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酶免疫法测定全血尿素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微粒酶免疫法测定全血尿素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一、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培余[1](2018)在《环孢素A治疗药物监测的免疫学方法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两种免疫学方法与液质联用法(HPLC-MS/MS)监测环孢素A(CsA)血药浓度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两种免疫法在测定CsA血药浓度时的特点与优势。同时探讨免疫学分析方法在临床骨髓移植患者环孢素A治疗药物监测(TDM)中对临床医师调整给药方案时的参考价值。方法:首先分别对三种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的验证,绘制标准曲线、测定定量下限,检验各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分析方法的特异性,验证回收率,及检测各方法的稳定性。收集本院口服环孢素A达到稳态的谷浓度的骨髓移植患者全血样本,分别应用上述3种方法将101例所收集的全血样本分批次进行测定,得出CsA全血稳态血药浓度。采用统计软件MedCalc 18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果以x±s表示。三种方法的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用以分析各方法间的差异性;三种方法之间分别做线性相关分析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方法间的相关性;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与Bland-Altman偏差图分析各方法之间的一致性。结果: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检测范围分别为302000μg·L-1、301500μg·L-1及161600μg·L-1;ECLIA与HPLC-MS/MS、CMIA变异系数均小于15%;通过测定ECLIA、CMIA及HPLC-MS/MS的回收率分别为101.17%107.17%、93%106%及87.80%104.29%;各方法的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各方法经过验证,符合测定要求。ECLIA所测稳态血药浓度为135.4±69.7μg·L-1,CMIA所测稳态血药浓度为195.7±111.8μg·L-1,HPLC-MS/MS所测稳态血药浓度为144.3±77.7μg·L-1;CMIA检测结果高于ECLIA(t=1.97x10-4,P<0.01)和HPLC-MS/MS(t=7.49x1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LIA和HPLC-MS/MS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CMIA与HPLC-MS/MS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HPLC-MS/MS=0.6512XCMIA+16.774,决定系数R2=0.8764(相关系数r=0.94);ECLIA与HPLC-MS/MS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HPLC-MS/MS=1.1061XECLIA-5.4731,决定系数R2=0.9822(相关系数r=0.99);ECLIA与CMIA比较,线性回归方程为YECLIA=0.5721XCMIA+23.387,决定系数R2=0.8424(相关系数r=0.92);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三种分析方法的相关性较好。通过Bland-Altman偏差图可知,HPLC-MS/MS与ECLIA相比,偏倚值为8.9,95%的差值点在置信区间内,一致性较好;HPLC-MS/MS与CMIA相比,偏倚值为-51.5,发生偏倚较大,一致性相对较差;ELCIA与CMIA相比,偏倚值为60.4,发生偏倚较大,一致性也较差。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HPLC-MS/MS法与ECLIA法的一致性较好,线性模型P=0.85,证明线性良好,没有明显偏差,回归方程为Y=-6.074(95%CI:-10.2141 to-3.3422)+1.120X(95%CI:1.0917 to 1.1523);HPLC-MS/MS法与CMIA法的一致性较差,线性模型P=0.85,证明线性良好,没有明显偏差,回归方程为Y=6.718(95%CI:-0.1926 to 14.2097)+0.695X(95%CI:0.6452 to 0.7507);ECLIA法与CMIA法的一致性较差,线性模型P=0.70,证明线性良好,没有明显偏差;回归方程为Y=-21.246(95%CI:-39.5923 to-10.8099)+1.613X(95%CI:1.4886 to 1.7636)。结论:HPLC-MS/MS、ECLIA、CMIA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好,ECLIA与HPLC-MS/MS的一致性较好,ECLIA与HPLC-MS/MS检测结果可以根据相应的回归方程互算,而CMIA与HPLC-MS/MS检测结果不可直接进行换算。免疫学方法的治疗药物监测结果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欧阳萌[2](2014)在《肾移植受者CYP3A4、CYP3A5、MDR1和PXR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器官移植术作为拯救晚期重症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使得患者术后生存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导致器官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临床医师无法回避的难题。因此,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成为决定器官移植预后的关键。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属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家族,是目前防治肾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一线免疫抑制剂,然而该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以及狭窄的治疗窗。因此,临床使用必须进行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用药剂量,以保证在治疗效果最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斥反应及毒副作用。但由于TDM存在滞后性,部分患者在监测前就由于血药浓度过低或过高而出现不良反应,这对于移植术后初期的患者尤为危险。同时,他克莫司价格昂贵,且需终身服用,给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也制约了它的使用。因此,如能从遗传药理学方面考虑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用药,并制定出他克莫司的剂量预测方程,将有可能实现他克莫司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个体化用药。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影响药物代谢和分布过程,可能对初始剂量预测和不良反应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据估计,20%-95%的药物处置及效应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国内外有关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用药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及转运蛋白(P-gp,由MDR1基因编码)的遗传多态性上。国内研究表明,CYP3A4*18B和CYP3A5*3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密切相关,而MDR1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的影响仍无定论。近年来,核受体作为关键的转录调控因子在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表达调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其中孕烷X受体(pregnane Xreceptor, PXR,由NR1I2基因编码)能同时调控药物代谢酶(CYP3A/CYP2C8/CYP2C9/CYP2B6、UGT、GST)和转运体(MDR1、MRP2、MRP3)的表达,因此NR1I2的基因多态性也可引起相应的靶基因表达的改变(如CYP3A4/3A5、MDR1),从而影响相应配体(FK506)的药动学。