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略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向来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从分工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说明国民财富的增长。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许多经济学家论述了机器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重要作用,但并没有下功夫去解释机器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的分析与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他指出:社会生产力包括以自然为条件的自然生产力,以劳动者协作和分工为条件的劳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为条件的科技生产力。马克思预见科学技术在现实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

马克思作出上述论断至今140年, 无论是对发达国家作历史时序考察,还是对各国作横面的跨国分析,都能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其表现有:1.促进了生产力的加速发展。19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超过以往时代的总和,科技物化为产品的速度加快了。仅据21项重要科技物化为生产力的统计,1870年以前平均为78.5年,1870—1900年平均为31.8年,本世纪以来平均为6.7年;2.促进近代生产力相对集中,即生产力势能在既定地域、国家、行业上的聚集。19世纪中叶的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德国,20世纪初至今的美国,60年代至今的西欧和日本均有特色,可以说各领风骚几十年;3.使生产力技术构成发生质变,促使生产力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由单个工厂发展为股份公司、企业集团乃至跨国公司;4.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由“生产—技术—科学”模式急剧向“科学—技术—生产”模式转换,科学指导技术和科学牵引生产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出成群的新兴产业,创造出新的更高的生产力和它的发展形式,即涵盖并有效地集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的“社会建制”;5.科学技术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本世纪初为5—20%,本世纪中叶达到50%,现在上升到70—80%, 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所有这些,已使当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论断的正确性。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所说:“马克思主义使科学脱离了它想象中的完全超然的地位,并且证明科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2〕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直到现在,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只在30%左右。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远没达到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程度。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和经济竞争力,必须把我国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使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力争超过60%。

纵观世界史可以发现,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和速度,在不同国家、地区存在重大差异,科技进步并不自动地、成比例地导致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市场等各个部分和阶段,不仅在转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起着巨大作用。基础研究具有难度大、耗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但它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源泉,没有它,就不可能有新发展。应用研究是运用前者的新发现,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而进行的研究。它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和商品性的特点,它的主要功能是技术发明。开发研究是应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解决生产上的工程技术问题,其特点是加速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成果具有可转移性。经过上述三类研究,科技成果才能并入生产过程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科学并入生产过程,是科学生产和物质生产结合过程,但并不是转化过程的结束,新形成的生产力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应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还要经过市场销售阶段的惊险跳跃。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过程、市场销售顺次进行,而且在各个环节内部也有历史的继承关系和错综复杂的联系。只有认识每个环节对全过程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做好衔接,才能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高效持续地发展。

二、企业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趋势的今天,人们日益关注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动力。恩格斯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愈来愈是对自然界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3〕又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4〕经济上需求的基础在企业。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的关键。马克思也曾指出,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积累规律与科技进步规律交织在一起发生作用。单个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超额利润,只有采用新的科学技术以减少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为了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必然要通过积聚或集中以增大个别资本;为了使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生产的产品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所以,资本家虽然并没抱定满足社会需要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但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却迫使他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这样,经过曲折的自发的历史进程,经济增长方式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前苏联是科技大国,它的基础研究水平走在世界前列,航空航天技术是一流的。然而经济发展状况令人失望,民用生产长期停滞,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效益很差。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虽然提出走集约化的道路,但由于经济体制僵化,企业无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先进科学技术没能成功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没能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因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迄今没能实现。

外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历程及经验教训给我们以启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市场引力,企业要有适应市场运行的机制。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早就提出来了,总体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因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要形成三个“有利于”机制,关键在于企业制度创新,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自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经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在企业制度创新方面虽有成就,但总体进展不大,这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许多实际困难。现在,必须统一认识,下大力气做好这件工作。我认为,当前应突出抓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明晰产权关系,加快以政资分开为基础的政企分开步伐,建立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和社会保障制度;其二是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三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动力机制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企业的约束机制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换,企业运转机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唯有如此,企业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要,高效率地进行商品生产和经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觉地增加积累,增强自我改造和技术开发能力。企业制度创新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自然产生对科学技术需求的压力、动力和能力,真正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阵地。

三、改善宏观环境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只是企业与科学技术两个部门的事。只有把企业内部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明显效果。资本主义各国科技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依靠市场引力,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缓慢增长。二次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各国普遍重视科技规划的作用,加强国家政策的干预。在市场引力和政府推力相互作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40年时间内,将科学技术的贡献率从不足50%提高到80%左右,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启发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靠市场引力,也要靠政府推力。我国改革前完全依靠国家计划推力和在改革后一度完全依靠市场引力的做法,都失之于偏颇。

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引力和政府推力的功能,必须改善宏观环境,认真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要把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种经济职能明确加以区分,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合理行使三种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从管理微观经济活动为主转向管理宏观经济为主;从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转向培育、组织和管理市场为主;从分钱、分物、批项目、定指标为主转向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为主;从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政策为主;从部门管理为主转向行业管理为主。

第二,加速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科技成果的数量巨增,日益为世界瞩目。世界性四大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科技成果的推广却是薄弱环节,大部分属于一项成果只在一厂、一地应用,大面积、大范围的推广率只有10%左右,大批科技成果并未摆脱“样品、展品、礼品”的命运。原因在于,我国从科技体制到经济体制上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科技体制必须改革,机制必须转换。在科技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上,一要遵循科技到经济的运动规律,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生产销售这个大循环。由开发研究到生产的中试二次开发批量生产这个小循环,使科技成果一环扣一环地进入实际生产领域。二要培育技术市场。连结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扩散的主要渠道。协调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使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劳务市场、外汇市场互相配套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科技成果推广的经济运行机制。

第三,制订具体的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重视成果推广运用,是我国具体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当代科学发展强调基础研究。这是因为:1、 开拓新的学科领域需要进行超前的理论探索;2、 发展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品需要创新的思想;3、由于各国加强知识保护,因而各国需要建立自身的科学储备。 近代世界科学中心五次转移,其中心所在国的基础学科结构均是“数、理、化”。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基础学科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了美、日等国的以生命科学为主的“偏震结构”和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生、物、化”三足鼎立的“自然型”结构,总的趋向是由非生命物质科学转向生命物质科学。我国目前的学科结构除数学外,其它学科均属正常。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发达对于建立我国强大的基础工业结构十分必要。在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任何突破都会为能源和材料工业提供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基础学科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要保持“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三足鼎立的结构。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争夺高科技的优势,看作是奠定21世纪经济技术大国的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我国经济起飞需要一体两翼,即大中型企业是主体,乡镇企业和高技术产业是两翼。乡镇企业虽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科技在其中的贡献率并不高。大中型企业这个主体不活,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科技需求的动力、压力和利用能力。各行各业都要求用高新技术来武装。改造传统产业,要靠电子信息技术装备;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需要高新技术支援;现代科技本身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装备;社会发展需要高新技术提供条件。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使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起来,形成支撑和引导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强有力翅膀。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页。

〔2〕《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第550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84、505页。WW毛树礼

标签:;  ;  ;  ;  ;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