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有企业改革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和改革可以说到了关键性的攻坚阶段,触及到了资产重组、产权置换、结构调整、机制转换等深层次的问题。由此必然引起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不能不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

一是部分企业严重亏损,引起了职工思想情绪的较大波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转轨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部分企业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严重亏损,甚至资不抵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出现了一批特困企业和特困职工。职工的信心产生动摇,积极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挫伤,失望情绪也会随之增长。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建立,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出现了差距。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是以优胜劣汰,先进战胜落后,以科学驱逐愚昧的不断进步过程。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但企业职工从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知识结构到行为方式都表现出很大差距。如企业兼并、破产是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有的企业职工感到突然,思想上不能理解;随着企业发展、科技含量的迅速增加,需要职工尽快掌握有关科技知识,但有的职工以“老经验”自居,对知识更新不够自觉;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市场经济的目标,但相当数量的职工对有关现代企业制度知识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制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和素质障碍。

三是企业的改组及大量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出现,使职工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剧烈震动。随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国有企业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便不可避免地摆在了这些人员的面前。被民营企业兼并和整体拍卖企业的职工,也面临着“全民所有制职工”身份的转变。在再就业问题上,也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在大部分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中,认为进入国有企业工作才算是就业,而把在民营企业工作则认为是没有正式工作;被民营企业整体兼并和被拍卖企业的职工,普遍存有失去“国有职工”身份的失落感。对几十年国有企业职工来说,在思想观念上不能不说是一次巨大的转变。

上述问题尽管是前进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影响企业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的需要,贴近职工的思想实际,增强我们工作的渗透力和实效性,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机和活力,是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的一大课题。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强有力的保证作用。

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顺情绪。对于广大职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要采取各种方法加强教育,积极引导,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抓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引导职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扫除认识上的困惑、观念上的束缚、思想上的疑虑和心态上的不平衡。引导职工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以“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去判断、理解和认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从而提高自觉性,增强紧迫感,积极投身到深化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去。

第二,要积极帮助职工提高素质。我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经济工作者,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要帮助职工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市场观念,树立适应改革的心理状态;帮助职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勇于开拓,敢担风险;帮助职工尽可能多地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增强自主意识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总之,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改革、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和帮助职工提高政治修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职工。

第三,要教育和帮助职工树立新的就业观。要改变只有进入国有企业工作才算就业,而把在民营企业工作则认为是没有正式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念,要教育和帮助职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树立新的就业观念。首先,要引导职工正确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的科学内涵,使广大职工懂得,我国的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的经济组织,它既是一种经营方式,也是一种产权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经济紧密相连;民营企业的职工同样依法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法律的保护。其次,要引导职工认识到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职工的退休养老问题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没有什么区别。再次,要引导职工认识到随着国有企业在用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和聘任制等用工制度的改革,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在民营企业都没有“铁饭碗”可端。

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方法化解各种矛盾。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有些靠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去解决,但属于思想上的问题,必须通过扎扎实实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去疏导和化解。

首先,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五大精神,引导大家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消除不同程度存在的埋怨情绪、畏难情绪、消极情绪等,理顺思想,排除干扰,保持稳定,激励人们在企业改革中奋发向上。

其次,要充分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力,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办事公开,搞好民主监督。尤其对职工议论较多的繁感性问题,比如体制改革、机制转变、机构调整、岗位变化、工资、福利等,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向职工宣传清楚,广泛征求意见,唤起广大职工对企业改革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再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职工反映较强烈的意见和要求,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区别对待,认真加以解决。一是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是合理的,又有条件能够办到的,一定要合理地去解决;二是对于有些意见和要求虽然合理,但由于条件制约一时难办和难以全办的,要说明情况,多做解释工作、协商工作、疏导工作,创造条件促其解决;三是对于哪些不尽合理的要求,只要不是无理取闹,也要讲明情况,介绍政策,给职工一个明确的答复。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理解和支持,使大家明白事理,全身心地投入改革。

标签:;  ;  ;  ;  ;  

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_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