目前国内外关于CYP3A4、CYP3A5、MDR1的基因多态性的特点和发生频率的研究较为系统,在不同种族人群中都有较为详尽的报道。但对PX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目前并无完善的亚洲人/中国人的相关研究,并且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知PXR的基因突变种族差异极大。目的回顾性研究遗传因素(CYP3A4、CYP3A5、MDR1及PXR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及其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为实现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80名肾移植患者进行CYP3A4*5、CYP3A4*6、CYP3A4*18B、CYP3A5*3、MDR11236C>T、MDR12677G>T/A、MDR13435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检测;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PXR7635A>G(rs6785049)和PXR24381A>C(rs1523127)突变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Allelic Special-Touch Down PCR(ASPCR,特异性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PXR6碱基缺失(rs3842689)突变进行分型。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肾移植患者的FK506血药浓度。所有入选的280名中国肾移植患者均详细记录性别、移植时年龄、身高、体重和BMI值、尸肾或亲属肾移植、移植时间、透析时间、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乙肝或丙肝感染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用药后7日、15日、1、3、6、12、24、36和60月的FK506口服日剂量与血药谷浓度、泼尼松和MMF剂量、肝肾功能、空腹血糖(FPG)、血常规、血脂等检查结果。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各分组间的临床资料差异。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术后FK506所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s correlation分别分析各因素与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剂量×体重(C0/D)值间的相关性,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他克莫司C0/D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280位入组的肾移植患者中,共有111例患者出现FK506所致的不良反应,其中有27例血液毒性、6例出现肝脏毒性、12例胃肠道反应、29例高血糖、26例高血脂患者和11例高血压患者,这些患者在减剂量或暂停服药或对症处理后均可自行恢复或维持稳定。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达39.65%。本研究发现FK506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体重、BMI值和用药疗程的分布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发现FK506用药疗程、BMI值是FK506发生高血脂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且当BMI<18.5时,发生高血脂的危险性增加27.534倍;年龄是患者发生高血糖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FK506血药谷浓度和C0/D值对其所致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中,未发现CYP3A4*5和CYP3A4*6突变等位基因,CYP3A4*18B突变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为29.11%。CYP3A4*18B突变与FK506C0和C0/D值降低有关。CYP3A4*1/*1基因型是FK506所致肝损伤发病的危险因素。在280名肾移植患者中,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69.29%。CYP3A5*3突变与FK506C0和C0/D值升高有关。*3等位基因在FK506致肝毒性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YP3A5*3突变与FK506致肝毒性密切相关。280例肾移植患者中, MDR11236C>T突变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为43.57%,MDR12677G>T/A突变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为49.64%,MDR13435C>T多态性的基因突变频率为36.43%。基因分型结果显示,MDR1各基因位点突变对FK506的C0及C0/D值无明显影响。MDR11236CC、3435TT是FK506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MDR12677杂合子GA/T基因型是FK506致血液毒性的危险因素;单倍体基因型CC-GG-CC是FK506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TT-AA/TT-CT是FK506致高血糖的危险因素,TT-GA/T-CC是FK506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CC-GA/T-TT是FK506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肾移植受者PXR rs3842689、rs6785049、rs1523127突变频率分别为26.07%、11.79%和16.07%。对照组与各不良反应组间各位点的突变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XR rs3842689野生纯合子WW基因型是FK506致胃肠道反应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得到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模型:剂量/体重(D)=C0/(-60.445+95.777×CYP3A5+34.938×RBC),该模型可以解释他克莫司剂量/体重差异的33.8%。结论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FK506C0和C0/D有明显影响,MDR11236C>T、MDR12677G>T/A、MDR13435C>T、PXR rs3842689、PXR7635A>G(rs6785049)、PXR24381A>C(rs1523127)多态性对FK506的处置无明显影响。CYP3A5*3等位基因是FK506肝毒性发病的危险因素,CYP3A4*18B等位基因是保护性因素。MDR11236CC、3435TT是FK506致高血压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MDR12677杂合子GA/T基因型是FK506致血液毒性的危险因素;MDR1单倍体基因型CC-GG-CC是FK506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TT-AA/TT-CT是FK506致高血糖的危险因素,TT-GA/T-CC是FK506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CC-GA/T-TT是FK506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XR rs3842689野生纯合子WW基因型是FK506致胃肠道反应的危险因素。他克莫司个体化给药模型为剂量/体重(D)=C0/(-60.445+95.777×CYP3A5+34.938×RBC)。

