、黑格尔之前的理性
在古希腊时期本体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寻求世界的本原问题上,“理性”是最初本源,同时又是客观规则。古希腊的哲学等同于科学,讨论万物的本原问题,是哲学的形成时期,是一种自然哲学。这时的哲学家都是追求绝对的、永恒的东西。
爱非斯学派的赫拉克利特提出的火本原说中,把万物的本原规定为火,但又赋予火规定性即逻各斯,是万物所要遵循的普遍法则。“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无疑是对希腊作为“一”和尺度的“逻各斯”的结构。”[1]32把逻各斯变成每个人内心的主观原则,变成了个人用来自圆其说的诡辩。在智者学派那里,以逻各斯为中心的理性主义走到了它的尽头。
原子论的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理性”是“努斯”即灵魂或者心灵,是一种在宇宙之外、不与所有事物相混杂的动力,是独立、自为和能动的,是万物得以运动及秩序运转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安排宇宙秩序的第一推动力。但“努斯”是独立、自为和能动的,不能用来说明人类所生存其中的世界的事物。这时的“理性”都是自然意义上的探索。
之后,苏格拉底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他认为既是安排就应当有目的,神灵把灵魂赋予了人,使人成为最优秀的生灵,这样的有目的的精心安排使得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以人为目的的,而人则把认识神当作最终目的,进一步推出人的心灵的内在原则是德性,得出真正的知识是与德性密切相关的,确立了人要追求绝对、永恒、普遍的知识。“苏格拉底对努斯灵魂的解释是非常朴实和日常的,它就是人的目的性,以及以人的目的作类比而扩展到万物身上的一种宇宙观点,几乎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2]47因为知识是相对的、有限的、变化的,所以要自知其无知。从苏格拉底的人的有限理性开始,使得理性思维范围扩大到人类生活领域。从总体上说,这时的理性既是宇宙的原理,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
……什么叫做对象。我认为不可能有一条严格的定义,因为我们这里的东西十分简单,以至于不能对它进行逻辑分析。只能说明它是什么意思。这里只能简明地说:对象是一切不是函数的东西,因此它的表达不带有空位。[注][德]弗雷格:“函数和概念”,《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8页。
此外,长租公寓还被视为推涨房租的重要因素。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些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恶性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让长租公寓的租金也呈现高端化趋势。
在中世纪,基督教追求的是对基督本体的认识,否定现实,追求天国幸福。哲学依附于基督教之中,这时的“理性”是形而上的抽象的存在。“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家利用和歪曲亚里多斯德哲学论证神的存在、上帝的存在,人类的理性被上帝褫夺异变成了上帝的理性,上帝成了真善美的化身和宇宙的本体。”[3]5教父哲学家们抬高信仰的地位来抑制理性的发展并主张信仰至上原则;经院哲学们承认理性的作用和存在,“理性”服从信仰,主张用“理性”来论证信仰。在关于“共相”问题的争论。唯实论是站在柏拉图主义的立场上,认为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存在的共相是构成一类事物的本质。唯名论是坚持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第一实体思想,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在唯实论派那里构成一类事物本质的共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符号,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以追求知识为目的的科学。把实体分为纯形式、永恒的第一实体、逻辑上的种属概念的第二实体和永恒不动的非感觉的第三实体。亚里士多德把实体的原因、本原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质料和形式的统一即用理念和理性的统一来把握世界的本质。
回波信号的波形与发射信号相同,二者只是在包络幅度和产生时刻上不同,故结合式(5)可知,多相位分段调制干扰信号在时域可以表示为
休谟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经验即事实科学,具有因果关系,一种是推理即逻辑,与经验无关,具有必然性。经验是相对有限的,逻辑即超经验是绝对无限多的,所以只能放弃真理、放弃绝对无限。“近代理性”局限性在于:经验论派以探寻获取真理的方法为目的,但运用归纳法的感性经验不能证明真理。唯理论派那样以探寻真理为目的,但最后却过于夸大理性的作用,最后走向了独断论。这种寻求真理的最后结果就是知识的真实性被怀疑,也就没有什么普遍的知识。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有两种。其中,知性是指认识自然的能力,这种是对感性直观的自然的认识。片面的理性是与知性有区别的一种不同于感性直观的辩证思维能力。广义理性涵盖了知性与狭义的理性。这时的“理性”是一种人的高层次的认识能力,是一种人可以独立思考并做出自我判断选择的能力。这种具有启蒙性质的“理性”可以看出,它提高了人的能力,抬高了人的地位,与中世纪注重维护上帝权威的理性相比肯定了人的能力。
近代哲学的经验论派认为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是感觉经验,注重感觉经验的重要性。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真正的知识是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最后得出真理性的认识,培根把感觉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认识到从感觉经验出发,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是培根没有意识到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是与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之间的矛盾。
