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规划在“美丽小镇”的应用论文_李伯辉

园林绿化规划在“美丽小镇”的应用论文_李伯辉

广州市从化区林业和园林局 5109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这是继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城镇发展从重“量”转到重“质”,建设“美丽小镇”成了地方发展的重要平台,作为连接城乡结点的“美丽小镇”不仅要发展特色经济,更应发展特色生态,打造一种特色“生态文化”,“美丽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因此园林绿化规划在建设“美丽小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林绿化规划;小镇;应用

1 引言

“美丽小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人称“农村之首,城市之尾[1]”。”美丽小镇”的发展关乎国家发展大局,是城市化进程重要的楔入点。“美丽小镇”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还应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由于过度追求速度,不重视长远规划,以致”美丽小镇”发展出现了不理性扩张、城镇功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尤其是忽略了对绿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城镇生态廊道断裂、千镇一貌、文化传承被切断等严重后果[2]。随着国家发展由重“量”转变到重“质”,“美丽小镇”建设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山绿水才是美丽家园,雾城污水不是梦中故乡,因此本文以”美丽小镇”园林绿化规划为题对美丽小镇的营造进行了探讨。

2 “美丽小镇”园林绿化规划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2.1 规划理念

“美丽小镇”处于广袤乡村之中,规模又远比城市要小,其城乡二元复合特征使园林绿化规划具有鲜明的“美丽小镇”特色,其核心元素是“特色”二字。推动“美丽小镇”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就是要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规划是特色的源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坚持规划先行,让每一个规划充满创意、每一个细节体现特色。要把凸显小镇特色摆在重要位置,从规划上把小镇和城市区别开来,凸显小镇风情、田园气息。要突出专项规划特色,民居的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小镇园林绿化的规划,都要体现小镇特色、区域特色,构建布局合理、远近结合、整体协调、人性化、具地域特色[3]的园林绿化系统,塑造生态、健康、舒适、美丽的新形象,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美丽小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 规划原则

第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美丽小镇”的资源优势——物种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按照“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创造复层植物群落的景观,并在绿化美化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

第二,统筹兼顾、局部优化与整体布局相统一的原则。小镇园林绿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局部优化,也要着眼整体布局的协调,充分利用田园、河(池)塘、山丘、果园等生态要素,在园林绿化规划时注重绿化景观的长期发展,同时植入丰富的休闲农业相关项目,发展红色、古典特质的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山水与休闲宜居一体的生态网络,提升小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

第三,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绿化的原则。“美丽小镇”园林绿化必须结合当地气候、物候条件,合理配置绿化树种[4],科学安排各类园林绿地景观,要注重发挥小镇原有绿化资源的作用,能保留的要保留,充分体现原生态美感,并根据功能需求和地形地貌特点确定实施方案,要把美景营造与绿化实效结合起来。

第四,强调体系化和均衡布局的原则。为“美丽小镇”内部各类园林绿地建立有机联系,形成乡村园林绿化、田园风光、山水美景、特色果园观光的完整体系,发挥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同时,也注重借鉴其他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打造布局合理、分布均衡、景观优美的园林绿化系统。

第五,体现地域特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留住乡愁,通过“美丽小镇”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目的。其次生态示范优先选择,我们依托现有特征,避免大拆大建,以乡土化打造提升乡村。第三,农旅乡相得益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农旅互促的模式。第四,植入本土文化历史元素,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文气息,以达到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美丽小镇”大多数是在农村地带,乡土气息较浓,所以在园林绿化规划时应当充分体现“美丽小镇”的地域文化与人文景观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规划方法

首先,结合“美丽小镇”的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地方文化特色,在小镇规划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园林美学及城乡一体化原理等指导下,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从整体布局入手,运用“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点、线、面结合”、“心、轴、带、网、片结合”、“山、水、田、园、路、绿地、苗圃、湿地结合”的结构模式,构建立体化的空间网络。其次,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和选择树种,优化园林绿化结构和功能,形成具备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多样化、高效的生态系统。然后在整体格局之下,进行园林绿化系统的分项规划(如公园绿地规划、生产绿地规划、防护绿地规划、附属绿地规划、其他绿地规划等)、生物多样性规划(如绿化树种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重点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绿地分期规划等。