席兰艳[3](2010)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他克莫司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CYP3A4*1G(20230 G>A)、CYP3A5*3(6986A>G)基因型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的频率分布;并探讨CYP3A4*1G(20230 G>A)、CYP3A5*3(6986 A>G)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2)探讨地尔硫(?)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3)建立他克莫司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方法:(1)CYP3A4*1G、CYP3A5*3基因频率调查:从300例肾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和测序法检测患者CYP3A4*1G、CYP3A5*3的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分析CYP3A4*1G、CYP3A5*3突变基因的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从11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70例,在患者连续服用稳定剂量的他克莫司至少1w后,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患者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C0)。根据患者CYP3A4*1G基因型将70名患者分为三组:野生型组(CYP3A4*1*1)、突变杂合子组(CYP3A4*1*1G)和突变纯合子组(CYP3A4*1G*1G);根据患者CYP3A5*3基因型,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CYP3A5*1*1)、突变杂合子型组(CYP3A5*1*3)和突变纯合子型组(CYP3A5*3*3)三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CYP3A4*1G、CYP3A5*3基因型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3)地尔硫(?)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从11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出60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患者服用地尔硫(?)前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是否有差异。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4)他克莫司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收集188例肾移植患者的525个他克莫司常规监测的稳态谷浓度数据,建立数据库。测量患者的血压,检测患者CYP3A4*1G、CYP3A5*3基因型,搜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生化指标、合并用药及并发症等资料。以他克莫司为模型药物,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mixed-effect modeling)分析患者常规监测的血药浓度稀疏数据,使用NONMEM程序建立他克莫司在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1)110例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CYP3A4*1G(20230 G>A)基因型的突变杂合子表型(*1*1 G)频率最高(48.18%),野生型(*1*1)频率(47.27%)次之,突变纯合子(*1G*1G)频率(4.55%)最低,G等位基因频率(71.36%)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28.64%);CYP3A5*3(6986 A>G)基因型的突变杂合子(*1*3)频率最高(50.00%),突变纯合子(*3*3)频率(44.55%)次之,野生型(*1*1)频率(5.45%)最低,A等位基因频率(30.45%)低于G等位基因频率(69.55%)。(2)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携带CYP3A4*1*1基因型患者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剂量明显高于CYP3A4*1*1G和CYP3A4*1G*1G携带者(p<0.05);CYP3A5*3突变纯合子患者的他克莫司谷浓度/剂量明显高于野生型和突变杂合子患者(p<0.05)。要获得相似的目标浓度,CYP3A4*1G突变杂合子(*1*1G)和突变纯合子(*1G*1G)患者比野生型(*1*1)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CYP3A5*3野生型(*1*1)和突变杂合子(*1*3)患者比突变纯合子(*3*3)患者需要更高剂量的他克莫司。(3)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服用地尔硫(?)前后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分别为(2.46±1.69)ng·mL-1/(mg·d-1)和(3.16±2.03)ng·mL-1/(mg·d-1),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室模型为他克莫司的基础药物动力学模型。最终模型CL/F、V/F、Ka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30.1L·h-1、3420L和3.09 h-1。所有考察的协变量中,对他克莫司的清除率(CL/F)具有显着影响的协变量包括:CYP3A5*3基因型、血红蛋白(HGB)和直接胆红素(DBIL);对他克莫司表观分布容积(V/F)有显着影响的协变量是术后时间(POD)。结论:(1)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人群中,CYP3A4*1G(20230 G>A)基因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8.64%,CYP3A5*3(6986 A>G)基因的G等位基因频率为69.55%。(2)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显着相关。(3)地尔硫(?)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有显着影响。(4)本研究建立的他克莫司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经验证稳定有效,对临床他克莫司的个体化给药具有指导意义。

陆楠[4](2009)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器官和组织移植是20世纪的医学壮举,为挽救人类生命做出了超乎寻常的贡献。随着组织配型、器官保存、移植手术、术后抗感染等一系列临床技术的不断进步,移植器官的存活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器官移植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尤其是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器官功能丧失、甚至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尽管移植物局部组织的病理活检可以对排斥反应做出明确诊断,而且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移植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容易诱发并发症等缺点,在临床上难以成为常规的检查手段;临床常用的生化学等检查只有在移植器官组织结构明显异常,影响到器官功能时才能做出诊断。而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抗体等检查,则往往由于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方面的不足而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可以及时、准确诊断排斥反应的公认的检测方法。在无法准确了解患者免疫状态的情况下,免疫抑制剂是预防排斥反应发生的最有效的手段,但过量的免疫抑制剂往往导致严重感染和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如何通过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方法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并及时发现、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是移植研究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排斥反应和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之间寻找到一个适宜的平衡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往相关研究主要从淋巴细胞活化的角度加以研究,但从另一方面看,移植术后稳定的患者大多处于免疫抑制或免疫耐受状态,而发生排斥的患者则是打破了业已建立的免疫抑制状态而使得免疫细胞重新激活并发挥同种异体杀伤作用。