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全人”概念的考察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全人”概念的考察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人论文,马克思论文,语境论文,内涵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06)06-0060-06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人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人的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宣布,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成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但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生成过程,其在现实展开上有着丰富的、多层次的内涵,因此需要我们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视角予以解读。本文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② 中所提出的“完整的人”的概念,作为其对人的问题思考的思想萌芽,对于后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

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但是,对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考察与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甚至被一些人完全忽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国内外对马克思的研究,以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赞扬与批判的不同态度作为“标准”,区分出“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如阿尔都塞就认为,在马克思1845年写就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上的断裂”,据此可以把马克思思想划分为两个基本时期:前者是“意识形态时期”,后者为“科学时期”。阿尔都塞把《手稿》看作是“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问题系’为依据”的“马克思早期著作”,从而把《手稿》同“马克思的成熟时期的著作”区别开来③。按着这一观点推论下去,《手稿》中所提出的“完整的人”概念就成为马克思早年“不成熟的”观点,因而有别于马克思晚年成熟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归纳起来,持上述观点的理由主要是:第一,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并非他本人的首创,在他之前就已经有许多类似观点,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提法。例如,古希腊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已有人提出“和谐发展的人”;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等等理念。第二,认为马克思建立在“异化劳动”理论基础上的“完整的人”的概念尚未摆脱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属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哲学范畴。例如,有学者强调,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全部丰富性的人”、“全面发展的个人”、“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等“这样一些表述,在一定意义上作为‘全面发展的个人’的代称未尝不可,但更确切些说,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尚融化在‘人的本质’这个命题中”④;尽管《手稿》中对人的本质提出了有别于德国古典哲学的见解,但马克思还是采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如“类生活”、“类存在”、“类意识”、“类本质”等表述这种见解,还没有完全摆脱思辨哲学的方法,“当然,重要的不在概念表述而在内容本身。就其内容来看,在那里,对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全面性问题,提供了到那时为止最好的论证,即在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上的论证。这种论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那个阶段上个人全面发展理论所达到的水平”⑤。

正是上述这些对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片面性理解,客观上人为地造成了对马克思“完整的人”这一重要概念的忽视和误解,乃至于造成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整体脉络的“断裂”。因此,从文本及历史语境的角度来重新考察马克思《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概括说来,马克思在《手稿》中,围绕着“完整的人”概念,阐释了其生成的条件、生成过程与生成途径等重大问题,这为后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系统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生成理论不仅是《手稿》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对于我们完整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完整的人”概念的文本及语境分析

从文本表述的角度看,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概念首次明确出现于《手稿》的“第三手稿”对“共产主义”的相关论述中。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手稿》中直接出现“完整的人”的文本表述的有如下两个出处:

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所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第80—81页)

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在这样的人的身上,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第86页)

在上述两处文字中,“完整的人”(德文是totaler Menschen)中的“人”(Menschen)使用的是德文的复数形式,表征的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或人类的整体。在专指“个人”的场合,马克思经常使用的德语名词是Individuum(复数为Individuums)。这表明,马克思的“完整的人”(totaler Menschen)概念的使用,其着眼点是人类整体。这也是和马克思阐发“共产主义”的人类理想相关联的。

在《手稿》“第三手稿”的“共产主义”一节中,类似于“完整的人”的提法出现过多处,其中最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处: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第77页)

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第81页)

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生成中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第83页)

此外,马克思《手稿》中关于由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与“分工”导致“人”(工人)的生存困境、异化和片面性发展的相关论述还很多。他反复说:

资本、地产和劳动三者的分离对工人说来是致命的。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活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普通人”即畜类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第9页)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增进社会的财富,促使社会日益精致,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并变为机器。(第14页)

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第17页)

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第47—48页)

私有财产不过是下述情况的感性表现: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第80页)

