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与互文:文学翻译教学视野解蔽论文

模因与互文:文学翻译教学视野解蔽论文

模因与互文:文学翻译教学视野解蔽*

关海鸥,胡 玲

(吉林大学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传统的文学翻译教学以传授翻译技巧为主旨,单纯语言层面的能指-所指转换将整个翻译活动囿于狭隘的孤立文本之中。互文性理论则将文本视为翻译活动的初始入口,从而建立了文本多元阐释的广阔共时空间;关注文化传承与传递的模因理论则从历时角度揭示了话语流传与语言传播的规律。两者的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翻译教学的视野蔽障,其对社会、文化、历史、作者、译者、读者、原作、译作等进行多元关注的思维角度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动态融合,都为翻译教学提供了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模因论;互文性;文学翻译教学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角度曾极大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使“翻译研究从印象式、点评式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系统性和理论性”,但是,如果将翻译研究限制在语言维度,将翻译问题归属为纯粹的语言问题,就会如巴斯奈特指出的那样,其结果只会导致“脱离社会背景,孤立的研究翻译的做法”。翻译理论家让·皮特斯因此指出“翻译活动理应被包括在对于社会运行的整体研究之中”。这也就是说,翻译活动要在社会语境与历史维度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宏观关照。

模因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在说明文化的传递与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它认为文化的基本单位就是模因,是通过模仿来进行横向或纵向的传播。语言学家对这一理论加以借用,用来说明语言的演化问题,认为“语言的演化要注重模因的承传”,(何自然P140)即在文化、社会及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来理解语言。互文性理论则强调文本的互文网络空间,认为任一文本都是在互文性知识的网络中形成,并与其他文本进行交互、循环联系,主张解蔽文本的孤立性,要在互文空间中建构文本的相互指涉关系。模因论以社会、历史为基础来研习语言的文化角度,互文性理论对语言、文化互动性的强调以及在社会、历史、权利话语语境中把握语言、以超越文本理解蔽障的理念,皆将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翻译活动置于广袤的空间,并为翻译理论的建构与翻译教学的实践提供了更为深入的全新视角,其有机结合将是翻译教学视野解蔽的最佳切入点。2005年,徐盛桓先生在他的一篇《冥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的文章中就提出可以将两者结合用于翻译研究,但是并未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实际上,作为一种多元联系、时空交错的动态思维方法与策略,模因与互文性相结合对于翻译教学来说,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层面其意义都是极为重大的。本文就拟从模因理论与互文性理论相结合(后文简称模-互理论)为切入点来阐述将两者结合用于指导翻译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通过对博士后及相关人员(导师、领导者、管理者、应用者、合作者)的个别访谈、博士后座谈、成果转化应用案例写实自述等方式方法,对已完成的科研成果质量、应用价值、转化程度和转化效果四项指标,从科研报告、终评鉴定、成果自述、业内专家(应用单位)四个角度进行了部分或抽样模拟评估。

综上所述,CT诊断侵袭性胸腺瘤具有操作简便、诊断时间短、可靠性高等优点,且根据CT表现可有效鉴别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一、传统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中国翻译教学历史,从京师同文馆的八年学习到今天的翻译学生速成,翻译教学已呈现出由通才教育向技能渗透逐步演变的特点,其间所暴露的问题颇为严重:教学目的不明确;过分强调翻译技巧;理论相对滞后;译者主体地位的缺失;测评手段单一化等。

滴灌管网的铺设是该技术最重要的一步。科学合理的滴灌管网布置,可以在灌溉的基础上节约水资源。滴灌管网包括主管道、支管和滴灌管。开关通常安装在主板上,当满足特殊需要时,开关经常安装在支管上。最终将主管连接到水头,水头上要装有压力表,并配有回流装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泵功率因管路压力过大而引起,从而避免危险。另外,第一部分还应装有过滤装置,防止水中杂质在滴管头部堵塞,不能正常发挥功能。