那么能否从免疫耐受的角度着手,借观察宿主免疫耐受相关因素的变化来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呢?胚胎植入是诱导免疫耐受最成功的典范,从本质上看,胚胎植入的过程,其实就是母体对带有父方异体抗原成分的胚胎的免疫耐受过程。器官移植和胚胎植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虽然同样是同种异体之间的免疫应答,胚胎植入和器官移植的结局却截然相反,这其中涉及很多种蛋白和分子的参与。其中非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尤其是HLA-G的差异性表达,引起了越来越多胚胎学研究和病理妊娠研究领域专家的重视。HLA-G是一种非经典MHC-Ⅰ类抗原,与经典MHC-Ⅰ类抗原的基因高度同源,蛋白结构也很相似。不同的是,HLA-G分子不具有丰富的多态,也不像经典MHC-Ⅰ抗原那样分布广泛。生理状态下HLA-G仅表达于胚胎滋养层和一些免疫豁免部位。从功能上看,HLA-G分子可与NK细胞、T细胞和APC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抑制性受体结合,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抑制母体免疫细胞的活性,诱导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母胎界面HLA-G表达下降与流产、子痫等病理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胚胎学的研究成果为器官移植免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从器官移植的角度来看,移植术后HLA-G的表达是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排斥反应发生时,HLA-G的表达是否会有相应的变化?是否有助于临床上排斥反应的诊断呢?免疫抑制剂对机体HLA-G的表达有怎样的影响作用呢?这一系列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解决了上述问题,将有助于阐述HLA-G分子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排斥反应的诊断提供新的思路。临床上,移植受者术后常规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以诱导耐受,因此难以区分移植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对HLA-G的不同作用,因而有必要利用动物模型来系统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HLA-G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并独立探讨免疫抑制剂对其的影响作用。小鼠的Qa-2分子与人类HLA-G分子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而且纯系小鼠之间的皮肤移植模型是最经典的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手术简便,易于观察。因此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成为本次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为了系统的研究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HLA-G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作用,我们首先以近交系小鼠皮肤移植模型研究了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以及血浆中Qa-2的表达,分析了其与移植排斥反应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和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影响作用。并在动物研究的基础上,动态监测了临床肾移植术后稳定患者和排斥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及血浆HLA-G的不同表达,探讨了HLA-G对移植物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了其与患者免疫耐受状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制定个性化免疫抑制方案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利用成功建立的小鼠皮肤移植模型,动态监测用药和不用药状态下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小鼠Qa-2分子在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中的表达变化,揭示移植受者Qa-2分子在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同种异体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发生进程之间的对应关系。2、通过检测不同种类、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单一或联合作用下小鼠Qa-2表达的变化,分析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Qa-2表达的不同作用,探讨Qa-2表达对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监测价值,以期为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3、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G转录和蛋白水平以及血浆可溶性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对比稳定组和排斥组的差异,探讨HLA-G对于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最佳检测方法以及对患者免疫状态的监测作用。方法:1.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动物模型:为研究不同鼠系之间的差别,分别以SPF级近交系C57BL/6(简称C57)和BALB/C(简称BA)两种鼠系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又分为自身移植组、同系移植组和异系移植组。为了观察免疫抑制剂的影响,同系和异系移植组又分别分为不用药组和用药组。用药组模拟临床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Horm)及霉酚酸酯(MMF)中等剂量三联用药。手术组采用经典的小鼠背—背皮肤移植手术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术后每天观察皮肤移植物大体改变,记录肉眼排斥时间。每天取移植皮片进行HE染色,根据移植物病理组织学改变将其分为排斥反应Ⅰ-Ⅳ级,记录移植物病理排斥进展情况。观察用药和不用药对移植物存活时间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2.动态检测移植术后Qa-2的表达:利用成功建立的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每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采集移植皮片、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浆,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动态监测不同组别小鼠移植受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Qa-2分子在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分析上述指标与排斥反应发生和免疫抑制剂应用之间的关系。3.免疫抑制剂对Qa-2表达的影响:将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孢素组、激素组、霉酚酸酯组和联合用药组,其中三种单一用药组又分为低、中低、中等、中高、高共5个剂量组,收集外周血淋巴细胞、血浆以及移植物,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ELISA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不同种类、不同剂量免疫抑制剂单一作用或联合作用下小鼠Qa-2表达的变化,分析了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Qa-2表达的不同作用,探讨了Qa-2表达对机体免疫抑制状态的监测价值,以期为指导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4.