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人民医院 湖南 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了解眼部外伤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眼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8例眼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表、生存质量量表的测评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心理与精神、生存质量、社会活动、身体机能、视力恢复程度测评。1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在治疗总效率上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干预应用于眼部外伤患者的治疗,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提高生存质量,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干预;眼部外伤;治疗效果
眼部位置暴露,结构复杂而脆弱,被伤害以后会导致眼球结构的破坏,眼功能障碍,面容美观度降低,严重者甚至失明。而眼部外伤是眼球或其附属器官遭受外来暴力、机械、或化学性伤害,导致眼部功能受损或发生各种病理性不良改变,是单眼致盲的首要原因[1]。在临床治疗中,应对眼部外伤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的处理,一来不会错过患者视力的恢复或提高的良机,二来还可以维持患者面容的美观程度。眼部遭受外来伤害以后,由于疼痛、眼功能障碍以及疤痕可能对面容造成的不良视觉效果,患者往往会有焦虑、抑郁、暴躁、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2]。而此时,除了常规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以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及安抚。本次研究主要针68例眼部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眼部外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意义。现将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眼部外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32.1±5.3)岁,临床诊断:闭合性眼部外伤49例,开放性眼部外伤为18例;双眼:21例,单眼47例;所选患者均无精神病史及智力障碍,身体无其他病史。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临床症状、视力指数等相关数据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相应的治疗方案,按照眼部外伤的护理原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做法为:(1)创造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以便患者的情绪稳定;(2)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充分信任;(3)宣导眼部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的效果,正视病情,积极配合治疗;(4)请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倾听、理解、鼓励患者树立起抗战病情的勇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1.3评价指标[3]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生存质量量表的测评指标,制定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心理与精神、生存质量、社会活动、身体机能、视力恢复程度的评分,总共5项,每项1-5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z±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综合心理干预以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焦虑、心理与精神、生存质量、社会活动、身体机能、视力恢复程度的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眼部外伤后,一方面患者视力骤然减弱,甚至失明,担忧失去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会担忧外伤带来的疤痕,影响面容美观而影响社交,故患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从而产生焦虑、
抑郁甚至悲观、绝望、轻生等负性情绪,临床以紧张、恐惧、情绪低落、悲观及事物挫败感为主要表现,亲情、友情、社会支持是治疗心身因素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疾患的最佳良药,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病人耐受外伤和手术治疗的催化剂。本次研究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正确及时的心理引导,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心理观察,实施治疗一周后,采用缓解精神类疾患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在治疗效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4]。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监测观察,治疗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SDS)表的测评指标,制定患者制定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心理与精神、生存质量、社会活动、身体机能、视力恢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法治疗后,实验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在治疗总效率上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些结果表明,实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悲观情绪,使患者较为平静地接受与面对现实,并且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及悲观的心理活动予以充分重视,主动、积极地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并作出科学的解释与开导,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与安全感,消除患者的疑虑,树立患者的积极面对治疗的决心以便手术的顺利进行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乔莹.于海燕.心理干预在眼外伤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7台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2):231.
[2]毛志英.黄长云.主动性喉外伤抑郁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健康研究,2011,3(2):110-112.
[3]王立芳.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02-103
[4]郁美霞.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影响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6):26-27
[5]陈湘玉.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J].2016,7(5):88-89
论文作者:鲁承英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患者论文; 外伤论文; 心理论文; 眼部论文; 焦虑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