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若干建议论文_李杰

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若干建议论文_李杰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诸城分局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262200

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档案管理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对事业单位长期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讨论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思考、研究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希望本文对于广大事业单位加强档案管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建议

引言

档案的存在是服务于建设和经济的基础上诞生的,这是一项明确的事宜。既然服务于建设和经济,其内容的多样化也是十分的广泛。档案管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与效益和经济收入成正比。档案管理工作系工作及生产中记载关键信息的命脉,档案内容的好与坏直接关乎着它的作用。所以我们从事档案管理岗位的人员必备的素质就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思想,这样才能让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越来越好。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事业单位档案是事业单位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在其全部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事业单位档案包括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专业内容、各种载体(纸质、胶卷、磁带)、各种形式(如文件、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像——即照片、录像、录音等)各类档案及上级印发需要本单位长期执行和落实的各项规定、制度等各方面的材料,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个发展历程。事业单位档案为事业单位的文书、会计、科技、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以及其他各种专业档案查询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事业单位领导层可以根据事业单位档案,了解本事业单位每名人员的素质、能力、品行,了解本事业单位的技术实力,从而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一流的事业单位靠文化,二流的事业单位靠管理,三流的事业单位靠业务,四流的事业单位靠投机。在建设事业单位文化方面,事业单位档案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事业单位领导对于档案管理缺乏应有的重视

当前,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事业单位领导层并没有意识到档案标准化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没有认识到事业单位档案所蕴藏的价值。他们错误地认为档案管理不过就是收集、整理过期的文件材料,档案管理不能为事业单位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更何况事业单位财力、人力有限,把大量的经费、技术、办公面积投入档案管理实在得不偿失[;一些领导口头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忽视档案管理(还有不少领导对档案管理不管不顾):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室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米,一些事业单位甚至没有档案室,档案材料胡乱堆放在办公室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数量少,而且这些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办公室行政人员兼任,几乎找不到一个档案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基本上没有学习过《档案法》,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2.2档案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

虽然时间已经进入2019年,但当下,许多事业单位却没有建立起严格、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甚至没有为本事业单位各部门明确规定文件的归档时间、存档时间。一些国有事业单位为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进行装样子的档案管理工作;一些事业单位将本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外包给档案公司,使档案制作与档案管理、档案服务出现脱节;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却从不执行,沦为一纸空文。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长年累月沉睡在档案室里,堆满了灰尘,而档案管理人员却不知如何研究、利用档案材料;事业单位领导层也不知道依靠档案为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依据。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普遍不配合档案管理工作,将大量文件资料随意堆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任其闲置;给档案管理员收集、整理、分类带来很大的麻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思考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3.1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

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认识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事业单位档案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则是非常宝贵的信息资源。事业单位领导层必须带头重视档案管理,必须尊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与档案管理人员共同研究档案规范化建设。事业单位各部门、各环节的每一名职工也应当主动参与到档案管理中来,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定时归档、存档。事业单位档案室必须逐年增添必要的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应当逐年扩大档案室面积。

3.2档案管理必须规范化、制度化

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则必须根据档案管理制度,仔细收集各种文件、材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与有序性;若发现文件中存在着字迹潦草、错别字等错误,必须责成有关人员进行纠正,从源头上提高档案质量。档案管理人员从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各科室收集到档案后,必须将它们根据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实物档案、业务档案、声像档案进行分类,而不能将它们混为一体。

3.3明确职责、创新管理机构机制

创新档案管理机构机制,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一是明确职责。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权责认知,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对领导干部任期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评。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档案管理部门要与单位各部门相互联动,建立档案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三是根据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一支专兼职、高素质、高业务能力的档案管理团队。

3.4创新档案管理手段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要打破传统的简单的档案管理方式,逐步做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科学化。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具体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减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4进行全面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及特殊性

档案质量管理全面化是指以事业单位领导为核心,组织所有档案工作员工进行部署。通过现代化科技的方式让科技化管理发挥良好的作用。制定独特全面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项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围绕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核心,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下列就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叙述。1)在档案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必须以主管领导为核心所有人员围绕着一个目标,各办公室、各项目机构、各岗位责任人形成默契的配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着团结才是力量的根本。将个人岗位工作做好,来获得整体效益。这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的根本,从而能够让档案能够及完善并进行存档、备案。2)采取高科技的方式来代替大部分传统方式的管理,现代网络级计算机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利用计算机来代替手写不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成品的资料规整有序。数字化视频、照片也能够是良好的反应生产过程中关键的依据。3)按过程掌控,自起草的文件开始、每一步的打印、签认、盖章、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存档都要严格的控制。设专人对每一项成果进行验收审批。

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此项工作将直接关乎着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良好的资料记载,方可对事业单位的业绩与信誉生效起到说服性的作用。所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是相当有必要去实施的一项措施。在现代化的长河中,有如长跑一样择优弃差。相信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事业单位,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提升本身竞争实力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叶丽娟.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分析[J].城建档案,2019(05):80-81.

[2]杨鹏.我国改制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模式的实践创新———“苏州模式”[J].档案与建设,2019(04):36-39.

论文作者:李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的若干建议论文_李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