二、模因论与互文性:翻译教学的新视角

模因论与互文性理论结合为翻译教学与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元开放、时空交错的思维方法。翻译教学就其目的而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翻译,认识翻译,具备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能。但是,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建立学生的翻译意识,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掌握翻译活动的思考路径,发掘学生的翻译潜质,才应是翻译教学最根本的目的。译者素质的生成不仅是技能累积,也是能力生成,前者可以依赖培训,而后者必须依靠教育方能获得,是“授之以渔”的过程。翻译教学绝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而在它的教育功能,要培养学生构建“无限运用有限资源的能力”,这就绝非在课堂上传授几个翻译策略,讲解几个例句所能解决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方法,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思考路径,才是建立长效的生成能力的最佳途径。模-互理论关注于文本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的关系,两者结合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就会突破一直囿于狭义文本概念的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帮助教师尝试建立多元对话、多维立体的思维路径,在教学中将复杂的文本隐喻、多重交汇的主体、相互指涉与互动的语言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翻译与创作等纳入阐释范围,并将翻译活动从单纯语言运作的层面晋升至立体多维的话语空间。这样的翻译教学在既拓展了翻译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因此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促使其在社会、文化、历史的网络空间里进行翻译思考。处在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大背景下,多元思维的训练与广阔的理论视野必会帮助学生建立探索隐藏在语言文字后面的文化大视野,以生成“无限运用有限资源”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根源就是未能将翻译看做是人文社会活动的产物,受人文社会活动规律的制约,处于人文社会的范畴。我们来看一个翻译实例:《毛泽东诗词·送瘟神》中有一句“千村薛荔人遗矢”,“遗矢”就是拉肚子。《史记·廉颇传》中借“一饭三遗矢”来暗指廉颇老矣。未曾互文考证的一位美国译者就将“人遗矢”译成了“Men were lost arrows”(人成了丢了的箭)!由此可见,对文本进行充分的互文考证是多么重要啊!

俞佳乐在其《翻译的社会性研究》中讲到:翻译是人在“对话行为”中的社会运作,翻译研究不仅要“探索其内部规律”,还要“整理其外部关系”。“整理其外部关系”其实就是要求翻译研究必须以多元开放、关注联系、历时与共时结合为研究视角,在广袤的历史与社会语境中定义翻译,以多维、互动、交叉、综合、联系的研究视角来关注翻译。模因与互文性的结合恰好为此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论证性与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将两者结合用于指导翻译教学与实践,不仅为翻译教学拓宽了理论视野,而且为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意义。

三、模因与互文性:翻译教学的理论意义

(一)翻译教学视野的拓展

语言模因论将语言本身视为模因,认为其以模仿为方式进行传播的不仅仅是表层语言行为本身,更是“隐藏在表层语言行为背后的东西”,而其背后的“概念、预设、情感、意义、思想、意图、信念或知识”等则更要加以“重视、强调和提防”。(何自然P153)模因是以模仿这种非遗传的方式将思想传播开来,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使得语言的使用必然带有其使用者的社会文化烙印。互文性则指文本之间相互交错、彼此依赖,说明文本与世界的关系以及其与自己的历史关系,带有文化自身的传承,是一种文学的记忆。在这样一种强调文化指涉与传承的模-互理论视野下,文化体系就被视为是依赖所有文化质素所建立的网络而存在,因此,对置于此网络中作为文化织体的某一文本,其翻译活动也必须重置于整个文化网络中。

(二)多重主体的交错

互文性理论将语言、文化、文学、原作与作者、读者、译者、评论者皆归属于广义的文本概念,是“互文网络中的无数织体”(秦P88),每个织体皆承载着各自的记忆。作者依据自己的记忆对现实进行筛选来创作,作品中充满着记忆性空白点,即“互文性网眼”(秦P94);译者作为第一读者,则会根据自身的记忆努力在译作中填补这些记忆空白;译文读者与评论者在对译文的阅读与评论中也会掺杂各自的互文记忆,并对译本进行阐释与评价。翻译活动整个过程贯穿了作者、译者、读者、评论者等所有人的互文记忆。模因论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关注了互文记忆的传递过程。译者作为原文读者,要对原文进行记忆识别,并在译文中对原文本进行自我阐释,并希望得到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正如蒙田所谓的“话语的一半在于言者,一半在于听者。”作为具有自身知识体系与主观意志的读者,他对文本的阐释必然带有自身的记忆痕迹,而读者对文本的选择与抛弃,依据模因理论关于文化传播的“强者得以传播”的规律,必然带有其所处社会、历史、文化及权力话语等的影响。

(三)译者主体身份的确立

在加以有效计算之后,能够得出其中的相关数据内容,其相关的评价因素提权重矩阵主要为A={0.5,0.2,0.10.1,0.1},能够有效得出B={0.3,0.5,0.20.1,},而这也是对这一教师所进行综合的教学水平评价结果,能够对教师测评的具体数值加以计算,有分,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身份是复杂的。理解是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首要步骤,伽达默尔所提倡的“让文本自身言说”,就是让寻求理解的人通过自己让文本说话,即通过读者的自身解读让文本得以重生。作为翻译文本的第一个读者,译者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与认知至关重要。处于作者与译本读者之间,译者借助了自己中介者的身份,搭建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平台,这一过程就涉及了互文参引、视界融合、前理解等文本指涉问题。里法泰尔认为,作者对作品的创作是一种文学的延续,在创作过程中会积极调动他头脑中所有的或相关的无时序的记忆,以促使阅读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读者在理解一个文学文本的意义时,则必须动态的汇聚多重的互文本来进行阐释。如若遇到所译文本未能清楚反映其他文学作品时,译者作为第一读者必须依赖自己的联想加以识别,(秦P28-29)并在文化传承的历史语境中对其模因的传递过程加以确定。译者作为原作品的读者与译作的创造者,要具有识别互文指涉的联想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再现的能力。在这样一种释义性的再创作过程中,译者的主体身份得以确立。