肾移植患者HLA-G的动态监测:连续收集57例肾移植患者(其中术后32例肾功能稳定、2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术后3天、7天、2周、3周、1月、2月、3月以上)外周血标本。怀疑排斥的患者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诊断,并于冲击治疗前、排斥反应发生后3天、7天、2周、3周以上分别收集标本。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和ELISA等方法动态检测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转录和蛋白水平以及血浆可溶性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稳定组和排斥组的差异,探讨HLA-G对于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最佳检测方法。结果:1、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术后移植物的大体改变级组织病理学变化自身移植和同系移植组小鼠移植皮片呈现免疫耐受状态,移植物缝合部位逐渐愈合,皮片红润柔软,毛发重新生长。两种鼠系交叉移植后,受体小鼠移植物呈现明显的排斥反应。C57和BA小鼠皮肤移植物肉眼完全排斥的时间分别为9±0.38天和10±0.24天。用药情况下,C57和BA两种鼠系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均明显延长,分别为17±0.54天和18±0.36天。两种鼠系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取移植小鼠皮肤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病理分级,结果显示:同系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组织差别不明显,异系移植皮片淋巴细胞浸润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最终导致移植物坏死脱落。按照淋巴细胞浸润和皮肤组织坏死程度将排斥反应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和严重排斥(Ⅳ级)四个等级。不用药情况下,病理Ⅰ-Ⅳ级排斥反应分别发生于术后2-4天、5-7天、8-10天和11-观察结束。用药情况下,淋巴细胞浸润出现明显延缓趋势,病理排斥Ⅰ-Ⅳ级分别发生于2-8天、9-12天、13-18天、19天-观察结束。而且移植皮片的病理改变没有鼠系特异性。2、不用药情况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小鼠Qa-2表达的变化规律同系移植术后,皮肤移植物、外周血Qa-2的表达均基本稳定,与术前保持一致,而异系移植组Qa-2的表达则随着术后时间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皮肤移植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和同系移植皮片呈Qa-2阴性表达,仅在皮脂腺细胞呈弱阳性表达。排斥反应发生时,移植物表达变化不大。浸润淋巴细胞呈阴性表达。Real-Time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异系移植组术后5天至术后9天左右Qa-2转录水平有所下调,但与同系移植同一时间点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与皮肤排斥反应病理分级结合分析发现,Ⅱ、Ⅲ级排斥反应发生阶段,Qa-2转录总体水平低于同系移植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异系移植术后4-5天开始,CD4+T淋巴细胞Qa-2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以及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下降,直到术后第10天才恢复到术前或正常水平,之后甚至高于正常水平或同一时间点的同系移植组。与病理排斥反应分级结合分析,差异更加明显。ELISA检测血浆sQa-2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Qa-2变化趋势不同。同系移植组术后第2天,sQa-2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显着,之后恢复正常;异系移植术后2-3天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术后7天之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BA小鼠PBLs Qa-2的表达明显低于C57小鼠,但变化趋势相似。3、用药情况下,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小鼠Qa-2表达的变化规律皮肤移植物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同系移植小鼠移植皮片呈明显阳性表达。异系移植术后早期,与不用药组相比,Qa-2表达明显增强,皮肤组织细胞和少量浸润淋巴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随着排斥反应的加重,皮肤移植物的阳性表达没有明显改变,但浸润淋巴细胞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明显下降。当皮肤发生重度排斥反应时,浸润淋巴细胞Qa-2表达为阴性。排斥反应为Ⅳ级时,由于组织和大量淋巴细胞坏死,无法检测其Qa-2的表达情况,但深层皮肤结缔组织和浸润淋巴细胞均呈阳性表达。Real-Time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同系移植组术后Qa-2的转录水平虽仍保持基本稳定,但明显高于未用药组。而异系移植组术后早期和末期与同系移植组相同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当排斥反应进展为Ⅱ、Ⅲ级,Qa-2的转录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正常未用药水平。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Qa-2表达的MFI以及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的变化趋势与PBLs Qa-2转录水平的变化基本一致。ELISA检测血浆sQa-2水平结果显示:用药组术前水平明显低于未用药组。同系移植术后变化不明显。异系移植术后2-6天,sQa-2水平持续上升,但仍明显低于未用药组。术后第7天开始逐渐下降,到术后14天之后,恢复到术前水平。4、免疫抑制剂种类和剂量对小鼠Qa-2表达的影响连续用药7天以后,小鼠CsA血药浓度达到稳态,并与用药剂量呈明显正相关。免疫移植剂对PBLs Qa-2转录水平的影响:小剂量CsA、Horm和MMF组Qa-2转录水平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随着剂量的加大,Qa-2转录水平明显升高,CsA在中高剂量效果最为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糖皮质激素对Qa-2的上调作用逐渐显着,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而且明显强于环孢素:与其他两种药物相比,MMF的作用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用药组中,中等剂量混合用药对Qa-2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最为显着。免疫移植剂对PBLs亚群Qa-2膜蛋白表达的影响:对于CD4*T淋巴细胞Qa-2MFI的影响,小剂量CsA即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中等剂量作用最为显着。小剂量激素和MMF组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但较高剂量激素和MMF对CD4+T淋巴细胞Qa-2 MFI有明显的上调作用,并分别于中等剂量和中高剂量达到最大作用。与转录水平类似,中等剂量混合用药对Qa-2转录水平的上调作用较其他单一用药组更为显着。免疫抑制剂对于CD8+T淋巴细胞Qa-2的阳性表达率的影响明显较弱。小剂量激素和中等以下剂量CsA和MMF均没有明显调节作用。随着剂量增大,MMF和CsA的上调作用逐渐增强。联合用药作用比较明显。5、临床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HLA-G表达的变化规律稳定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G转录水平于术后3天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1周后上升到术前水平,并于术后1月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术后2月和3个月以上的检测结果显示HLA-G转录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膜蛋白表达总体较低。