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方式对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比较研究应用探讨论文_张小燕 沈梅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2)

摘要: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为血透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维持血透且发生抑郁症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各45例。对比2组患者实验前后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验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在缓解维持性血透患者抑郁症状方面均有价值,但前者价值更为突出,具有推行优势,另建议联合推行实施。

关键词:护理干预;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状;生活质量

肾脏疾病终末期发展至慢性肾衰竭,明显失去了肾脏生理功能,需以血液透析、肾移植等替代治疗维持患者生存情况。针对慢性肾衰竭以维持性血透治疗为主,但是治疗时间长且长期治疗费用高,明显增加了患者的心理、经济压力,导致患者明显抑郁情况。为了提高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效果,需做好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态、生活质量。相关资料指出,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预后,改善患者抑郁心态[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维持性血透抑郁症状患者为例,对比护理干预、健康教育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12月-2018年7月,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计90例。纳入标准:(1)血透期间抑郁症状患者;(2)血透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3)病例资料完整患者。排除标准:(1)严重感染患者;(2)高龄患者;(3)严重贫血患者;(3)治疗不耐受以及不配合、中途退出实验患者。以随机方法完成实验组、对照组分组,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组:45例维持血透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25-70岁之间,中位数(42.30±2.05)岁;透析区间8-30个月,中位数(17.50±2.50)个月;原发疾病类型:慢性肾炎患者30例,糖尿病肾病、多囊肾患者各3例,其他患者9例。对照组:45例维持血透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区间25-68岁之间,中位数(42.06±2.30)岁;透析区间8-28个月,中位数(17.80±2.10)个月;原发疾病类型:慢性肾炎患者2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例,多囊肾患者3例,其他患者10例。2组维持血透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实验组:护理干预。维持性血透患者血透期间抑郁症状是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包括患者透析期间的不良反应、家庭支持不足、经济压力大等。护理人员需综合患者产生抑郁症状的具体原因进行个体化护理,做好每天的心理疏导,评估沟通中患者的自杀倾向,向患者提供具体护理计划细节、内容,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继续研究。综合评估患者心态、行为、生活习惯、家庭条件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患者护理病历,安排专职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实施相关护理方案,和家属沟通共同给予患者治疗信心以及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精神支持稳定患者心态。

对照组:健康教育。向维持血透患者介绍病情、治疗目的以及注意事项,说明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1.3观察指标

记录血透患者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科室自制护理问卷进行满意度情况调查。

1.4指标评价标准[2]

参考SF-36量表以及SAS、SDS评价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前者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后两者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情绪状态越佳。

1.5统计学方法

90例维持血透患者观察指标经SPSS19.0软件计算。护理总满意度以%形式表示、X2检验;多项指标评分x±s形式表示、t检验。P<0.05情况下,血透患者组间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指标评分改善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维持性血透抑郁症状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情绪评分改善情况见表1。实验后指标评分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论

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受到疾病因素、治疗经济因素、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下,易产生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严重情况下患者有明显精神紊乱表现,进行护理干预后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所以需重视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3]。护理干预是在综合分析造成维持血透患者抑郁症状原因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可行性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情感障碍,建立患者情感、信心、精神等多方面支持。健康教育以患者为对象,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提高患者相关知识了解度,提高患者血透治疗依从性[4]。耿巧玲研究指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效果、治疗效果[5]。

结果显示:2组维持血透患者指标评分、护理满意度占比率等结果对比,P<0.05采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优势更为突出。由此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均有实施价值,而护理干预价值突出。和闫英,王淑菊,曲英等人研究结果有一致性,2种方法均可缓解维持性HD抑郁症,护理干预组效果优于健康教育组.P<0.05[6]。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均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抑郁症状,而前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通过多方面干预提高患者疾病认识、治疗配合度。

参考文献

[1]刘卓华,宁志芳,蔡赛兰等.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15-16.

[2]芦慧,骆燕芳,孙张瑜等.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效能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24-25.

[3]尹建华,郝建春,杨欢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10):1262-1263,1264.

[4]李梦娇,李龙.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17,(23):220.

[5]耿巧玲.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198-199.

[6]闫英,王淑菊,曲英等.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方式对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比较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847-848.

论文作者:张小燕 沈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方式对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状的比较研究应用探讨论文_张小燕 沈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