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论文_辛锦昌

探究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论文_辛锦昌

佛山市顺德区顺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电梯的维修与保养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有效方法和必要途径,应当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注意。文章从现行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关键技术节点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将电梯的安全隐患控制在最小化,进而为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维护保养

前言:随着我国各地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其是高层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出行安全及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科学有序的进行开展,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而为人们的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1电梯维修保养的内容与要求

电梯作为关系到人们安全生活的重要工具,其安全与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对电梯实施维修与保养工作。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与排除故障等操作,针对电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及时有效的排查。做好日常周期性的电梯预防性维护保养,是其故障排除的有力前提,也为维修计划的准确设置争取了时间,日常性电梯维修保养是排除隐患的前提。要做好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能尽可能的降低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增加电梯的使用寿命,推迟电梯大修的时间。

对电梯的日常检修工作进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执行维修与保养专人负责制。对电梯各系统的运转情况定期全面性检查,一旦存在异常及时进行维修。(2)执行维修保养周期制。做好清扫吸尘工作,确保设备的清洁,针对主要的部分更要定期彻底检查,如重要机械位置每个月展开一次细致调整与检查,而全体设备与机械要3个月检查一次。(3)执行维修与保养年检制。针对损伤严重的部件要及时更换,每3年间要进行一次大修,比如拆洗轴承、加润滑油等,根据具体的损坏情况设定修理措施。

2当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使用电梯的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一些电梯维修人员进行的培训工作过少,还有一些属于无证上岗的情况。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一些管理单位为了节约检修成本,引入一些经验不足甚至不具备维修资格的公司做电梯检查维修工作,很多参与的工作人员本身不具备维修保养工作经验,缺乏深层次的技术,在处理问题时往往判断错误,严重妨碍了电梯的维修,无法确保维修的质量。此外,一些电梯维修保养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意识,而单位高层错误地认为电梯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不发生事故方面,忽略电梯的日常维修与检查保养,对隐藏的安全隐患置之不理,这就难以保障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再者,很多电梯管理人员的自我安全意识较为浅薄,比如在电梯选购时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廉价低值电梯埋下的安全隐患,电梯管理人员并不引起重视,一旦电梯安全事故发生,也没有科学的预案及时进行有效救援,往往出现开发商、物业公司等多方之间推脱责任的情况。

3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的改进措施

3.1进行日常电梯维修保养的技术点

(1)日常检查

对电梯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是进行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性工作,而保养方法又是其中的重点。在常规的检查内容上,应当细致、全面的展开工作,并加强对于电梯保养的重视程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细节。

在实际的检查工作中,从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角度出发,要端正态度、规范方法,对于检修工作负起责任,使每一次检查操作的全面性、深刻性得到保障,并在相关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使行为更加完善、处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每年针对电梯设备组织检修人员展开全面的检查与测试,并对老化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周期性的进行电梯设备检查,对于常用、易损部位要按时更换润滑油,减缓设备的耗损情况。

(2)日常维护与保养

进行常规的故障排查时,维修人员应当相互配合,通过以往的检查内容总结经验,将关键的连接点与容易发生故障问题的关键点整理出来,归纳为固定的检查点,并在展开工作时对这些安全风险控制点,逐一的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工作,防止检测工作出现遗漏。

时,根据电梯使用环境的不同,更具针对性的制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维护保养制度,在时间上合理安排,开展标准化管理。

另外,电梯是由各个差异性的零部件组成的,在具体的使用寿命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电梯维修与保养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这种差异性,编制重要零件以及关键部位的具体维修保养计划,并以此为有效依托在工作中全面的贯彻落实,及时的对零部件进行更换。

在电梯的安检维修过程中,也应当注意警示标示的使用,先行将电梯的检修开关打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意,如果因电梯停运导致信号不能正常的记录,应当考虑其安全回路问题,在继电器处在释放功率的状态下,尝试对安全回路的故障展开分析。

3.2实施电梯安全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3.2.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好一份工作,必然要制定很好的制度,实行制度先行。对于电梯安全负责的企业来说,也同样非常适合。对于如何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让整个企业在制度规定下办事,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意识。针对目前很多电梯安全维修的企业对维修和保养工作不重视的情况,企业应该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得员工增强对于安全维护的意识。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一些紧急预案方面的制度,对于人员上岗方面的系统培训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当这些制度进行完善之后,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按照这些制度去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

3.2.2加大电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

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由制造质量与安装质量决定之外,还由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素质来决定。作为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化工作态度,同时要求维修人员一定要通过全面且系统的机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水平,经相应的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培养维修保养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因为维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提高维修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以便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保护好电梯的使用性能,以达到延长电梯运行周期的目的。

3.2.3全面普及电梯安全知识

电梯在日常运行时,要想达到一定的安全性,除了要对其做好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等工作,还要向全体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秉着高度的责任心,来认真对待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进而最大化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使用单位还要明确电梯安全责任的管理主体,使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流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而使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宣传安全乘梯知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必须有家人的陪同,才能乘坐电梯,且不能在电梯里吸烟、吐痰等,进而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3.2.4强调故障状态应对训练,加强针对性业务培训考核

对于电梯安全回路的故障,可按下述方法判断。当电梯处于停止状态,所有信号不能登记,快车慢车均无法运行,可怀疑是安全回路故障。到机房控制屏观察安全继电器工作状态,如果安全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可判断为安全回路故障。其故障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1)急停开关动作:有的开关可能被人误按。

(2)热继电器动作:电梯可能长时间处于超负载运行或堵转。

(3)限速器开关动作:限速器可能超速。

(4)极限开关动作:电梯冲顶或沉底。

(5)地坑断绳开关动作:限速器绳超长或跳出。

(6)安全钳动作:应对可能的故障点逐一排查,包括地坑绳轮有无异物(如小动物等)卷入、限速器是否超速动作、地坑绳轮是否失油、安全契块间隙是否设定太小、限速器是否失油误动作等。

(7)安全窗开关动作:安全窗被人顶起。

(8)相序继电器动作:输入电源的相序错乱或发生缺相。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工具,若是电梯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则极易导致各种运行事故的出现。由此,在电梯使用中,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定期做好维修保养,切实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分析[J].蔡勇.中国设备工程.2018(14)

[2]浅谈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J].邢国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

[3]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探析[J].周伟.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

[4]浅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张磊,龚飞.建材与装饰.2018(33)

[5]沈燕.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情(财经研究),2008(6).

论文作者:辛锦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探究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论文_辛锦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