正常情况CD4+T淋巴细胞HLA-G阳性表达率只有2.269±0.71896。术后一周内淋巴细胞基本检测不到HLA-G膜蛋白的表达。术后2周后,CD4T淋巴细胞HLA-G表达明显增强,并逐渐达到高峰(>14%),术后2月仍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FK506血药浓度和临床药物剂量结合分析发现CD4+T细胞HLA-G表达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明显相关。不论是术前还是术后不同时期,CD8+T淋巴细胞HLA-G膜蛋白表达均处于极低水平,基本建成不到阳性表达细胞。血浆可溶性HLA-G的表达术后一周内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但术后2周之后,明显升高并保持较高水平。排斥组:排斥发生当天和随后3天,HLA-G表达明显低于排斥前最后一次随访检测的水平(膜结合型和可溶性)。但一周之后,升高明显。直到术后三周到2月后,HLA-G表达保持较高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与转录水平和可溶性HLA-G检测结果相比,CD4+T细胞HLA-G表达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而且操作简单、误差较小。反复发生排斥反应的患者CD4+T细胞HLA-G表达始终处于较低的表达水平,加大免疫抑制剂药物剂量对HLA-G的表达影响较小。结论:1、通过动态监测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小鼠Qa-2的表达变化规律,首次发现:移植术后早期,尤其是在用药状态下,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Qa-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发生于淋巴细胞活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尚未造成严重的移植物损伤,远远早于肉眼排斥的发生。2、免疫抑制剂可明显提高移植物、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HLA-G的表达,同时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过高剂量作用反而有所下降。免疫抑制剂中等剂量联合应用不但可以达到最大限度上调HLA-G表达的作用,而且对动物的毒性较小,是最佳选择。3、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肾移植术后外周血HLA-G的表达,尤其是CD4+T细胞HLA-G的动态改变,与免疫抑制剂用药时间和剂量密切相关,并在排斥反应发生时明显下调,有可能成为一种反映移植患者免疫耐受状态和诊断排斥反应发生的无创性检测指标。

王庆华,曾章新,王英,邓章彬,谭建明,陈锦华[5](2007)在《8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服用普乐可复(FK506)的肾移植受者,各种因素对全血药物谷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连续监测88例同种尸肾移植受者服药后12 h的FK506全血谷浓度,并对术后不同状态、不同时期血药浓度进行分析。结果88例患者FK506血药浓度在术后不同状态和不同时期均有差别,术后46个月,乙肝病毒DNA阳性组、急性排斥组、肾功能延迟恢复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K506测定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准确可靠地监测FK506血药浓度可使用药安全、有效。

徐霞[6](2006)在《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的研制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为充分利用治疗药物监测方法获取病人的信息数据,随时对监测所得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合理化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本课题以肝肾移植术后CsA和FK506血药浓度监测工作为基础,以提高肝肾移植术后药学服务的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肝肾移植术后病人的特点,综合国内外较规范的药历模式,建立了适用于我院工作实际的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 方法:利用当前流行的数据库软件Powerbuilder9.0作为前端软件开发工具和优秀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8.1.7作为后台数据库构建工具,开发了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并利用软件对肝肾移植术后监测CsA和FK506血药浓度的病人进行信息录入、查询、统计分析,总结肝肾移植术后CsA和FK506血药浓度变化规律及合理用药经验。 结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CsA的浓度和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中FK506的浓度。 2.利用当前流行的数据库软件Powerbuilder9.0作为前端软件开发工具和优秀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8.1.7作为后台数据库构建工具,开发了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药历格式借鉴目前国内外规范的药历模式,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建立了PH-MM-RE式药历。该软件具有录入数据、检索查询、数据统计分析、打印、数据维护等功能,其中血药浓度波动原因的记录与分析和药师用药建议体现了临床药师参与药学服务的主动性,展示临床药师的责任和价值。该药历软件的应用

文爱东[7](2006)在《格列吡嗪片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格列吡嗪(glipizide)属于磺脲类降血糖药,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它具有口服吸收快速、完全,且无首过作用的特点,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素β细胞的分泌功能,促使内源性胰岛素的释放增加而降低血糖。本试验起止日期为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按当时有关要求设计并实施。西安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新制药厂经陕西省卫生厅[(00)陕卫药临函字02号文件]批准对其生产的仿制格列吡嗪片进行临床研究,以期明确其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规律,本实验对其进行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对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的用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检测血浆中格列吡嗪浓度的分析方法学;第二部分研究格列吡嗪片剂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第三部分对格列吡嗪片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1.检测血浆中格列吡嗪浓度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建立HPLC测定血浆中格列吡嗪浓度的分析方法;流速为1ml·min-1,流动相为改性乙腈(1000ml乙腈中含1ml三乙胺和1.5ml冰醋酸):水=40:

文爱东,窦科峰,管文贤,赵磊,蒋永培[8](2001)在《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 评价微粒子酶免 (MEIA)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的准确性及其在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以MEIA法检测 6例心脏移植、2例肝脏移植、2例小肠移植和 7例肾脏移植患者不同时期全血中普乐可复的谷浓度 ,并结合临床情况调整普乐可复的用药剂量。以MEIA法测定高、中、低 3种标准普乐可复全血样品 ,求算MEIA方法学的回收率 ,分析MEIA的准确性及其对临床普乐可复用药的指导作用。结果 在临床 6 83个血样的 472次检测中 ,质控血样检测结果均在控制范围内 ,质控的平均RSD为 (7.7± 2 .0 ) % ,方法回收率为 (96 .4± 7.4) % ,分析过程可在 1h内完成。结论 MEIA法具有快速、简便、专一性强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常规检测方法 ,适宜在医院内开展