从以上文本可以看出,尽管马克思《手稿》中直接出现“完整的人”的文本只有两处,然而类似于“完整的人”的概念表述却非常多。而且,诸如马克思关于“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等每一处文本表述,只不过都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是内容更加丰富的表述而已。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理论内涵方面,“完整的人”和其他类似的文本表述之间基本上是一致的。此外,《手稿》中的其他概念如“人的本质”、“劳动”、“异化”、“扬弃”、“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生成”等等,也基本上都是围绕“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类似的文本表述而展开的。由此可见,“完整的人”概念是马克思《手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仅仅从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这句话的文本表达上,我们也许看不出太多的含义,但从文本的前后关联语境和《手稿》的全文分析来看,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包含了下述极为深刻的价值内涵:

第一,马克思首次阐明了“完整的人”概念的基本含义。马克思指出,所谓“完整的人”,也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来“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人。而人的“全面的本质”和“全面的方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即是指“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第80页)。也就是说,人的“全面的本质”既包括自然—感性方面的本质,也包括社会—精神方面的本质,而且是这两个方面本质的“总和”,即人的所有官能同现实世界之间所有相互关系的“总和”,而决不仅仅是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马克思所谓“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是指“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是人的能动和人的受动,因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第80页)。因此,“以全面的方式”就是“按人的方式”(按人的尺度),是一种非“异化”的方式,而不是“异己的和非人的”(按物的尺度)方式。

第二,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异化劳动”本质的揭示,为“完整的人”的概念与生成问题确立了新的出发点和新的思想线索。

马克思在阐发“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相关问题时,既不像古希腊哲学家和资产阶级人文学者那样总是从天(神)人之分、人兽(动物)之分的角度去考察“人性”、“人的本质”(理性)、“人道主义”、“天赋人权”等问题,也不像资产阶级人文学者那样,从抽象的人性或人的理性本质出发去考察劳动,而是从工资—资本—地租、劳动—分工与私有财产等“国民经济学”最基本的事实出发来考察人性,来研究人的发展的社会根源问题,并把人的片面发展归结为“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完整的人”的生成则有赖于“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马克思在考察了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的关系与资本地租等问题之后强调指出,“异化劳动”作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和起源,决定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抗关系。劳动者在劳动中片面性的发展,是由于“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是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结果是“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至于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第48页)。所以,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只有从“经济事实出发”(第47页),到劳动(“异化劳动”)和由它决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去探求,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三、马克思论“完整的人”的历史生成

纵观《手稿》我们可以发现,围绕“完整的人”的历史生成,马克思从理想与现实的有机关联中,阐述了下述一系列天才思想。

第一,“完整的人”的生成,是一个立足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手稿》中反复强调,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即从人的尺度(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的尺度(物的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出发,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及其人自身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因此,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感觉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但物本身却是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是这样”(第81页)。而且,人类通过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实践,“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第83页)。也就是说,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创造了人的一切(人的本质和丰富性的人性),并创造了社会(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社会本质)。人的生成与社会的生成是统一于人的实践之中的,所以,“完整的人”的生成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哲学理论问题:“理论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第84页)而“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第88页)。一言以蔽之,“完整的人”的生成与“理想社会”的生成,都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

第二,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而实现的“共产主义”,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唯一的现实途径。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私有财产在其现实形态上,既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借以异化的手段;而且,私有财产使“人变成了对自己说来是对象性的,同时变成了异己的和非人的对象;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第80页)。这就是说,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进而是异化劳动的主体——劳动者(工人)被异化的社会根源,因而成为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因此,只有废除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劳动丧失异化的性质而成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从而使全体社会每一个成员最终实现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飞跃。这是实现“完整的人”的唯一现实途径。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决不是对私有财产的简单否定或消极扬弃,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第81页)。这就在理论上不仅同以往的“粗俗的共产主义”和空想的共产主义划清了界限,也同“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以及“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异化劳动”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否定形式中包含着人类劳动的巨大历史成就;而人自身的发展,也从“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转变为“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相对独立性阶段”。这一转变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

马克思在《手稿》中还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第84页)“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完成非人化。”(第85页)这就是说,尽管在现实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然科学在生产上的运用使得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然而,自然科学在工业生产上运用的结果,最终必将为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前提。所以,马克思反复强调:“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人的社会的形式。”(第88页)也就是说,共产主义只是消灭劳动及其成果(财富)的私人占有性质,而不是消灭劳动及其成果本身,并且,从根本上说,只有当劳动及其成果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能消灭它们的异化性质。“完整的人”的生成不仅有赖于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而且还有赖于工业文明的充分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获得极大的丰富之后,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第三,人的审美实践和“美的建造”,对“完整的人”的生成具有特殊的目的性意义。