四、模因与互文性:翻译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文本阐释

模-互理论认为文本是在互相孕育、互相影响、互相指涉又互相圆满的关系中产生的,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该理论的介入,实际上是将翻译重置于社会之中,感受着社会发展变迁的每一次律动,以期对翻译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正确的表达。在该理论指导下,其对翻译文本的阐释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语言文字符号视野,而是与作者、读者、译者及其各自所发生的历史、文化、外部环境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文本也因此获得了多维阐释。后作品对前作品的模仿或互文,绝非单纯的二度重写,而是“描述了一部作品在和它自己以及和其他作品所形成的关系中的变迁”,(萨P2-3)文本的阐释就要在推陈出新、求本溯源的互动关系中得以产生。

(二)翻译策略

模-互理论关照下的翻译活动超越了文本对文本的单纯语言层面,其对翻译策略的选取已绝非直译与意译、增译与删译等单纯的语言转换策略。英国语篇学派翻译理论家哈提姆依据互文性理论就提出翻译活动中不可回避的三个方面:互文指涉的信息地位;互文指涉的意向性地位以及互文指涉的符号地位,并据此提出应优先保留“影响体裁性质、话语态度、语篇修辞目的的符号”的翻译策略,强调翻译时所要遵循的顺序就是优先保留符号地位,并保留其意向性,同时要保留实现语篇连贯的语言手段;然后考虑是否可以直译互文指涉的形式及保留语言外信息。(王树槐P62)哈提姆的互文翻译理论强调了文本互文指涉的共时关系,却未能关注文本阐释在“效果历史”过程中的历时性,模因论的有机融合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文本得以在文化的历时与共时中获得再生。

(三)翻译教学方法

模-互理论改变了以往以教授技巧为主的教学方法,而改之以传授学生作为职业翻译工作者的素质。在这个新的理论平台上,翻译作为交际的一种形式,其交际对象则由语言晋升为思想或意义,翻译也由此脱离了简单的语言分析层面,而进入到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因此,翻译教学在解决语言问题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储备、获取方法与途径、在翻译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等加以训练。法国里昂第二大学的翻译教学值得借鉴:翻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学会查找有价值的信息;培养职业责任感;其翻译教学课堂的“四步法”中,第一步即为信息查找与运用,就是指导学生借助字典、网站、专家等方式查找相关主题材料,要求学生在对主题有了一定理解之后才开始翻译。(陈宏微P53-65)这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一定的互文考证之后才能进入翻译活动。反观我们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脱离现实语境、缺乏背景知识、忽略作品出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相关资讯支持等都使得翻译活动被动的处于不得不只面对单一文本的窘境。模-互理论试图重新搭建学生与文本间的密切联系。

五、结束语

互文性理论将整个翻译活动置于广袤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为翻译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而模因作为文化基因,它所展示的理论视角则为人们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以强调文本指涉的互文性为理论基础,以关注文化传承的模因传递为手段,两者结合的多重视角必定为翻译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也能更好的解决翻译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并将翻译教学从先前封闭的文本对文本的单一世界中解蔽出来,从而进入到文本与作者、译者、读者,以及文本与文化、文学、社会、历史等多重语境的对话域中。

参考文献:

[1]张柏然,许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俞佳乐.翻译的社会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奥地利]迈考拉·沃夫.翻译的社会维度[J].转自辜正坤《国际翻译学新探》[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叶子南.翻译教学:继承与创新[J].转自辜正坤《国际翻译学新探》[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7]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 祎,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王占斌.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J].上海翻译,2005(1):32-35.

[10]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翻译,2010(2):39-43.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mainly about imparting translation skills.The simple linguistic level of the signifier--the conversion refers to the entire translation activity in a narrow and isolated text.Intertextuality theory regards text as the initial entrance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thus establishing a broad synchronic space for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exts;memetics theory focusing 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reveals the laws of discourse circulation and language transmission from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breaks the barrier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eaching.Its perspective on the diversity of society,culture,history,authors,translators,readers,original works,translations,etc.,and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re all Translation teaching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Keywords: memetics;intertextuality;literary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08-0102-03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模因与互文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理论研究”(编号:2013B66)

作者简介: 关海鸥(197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胡玲(197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语言哲学。

标签:;  ;  ;  ;  

模因与互文:文学翻译教学视野解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