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数学教学,一般只重视知识的注入,而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对概念、定理、公式及解题过程等若干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过程,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现代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正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下面本人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情景创设要贴近生活,以生活为主题
1.捕捉“生活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数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可以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但凡熟悉的事物总让人感到亲切,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
2.把握认知结构,奠定稳定根基。虽然初中数学新课改已迈入了全新的阶段,但是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以应试技能为重,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以建构学生认知结构为基本出发点,认识到学生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变化与重组。将基础知识、思维拓宽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教学流程,从而弥补知识传输上的缺陷,促进各个单元知识点能够紧密联系。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为例,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有着基础性的认识,其认知结构的建构也奠定了一定的根基。在正式展开不等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结合黑板上列出方程与不等式,对两者之间的概念异同点进行比较。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提出“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式子两边都是整式;方程表示的是等量关系,而不等式表示的则是不等量关系。方程与不等式在概念上的异同较为明显,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总结,而在移动规则与性质、解法、解集上的异同,教师则需要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演算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总结、归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认知结构建构上的完整。
3.调整知识结构,实现灵活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主观思维在教学中的融入并不影响初中数学的理性教学,只有在现有的教材与教学内容上进行不断地拓展、调整知识结构,才可能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能产性的思考,为教学的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提供知识。为此,教师应该在不违背教学任务、不增加课时与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条件下,建构一种全新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的调整需要以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为导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针对性与发散性。
二、情景创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
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这种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形成过程,必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课的开始我们这样问:老师手里有一个三角形,为了布置教室我们还需要许多个和这个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你能帮老师画吗?想想可以怎样画?问题一出,同学们个个忙活起来,不停地想着、画着,有的还和周围同学讨论着,我们想这样的设计更能够使学生自主的去研究、探讨、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体现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景创设应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在创设情景时,老师在把要探索(认知)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即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使它能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的逻辑性,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节课的时候我们问:窗外的国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我们又问:在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尺,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因为有前几节课的知识作铺垫,再对问题中的“有太阳的日子”有感性的认识,许多同学都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就很顺利地将课引入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中去。当然情景的创设,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同样的情景,因学生的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两样,所以情景的创设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尽可能利用突发的、即席的、真实的情景,这样的情景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付茁 数学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初探[J].教育评论,2006,(2)。
[3]克鲁捷茨基 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论文作者:邓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7
标签:学生论文; 认知论文; 角形论文; 知识论文; 情景论文; 教师论文; 不等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