3“美丽小镇”园林绿化规划中美丽景观的营造方法

3.1 合理配置植物

首先,植物配置应与小镇周围环境相统一,包括植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相统一、植物景观形成的视觉效果与周围环境相统一、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与当地环境相统一,这三个统一反映了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人文环境的适应性。例如落叶松生长在寒温带到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如大、小兴安岭地区),水松则主要生存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如珠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不适宜无法保证健康生长。再如公园宽阔的草坪以供人休憩为目的,不适宜种植大量树木,间或以乔木点缀是可以的。其次,植物造景应先选择植物材料,再来搭配。应同时考虑绿地的功能要求和环境对植物配置的要求,并首选乡土植物,再适当引入符合当地环境的新植物种类。植物搭配时,既要考虑平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园林意境,也要考虑植物之间的生态相容性。最后,不能忽视植物景观的养护效果。对于那些对养护管理要求很高的植物,就应思考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否则景观效果就会开始好看,以后可能衰败了。

3.2 注重植物的观赏性

植物的观赏性是指植物色彩、形态、嗅觉、季相等方面特性是否引起人的美感,那些具备色彩美、形态美、嗅觉美、季相美的植物总是令人赏心悦目。这些观赏特性是通过植物的干、枝、叶、花、果等要素为载体实

现的。色彩可通过植物各部分显现出来,其中花、叶是最明显的部位。大部分叶色是绿色的,但也有深浅、明暗的差别,而且叶色也随季节而变化。其他植物会呈现红、黄、斑斓等颜色。花色更是五彩缤纷。规划时,合理搭配色彩可以营造不同的气氛。例如红石榴如火如荼,白色丁香花娴静淡雅。在嗅觉上不应选择使人厌恶的植物,而应挑选令人舒适的芳香植物,如荷花、桂花等。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所以采用季相丰富的植物常能给人时令启示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3.3 景观美学的运用

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时,应利用景观美学对现有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美景度高和低原因,然后作为景观营造的依据。例如人们喜欢乔灌草的复层结构,不喜欢单一层次结构,这样就应在规划时多采用复层结构。再如色彩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美景度高,规划时就应设法营造这样的景致。还有人们喜欢与地形结合的景观,故可利用微地形与植物配置达到立面观赏效果。林冠线连续、富于变化或者植物群落的林缘线曲折自然也是人们喜欢的,所以利用不同树形树种进行搭配营造高低错落、曲线丰富流畅的林冠线、林缘线是提高美景度的重要方式。

3.4 植物组成的利用

植物种类、组成也是产生美景的基础,所以应根据景观类别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大城市与小城镇、镇区与乡村、公园绿地与道路绿地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在小镇园林规划时要将上述各种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比考虑,规划出适合乡村特色浓厚的小镇绿化设计,以本土特色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配置观赏性强的植物,以达到特色美的效果。

4 结语

“美丽小镇”园林绿化系统不仅体现了新型城镇化理念,更要凸显乡村本土特色,也为后续“美丽中国”建设“铺路搭桥”——提供好的范本,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应具使命感,勇于探索和研究,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为“美丽小镇”、“美丽中国”的建设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任爱华.小城镇绿化发展趋势及设计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1(5):77-80.

[2]张刚.新型城镇绿地景观规划研究——以诸城市昌城镇为例[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5.

[3]江倩,端木家暐,赵亚婷,等.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性特色的营建——以常山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099-7102.

[4]王国玉,白伟岚,梁尧钦.我国城镇园林绿化树种区划研究新探[J].中国园林,2012,28(2):5-10.

论文作者:李伯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规划在“美丽小镇”的应用论文_李伯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