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何剑

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何剑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铁路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本文对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建设标准;优化设计

一、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铁路总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铁路运输供给侧改革,制定实施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货运服务质量的一系列措施。扩大了铁路局集团公司运价调整自主权,对部分品类货物实行实重计费,统一合资铁路与国铁运价水平,清理和规范专用线收费,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大力调整运输供给结构,合理安排大宗货物运输,增强班列准时快捷运达能力。随着调整运力结构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的推进,厂矿企业修建铁路专用线的积极性开始恢复。

2、铁路货运能力提升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修建成网,普速铁路旅客运输需求逐渐向高速铁路转移,部分普速线路中客货争能情况得到缓解,近年来又修建部分重载货运通道,70型、80型货车和重载列车的大量投入使用,为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能力、满足专用线企业运输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3、信息交互渠道畅通

货运票据电子化等一批新技术新设备的投产运用,使得运输效率得以提升,打破了既有货运信息孤岛的突出问题,畅通了铁路货运基础数据交互渠道,为提升铁路货运作业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4、制约因素分析

在物流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和社会物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市场环境下,消费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得运输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重时效”。但铁路仍沿用20世纪计划经济时期原铁道部制定的《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色彩,把专用线企业当作被监管对象,路企间缺少联劳协作,服务意识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具体表现为沟通存在障碍、转嫁铁路场站设施投资、建设造价过高、强制运行维护和服务理念缺失等问题突出。

4.1沟通障碍

地方企业接轨修建铁路专用线和修改既有专用线名称、发到品类、起重能力、办理类别等,要经过车站、站段、铁路局多层级多部门的审核协调,信息传导慢,人为干扰因素多,易挫伤地方企业修建和用好专用线积极性。

4.2转嫁投资

不少铁路局集团公司在新接轨专用线的设计建设时,将铁路站场扩能、设施改善等投资一并纳入到专用线企业投资中,导致部分企业因投资过大,难以负担而停止建设专用线。

4.3造价过高

当前新建专用线设计标准未能根据专用线运输特点,配置必备、管用、够用、实用的设施设备,未科学合理确定线路等级和标准,线路、路基、轨道、桥涵等工程造价较大,制约了部分铁路专用线的修建。

4.4强制运营维护

部分铁路局集团公司同专用线企业尚未形成平等合作的市场经营关系,设备运行管理等部门以专业化为理由,代维护专用线线路等设施设备,费用较高,维护不及时,专用线企业意见较大。

4.5服务欠缺

铁路运输企业未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对专用线运输需求不能做到优先满足,信息化服务未做到互联互通,限制了专用线企业物流发展。专用线收费存在不透明、不公开现象。对运输能力富余的专用线,有的限制其开展共用,专用线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充分的运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

1、公开受理,压缩周期

在95306网站上设置新建专用线接轨和业务变化功能模块,积极推进网上受理企业提出的新建专用线接轨和专用线名称、发到品类、起重能力、办理类别变化申请,严禁设置门槛或拒绝受理,公开透明铁路各级受理处置情况,提高专用线建设、业务变更办理时效。收到符合条件的专用线接轨、可研文件和名称、发到品类等变化申请后,铁路运输企业要在规定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出具意见,或者因技术原因不能同意的答复,畅通业务受理途径,压缩办理时限。同时,对有意愿的专用线,网上公布其发到办理范围、设施设备能力和物流服务收费标准等,帮助其开展物流服务,提升铁路货运揽货能力。

2、简化条件,共同建设

根据制定下发的《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指导意见》,修订《铁路专用线接轨管理办法》(铁总运[2015]350号),放宽铁路专用线修建接轨条件,加快建设运营。同时,配合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将《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办法(试行)》相关内容纳入到《铁路货物运输规程》和《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中。接轨站应按照“顺畅衔接、直通运输”的原则进行适应性改造,原则上不扩大接轨站规模。对满足直通运输条件的专用线,铁路运输企业要求扩大接轨站规模或者与专用线接轨工程一并改造其他设施设备时,增加的投资由提出的铁路运输企业承担。

3、优化设计,降低造价

要根据专用线运输特点,按照“保证运输安全、满足运输必须”的原则,修订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设计和建设标准,明确路企双方新建、改扩建铁路专用线的责任范围,杜绝铁路运输企业转嫁投资、抬高专用线建设标准等情况,形成路企互利共赢的局面。对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线路、路基、轨道、桥涵等,可采用造价较低、够用的标准。严禁无故就高采用设计上限标准和配置不相关的设施设备。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公转铁”调整运输结构为契机,加快制定下发《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港口、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新建接轨铁路专用线,解决拟新建铁路专用线企业的用地环评、征地拆迁等困难。

4、创新运维,降低成本

专用线的运营维护,以市场化为原则,可采取自营、委托运营、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委托属地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营维护时,相关费用支出应不高于同一地区支线铁路的运营维护平均标准或者按照保本的原则确定运营维护费用;要积极采用和推广铁路车、工、电、供一体化生产组织模式,集中集约设置生产生活设施并统一管理,检修工装设备要地区统筹、充分利用、共享共用,尽可能降低运营支出。专用线产权单位采用自维护方式时,维护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保证运输安全。

5、个性服务,规范收费

铁路运输企业要加快转变服务理念,主动上门服务,针对专用线需求特点,制定针对性运输计划,尽可能签订长期运输协议,优先满足专用线运输需求。积极推进铁路同专用线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服务,按照路企双方自愿的原则,签订有关协议,可向铁路专用线企业发放U盾,通过95306对外窗口,建立铁路和专用线企业物流生产信息互通渠道,运用电子签名等技术措施,简化路企间货物运单签认、货物交接等手续,提高路企双方运输效率。研究制定统一的专用线收费项目、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研究唐劲松标准和管理办法,指导铁路局集团公司进一步完善专用线运营维护收费管理,研究制定统一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规范铁路经营行为,严禁不按规定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问题发生,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健全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制度,规范公示内容与形式。对运输能力富余的专用线,鼓励专用线产权单位吸纳周边企业共用,充分利用专用线闲置能力。要优化专用线运输组织,减少作业环节,尽可能组织直通运输,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结束语

破解铁路专用线服务优化难题,应当从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制度优化为突破口,不断健全完善其他要素,建设现代化的铁路专用线服务体系。下一步需要结合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具体实践,开展铁路专用线管理规章制度的修订,做好专用线管理的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专用线接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运[2015]350号[A].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铁路货物运输规程[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论文作者:何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铁路专用线运输服务优化对策研究论文_何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