二、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环孢素A治疗药物监测的免疫学方法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仪器和设备
        1.1.2 样本来源
        1.1.3 样本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1.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1.1.5 精密度
        1.1.6 回收率
        1.1.7 线性范围
        1.1.8 特异性(代谢物交叉反应)
        1.1.9 数据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校准验证
        1.2.2 精密度
        1.2.3 回收率
        1.2.4 特异性(代谢物交叉反应)
        1.2.5 线性范围
        1.2.6 CsA的监测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仪器和设备
        2.1.2 样本来源
        2.1.3 样本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2.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2.1.5 精密度
        2.1.6 回收率
        2.1.7 线性范围
        2.1.8 特异性(代谢物交叉反应)
        2.1.9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校准验证
        2.2.2 精密度
        2.2.3 回收率
        2.2.4 特异性(代谢物交叉反应)
        2.2.5 线性范围
        2.2.6 CsA的监测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HPLC-MS/MS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仪器设备
        3.1.2 试剂
        3.1.3 样本来源
        3.1.4 对照品储备液配置
        3.1.5 样本前处理方法
        3.1.6 液相色谱条件
        3.1.7 质谱条件
        3.1.8 标准曲线
        3.1.9 精密度与回收率
        3.1.10 专属性
        3.1.11 稳定性
        3.1.12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色谱质谱质控结果
        3.2.2 标准曲线
        3.2.3 精密度与回收率
        3.2.4 稳定性
        3.2.5 CsA的监测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四、CMIA、ECLIA与HPLC-MS/MS三种方法检测CSA血药浓度的比较分析
    4.1 统计学分析方法
    4.2 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
    4.3 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
    4.4 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4.4.1 Bland-Altman偏差图法分析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的一致性
        4.4.2 Passing-Bablok回归法分析ECLIA、CMIA、HPLC-MS/MS三种方法的一致性
    4.5 讨论
    4.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环孢素A免疫法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状况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肾移植受者CYP3A4、CYP3A5、MDR1和PXR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研究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CYP3A 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三章 MDR1 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PXR 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五章 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患者术后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的关系
    1.研究对象与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他克莫司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CYP3A4*1G、CYP3A5*3基因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基因多态性的鉴定
        2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第二章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患者一般情况
        2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的鉴定
        3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
        4 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
第三章 地尔硫(?)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第四章 他克莫司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数据与工具
        1 研究对象
        2 药品
        3 仪器与软件
        4 给药方法
        5 相关因素资料收集
        6 血样采集与血药浓度的测定
        7 基因型的检测
    方法
        1 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 模型的验证
    结果
        1 患者资料信息
        2 基础结构模型和误差模型选择
        3 固定效应因素分析结果
        4 模型的建立和逆向剔除
        5 最终模型回归方程及参数估计
        6 最终模型的评价
        7 模型验证
第五章 讨论
    1 CYP3A4*1G、CYP3A5*3基因在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2 CYP3A4*1G、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
    3 地尔硫(?)对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的影响
    4 他克莫司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写对照
第一部分 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抑制剂对HLA-G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肾移植术后HLA-G表达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
外文论文

(5)8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第一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的浓度
        一、引言
        二、仪器与材料
        三、方法与结果
        1.方法
        1.1 色谱条件
        1.2 样品处理
        2.结果
        2.1 色谱分离
        2.2 标准曲线
