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创造型的人才,是全社会所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的志向和创新的个性品质。那么,在数学课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设悬念,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有紧密的关系。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要主动探索,好奇心是激励人们进行创新的内驱力。求知欲旺盛的人对所面临的问题不满足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思考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解释。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捕捉时机,恰当设置疑问,这是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的良方。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心理氛围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创新的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个激发潜能,有利于形成创新能力的环境和氛围。没有宽松的环境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也将缺乏创新的驱动力,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核心,营造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和自我表现的精神环境,在教学上应做到改革教学的传统模式,增加现代教学手段,改革学生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课内外作业负担,广泛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互相激励,以形成创造性学生集体,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使学生敢于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的独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独创性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能独立思考,作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和别出心裁的好办法,平时,我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题目,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求佳求新,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进行实验,使他们在自己思想认识和行为表现上与众不同的同时,不会感到不安,而是感到自豪。
四、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训练
创新能力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它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尽可能接受更多的信息,能够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可以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都是建立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养成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自编应用题的练习等,对培养发散思维都是有效的方式。
有一位名人说:“数学是大脑的体操”,确实如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发散思维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潜在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放开,留给学生充裕的思维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杨志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求知欲论文; 好奇心论文; 人才论文; 《教育学》2020年1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