在《手稿》中,尽管马克思非常强调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现实合理性,但马克思同时指出,在这种“异化劳动”的现实历史阶段,“完整的人”是不可能生成的。因为,“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第82页)。由于没有美感(审美)的眼睛,“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第83页)。那么,在尚未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个体的“完整的人”是否就完全不可能存在呢?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第83页)。也就是说,人的一切感觉、人性和人的本质都是以往实践的结果,人的“五官感觉”都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人的审美感觉也与人的其他感觉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生成过程。人们通过审美实践(主要是审美教育),来促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有美感的眼睛的产生,从而达到人的审美塑造的目的。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这种审美感觉的历史生成,既是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同时也标志着人的审美建造的实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第53—54页)这里马克思提到了“两种尺度”:一个是“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这是物的尺度;一个是“内在的尺度”,这是人的尺度。人的一切活动以自然生存为前提,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人以自己为目的,与自然界建立了一种价值关系,使自然界不再是外在的、异己的世界,而是属人的世界。因而,这两种尺度的和谐统一的运用便是“美的规律”的最高体现,是人的“美的建造”的实现。在这里,审美实践成为一种开放的、发展的、上升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指向了无限和全面,是有限和无限、片面和全面的统一,确证了人的自由本质。

四、“完整的人”概念的思想延伸

毋庸置疑,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的确存在着一个自身“扬弃”的过程,即从不成熟的唯心主义批判哲学向成熟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转变,但是,“扬弃”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断裂”,更多的是肯定、继承与发展。这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从思想脉络上讲,“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生成理论,成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沿着《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思想脉络,马克思在后来的一系列著述中,逐渐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整体框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以“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为出发点,辩证地剖析了“异化劳动”的社会根源(即“分工”与“私有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了通过“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认为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⑥,从而初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则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现状出发,辩证地剖析了“分工和机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但另一方面,“工厂中分工的特点”又开始呈现出“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⑦。也就是说,“分工和机器”也包含着潜在的进步。这就从生产的技术特性上,证明了用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的客观必然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则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出发,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在《经济学手稿(1857—1958)》中,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马克思从“人”的生存发展现状出发,把人类社会分为三大历史形态:一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人获得粗浅的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其特征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人被严重异化或物化;三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其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⑨。人的全面发展决不是一个人性的简单的原始“复归”,而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漫长而客观的历史过程。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最简单的经济事实——商品现象出发,深刻地阐述了剩余价值学说,并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人的秘密与人的异化(“商品拜物教”)根源,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以完善。

由此可见,马克思思想的演变历程,是从“完整的人”的逻辑预设出发,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历史考察,最终提出了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样,就把“完整的人”理想建立在了坚实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在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中,尽管马克思曾使用过“完整的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等各种不同表述,但它们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在逻辑上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毫无疑问,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及其生成理论对当代社会具有非常深刻的启示作用与实践意义。在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兴起,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化”态势,使人类的生存空间愈来愈被“物”的世界所填充。物的扩展似乎成为人们追逐的唯一目的,由此导致当今世界普遍的人类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和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这些问题使人类无从感受其目的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无从感受马克思所勾勒出的“完整的人”理想。正如当代法国思想家利奥塔所指出的:“技术,非但没有被描绘为进步的动力,反而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毁灭人类自由生态环境、使人盲目牺牲的力量。”⑩ 甚至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人”已被无情地分解为“碎片”或“单面人”,“完整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为人的个性、完整性、价值性而努力,即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也许,从时代层面来理解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内涵,我们更能感受出它的鲜明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下文凡引此书,简称《手稿》,只注页码。)

③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转引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02—27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④⑤陈桂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现时代》,第26—27、27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⑩利奥塔:《后现代状况》,第364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标签:;  ;  ;  ;  ;  ;  ;  ;  

文本、语境与内涵:马克思“完全人”概念的考察_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