        2.3 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2.4 方法回收率实验
        2.5 精密度试验
        2.6 方法的选择性
        四、讨论
    第二章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中普乐可复浓度
        一、引言
        二、仪器与试剂
        三、测定原理
        四、测定方法
        1.血样采集
        2.消化工作液的配制
        3.操作步骤
        4.检测限
        五、结果
        六、讨论
第二部分 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的研制
    一、软件开发工具
    二、软件运行环境
    三、软件的结构与内容
        1.登录界面
        2.软件主界面
        3.人员管理
        4.药历管理
        4.1 病人基本信息
        4.2 病人健康问题
        4.3 药物清单及相关问题
        4.4 临床检验结果
        4.5 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评价
        4.6 病人咨询和教育
        5.统计报表
        6.字典维护
    四、软件功能
        1.录入数据
        2.检索查询
        3.数据统计分析
        3.1 例数统计
        3.2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统计
        3.3 信息统计
        4.打印
        5.数据维护
    五、药历软件的特点和创新点
    六、讨论
第三部分 药历管理软件的应用及合理用药经验总结
    第一章 药历管理软件在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及合理用药经验
        一、病例资料
        二、用药方案
        三、方法
        1.监测方法
        2.病人信息收集方法
        3.分析方法
        四、软件应用及结果
        1.监测总人数的统计
        2.按姓名或编号查询病人药历
        3.工作量的统计结果
        4.正常值比例统计
        5.肾移植术后CsA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计算
        6.肾移植术后引起CsA血药浓度异常波动原因分析
        五、统计结果分析及肾移植术后CsA血药浓度监测经验总结
        六、肾移植病人口服含大黄成分制剂后引起环孢素A全血谷浓度增高
    第二章 药历管理软件在FK506血药浓度监测中的应用及合理用药经验
        一、病例资料
        二、用药方案
        1.肝移植病人用药方案
        2.肾移植病人用药方案
        三、方法
        1.监测方法
        2.病人信息收集方法
        3.分析方法
        四、软件应用与结果
        1.监测总人数的统计
        1.1 FK506血药浓度监测中肝移植病人总数
        1.2 FK506血药浓度监测中肾移植病人总数
        2.按姓名或编号查询病人药历
        3.工作量的统计结果
        4.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计算
        4.1 肝移植术后FK506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4.2 肾移植术后FK506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五、讨论
    第三章 药历管理软件应用实践体会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格列吡嗪片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引言
第一部分 建立格列吡嗪分析方法学
    1.1 药品及试剂
    1.2 色谱条件
    1.3 样品预处理
    1.4 适用性考察
    1.5 分析方法学验证
    总结
第二部分 格列吡嗪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设计和方法
    2.2 结果
        2.2.1 色谱分离
        2.2.2 药-时曲线
        2.2.3 统计学处理
        2.2.4 不良反应观察
    2.3 讨论
第三部分 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3.1 对象和药品
        3.1.1 实验对象
        3.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3.1.3 实验设计和方法
        3.1.4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12名受试者口服实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主要药动学参数
        3.2.2 药-时曲线
        3.2.3 生物等效性评价
    3.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血样
    1.2 试剂与仪器
    1.3 测试原理和程序
    1.4 MEIA方法学回收率
    1.5 影响因素考察
        1.5.1 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5.2 凝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5.3 合并用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5.4 肝肾功能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5.5 饮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 结果
    2.1 质控结果
    2.2 普乐可复治疗窗的总结
    2.3 方法回收率
    2.4 影响因素
        2.4.1 放置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4.2 凝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4.3 合并用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4.4 肝肾功能和饮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 讨论
    3.1 MEIA方法学评价
    3.2 普乐可复浓度测定
    3.3 普乐可复的治疗窗

四、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孢素A治疗药物监测的免疫学方法比较分析[D]. 李培余.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2]肾移植受者CYP3A4、CYP3A5、MDR1和PXR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 欧阳萌.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 [3]肾移植后高血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及他克莫司的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D]. 席兰艳. 中南大学, 2010(02)
  • [4]急性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HLA-G表达动态变化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陆楠. 山东大学, 2009(06)
  • [5]8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普乐可复血药浓度分析[J]. 王庆华,曾章新,王英,邓章彬,谭建明,陈锦华. 福建医药杂志, 2007(03)
  • [6]治疗药物监测药历管理软件的研制及应用[D]. 徐霞. 山东大学, 2006(12)
  • [7]格列吡嗪片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D]. 文爱东. 第四军医大学, 2006(12)
  • [8]微粒子酶免法检测全血普乐可复浓度及其临床应用[J]. 文爱东,窦科峰,管文贤,赵磊,蒋永培.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1(06)

标签:;  ;  ;  ;  ;  

微粒酶免疫法测定全血尿素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