在十九世纪中叶,传统“理性”思想受到挑战,这时的理性是与传统相区别的非理性主义。“人类理性罢黜了神学理性,把人确立为理性的主体。”[4]1人本主义者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个人情感、意志、天性、直觉等因素,高扬非理性因素在人的发展中对人的作用和意义。在非理性主义看来,非理性是人的本质,理性只是次要的部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是无意识的活动。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以探寻世界的本质为基准,为追求绝对知识为己任。理念是万物的摹本、理念创造万物。理念世界是绝对、无限的,而可感世界是相对、有限、变化的;善的理念是世界最高原则,以追求善为终极目的;回忆说恰好说明怎样把握理性。
二、黑格尔的理性
黑格尔的“理性”是绝对精神。首先“理性”是主体,当理性成为主体时人消失掉了,这时的整个世界就是由完全的逻辑概念构成;其次“理性”是实体,认为理性具有无限性、永恒性以及唯一性;然后“理性”是本体。黑格尔的“理性”是整个世界都处在理性的支配下,理性是一种包含所有的系统,这种理性极度夸张理性的作用和意义,一切都处在理性的统治之中,理性的地位高于一切,把理性和现实的物质和生活相脱离开来以及人的地位和作用在现实中的忽视。
三、黑格尔之后的理性
随后,“理性”在康德那里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理论理性,另一种是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探讨的是知识的分类,寻求知识的普遍、客观必然性,是与感性直观得来的经验相区别的知识,而实践理性是探讨道德与自由意志思想,追求与个人主观原则相区别的普遍标准的道德。实践理性是终点,从本体到现象,是目的,属于自由层面;理论理性是起点,经过感性、知性、理性即从经验现象到本体,现象把握本体矛盾,是手段,属幸福层面。康德的限制理性为信仰保留地盘,把哲学分为研究现象的科学主义和研究本体、形而上的宗教、伦理的理性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的兴起,研究本体世界,由理性本体即人之外寻找本体、世界是合乎理性的逻各斯到非理性本体即回到人自身。
近年来,诸城市将造林绿化、美化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绿满城乡五大行动,鼓励工商资本下乡造绿,持续发力经济林基地建设,促进乡村振兴。2017年,诸城拥有林地面积45万亩,林木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8%和44.6%。该市扎实推进绿满城乡五大行动,规划布局了300多个造林绿化项目,注重发挥工商资本在资金、技术、管理、人力要素的优势,示范引领特色经济林向规模化发展。
“世界是我的表象”的叔本华认为,单靠人类的理性是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只能靠自我意志的直觉看到事物的表象。之后,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是一种原始的情绪形式,其他情绪是其原始的展开,这种原始情绪是一种激情,是积极主动创造超越盲目不计后果的非理性,肯定增强权力意志的价值是积极虚无主义,重建价值。尼采提出“一切价值重估”,通过揭露传统价值观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来对其进行否定。”[5]7超人就是积极虚无主义的代表,超人的自发性、超越性和肯定性,是为自我价值。
鸭梨:是“压力”的谐音。百度贴吧中某才子无意间将“压力”打成“鸭梨”,引得贴吧中无数人模仿。“鸭梨山大”因与“亚历山大”谐音,从而也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压力”给人沉重感,甚至有人会“谈压力色变”,用日常生活中的水果“鸭梨”来代替“压力”减少沉重感、紧张程度,并具有几分娱乐、趣味的气质。
人本主义者认为简单的科学知识是不足以推动人的精神进步,所注重的是非理性因素对人的作用。人本主义对于非理性主义的高扬是与之前那种传统理性所表达的理性的终极使命相区别开来的。但在注重非理性主义的同时,却忽略理性的价值。科学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抽象的理性认为哲学是没有意义的。传统的形而上的理性追寻是没有结果的,只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对于语言的错用是无休止的根源。
“理性”思想在实证主义者艾耶尔看来,形而上的思想是超经验的,超出了科学经验的范围。哲学除了证实经验的可行性外,就是对于语言的逻辑分析。罗素高扬科学理性的重要性,认为科学可以证明真伪,而哲学是超验的、无真伪可言,是脱离经验存在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存在普遍的、本质的东西,存在的只是经验的、现实中的,在经验主义的倾向下,从现象世界到抛弃本体世界,拒接形而上学,哲学开始向日常语言和逻辑论证的转向。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优先于认识,语言使主体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哲学的研究从抽象的思想、观念转变为语言的格式即语句及其表达意义上。
[参 考 文 献]
[1]邓晓芒,赵 林.西方哲学史[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现代哲学,2011,(03).
[3]刘艳芹,邵继成.中世纪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异变及其历史功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任晓慧.理性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演变发展[D].延安大学,2017.
[5]褚当阳,孔 扬.西方理性主义的逻辑演化及历史走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中图分类号】 B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36(2019)03-0035-02
【作者简介】 庞 晋(1994-),女,河南林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编 辑/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